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世杰 《四川中医》2005,23(11):16-17
阐述胃食管反流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与辨证,包括理气滞、疏肝和胃,降胃逆、苦辛通降,化瘀滞、降气和络,养胃阴、甘凉濡润等法治疗及调护。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临床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天龙 《中医研究》2009,22(4):45-46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的一种疾病,是上消化道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发病还能造成其他严重的继发病症。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与中医辨治规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烧心、反酸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甚至口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组织的损害.该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约为7~15%,在我国虽未进行过流行病学调查,但发病率并不低[1],其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4.
试述胃食管反流病的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病(GERD)属于中医“吐酸”、“嘈杂”、“胃痛”、“噎膈”、“胸痹”、“梅核气”范畴。病因为情志失调,酒食所伤,痰气交阻,脾胃虚弱,胃阴亏虚。病机为肝失疏泄,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病位主要在食管,涉及肝、脾、胃等脏腑。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胃与食管,病因与脏腑气机升降密切相关,临床主要病机为脾胃升降失调,肝肺不调,心肾不交等,且阳虚、土湿、水寒也是其重要发病因素。故在临床上以调节脏腑气机、和阴阳为主要原则,升脾降胃、升肝肃肺、交通心肾为主要方法,结合温阳化气,温通行气,进而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蔡建华  王福林  霍介格 《新中医》2013,(11):151-152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烧心、泛酸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口、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近年来,由于对本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和重视,临床对本病的确诊率有明显升高趋势。中医学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吐酸、嘈杂、反胃、噎膈等范畴辨治。从脏腑辨证看,本病病位在食管,为胃气所主,与肝(胆)、脾(胃)、肺等脏腑关系密切。根据脏腑相关理论,笔者试从五脏论治胃食管反流病如下。  相似文献   

7.
8.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科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属于中医学“噎膈”、“胸痛”、“吐酸”等病证范畴。现将该病的分型辨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金亮  黄涛 《陕西中医》2011,32(11):1515-1517
根据中医辨证,将胃食管反流病分为五型。1.脾胃湿热,胃络瘀滞。治以清泻胃热,化瘀通络;2.脾胃虚寒,胃腑络瘀。治以温中散寒,益气活络;3.痰瘀扰胸,湿困络郁。治以化痰宽胸,醒脾畅络;4.肝胆郁热,胆邪犯胃。治以疏肝利胆,和胃降逆;5.胃火阴虚,虚热内燔。治以养阴清热,凉润通降。  相似文献   

10.
运用“气逆三脏”辨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位一体”辨证的特点是强调中医临证需证、病、症三者结合,其核心是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广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天一地一人”的三才整体模式;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辨证、辨病、辨质”相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更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三脏同治”、“二脏一腑”、“三腑同治”及分期调理的辨证模式。“气逆三脏”属于“三位一体”辨证的“三脏同治”模式。拳支重点介绍临床运用“气逆三脏”辩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分别从藏象学和经络学的角度阐述它提出的科学性。最后,从“辨证、辨病、辨质”三位一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肝-牌-肺”三脏分期用药这两方面来论述“气逆三脏”提出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有清一代,脏腑辨证在前代的基础上更加明朗而系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林碾琴于《类证治裁》中大量运用脏腑辨证的方法,指导临床各科的辨证与治疗。林碾琴所运用之脏腑辨证有如下特点:脏腑辨证,五脏为主;脏腑辨证,分型精细;适应病情,兼证增多;病证鉴别,归于脏腑;辨证缜密,高度概括;不囿前人,持论公允。他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博采众家之长,既重继承,更有创新,在脏腑辨证的临床推广方面成就斐然。  相似文献   

12.
咳属常见症状及病种,病情有重有轻,伴发症状普遍见于大多数疾病中。《内经》为咳单独立论,亦称《论咳》,以内外合邪为病机,肺胃为病之源头。《伤寒杂病论》六经太少阳阴、阳明、厥阴为纲,分表里寒热虚实;咳亦以六经而分为六经病证,每证又可依寒热虚实再分四证。《彭子益论》临床所见以咳为主之病多为久咳,久咳者伤气伤津。寸口脉左为心肝肾,右为肺脾肾,左主血,右主气。脉沉,左右脉偏一侧细者,此为肺金枯燥不能生水,甲木失养,少阳相火上冲攻肺之咳。  相似文献   

13.
哮喘辨治方法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是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包括西医学所谓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或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病所致的哮喘等。发作一般有季节性。大多在支气管反应性增高的基础上由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痉挛、粘膜水肿、粘液分泌增多及粘膜纤毛功能障碍等变化。临床特点为发作性胸闷、咳嗽或典型的以呼气为主的伴有哮鸣音呼吸困难,可经平喘药物或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坏疽性脓皮病典型病例报告。在中医传统的六经、八纲、气血、脏腑等辨证方法指导下,以中药方剂内服为主治疗该病,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抗感染、手术清创术以及营养支持治疗手段,获得相对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成功病例的回顾,总结治疗经验、探讨理论认识,进一步为中医辨证治疗相关疑难病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从脏腑论治血管性痴呆3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主要表现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中医学立足于整体观.从脏腑辨证认识VD.3期病程辨证治疗临床上获得了显著的疗效.平台期多见肾精亏虚之证;肝失疏泄贯穿波动期始终;心肝火旺,浊毒蒙窍导致了认知能力的急剧下滑.因此分期辨证论治取得了好的疗效,且能防生诸变.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位在肺胃,与肝、脾、肾相关,辨治过程中当以气机失调为中心环节,围绕"肺胃气逆、胃失和降、肺失清肃"这一基本病机,治以宣肺止咳、和降肺胃为主,辅以疏肝调木、温中纳肾。文章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医脏腑相关病机特点进行阐述,探讨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慢性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但原因又非单独在肺脏,与肾、肝、脾、胃、心等脏腑功能失调也密切相关,风邪占有重要地位。临床上温肺散寒之品亦为慢性咳嗽之主药,尤其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或反复使用清热苦寒之品治疗咳嗽罔效者,加用辛温之剂而收功者颇为多见。慢性咳嗽以干咳多见,干咳的病因责之于肺、肝,或肺阴虚而失于滋润,或肝火旺而木火刑金。治肺之法以养肺阴、润肺燥为主法,方以沙参麦门冬汤和清燥救肺汤加减。而治肝之法当以清肝、泻肝、凉肝、柔肝为主。慢性咳嗽多见邪实正虚,或滋阴润肺,或培土生金,或补肾纳气,扶正驱邪,治宜兼顾。  相似文献   

18.
咳嗽是小儿肺系疾患中最常见的一种病证,好发于冬春二季,多因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肺脏的肃降功能、肺气上逆而成.孟宪兰老师擅长汇通中西,认为临床凡以咳嗽为主症的患儿,宜先定病位而后辨证施治,遂创立咳嗽的辨病辨证论治法则.此法删繁就简,条分缕析,临证用之,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龙倩玲教授认为风为六淫之首,肺为娇脏,风邪犯肺为外感咳嗽常见初始病因,与肺、脾、肾关系密切。提出"辨证论治,标本兼顾"的独到见解,辨证以风邪犯肺、痰热伏肺、痰饮阻肺为主,多以宣肺解表为主,治疗不拘于肺,根据不同证型或培土以生金,或宣散外邪与内调气机并用,或扶土以化痰,或温肾以消饮;在组方遣药配伍中重视疾病变化,合理加减,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咳嗽高敏综合征(coughhypersensitivitysyndrome,CHS)是对一类具有咳嗽高敏感性特征不同临床情况的总称。CHS的提出可提高临床工作者对慢性咳嗽的理解和处理。中医认为,CHS病机以肺肾不足为其根本,外邪为其诱因。据此,本文围绕CHS病因病机展开讨论,并提出整体调理与脏腑调理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强调在避免感受外邪同时,注重调理肺、胃、肝、肾等脏腑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