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平 《吉林医学》2010,31(3):315-316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转子间骨折,见于老年人,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生率有增高趋势,目前手术治疗已得到广泛应用。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09年6月间,采用DHs及Gamma钉两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40例。现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两种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固定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外固定支架、股骨粗隆解剖钢板、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外固定支架、股骨粗隆解剖钢板、DHS固定治疗,对术中及术后愈后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随访1-2年,一般8-12周骨折临床愈合。结论稳定型骨折(Ⅰ、Ⅱ型)宜采用外固定支架和DHS治疗,外固定型骨折(Ⅲ、Ⅳ型)宜采用股骨粗隆解剖钢板治疗,能提供即刻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但有创伤大、失血多、手术时间长等缺点。  相似文献   

3.
股骨转子间骨折在临床中较常见,现将我院近3年来开展的Link股骨近端解剖钢板(以下简称Link钢板)固定方法下6年来开展的DHS、Camma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固定方式选择,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处理等。PFN钉固定是粗隆间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徐友高 《广西医学》2001,23(1):125-126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其中手术治疗的方法很多 ,各具优缺点。我们针对 1 8例 7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寻求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法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8例 ,男 1 0例 ,女 8例。最大年龄 92岁 ,最小 75岁 ,平均 79岁。骨折按 Boyd及Griffin分类法 : 型 5例 , 型 6例 , 型 4例 , 型3例。平均住院天数 31日。其中用 T型加压钢板固定 1 2例 ,用加压滑动鹅头钉固定 6例。我们所采用的 T型加压钢板是一种经过改良的 T型钢板 ,其上端如匙形 ,钢板厚度相同于普通加压钢板 ,有 8~ 1 2孔规格。1…  相似文献   

6.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 5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 ,我院共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10 6例 ,分别采用麦氏鹅头钉、加压滑动鹅头钉、角钢板作为内固定治疗 ,经随访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10 6例 ,男 6 3例 ,女 43例 ,年龄 6 0~ 83岁 ,平均 6 5岁。左侧 5 9例 ,右侧 47例。致伤原因 :跌伤 85例 ,车祸 8例 ,高处坠落伤 5例 ,其他 8例。根据Evans分类 :Ⅰ型 14例 ,Ⅱ型 32例 ,Ⅲ例 42例 ,Ⅳ型 18例。入院并存的老年性疾病有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脑性瘫痪及呼吸道疾病等 41例 ,占 38.6 9%。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手术治疗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对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Gamma钉、PFN内固定治疗结果经术后随访12个月~2年,平均18个月。结果:在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动力髋螺钉组91.4%,Gamma钉组94.1%,PFN组94.4%。结论:各种固定有其自身特点,PFN是治疗粗隆间骨折最牢固的髓内固定方式,尤其适用于不稳定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FN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F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进行随访并评价其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并发症等.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24 个月,术后对位对线均满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2周,无主钉或锁钉断裂,无肢体短缩、功能障碍.结论 PFN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理想、可靠的内固定方法,其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式及不同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不同内固定方式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骨折,按照Evans分型:1型18例,2型32例,3型41例,4型19例,5型8例。其中采用加压滑移螺钉(DHS)内固定共48例,髓内固定:Gamma钉内固定28例,PFN固定35例,DCS内固定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4例.结果:术后全部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术后并发症:钢板断裂1例,退钉4例,骨折畸形愈合髋内翻3例。结论:根据骨折分型及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情况选择适当的内固定方式,有利于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股骨粗隆间骨折几种手术方法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孟振 《当代医学》2009,15(18):68-69
目的评价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股骨近端外侧解剖钢板、Oamma钉、PFN及人工股骨头置换等6种方法固定后其疗效分析。结果比较以上六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各有利弊,其结果与与选择的骨折类型、年龄、手术熟练程度均有联系。结论以上六种方法对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有其适应证,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病例,即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田琦 《中国医药导刊》2012,(9):1477-1478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年来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病例。术后无钢板松动、断裂、断钉、骨不连、畸形愈合、髋内翻、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Gamma钉以及动力髋螺钉(DHS)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阆中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闾骨折患者90例,PFNA固定患者32例(A组),Gamma钉固定患者23例(B组),DHS固定患者35例(C组).观察3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手术前后关节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治疗优良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C组Harris评分明显低于A、B组(P<0.01);随访6~12个月,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组最低,C组最高.结论 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PENA疗效优于DHS,与Gamma钉相当,但其安全性更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毛峰  周燕 《河北医学》2013,(8):1148-1151
目的: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探讨股骨粗隆问骨折合理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自2005年12月至2011年4月,分别采用DHS(DHS组49例)和PFNA(PFNA组40例)治疗并随访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术中透视次数、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相比PFN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平均愈合时间与DSH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PFNA组89.4%;DHS组86%,两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DHS组明显发生率要高,尤其是远期并发症。结论:应用DHs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PFNA内固定平均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时间短。PFNA对骨折端的血循环影响和骨质破坏较小,固定更为牢靠,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合理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全  黎颖  林民贵  廖柳 《河北医学》2009,15(1):51-52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于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我们采用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46例,对其进行追踪随访。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及住院期间无死亡;术后随访6-18个月,46例骨折患者全部愈合;术后功能评价:优33例,良8例,差5例,优良率为89.13%。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者术中大转子骨折2例,髋螺钉孔钻孔过深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侧,髋内翻1例;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者术后出现髋内翻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能提高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探讨其治疗经验和手术技术。方法 2004年12月-2009年9月,3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DHS治疗,男性14例,女性22例;年龄44~94岁,平均75.7岁。骨折参照Tronzo~Evans分类方法分型: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15例,Ⅳ型10例,Ⅴ型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用Mer-led’Aubigne评分法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 36例均得到随访,术后随访3~19个月,平均16.8个月。4例(11.1%)拉力螺钉松动、部分退出,3例(27.3%)拉力螺钉切割,4例(11.1%)出现髋内翻畸形,1例(2.8%)导针折断残留,30例(83.3%)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结论伴随内科疾病以及骨质疏松的积极治疗、颈干角精确复位、拉力螺钉植入理想位置、熟练的手术技巧以及个性化的术后康复对降低DHS治疗转子间骨折的风险及提高疗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张聿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994-99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股骨近端髓内钉组30例与可膨胀髓内钉组40例。结果:可膨胀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低于股骨近端髓内钉组,同时可膨胀髓内钉组股骨转子间骨折疼痛分级也优于股骨近端髓内钉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角钢板、动力髋螺钉、锁定钢板三种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探讨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入选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102例,按随机数字法分组,分别采用角钢板(A组,n=30)、动力髋螺钉(B组,n=38)和锁定钢板(C组,n=34)内固定治疗,治疗后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按Sander标准进行疗效评分。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0个月。术后6个月,B、C组术后功能恢复较A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内固定失败率明显较A、B组低,B组明显较A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髋内翻发生率,A组为20.0%,B组为13.2%,C组为8.8%,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DHS组和PFNA组,其中DHS组54例,PFNA组5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FNA组手术用时少、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短,与DHS组比较差异显著,且PFNA组术后螺钉切除及内固定断裂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骨愈合时间及术后DV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DHS,PFNA内固定具有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适合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德峰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323+1325
目的:探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将我科2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取解剖钢板固定治疗,治疗组采取DHS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15%,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便,手术动、静力加压持续,内固定强度大,疗效确切,而且医源性损伤少,康复快,是一种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2年10月~2005年2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6例.PFN组:63例,DHS组:63例.从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内置物理想位置、术后引流量、行走能力作对比研究.结果:PFN组在上述各方面均优于DHS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FN具有创伤小、 设计合理、允许病人早期活动,是理想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