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 4 "技术在替牙期反(牙合)矫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摸索缩短解除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时间,尽快恢复正常咬(牙合)关系的方法,解除反(牙合)对颌骨正常发育及面容的影响,达到反(牙合)尽早矫治.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反(牙合).并追踪观察1~2年.结果:完成的100例全部成功,患者反(牙合)解除,前牙覆盖正常.结论: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中应用"2×4"技术,既缩短了疗程,减少复诊次数,又明显提高了疗效,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是一种理想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2×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软硬组织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 18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采用"2×4"矫治技术合并Ⅲ类牵引矫治,对治疗开始和完成时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及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其软硬组织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上下颌相对于颅底未见显著变化.下颌相对于上颌的矢状位置(ANB角、Wits值)发生显著改善,下前面高(ANS-Me)增大.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明显.软组织面凸角(Ns-Sn-Pos)明显变小、上唇基角(S-N'-Sn)明显变大、H角变大,软组织凹面形改善.结论早期采用"2×4"技术合并Ⅲ类牵引可以有效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改善下颌相对于上颌的矢状位置关系及凹面形.  相似文献   

3.
李海涛 《口腔医学》2007,27(2):108-109
目的观察替牙期恒前牙反牙合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咬撬法,塑料联冠斜面导板以及2×4矫治技术对28例替牙期恒前牙反牙合进行矫治。结果替牙期个别前牙反牙合<2mm者,用咬撬法获得矫治,个别或2~3个前牙反牙合在2~3mm者,用塑料联冠斜面导板矫治。当多个前牙反牙合>3mm并伴有轻度拥挤者,采用2×4技术配合颌间Ⅲ类牵引矫治较好。结论替牙期恒前牙反牙合的矫治可达到快速解除反牙合,疗程短,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4.
吴欣  季玉花 《口腔医学》2010,30(6):380-382
目的 探讨"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前牙反的矫治效果。方法 16例替牙期前牙反患者采用"2×4"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矫治后所有患者反解除,覆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结论 "2×4"矫治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解除替牙期前牙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4矫治技术在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中的作用、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2×4矫治技术配合上颌后牙<牙合>垫和Ⅲ类牵引矫正替牙期前牙反胎.结果 2×4矫治技术可以改正前牙反<牙合>,缩短疗程,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复诊的次数.结论 2×4矫治技术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和功能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作用机理、矫治效果和适用范围。方法:41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例,其中21例使用2×4固定矫治技术治疗,20例使用功能矫治器治疗。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固定矫治组可以通过牙槽骨改变解除前牙反牙合;功能矫治器组除牙性改变外还有骨骼改变。结论:早期固定矫治器配合Ⅲ类颌间牵引可以有效矫治替牙期牙性、功能性前牙反牙合,功能矫治器适用骨性或混合性反牙合病例。  相似文献   

7.
改良矫治器矫治儿童前牙反(牙合)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口腔医学》2008,28(7):390-391
目的 观察替牙期及乳牙期前牙反(牙合)矫治的效果.方法 通过改良的活动矫治器对25例替牙期乳牙期前牙反(牙合)进行矫治.结果 前牙反(牙合)解除快速有效,并使上下颌骨生长向正常方向转化.结论 3~5岁为乳牙反(牙合)矫治的合适年龄;改良式导弓可促使上下颌骨正常生长,而且解除反(牙合)方法简便,疗程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摸索缩短解除替牙期前牙反的时间,尽快恢复正常咬关系的方法,解除反对颌骨正常发育及面容的影响,达到反尽早矫治。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反。并追踪观察1~2年。结果:完成的100例全部成功,患者反解除,前牙覆盖正常。结论: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中应用"2×4"技术,既缩短了疗程,减少复诊次数,又明显提高了疗效,对替牙期前牙反是一种理想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2×4技术对13例替牙期前牙错(牙合)畸形进行矫治,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2×4技术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的模型,照片、头颅侧位片和全景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矫治疗程4~24周.矫治完成后所有病例均解除反覆(牙合),反覆盖,排齐前牙,对齐中线,建立中性或偏近中的磨牙关系.结论:在替牙期应用2×4技术矫正前牙的错(牙合)畸形,可以多方向控制牙齿的移动,不仅疗程短,而且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交互牵引矫治替牙期个别前牙浅覆(牙合)反(牙合)的效果.方法35例替牙期个别前牙浅覆(牙合)反(牙合)者,通过交互牵引及垂直牵引的方法,解除反(牙合)使前牙覆(牙合)达到正常.结果35例患者均在一周内解除反(牙合),一个月内覆(牙合)覆盖达到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率100%.结论交互牵引能迅速解除替牙期个别前牙浅覆(牙合)反(牙合),保证前牙正常功能和改善美观.  相似文献   

11.
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矫治替牙期轻度骨性反(牙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上颌"2×4"技术和下颌(牙合)垫附拉钩施行Ⅲ类颌间牵引矫治替牙期轻度骨性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例替牙期轻度骨性反(牙合)病例,上颌用"2×4"技术,下颌用带有拉钩的(牙合)垫式矫治器,配合Ⅲ类颌间牵引.术前术后均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12例替牙期轻度骨性反(牙合)均取得了满意的矫治效果.典型病例直观展示了矫治前后的形态改变.术前术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显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2×4技术配合(牙合)垫式矫治器实施Ⅲ类牵引为替牙期轻度骨性反(牙合)的矫治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12.
2×4矫治技术结合牙合垫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 4技术结合磨牙牙合垫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效果及特点。方法 通过对 2 5例 7~ 11岁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儿采用 2× 4技术结合磨牙牙合垫矫治 ,观察治疗前后颅面硬组织X线测量值的变化。结果 SNA角增加 1 87°,ANB角增加 2 82°,U1-NA角增加 2 6 1°;SNB角减少 1 13°,L1-NB角减少 1 2 4°,MP -SN角减少 1 14°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2× 4技术结合磨牙牙合垫能有效地调整上下颌矢状方向的生长 ,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下颌前牙联冠式斜面导板矫治替牙期牙性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因替牙障碍而造成的替牙期前牙牙性反[牙合]患者进行下颌前牙切代帽联冠式斜面导板矫治,对矫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8例患者通过平均2.8+0.7个月的矫治,均成功解除前牙反殆,建立前牙正常覆殆覆盖关系。结论:对于因上前牙迟萌或阻生引起建[牙合]障碍的替牙期牙性反殆,用下颌前牙切代帽联冠式斜面导板矫治,可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下颌(牙合)垫矫治器配合头帽颏兜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机制.方法 选择临床16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使用下颌(牙合)垫矫治器配合头帽颏兜牵引.结果 经过6~11个月的治疗,下颌(牙合)垫矫治器配合头帽颏兜牵引,16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解除.L1-NB、IMPA、SNB减小,有统计学差异(P<0.01),Y-axis、MP-SN、Co-S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下颌(牙合)垫矫洽器配合头帽颏兜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机制是内收下前牙,下颌向后移动及顺时针旋转,同时释放了上颌及上前牙向前的生长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2× 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  18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采用“2× 4”矫治技术合并Ⅲ类牵引矫治 ,对治疗开始和完成时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及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其软硬组织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上下颌相对于颅底未见显著变化。下颌相对于上颌的矢状位置 (ANB角、Wits值 )发生显著改善 ,下前面高 (ANS Me)增大。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明显。软组织面凸角 (Ns Sn Pos)明显变小、上唇基角 (S N′ Sn)明显变大、H角变大 ,软组织凹面形改善。结论 早期采用“2× 4”技术合并Ⅲ类牵引可以有效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改善下颌相对于上颌的矢状位置关系及凹面形。  相似文献   

16.
2×4矫治技术(two by four arch)由美国Thomas F·Mulligan提出,属于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的一种,因其临床操作简单且效果良好而受到正畸医师的喜爱.本文报告了使用2×4技术矫治17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人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7.
2×4矫治技术(two by four arch)由美国Thomas F·Mulligan提出,属于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的一种,因其临床操作简单且效果良好而受到正畸医师的喜爱。本文报告了使用2×4技术矫治17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人的临床体会。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人17例(男10例,女7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牙合)垫反向唇弓矫治器治疗功能因素为主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疗效.方法 用双(牙合)垫反向唇弓矫治器矫治以功能因素为主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儿10例,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10例患儿的前牙反(牙合)解除,建立了正常的覆(牙合)、覆盖,磨牙达中性或中性偏近中关系.疗程最长6个月,最短2个月,平均3.9个月.结论 双(牙合)垫反向唇弓矫治器对以功能因素为主的前牙反(牙合)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前牙反(牙合)是一种儿童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并且随患者的生长发育,症状逐渐加重,易发展成为骨性前牙反牙合,早期矫治尤为重要,以便阻断错牙合畸形的继续发展.本文应用"2×4"技术("2"代表两个磨牙带环,"4"代表4 个切牙粘结托槽)配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2×4技术对13例替牙期前牙错(牙合)畸形进行矫治,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2×4技术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的模型,照片、头颅侧位片和全景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矫治疗程4~24周.矫治完成后所有病例均解除反覆(牙合),反覆盖,排齐前牙,对齐中线,建立中性或偏近中的磨牙关系.结论在替牙期应用2×4技术矫正前牙的错(牙合)畸形,可以多方向控制牙齿的移动,不仅疗程短,而且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