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曼  吕忠礼 《河北中医》2009,31(12):1843-1844
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见口眼歪斜,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常伴有耳后疼痛,偶有味觉减退及听觉过敏。发病前常有明确的感冒病史,以风寒型多见,春、秋发病居多。2007—06--2009—03,我们应用多功能艾灸仪配合针刺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8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朱胜  张建荣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1118-1119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相当常见.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其起病急,发病迅速,以单侧面神经麻痹为主要表现.由于病因、病理尚未完全明确,西医尚无特异性疗法.笔者 2002年 12月~ 2004年 12月采用针刺、中药熏蒸及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85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祖国医学"面瘫"的范畴,多由脉络空虚,风邪趁虚侵入面部筋脉,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现举病例二则如下:  相似文献   

5.
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黎国良 《四川中医》2001,19(3):32-33
根据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和恢复期不同之病因病机,辨证施治 急性期以祛邪为主(依据不同证型或以散寒,或以疏热,或以清肝火),恢复期以益气活血为主,对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作了有益的尝试,本文共收治101例,痊愈率97%,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6.
面神经麻痹属中医中药络的范围叫面瘫,起病较急,表现为单侧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歪斜,其它面部肌肉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前或病程中有耳后,耳下或颜面部疼痛,周围性面瘫根据面神经损伤的平面不同,分为核性瘫,桥小脑角性瘫,HUNT瘫,BELL化瘫和单纯性面神经炎。其中前两种  相似文献   

7.
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超短波,电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疗效显著,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将综合疗法治疗组作为观察组,共100例,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7岁;右侧68例,左侧52例,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2天。受风寒72例,原因不明28例,多发生于春秋季,全部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将药物组作为对照组,共32例,其一般情况同观察组。2 治疗方法2.1 观察组  (1)电针:取风池、翳风、阳白、地仓、颊车、迎香、合谷、太冲。病程1~7天者不针刺,病程7天以上者,取以上穴位,快速进针,轻刺激,用G6805电针仪,疏密波,…  相似文献   

8.
重用牛蒡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三 《中医杂志》1997,38(11):645-645
重用牛蒡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笔者临床偶得。曾有一面神经麻痹患者,用牵正散加味治疗,服药5剂,效果不满意,但患者又感到咽部疼痛,遂于原方中加用牛蒡子25g,本意用牛蒡子解毒利咽,服药5剂,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咽部疼痛不但消失,而且面部神经麻痹的症状也有明显好转,继服原方10剂告愈。从而体验出牛蒡子有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功效。从此,每遇到面神经麻痹患者,在方中都重用牛蒡子,每每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杨杰 《山西中医》2010,26(7):62-62
自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笔者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对面神经麻痹治疗研究报道较多,现综述如下。针灸:梁氏等[1]治疗480例,4 3 9例完成治疗。随机分为基础组(用强的松、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地巴唑口服)和治疗组(又分针灸组、基础加针灸组),共治疗4周。结果3个组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基础组,针灸组疗  相似文献   

1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倍尔氏麻痹(Bell氏),为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又是高寒地区的好发病.现就我们1975~1990年针刺治疗447例患者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总给病例447例,其中男性221例,女性226例;最小2岁,最大者71岁,以青壮为多;病程最早为2天者6例,30天以内者410例,1~3个月者16例,3~6个月者8例;6个月~1年者4例;一年半以上者3例;病位发于左侧232例,发于右侧215例.治疗(一)急性期针刺点:面神经总干的1~2个神经点(相当于下关和翳风穴),面神经总干的神经点(瞳子髎),面神经中干的神经点(相当于颧髎穴),面神经干的神  相似文献   

12.
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3月~2008年12月,笔者用中药口服辅以穴位敷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5例,疗效较好,并与针刺治疗的15例既往病例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者,经临床检查排除面神经核以上病变.  相似文献   

13.
许树君 《山西中医》2004,20(3):32-32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采用针刺与中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痊愈56例,显效16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自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笔者运用加味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6例均为我院针灸科患者,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  相似文献   

15.
赵会山 《山西中医》2012,28(9):46-46
自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笔者运用加味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6例患者均为我院针灸科病例,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9岁;病程2天~6个月。采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1]及文  相似文献   

16.
针刺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寒冷或病毒感染等外界因素引起面神经管或其周围的小血管痉挛,使该处面神经受阻、缺血、水肿,神经冲动失去传递而致。笔者近两年来采用针刺加TDP与单纯针刺等方法治疗本病53例,其中针刺加TDP疗效较满意,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一般资料53例病人中,男性40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者18个月,最大者65岁,以20~35岁居多。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60天;病变在右侧14例,左侧38例,双侧1例。53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针刺加TDP组与单纯针刺组,在治疗期间均嘱病人停用其他一切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单纯针刺组 取患侧阳白、四白…  相似文献   

17.
18.
19.
透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病症 ,通常称为口眼歪斜、面瘫。各种年龄段均有出现。常因面部受凉 ,风吹引起 ;一般发作几天或发作时有感冒或急慢性中耳炎等症状出现。笔者于近年用透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  患者采用随机分为透针组和对照组 ,经过统计学处理 ,两组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透针组 :患者 46例 ,均为门诊病人。男性 2 0例 ,女性 2 6例 ;其中年龄最小 8岁 ,最大的 70岁 ;左侧 1 8例 ,右侧 2 8例 ;病程最长的 3个月 ,最短1天 ;其中病程 1天~ 3 0天的 3 0例…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1967年~1996年运用针刺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24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49例,年龄13~58岁,病程3天~3个月。治疗方法针刺取急例颜面部主穴:太阳、下关、颊车、牵正、地仓;上肢取合谷、双下肢取双侧足三里;配穴取患侧颜面部头维届、巨、阳白、迎香、承泣、翳风、印堂、人中、四白、承浆;上肢取手三里,下肢取双侧巨虚及内庭。选用26~28号0.5~2寸毫针,每日针一次,每次取主穴3个配穴6个,针15天为一个疗程,留外30分钟,10分钟行针一次,间隔5天后行第Th疗程。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