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应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结合巩膜环扎和眼内C_3F_8气体填塞,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15例(15只眼),其中伴明显屈光间质混浊者1例,巨大裂孔3例,PVR与处伤性牵引者8例,黄斑裂孔3例。经随访2~24个月,视网膜完全复位者10例,部分复位者1例,术后视力恢复。至0.05以上者9例。主要手术并发症有:医源性视网膜裂孔1例,视网膜出血1例,近期低眼压1例,眼球萎缩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巩膜扣带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是严重危害患者视力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其原因很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1例巩膜扣带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研究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例(11只眼)巩膜扣带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收集眼底检查、再次手术方式和视力情况,分析复发原因和手术方式选择及视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原裂孔哆开的为3只眼,新发裂孔的为8只眼,合并人工晶体眼2例2只眼,高度近视3例3只眼,PVR B级的为1眼,C1级的为8眼,C2级的2眼,具有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特征的共5例5只眼。再次施行巩膜扣带术1只眼;玻璃体切除(简称“玻切”)+C3F8填充1只眼;玻切+硅油填充的9只眼。术后视网膜均已复位。术后患者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3.61±1.20,与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3.26±1.14)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1,P<0.05,95%CI:-0.592~-0.098)。 结论 原裂孔哆开、视网膜增殖导致新发裂孔、术中冷冻过强等原因是巩膜扣带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对于年轻人,无PVR,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尽量再次选择巩膜扣带术;玻切术中尽量以激光封闭裂孔为主,可预防性眼内嵴后或360°赤道部3~4排激光;PVR C2级以上患者,尽量选择硅油填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 阐明硅油取出后与视网膜脱离和视力下降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 对行硅油取出术的94眼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有19眼(20%)术后出现视网膜脱离,30眼(32%)视力减退。术前及术后低眼压、术后视网膜前膜、初发病变为视网膜巨大裂孔及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初始视力低于0.02等因素是对视网膜解剖复位及视力有影响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用硅油填充等手段治疗视网膜巨大裂孔或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时,特别是当初始视力低于0.02时,医生和患者都应清楚治疗结果不理想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硅油取出术中眼内探查的意义。方法:收集拟行硅油取出术,同时行眼内探查术的患者61例(61眼),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视力及视网膜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改善(P<0.05)。53例因术前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并发性白内障、硅油乳化等在硅油取出术中对眼底进行探查及处理,并取出硅油,术后检查50例(82.0%)视网膜恢复良好,3例出现复发性视网膜脱离;8例因视网膜恢复不佳,术中行剥膜、激光、冷凝等处理,延期取出硅油。结论:硅油取出术中眼内探查可了解硅油填充眼的视网膜恢复情况,增加术前眼底检查不理想者硅油取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53眼严重眼外伤、视网膜血管疾病所致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等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视网膜前膜剥离,视网膜切开,冷凝,激光光凝,气体或硅油充填及巩膜外硅胶垫压或环扎等治疗技术,随访1-12个月。结果:52例保存了眼球,占98%。47例视力提高,占88.7%,视力大于0.3者12例,占22.3%。手术并发症以并发性白内障、玻璃体再出血和视网膜脱离为主。结论: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外伤、PVR、视网膜脱离疗效满意,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兵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9-19,21
目的观察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裂孔范围及视网膜玻璃体增殖程度不同,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4例(24眼),对14例裂孔范围90°~180°者行常规巩膜外冷凝,环扎及硅胶外垫压术。其余10例裂孔范围〉180°~270°、视网膜玻璃体增殖严重者行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采用气液交换平复视网膜,术后8眼眼内填充硅油,2眼眼内填充C3F8气体。结果随访3~12个月,视网膜最终复位21/24眼,复位率为87.58%。结论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重水硅油交换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30例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行巩膜环扎、玻璃体切割、剥膜、重水、激光光凝、重水硅油交换,其中5例联合晶体粉碎治疗,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28例,部分复位2例,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手术并发症包括:术中重水进入视网膜下、脉络膜上腔硅油,术后硅油乳化、PVR复发、白内障.结论重水硅油交换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可获满意疗效,硅油-重水交换具有阻止巨大裂孔后缘下滑作用,从而提高视网膜完全复位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一种经济、疗效好的方法治疗较大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隆起较高的视网膜脱离 ,供不同条件的工作者使用。方法 在视网膜裂孔对应的巩膜处剖切巩膜瓣 ,行巩膜层间电凝 ,缝合巩膜瓣 ,放出视网膜下液 ,在巩膜瓣表面进行外加压。结果 随诊半年以上 ,115眼中 ,10 6眼达到解剖复位 ,成功率为 92 2 %。结论 巩膜层间电凝联合巩膜外加压治疗较大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隆起较高的视网膜脱离 ,设备要求不高 ,疗效满意 ,适合于各级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弱视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评价其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弱视眼视网膜脱离患者18例(18眼),分析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观察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18例患者视网膜脱离PVR分级均为C3级以上,且均为多个裂孔,术中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并行巩膜外环扎术。术后患眼视力提高不明显,取油后5眼复发视网膜脱离。结论:弱视眼视网膜脱离一般发现较晚,PVR严重,需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联合巩膜外环扎术,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效果。方法 :急性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 4例患者 ,1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加玻璃体切除加眼内光凝加硅油填充加巩膜环扎术 ;2例行玻璃体切除加眼内光凝加C3F8填充术 ;1例行玻璃体切除加眼内光凝加硅油填充术。结果 :4例患者的炎症均控制良好 ,视网膜均成功复位。随访 9个月~ 3年 ,4例视力分别为 0 0 1(矫正视力 0 12 ) ,0 15,0 1,0 3。结论 :视网膜脱离是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严重并发症 ,通过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 ,可有效地提高视网膜脱离的复位率 ,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一种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后简化的经角膜缘眼内硅油取出术。方法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经历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气液交换、硅油充填联合手术患者 5 1例 ,硅油充填时间 2~ 34(平均 4 .5± 2 .3)个月。可确定视网膜状况稳定者 4 2眼。用 2 5G针头插入平坦部或角膜缘穿刺作灌注 ,同时由角膜缘穿刺取硅油。结果 :眼内硅油一次取出成功 ,视网膜状况稳定者视力显著提高 (P <0 .0 5 ) ,术后眼压基本正常 ,角膜带状变性者角膜混浊减轻。术后均有暂时性低眼压 ,视网膜再脱离 4眼 (4 / 5 1 ,7.8% ) ,巩膜穿刺口出血 2眼 (2 / 5 1 ,3.9% )。结论 :本方法简单、易掌握、疗效肯定 ,减少了巩膜穿刺创口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沈念 《广西医学》2003,25(5):706-707
目的:探讨环扎加压术对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2月至2001年12月进行环扎加压术的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病例33例33眼。结果:环扎加压术1次手术成功率78.79%,未愈7例中3例再行环扎加压术治愈,总治愈率达87.88%。结论:环扎加压术对于单纯型大裂孔视网膜脱离实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眼内气体填充是治疗有翻转后瓣的大裂孔网脱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国产全氟三丁胺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玻璃体切除术中使用全氟三丁胺撑开漏斗状视网膜脱离,逐出视网膜下液,碾平和固定视网膜,平复翻转的巨大视网膜裂孔瓣。结果:术中所有视网膜巨大裂孔患者均复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D2-D3者60%全复位,40%部位复位,共8眼获得视力增进,结论: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切除术中应用全氟三丁胺,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和术后的  相似文献   

14.
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治疗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联合激光治疗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于2002年1月-2004年6月,对24例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行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视力、视网膜复位率及PVR变化。结果24例24眼,随访至少6月,平均7.5个月,经一次眼内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视网膜复住18例占75%(18/24),2例行多次眼内注气术视网膜完全复住,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总的视网膜复住率达83%(20/24)。4例需要再次手术,3例由于眼内注气术后出现视网膜新裂孔改行巩膜扣带术获得视网膜复位,1例因为PVR发展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视网膜复住。最终视网膜复住率达100%。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结论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是治疗某些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手术具有简便、易行、耗时少,费用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氟化碳液体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及预后。方法:回顾1997年1月~1999年9月间我院住院治疗的18例(18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应用玻璃体手术,术中采用过氟化碳液体(过氟三丁烷胺,C12F27N),术后行气/液交换、硅油或膨胀气体充填。结果:18例患者经3~6个月随访,视网膜最终复位者15眼(83.3%);4眼采用C2F6气体充填,气体吸收后,有2例视网膜复位不良;14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异物的效果。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48例(48眼)眼内异物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球内异物取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8例(48眼)行玻璃体切割、球内异物取出联合晶状体切除、视网膜脱离复位、巩膜外冷凝、巩膜环扎、视网膜激光、虹膜周切、C3F8或硅油填充术。结果48例(48眼)均一次性手术成功取出异物,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36眼(75.0%),视力不变者6眼(12.5%),视力下降者6眼(12.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能有效治疗眼内异物,异物取出成功率高,患者的视力和眼球得到了挽救。  相似文献   

17.
显微镜下最小量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显维镜下最小量外加压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1例(21眼)均行不放液的最小量视网膜脱离手术,观察视网膜复位和视力改善情况。结果:共有19眼一次手术视网膜完全复位,成功率90.45%;视力提高19眼,提高率90.45%。结论:显维镜下最小量外加压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简单可靠且创伤小、视网膜复位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viekVitreoretinopathy,PVR)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72例眼PVR视网膜脱离应用玻璃体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视网膜完全复位55眼(76%)视力提高者55眼,结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PVR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有效的术式,手术中裂孔的封闭,牵引松解,前膜的剥离是手术成功关键,眼内C3F8气体或硅油填充提高了  相似文献   

19.
玻璃体替代物的研究发展,极大的改善了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但是PVR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再手术的比例仍然很高并且最终视力很差。重硅油由于比重比水重用于治疗合并有PVR的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时对眼底后极部及下方视网膜顶压效果较佳。所以近年来研究观察重硅油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成为热点。本文就重硅油的临床应用及最新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应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巩膜环扎术、眼内注气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视网膜脱离11例11眼,治愈6例,好转2例,失败3例,术后随访6个月,1例复发。手术失败及视网膜脱离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地切除视网膜前膜及玻璃体周边部的增殖条索。手术成功率的高低与PVR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