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GVRNA,并与临床病死率间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22例重肝患者血清标本中检出6例HGVRNA阳性,阳性率27.3%,其中亚急性重型肝炎11例,HGVRNA阳性4例,阳性率36.4%,慢性重型肝炎10例,HGVRNA阳性2例,阳性率20.0%,急性重型肝炎1例未检出。HGVRNA阳性6例中,死亡1例,死亡率16.7%,HGVRNA阴性16例中,死亡6例,死亡率37.5%。表明川北地区亦存在HGV感染,HGV感染病例病死率较低,预后好  相似文献   

2.
重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内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肝组织内丙型肝炎病毒(HCV)抗原表达及特点,探讨HCV感染在重型肝炎发生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重型肝炎组织内HCV抗原。结果:肝组织内HCV抗原表达阳性率45%(9/20),其中慢性重型肝炎60%(6/10),亚急性42.9%(3/7),急性0%(0/3),HCV抗原仅在肝细胞内表达,可呈胞浆均质型、包涵体型和膜下型,9例肝组织HCV抗原表达阳性患者均混合  相似文献   

3.
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NS5抗原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Lang Z  Fang D  Luo Z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8):598-600
目的了解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抗HGVNS5单克隆抗体对110例血清学病毒标记非甲非戊、乙型及丙型肝炎的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的HGV抗原进行了检测。结果HGV的总检出率为327%(36/110),非甲非戊、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21%(4/19)、36%(25/69)及32%(7/22);活动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及慢性重型肝炎中HGV的检出率为22%(10/45)、43%(20/47)及33%(6/18),不同血清病毒标志组或病理类型之间其检出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χ2=431,1.52;P>010,P>025)。HGVNS5Ag主要于肝细胞或癌细胞胞浆内表达,阳性肝细胞呈弥漫或大片灶状分布,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染色显示HBsAg或丙型肝炎(HCV)NS3Ag阳性细胞呈单个或小片灶状,多与HGAg阳性细胞位于同一区域内,或在同一肝细胞内表达。结论在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HGV的感染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抗原在患者肝组织中的分布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多克隆抗-HCV和单克隆抗-HCV-NS3、抗-HCV-NS5,对107例HCV感染患者肝组织中HCV抗原进行检测。结果应用三种抗体均从HCV患者肝组织中检出相应抗原,检出率分别为38.3%,28.0%和52.3%;阳性颗粒定位于肝细胞浆;阳性细胞分布呈散在、弥漫状和簇状;HCV-NS3的表达与炎症反应无明显解剖学关系,HCV-NS5阳性细胞较常见位于炎症灶旁或灶中。结论HCV各成分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别;HCV-NS5的表达可能与HCV的致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重PAP法检测丙型肝炎肝组织中HCV-NS5;采用直接酶标法检测丁型肝炎肝组织中HDAg;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方法检测庚睦炎肝组织中HGV-NS5。结果在免疫病理表达中,阳性信号的益、形态和阳性肝细胞在肝小叶的分布及周围淋巴细胞的浸润等在3型肝炎中有较明显的差异。说明免疫是表达中有可鉴别怕不同特点,为临床防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肝病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组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CVNS3区单克隆抗体,LSAB法检测了116例各类肝病肝组织(其中肝细胞癌52例,肝炎后肝硬化16例,慢性肝炎40例,体质性黄疸8例)及6份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中HCV抗原的表达状况,结果表明,HCV抗原在肝细胞癌,肝炎后肝硬化及慢性肝炎中检出率分别为13.5%(7/52),12.5%(2/16),10%(4/40),而在体质性黄疸及正常肝组织中未检出HCV抗原,HCV抗原可见于癌细胞或癌  相似文献   

7.
制备抗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NS5a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单抗),并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常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分泌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用含该杂交瘤细胞的腹水对石蜡包埋肝组织细胞中的HCV-NS5a抗原进行免疫组化测定,同时用抑制法检测67例丙肝血清中的HCVNS5a和NS3抗体分布,并与NS3单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融合后的阳性克隆中筛选出4株稳定分泌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8B2,6F11,4C6和7D9。这4株单抗与NS5a抗原有良好的反应性;与HCV核心区多肽,NS3区表达多肽及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表面抗原均无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在HCV感染肝组织中,NS5a抗原阳性占54.9%(17/31),而NS3抗原阳性占51.6%(16/31),抗原分布多呈包涵体分布,少数病例为胞浆型,1例NS5抗原呈核型表达。在67例抗HCV阳性血清中,NS5抗体阳性40例,占59.7%,而NS3阳性47例,占70%。结论此法制备的单抗有强特异性,在开展HCV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上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抗-HEV检测对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HEVIgG和IgM阳性对急性戊型肝炎(急性戊肝)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非肝炎住院患者血清抗-HEVIgG。结果:在369例非肝炎患者中,阳性33例(8.9%),再经不同批号的试剂复测,此33例血清仍阳性者28例,符合率85%,检测其抗-HEVIgM,阳性者4例。而确诊为急性戊肝的20例患者,复检血清抗-HEVIgG阳性率仍100%,抗-HEVIgM阳性率80%。结论:(1)急性戊肝早期抗-HEVIgG和IgM均可阳性。若IgM阴性时,结合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肝炎病毒感染标志检测,抗-HEVIgG阳性对急性戊肝仍有早期诊断意义;(2)在非肝炎患者或健康人中,可以出现抗-HEVIgG和IgM阳性,前者为既往隐性感染,后者为近期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9.
使用基因重组的抗-HGVNS5单克隆抗体,采取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方法对336例乙型肝炎患者肝穿活检组织进行庚型肝炎病毒抗原(HGVAg)检测,检出率为7.4%,阐明HGVAg在肝组织中的分布及免疫病理表达特点,提出了在乙肝患者人群中HGV的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比HGV单一感染有其更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HGV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庚型肝炎病毒(HGV)在病毒性肝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2例以急性肝炎就诊的血清学标志阴性的非甲~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分别检测HBV DNA、HCV RNA、HGV RNA,并观察HGV感染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结果 22例病人中有6例为HGV感染者,占非甲~戊型肝炎病人中的27.27%。其中1例单纯HGV感染,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均为急性肝炎;其他5例为HGV合并HBV、HCV感染;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庚型肝炎病毒(HGV)在肝细胞癌(HCC)及慢性肝炎肝组织中的存在状态。方法:分别采用抗HBVS,抗-HBVC,抗HCVNS5及抗-HGVNS5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SPAB法检测27例HCC及37例慢性肝病患者石蜡包埋的肝组织中HBVS抗原(HBsAg)、HBVC抗原(HBcAg)、HCVNS5抗原(HCAg)和HGVNS5抗原(HGAg)。结果:HCC中检出HBsAg18例(66.7%),HCAg13例(48.2%)及HGAg9例(33.3%)。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7例,HBV/HCV重叠感染4例,HBV单独感染7例,HCV单独感染2例,HGV单独感染2例;在慢性肝炎中检出HBsAg26例(70.3%),HCAg19例(51.4%)及HGAg12例(32.4%)。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10例,HBV/HCV重叠感染5例,HBV单独感染11例,HCV单独感染5例,HGV单独感染2例。HBsAg、HCAg、HGAg均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浆内,呈细颗粒状分布。HBcAg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胞核或胞浆内。结论:慢性肝炎及HCC患者有较高的HBV、HCV及HGV感染率,HBV感染在HCC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CV和HGV的感染可能是HCC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癌组织中HBV,HCV,HGV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及庚型肝炎病毒 (HGV)在肝细胞癌 (HCC)组织中的存在状态。方法 分别采用抗 -HBVS ,抗 -HCVNS5及抗 -HGVNS5三种单克隆抗体 ,以免疫组织化学SPAB法检测 2 6例HCC患者石蜡包埋的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HBVS抗原 (HBsAg) ,HCVNS5抗原 (HCAg)和HGVNS5抗原(HGAg)。结果 检出HBsAg 17例 ( 65 % ) ,HCAg 13例 ( 5 0 % )及HGAg 9例 ( 3 5 % ) ,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 7例 ,HBV/HCV重叠感染 4例 ,HBV单独感染 6例 ,HCV单独感染 2例 ,HGV单独感染 2例 ,另有 5例均不表达上述三种抗原 ;HBsAg与HGAg阳性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HBsAg与HCAg及HCAg与HGAg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 >0 0 5 ) ;HBV ,HCV及HGV均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浆内 ,呈细颗粒状分布 ,癌组织表达强度均弱于癌旁组织。结论 HCC患者中有较高的HBV ,HCV及HGV感染率 ,感染率顺序为HBV >HCV >HGV ;推测HBV感染在HCC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HCV和HGV感染可能是HCC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HGV/GBV-C感染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单一HGV/GBV-C感染者肝组织中该病毒核酸定位及相关抗原表达,探讨HCV/GBV-C感染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2例单一HGV/GBV-C感染者经肝穿获得取肝组织常规病理诊断,采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病毒RNA,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毒相关抗原表达。结果 病理诊断急性肝炎8例,慢性肝炎4例。HGV/GBV-CNS5抗原检出阳性率为66.67%(8/12),阳性信号主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供血员及病毒性肝炎患者与庚型肝炎病毒(HGV)重叠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庚型肝炎病毒核酸(HGV-RNA)。结果:供血员HGV感染率为4%,HBV、HCV合并HGV感染率分别是13.9%和15.8%。结论:说明HGV感染具有普遍性,与HBV、HCV重叠感染,对人体免疫反应及肝组织中复制情况仍是今后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病人中HBV、HCV、HDV和HGV四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和重叠感染和慢性肝炎的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肝炎病人136例,应用PCR方法检测HBVDNA、HCVRNA、HDUVRNA和HGVRNA,用ELISA法检测HBV、HCV、HDV和HGV其他血清学标志物。结果:上述四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模式为::HBV、HBV+HCV、HBV+HDV、HBV+HGV、HCV和HBV+HC  相似文献   

16.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对重型肝炎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在重型肝炎中的发病作用。方法 采用RT-PCR及EIA法检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GVRNA及抗-HGV阳性情况,并与临床肝功、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各临床类型重肝HGV感染率无明显差别,HGV感染病例ALT升高较低,SB、A/G较高,病死率显著低于HGV(-)病例,单纯HGV感染少见。结论 庚型肝炎病毒致病务弱,其感染不但未加重肝衰竭,反有利于肝衰竭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18.
19.
原发性肝癌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的分布。方法:根据中国株HGV5’端非编码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用此技术对107例原发性肝癌、45例慢性肝炎、43例肝硬化患者血清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10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10例HGV-RNA阳性(9.3%);45例慢性肝炎患者中有5例HGV-RNA阳性(11.1%);43例肝硬化患者中有3例HGV-RNA阳性(7.0%)。结论: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与原发性肝癌发生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引起肝癌的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