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索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河南三所中学98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除家庭支持因子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其他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且体验到了更强烈的消极情感。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结论 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较低,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对其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青少年心理资本、时间自我评价的特点,探讨青少年心理资本与时间自我评价的关系。方法 采用时间维度问卷(THQ)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对云南省芒市地区2 327名青少年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青少年时间自我评价的未来价值得分最高(3.79±0.52),其时间价值感发展良好(0.86)。未来取向型青少年的心理资本得分明显高于中间型和现在取向型得分(P均<0.01),中间型青少年心理资本得分明显高于现在取向型得分(P<0.01)。青少年时间自我评价的未来价值、未来计划与心理资本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470~0.492,P<0.01),时间压力与心理资本呈显著的负相关(r=-0.116,P<0.01)。心理资本可解释未来价值变异的22.4%,可解释未来计划变异的24.9%,可解释时间压力变异的2%。结论 心理资本与时间自我评价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心理资本对青少年时间自我评价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3~5年级学生社交焦虑情况,并深入研究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哈尔滨市3所小学3~5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共927对作为研究对象。学生完成以下问卷: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家长完成以下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结果 本次共调查927名学生的社交焦虑检出率为26.3%,女生的社交焦虑检出率(13.7%)虽然高于男生(1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22)。除父母焦虑和父母偏爱被试无显著性相关外,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学生社会支持和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呈负相关(r=-0.068、-0.089、-0.196、-0.481),其余因素均与学生社交焦虑呈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父过度保护(FF6) 、母情感温暖理解(MF1)、家长抑郁(CES-D)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回归系数分别为-0.258、0.137、0.050和0.040。 结论 家长对子女要求苛刻、过度保护或对子女缺乏温暖理解都会成为社交焦虑的危险因素;较高的社会支持和自我评价有助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初中生亚健康现状,并探讨家庭及学校氛围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问卷、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以及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定问卷对经过多阶段抽样所获得的太原市某中学46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初中生亚健康检出率47.2%,男女生之间亚健康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三年级亚健康检出率高于低年级学生(P<0.05)。在家庭环境中,矛盾性、成功性是亚健康主要的危险因素,而亲密度、娱乐性等是保护因素;较高的学校生活满意度是预防亚健康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 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家庭与学校氛围,预防初中生亚健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分化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31名大学生,采用自我分化问卷(DSI-R)和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LSS)进行调查. 结果 情绪反应、自我位置、与他人融合、自我分化与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3,0.231,0.145和0.237,P值均<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情绪反应和自我位置是生活满意度的主要预测因素,能联合预测生活满意度9.4%的变异量. 结论 自我分化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与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和自尊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及自尊量表对济南市688名农村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较高, 自我满意度和生活环境满意度得分率分别为73.6%和70%, 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得分率分别为61.6%和34.6%。女生的生活环境满意度高于男生(t=-3.440, P=0.001)。自我满意度、生活环境满意度、积极情感及消极情感得分均具有年级差异(F=9.287~48.986, P=0.000)。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社会支持、自尊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积极影响, 而母亲的拒绝否认, 惩罚严厉和过干涉过保护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消极影响。结论 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 且与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和自尊相关。  相似文献   

7.
探讨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与内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焦虑和抑郁量表、情绪调节效能感量表,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广州市初一至高三年级共1 20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与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0.49,P值均<0.01),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6,-0.32,P值均<0.01);核心自我评价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内化问题行为(β值为-0.56~-0.32,P值均<0.01),还会通过情绪调节效能感间接发挥作用(β值为-0.06~-0.21,P值均<0.05).结论 情绪调节效能感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内化问题行为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朱伟  陈国法  王催春  吴小翠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204-6206,6209
目的 了解大学生依恋类型、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情感量表测量281名大学生.结果 (1)依恋回避与核心自我评价、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在0.13到0.27之间;而依恋焦虑与除生活满意度外的其他指标相关显著;核心自我评价与积极情感及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22,r=0.30,P< 0.01). (2)回归分析显示,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回避与生活满意度回归方程后,依恋回避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效应不再显著(β=-0.05,t=-0.87,P=0.38);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回避与积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回避对积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从-0.23变成-0.19(t=-3.16,P=0.001);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回避与消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回避对消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不变.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焦虑与积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焦虑对积极情感的预测作用不再显著(β=-0.09,t=-1.53,P=0.13);当进入依恋焦虑与消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焦虑对消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不变. (3)建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核心自我评价是成人依恋与积极情感与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变量.结论 成人依恋通过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了解大学生心理韧性和生活满意度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提升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通过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合肥市5所高校2 5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心理韧性总体得分为(3.43±0.43)分,女生心理韧性水平高于男生(t=-3.416,P=0.001);大五年级学生低于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学生(F=9.113,P<0.01);来自城镇地区的的大学生低于来自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大学生(F=5.544,P=0.004).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整体得分为(4.75±0.78分),大学生非谈恋爱者生活满意度总体得分高于谈恋爱者(t=-2.05,P=0.04);孤儿家庭的大学生总体得分低于双亲和单亲家庭(F=3.906,P=0.02).大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和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韧性(F=1 538.2,P<0.01,R2=0.381)及各维度(F=340.9,P<0.01,R2=0.406)对生活满意度均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生心理韧性可以很好地预测生活满意度.加强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能够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提升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定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因素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使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同伴关系满意度量表;师生关系满意度量表;对河南省600名高三学生进行测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高三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高(X≥3);2)积极父母养育方式、教师的期望与支持、关心、鼓励、及同伴关系满意度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P均<0.05);3)同伴关系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6.5%),其次是师生关系(3.5%);再次是母亲教养方式(2.1%);师生关系同时通过同伴关系影响心理健康。 结论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同伴关系满意度、师生关系满意度及母亲教养方式显著预测心理健康(10.9%)。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留守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健康素质的现状,明确生活事件和健康素质的关系,为制定留守青少年健康素质提升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对825名留守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留守青少年的主要生活事件来源于家庭生活、健康成长和学校生活。留守青少年的健康素质与性别、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父亲学历、监护人学历、父母与子女的联系频率、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伙伴关系、学习成绩等因素有关。留守青少年生活事件与健康素质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生活事件中的健康成长维度、亲子关系、伙伴关系对留守青少年健康素质有显著影响(P<0.001)。 结论 留守青少年的健康素质受其面临的生活事件的影响,故应着力培养青少年应对来自各种生活事件及其压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以贵阳、昆明两地336名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流动儿童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得分为2.06±0.67, 社交焦虑得分为6.90±3.84, 害怕否定评价分量表得分为4.55±2.70, 社会回避苦恼分量表为2.37±1.87, 核心自我评价得分为3.42±0.69。流动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均具有显著负相关(P<0.01);孤独感与父亲和母亲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P<0.01), 与父亲偏爱呈显著负相关(P<0.05), 与父亲和母亲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呈显著正相关(P<0.01);社交焦虑与父亲和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呈显著正相关(P<0.01), 与父亲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人格特征和改善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提高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打工子弟心理健康情况, 探讨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为促进打工子弟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哈尔滨市3所小学3~5年级所有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学生问卷一般情况调查、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母子接纳量表、心理控制量表等;家长问卷一般情况调查、症状自评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结果 1)学生MHT检出率为9.40%。打工子弟MHT检出率(15.01%)高于城市学生(5.26%)(χ2=25.215, P<0.01), 女生MHT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P<0.01);2)家庭和睦、父亲文化程度高、家庭月收入高的打工子弟学生MHT检出率低, 但打工子弟在性别和进城年限两项上MHT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3)打工子弟MHT总分与SCL-90总分、家长焦虑、抑郁、父母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母子控制等因素呈正相关;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社会支持、自我评价、母子接纳等因素呈负相关;4)社会支持、家长抑郁、自我评价、家长焦虑、父亲温暖理解、SCL-90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打工子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 应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抑郁焦虑与生活满意度及自我意识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初中学生抑郁和特质焦虑心理症状的检出率,分析心理症状与生活满意度以及自我意识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特质焦虑量表(T-AI)、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及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合肥市2所中学初一和初二学生4524名进行特质焦虑、抑郁、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意识的评定,描述抑郁、特质焦虑和自我意识异常的筛查情况,控制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后,分析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互关系。结果肯定有抑郁症状的学生占17.9%,特质焦虑检出率为5.3%,自我意识过低的学生比例为29.1%,自我意识过高的检出率为28.6%,抑郁、特质焦虑症状和自我意识异常检出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状评分和特质焦虑评分呈正相关,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意识评分均与抑郁、特质焦虑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抑郁和特质焦虑水平较高的学生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意识水平较低,抑郁和特质焦虑水平较低的学生,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5.
张翔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4):414-416
目的 探讨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状况及其与个体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开展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培养和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贵州省572名青少年,采用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民族和学段青少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多个维度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核心自我评价、心理健康各变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且能够显著预测个体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R2值分别为0.142和0.093).结论 青少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超重、肥胖与男女初中学生生活满意度、抑郁、焦虑、自我意识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象为合肥市某中学1818名初一和初二学生,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用抑郁量表、特质焦虑量表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及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心理健康评定,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值。参考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进行分组,分析男女生及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以及男女生BMI与4个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21.5%和7.7%)显著高于女生(8.0%和2.8%)。体重正常组生活满意度评分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超重组抑郁评分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在女生中,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3组的抑郁、特质焦虑和自我意识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P=0.012和P=0.035),肥胖组自我意识评分低于体重正常组(P=0.014),超重组抑郁评分高于体重正常组(P=0.025)。结论超重、肥胖检出率女生低于男生,但女生超重和肥胖者心理健康水平与体重正常者的差别较男生明显。  相似文献   

17.
汪立嘉 《职业与健康》2014,(13):1815-1817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以47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学习倦怠问卷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F=8.19,P〈0.01),生活满意度(F=6.76,P〈0.01)与学习倦怠(F=36.89,P〈0.01)存在年级差异,核心自我评价(r=-0.544,P〈0.01)与生活满意度(r=0.510,P〈0.01)均与学习倦怠显著相关。结构方程显示,生活满意度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之间承担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核心自我评价与生活满意度均能显著预测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农村高年级小学儿童休闲活动参与特点及其与多维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整群选取河南省3所农村小学的250名五~六年级儿童施测了青少年多维生活满意度量表、休闲活动参与问卷与基本情况调查表。结果 半数以上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在多数休闲活动上的参与水平为每月1次及以下;农村高年级小学生休闲参与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留守经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兴趣活动小组、课外学习等8项休闲活动对生活满意度的解释力达到统计显著水平,且主要对友谊与学业两个领域的生活满意度具有解释作用。结论 恰当休闲对农村小学生多个领域的生活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行为适应的关系以及核心自我评价的调节效应,为提高流动儿童的行为适应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学习适应问卷和问题行为问卷对广州市、贵阳市的798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及各维度、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适应呈正相关(r=0.22~0.55,P值均0.01),与问题行为呈负相关(r=-0.13~-0.41,P值均0.01);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行为适应具有显著影响;流动儿童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与学习适应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结论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的影响随其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