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表达的影响.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脂饲养8周后,随机平分为2组:高脂组饲以高脂饲料及1%淀粉;普罗布考组在饲以高脂饮食基础上每天给予0.25g普罗布考;另选8只兔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14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检测血脂、主动脉斑块面积、肝组织病理学等指标,并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肝脏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与高脂组相比,普罗布考组动脉粥样斑块减少,肝脏脂肪病变明显减轻,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高脂组肝脏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普罗布考可上调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论 普罗布考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血浆胆固醇水平,上调其肝细胞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表达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脂肪肝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代谢、主动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A组喂普通饲料,B组喂高脂饲料,C、D、E组喂高脂饲料的同时分别给予白藜芦醇4mg/kg.d、8mg/kg.d、16mg/kg.d进行干预。于12周末取血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MMP-9、TIMP-1水平。取完整胸主动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主动脉PPARγ、MMP-9、TIMP-1mRNA的表达。结果:病理对照组(B组)TG[(2.46±0.32)mmol/L∶(0.42±0.23)mmol/L]、TC[(30.19±3.98)mmol/L∶(1.07±0.22)mmol/L]、HDL-C[(1.74±0.50)mmol/L∶(0.63±0.30)mmol/L]、LDL-C[(16.82±1.95)mmol/L∶(0.53±0.15)mmol/L]、PPARγ[(0.78±0.07)∶(0.59±0.05)]、TIMP-1[(91.80±9.23)ng/ml∶(68.49±9.04)ng/ml]、MMP-9[(341.96±9.94)ng/ml∶(164.04±7.08)ng/m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组)(P均0.01);随着白藜芦醇剂量的增大,血清TG、TC、LDL-C水平,MMP-9及其mRNA表达,和MMP-9/TIMP-1比值显著降低,HDL-C、TIMP-1及其mRNA表达显著升高,在中、高剂量组(D、E组)更为明显(P0.05~0.01),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白藜芦醇可改善兔动脉粥样硬化血脂代谢紊乱,通过降低MMP-9/TIMP-1比值稳定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对兔血管内膜损伤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奥美沙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普通饲料喂养组(G1),高脂饮食喂饲加动脉内皮损伤组(G2),高脂饮食喂饲加动脉内皮损伤组加奥美沙坦治疗组(G3).G2、G3组持续给予1.5%的胆固醇喂养2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G3组内膜剥脱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奥美沙坦10 mg·kg-1·d-1.3组均于8周后取兔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RT-PCR方法检测各组PPARγ和MCP-1 mRNA的表达.结果:高胆固醇喂养8周后,G3组较G2组内膜厚度减少71%,内膜面积减少37%,内膜厚度与中膜厚度比减少34%,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减少31%.G2组较G1组,PPARγ和MCP-1均表达增加,G3组PPARγ表达高于G2组(P<0.05),而MCP-1表达低于G2组(P<0.05).结论:奥美沙坦可明显抑制血管损伤后的内膜增生并改善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PARγ,从而影响MCP-1水平,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表达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变化及其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4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抽取外周动脉血20 mL,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培养得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用CD40配体刺激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核因子κ亚单位P65表达.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 mRNA表达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0.24±0.04比0.39±0.06,P<0.001),核因子κ P65表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0.42±0.06比0.27±0.02,P<0.001),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上清液中的浓度及其mRNA表达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231.11±51.47μg/L比126.02±13.26μg/L和0.674±0.11比0.24±0.05,P<0.001),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在上清液中的浓度及其mRNA表达强度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139.80±31.54μg/L比112.25±12.68μg/L和0.42±0.09比0.33±0.06,P<0.05).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 mRNA表达与核因子κ P6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P<0.001),与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强度不相关(P>0.05);核因子κ P65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P<0.001).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表达下调,核因子κ活性增强,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表达上调;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可能通过调节核因子κ活性而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转录;但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表达可能不受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调节. 相似文献
5.
MMP-9及PPARγ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一种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酶,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发展及破裂,在AS病变时明显增高。已发现高糖可诱导其表达,在2型糖尿病合并AS中更是显著升高。抑制其生成,改善细胞外基质重构已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方向之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可调控靶基因转录,从多方面发挥抗AS的作用,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抑制MMP-9的表达。PPARγ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AS,不仅有效降糖、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而且抑制MMP-9表达,抑制AS的形成和进展。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作为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在抗炎、抑制粤管平滑肌增殖迁移、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改善血管酿力等方面发挥着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相关研究证实,部分中药布希作为PPARγ激动剂的潜在可能,在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PPARγ也可以作为一个比较好的切入靶点,并且有望在中医药领域中研究出新的、特异性较高的PPARγ激动剂,为抗动脉粥样硬化和脂代谢异常提供更佳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肾、动脉血管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12周龄SHR大鼠12只,体重245~255g,随机被分为2组:对照组及罗格列酮组(5mg/kg·d),每组6只。应用实时多聚酶链氏反应(PCR)、Western印迹法、明胶酶谱法(zymography)等方法对用药4周后的SHR心、肾、动脉MMP-2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罗格列酮治疗能使SHR心、肾MMP-2 mRNA的表达降低97.6%和58.9%(P〈0.01,P〈0.05),使胸主动脉、颈动脉MMP-2的活性降低30.7%和24.6%(P〈0.05),而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罗格列酮治疗逆转SHR靶器官损害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MMP-2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PPARγ和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在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0例胃癌及6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PARγ和MMP-9的表达。结果 PPARγ和MMP-9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胃癌中PPARγ和MMP-9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二者的表达与胃癌的肿物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胃癌中PPARγ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PARγ和MMP-9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可能成为预测胃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缬沙坦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8),高胆固醇饮食组(1%胆固醇 5%猪油颗粒饲料,n=8),缬沙坦组[10mg/(kg.d),n=8],喂养12周。对各组兔采血进行血脂测定,主动脉内膜/中膜比值测定,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兔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结果缬沙坦组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mRNA的表达较高胆固醇饮食组明显增加(1.75±0.23比1.12±0.16,P<0.05),缬沙坦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的表达较高胆固醇饮食组明显减少(1.14±0.22比1.95±0.32,P<0.05)。缬沙坦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高胆固醇饮食组明显减少(32.42±6.12比83.73±5.42ng/L,P<0.05)。缬沙坦组内膜/中膜厚度比值较高胆固醇饮食组明显减少(P<0.05)。缬沙坦组及高胆固醇饮食组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无显著性,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缬沙坦抑制兔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其机制可能是增加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对脂质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是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它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脂代谢紊乱,同时对调节内皮功能和抑制血管壁炎症起重要作用。许多体内外研究表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激动剂特别是临床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在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抑制慢性血管壁炎症、减少斑块形成以及维持斑块稳定性等方面显示了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对单核或巨噬细胞中抑制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 (PPAR)γ对人类单核或巨噬细胞核因子抑制蛋白 (IkB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1 (MMP 1 )表达的调控影响 ,探讨PPARγ在抑制炎症反应和稳定动脉粥样斑块中的作用。方法 :PPARγ配体 ( 1 5 脱氧前列腺素J2和环格列酮 )干预体外培养的U93 7细胞 ,用四唑盐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细胞免疫组化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IkBα和MMP1的表达程度。结果 :PPARγ配体在低浓度时不会影响细胞活力 (存活率 >80 % ) ;在 1、3、2 4h,PPARγ激活后均能增加IkBα在细胞内的表达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 ,这种作用逐渐减弱 ,与佛波醇肉豆蔻酸乙酸酯阳性组相比 ,PPARγ配体组MMP1的表达水平下降 (P <0 .0 1 )。结论 :PPARγ可能通过快速增加IkBα的表达而抑制核因子(NF κB)的活性 ,同时PPARγ可通过或不通过NF κB而抑制MMP1的表达 ,从而发挥抑制炎症和增强斑块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中PPARγ及其辅调节因子,包括辅激活因子SRC/p160家族(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s/p16family,包括SRC-1、SRC-2、SRC-3)、PGC-1(PPARγcoactivator-1)以及辅抑制因子NCoR(Nuclear receptor corepressor)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MCP-1)的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其中相互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用TNF-α分别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点刺激HK-2细胞,收集细胞总mRNA和胞核蛋白。应用Real-time QPCR法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PPARγ及其辅调节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变化。结果:在不同浓度的TNF-α(0~20ng/ml)刺激24h后,PPARγ、SRC-1、SRC-2、SRC-3和PGC-1均呈总体下调趋势(P〈0.05),同时NCoR和MCP-1呈显著上调(P〈0.05和P〈0.01)。选择10ng/ml TNF-α为最适刺激浓度,作用不同的时间(0~16h)。发现PPARγ、SRC-1和SRC-2的mRNA在刺激2h后出现显著下调(P〈0.05),分别是37%、35%和41%(P〈0.05);而SRC-3和PGC-1mRNA水平仅在刺激1h后就出现显著下调(P〈0.05),分别是53%和46%(P〈0.05);NCoR则在刺激16h后出现显著上调(约为对照组的2.16倍,P〈0.01),之后又缓慢下降;MCP-1在刺激0.5h时出现明显上调(为对照组的2.74倍,P〈0.05),4h时达到高峰(为对照组的11倍,P〈0.01)。West-ern蛋白印迹法观察到PPARγ和SRC-2在10ng/ml TNF-α刺激4h和2h后出现明显下降。结论:TNF-α可不同程度的抑制HK-2细胞PPARγ及几种辅激活因子(SRC-1、SRC-2、SRC-3、PGC-1)的表达,同时上调辅抑制因子(NCoR)和炎症介质MCP-1的表达。提示PPARγ及其辅调节因子积极参与炎症反应,并且可能在炎症过程中对PPARγ的表达发挥共同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及MEK1/2抑制剂U0126药物组合对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药物组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 ApoE-/-小鼠随机分为高脂喂养的对照组、吡格列酮喂药组和U0126与吡格列酮组合喂药3组。药物处理16周之后,将小鼠安乐死,收集血清,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剥离小鼠全主动脉并制备主动脉根部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检测斑块大小;小鼠肝脏组织冰冻切片后油红O染色,提取肝脏组织中的脂类,定量检测TG含量。结果药物处理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同时血清脂质水平和肝脏TG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吡格列酮抑制雄性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而吡格列酮与U0126组合喂药则进一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吡格列酮与U0126药物组合增加斑块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含量,从而可增加斑块的稳定性。结论吡格列酮和U0126药物组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而不引起肝损伤及肝脏脂肪性病变等副作用。我们的结果揭示了一种新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是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它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脂代谢紊乱,同时对调节内皮功能和抑制血管壁炎症起重要作用.许多体内外研究表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激动剂特别是临床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在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抑制慢性血管壁炎症、减少斑块形成以及维持斑块稳定性等方面显示了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PPARγ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玫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2,29(4):203-20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是调节脂肪细胞分化和能量代谢的关键性转录因子。最近研究发现它参与血管壁炎症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和发展的调控。本文概述PPARγ的结构、作用机制及其配体,着重论述了它与粥样硬化动脉壁细胞成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er-activated receptors,PPAR)α的配体——非诺贝特、WY14643,PPARγ配体——匹格列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表达组织因子(TF)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单核细胞THP-1的TF mRNA表达水平,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TF蛋白表达量。结果:PPAR配体处理组中THP-1细胞TF mRNA水平以及蛋白表达量均较单纯LPS刺激组明显降低。结论:3种PPAR配体均可抑制单核细胞TF mRNA以及蛋白表达,可能经此机制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PPAR)-β/δ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的表达水平和作用方式。方法 3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对照组(5只)、高脂组(15只)和球囊损伤组(15只),后两组进一步分为6周、8周、10周组,每组5只。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用来检测PPARβ/δm RNA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PPARβ/δ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兔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8和IL-10的水平。结果 高脂组和球囊损伤组的PPARβ/δ蛋白质和m 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此外,高脂组PPARβ/δ蛋白质水平在6-10周增加显著(P〈0.01),PPARβ/δm RNA在8-10周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6-8周组之间也有明显差异(P〈0.05)。PPARβ/δ蛋白质和m RNA水平在球囊损伤组各亚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而且,球囊损伤组PPARβ/δ的表达水平比同一时间点的高脂组明显增加(P〈0.01)。高脂组和球囊损伤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0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上升。结论 PPARβ/δ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衰老对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的组织表达的影响 ,在分子水平上探讨衰老过程中出现胰岛素抵抗 (IR)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 Bergman创立的微小模型技术评价年轻鼠 (8~ 1 2 w龄 )和老年鼠 (2 4月龄 )的胰岛素敏感性 ,取大鼠肝脏提取总 RNA,采用半定量 RT- PCR法检测 PPARα及其目标基因脂蛋白脂酶 (LPL )、酰基 Co A合成酶 (ACS)、肉毒碱棕榈酰转运酶 (CPT ) m RNA水平 ,用 Westernblot法检测 PPAR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年轻鼠组比较 ,老年鼠组存在明显的 IR,而老年鼠组的 PPARα m RNA及 PPARα蛋白表达明显减少 ,目标基因 LPL、ACS、CPT m RNA也明显减少。结论 衰老过程中 PPARα表达减少可能与 IR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荷叶生物碱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CD36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荷叶生物碱干预CD36表达及其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后,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ox-LDL组、荷叶生物碱组、环格列酮组,油红O染色观察THP-1巨噬细胞内脂质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D36和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经ox-LDL干预后,THP-1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增加,CD36和PPARγ的表达增加;与ox-LDL组比较,经荷叶生物碱干预后,THP-1巨噬细胞内脂质积蓄减少,CD36和PPARγ的表达减少;与荷叶生物碱组比较,经环格列酮干预后,THP-1巨噬细胞内脂质无明显变化,CD36和PPARγ的表达增加。结论荷叶生物碱通过下调CD36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进展,荷叶生物碱可能是通过下调PPARγ来抑制CD36的表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