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踝关节骨折是需要骨科医生手术处理的常见损伤之一,其中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supination external rotation,SER)型骨折在外踝间接暴力引起的腓骨骨折中最为常见。超过30%的Lauge-Hansen SER型踝骨折病例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但骨折修复与胫腓韧带断裂的临床相关性目前尚不得而知。本研究针对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SER型踝关节骨折病例,通过中期随访比较固定和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踩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30例,其中旋后外旋型8例,旋前外旋型9例,旋前外展型13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仅1例发生下胫腓螺钉断裂,于骨折愈合后取出。骨折于16周内均达到骨性愈合。30例中疗效为优19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为83.3%。结论:明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可恢复踝关节的解剖关系,以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并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临床骨科杂志》2021,24(3)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49例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下胫腓置钉组(23例)和下胫腓未置钉组(26例)。术后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测量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角度。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后1、3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手术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部分病例可以免除下胫腓螺钉固定,支持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踝关节骨折脱位中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的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8例。患者外踝均采用钢板固定;内踝:11例采用松质骨螺钉固定,6例采用三叶草钢板固定,1例采用克氏针固定;下胫腓联合均采用单枚螺钉经或不经钢板孔固定。结果18例患者获8~2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深部感染、断钉等情况,3例患者在拔钉后下胫腓联合再次出现分离,1例Pilon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即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功能检查和X线检查评定疗效:本组优9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术前全面评估、正确的手术方法及技术、精确的解剖复位固定是提高踝关节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作者近三年来治疗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37例。临床资料按Lauge-Hansen分型。除Ⅰ、Ⅱ度14例采用闭合整复石膏外固定外,其余23例Ⅲ度以上(即出现下胫腓联合分离)者,均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远期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6%。作者认为Ⅲ度以上损伤处理不当,可导致远期踝关节不稳定将严重影响功能,并提出了隐性踝关节脱位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对本组32例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内、外踝采用张力带钢丝、单纯螺钉及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中发现下胫腓联合不稳定者,于踝关节上方2~3cm处用1枚3.5~4.5mm长皮质骨螺钉固定,并于术后6~8周后去除。术后石膏托固定2周后使用CPM进行踝关节锻炼。结果本组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75年;依据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症状和X线评定:优17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下胫腓联合应进行螺钉固定,为避免术后螺钉折断,应于术后6~8周后取出,术中应修补断裂的肌腱韧带,并应强调腓骨的坚强内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拉力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1例踝关节旋前外旋型Ⅲ、Ⅳ度骨折所致下胫腓联合分离,经拉力螺钉固定治疗的效果。在踝关节水平以上2.0~4.0cm处,以后外向前内25°~30°用1枚3.5 mm或4.5 mm拉力螺钉经3层皮质固定下胫腓联合;若腓骨骨折位置较高,可选择2枚拉力螺钉固定。术后8周左右局麻透视下取出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术后每6~8周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且术后12个月以上时取出其余固定物。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2~24个月(平均18.6个月)随访,骨折X线愈合平均时间为16.5周(12~20周),未出现螺钉切出、断裂、下胫腓联合取钉后再分离。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足踝功能评分,结果优15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结论拉力螺钉是治疗踝关节旋前外旋型Ⅲ、Ⅳ度骨折所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较好内固定物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4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均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骨折愈合时间13~20周。优21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17%。结论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应积极手术内固定处理,使踝关节解剖复位,下胫腓联合稳定。 相似文献
9.
10.
踝关节骨折脱位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附65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凯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10(3):145-147
作者对65例踝关节骨折脱位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对外踝崩折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者至少行4孔或6孔普通钢板固定,下胫腓联合行长螺钉固定。随访60例,随访时间4个月 ̄4年8个月,优47例,良9例,可4例。认为按照Lauge-Hansen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可阐明受伤机制,指导临床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恢复外踝长度和稳定下胫腓关节,对踝关节的稳定和防止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具有重要的意义。术中应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3月~2005年3月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37例,根据AO-Weber分型:B型11例,C型26例。通过关节镜修整软骨缺损的关节面,取出游离体,1/3管型钢板固定外踝,螺钉固定骨折的内踝和后踝。在关节镜监视下准确复位仍有残存不稳的下胫腓联合,并用螺钉固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4~36个月(平均21.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1~15周,平均13周。无感染、断钉及下胫腓联合再分离等并发症,根据AOFAS评分:优23例,良10例,可或差4例,优良率为89.1%。结论通过踝关节镜可更准确判断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并更精确地将其复位、固定,操作简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层修复三角韧带联合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治疗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3-2018-03手术治疗的31例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先取仰卧位内侧入路探查三角韧带并评估损伤程度,在三角韧带深层止点预置锚钉,再取侧卧位后外侧入路... 相似文献
13.
14.
可吸收螺钉治疗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本组16例踝关节损伤患根据损伤机制、临床症状及应力下摄标准踝关节正位片并与健侧对比的方法而明确诊断,手法复位U型石膏外固定失败后,全部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中再次摄片与健侧对比的X线片判断下胫腓联合分离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18个月,所有患未再次出现下胫腓联合分离,关节稳定。3例10个月后出现螺钉断裂。结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以避免漏诊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形成,可吸收螺钉应用后无须二次手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月~2010年3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35例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17~58岁。采用Lauge-Hamen分型:18例为旋前外展型,12例为旋前外旋型,5例为旋后外旋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并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特点及关键步骤。方法:回顾下胫腓联合分离并内、外、后踝骨折21例,其中外踝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5例,双踝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10例,三踝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6例;在手术治疗上,根据胫腓联合微动关节的特点,通过一枚螺丝钉在距踝关节平面上1.5cm处,通过三层骨皮质将腓骨和胫骨固定,保证踝关节活动时有一定的微动,使固定更接近踝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结果:术后1~3年随访优良率为85.7%。结论:内踝、外踝与下胫腓联合损伤具有它的特殊性,主张应手术复位内固定,早期治疗优于后期治疗,手术复位应达到解剖对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 AO-B 型踝关节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AO-B型踝关节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42例,其中三踝骨折30例,外后踝骨折伴有三角韧带断裂6例,单纯内外踝骨折6例。术中为先行外踝、后踝内固定,再行内踝内固定或内侧三角韧带修复,最后行下胫腓联合内固定。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4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3±0.5)个月(10~2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其中伤口延迟愈合1例,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及坏死。术后6、1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为(87.1±2.16)分、(93.4±2.31)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优26例(65.0%),良10例(25.0%),可6例(10.0%),优良率为90.0%。结论对于AO-B型踝关节骨折,术前及术中准确判断是否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并对其进行解剖复位及可靠内固定,可重建踝穴稳定性,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技巧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8例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后外侧及内侧切口入路,根据骨折块大小和形态选择固定方法。结果 3例失访;35例获得随访,时间8~36个月。35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末次随访踝-后足功能评分为87.6分±11.2分,其中优14例,良20例,可1例。踝关节活动度:背伸8°~18°,跖屈28°~47°。结论手术治疗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必须根据骨折块形态及移位方向合理选择切口入路及内固定方式,才能最大程度提高手术疗效和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20.
胫腓钩内固定治疗下胫腓关节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踝关节骨折或脱位时出现下胫腓关节分离,将使关节面对位不良,踝穴增宽或变窄,都会引起负重时疼痛或关节不稳定、松动或运动受限,且日后必将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目前下胫腓关节分离治疗的重要性已被普遍认识,手术治疗多采用螺钉或螺铨内固定。我科自2001年3月~2002年8月采用胫腓钩(Engevlbrecht Syndesmosis Hook)治疗下胫腓关节分离13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