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在人群中发生率为0.4%,在大于60岁人群中为2%~5%。现在,一般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前两者主张转复为窦性心律,后者主张用华法令抗凝治疗,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是房颤治疗的理想目标。但我们临床观察发现对于永久性房颤,采用胺碘酮复律与不复律对其预后无显著性差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特殊房颤的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房颤及其并发症的处理仍是当今心脏病领域中的一重要课题。新发房颤的转复及慢性持续性房颤的处理具有同样的临床意义。特殊房颤的亚群的诊治更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1慢性持续性房颤房颤导致房颤,换言之,慢性持续性房颤可减少房颤转复及维持窦性心律的机率。房颤过程...  相似文献   

3.
贾院生 《重庆医学》2000,29(1):66-67
心房颤动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为0.4%,在60岁以上人群中为2~5%,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持续性房颤的治疗目的在于控制心室率,或者转复后维持窦律,防止复发。本文通过一项单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观察用小剂量地高辛合并维拉帕米控制持续性房颤的心室率或转变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1材料与方法1.1病人选择 持续性房颤患者 25例,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48.8岁。房颤持续时间0.6~72个月,平均0.1±9.8个月。基础心脏病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0例,冠心病5例,高血压性心脏…  相似文献   

4.
雷米普利对房颤复律后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临床研究证明了P波离散度(Pd)与房颤之间的相关性,Pd能有效地预测房颤的发生。Pd≥40ms时,预测房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超过80%,阳性预测准确度为85%。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的主要机制为心房的解剖学及电学重构,反映到体表心电图上,则表现为P波时限延长和Pd加大。因此,通过药物治疗,如能缩短P波时限和减小Pd则可能减小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后复发的机会。本观察旨在探讨雷米普利对于非瓣膜病持续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后并服用胺碘酮的病人的P波时限和Pd的影响,从而确定雷米普利对房颤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无左室功能不全的房颤和房扑患者55例,电复律前服用负荷量普罗帕酮治疗,未转复者给予电复律,转复后继续口服普罗帕酮维持治疗.结果:50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5例患者转复后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早期有效率为90.9%.结论:普罗帕酮联合电复律是持续性房颤和房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室上性心律失常,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心房颤动急性发作是导致患者急诊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有人称心房颤动的急性发作期为急性房颤。急性房颤包括新发生的房颤和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期或持续性房颤的加重期。对于新发生的房颤,根据血流动力学受影响的程度、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否为高危栓塞患者以及是否考虑早期转复窦性心律而决定是否住院治疗和治疗策略。对于阵发性房颤发作期患者应结合病人既往发作持续的时间、发作的频度、心室率的快慢及心脏本身情况考虑处理方法和是否住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胺碘酮转发复持续性房颤(>48h)的疗效。方法 选择7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安慰剂组35例,应用胺碘酮治疗后观察转律情况。结果 治疗组18例1个月内转复窦性心律(51.4%),安慰剂组无1例转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观察到影响转律的因素包括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房颤持续时间。结论 胺碘酮可用于转复持续性房颤患者,且短期应用副作用少,是目前用于转复持续性房颤有价值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裴文楠  唐渝平  李婷婷 《重庆医学》2005,34(7):1065-1066
目的观察可达龙治疗房颤的近期疗效与QTd变化.方法可达龙7d内房颤复律成功;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或偶有发作房颤,经加服药后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结果可达龙治疗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近80%可转复为窦性心律,随访6个月,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明显优于持续性房颤;QTd降低.结论可达龙能有效转复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为窦性心律,小剂量可达龙较好维持房颤复律后的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9.
33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心律转复后应用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服药后1-2周行电转复。6例在胺碘酮负荷量期间转为窦性心律,27例电转复为窦性心律,维持窦性心律有效率:半年为72.72%,1年为63.63%,2年为45.45%。说明胺碘酮因为慢性房颤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33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心律转复后应用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服药后1-2周行电转复。6例在胺碘酮负荷量期间转为窦性心律,27例电转复为窦性心律,维持窦性心律有效率;半年为72.72%,1年为63.63%,2年为45.45%。说明胺碘酮为慢性房颤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新发房颤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新发房颤22例(8.2%),其中急诊介入治疗组10例,单纯药物治疗组12例,分析其房颤转归、临床特征以及住院并发症.结果:①急诊介入治疗组9例转复为窦性心律,1例为持续性房颤;单纯药物治疗组2例转复窦性心律,10例为持续性房颤,两组新发房颤转复窦性心律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两者基础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诊介入治疗组出现心衰、低血压较单纯药物治疗组低,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新发房颤转复窦性心律的成功率,可能与其早期成功血运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12.
二尖瓣置换术后房颤自动复律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自动恢复窦性心律的临床因素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由同组医师施行的二尖瓣置换术患者178例,按照术后自动恢复窦性心律情况分为房颤组及自动恢复窦律组,对年龄、性别、左房内径、房颤时间、左室射血分数(EF值)、心胸比、心脏病史、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左心房直径小于55mm的患者窦性心律转复率(43%)明显高于左心房大于55mm的患者(21%,P〈0.05)。房颤时间短于2年的患者48%转为窦性心律,明显高于房颤时间长于2年的患者(P〈0.05)。心胸比率〈0.6的患者窦性心律转复率(38%)明显高于心胸比率〉0.6者(14%,P〈0.05)。性别、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无心脏手术史、手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对于手术后窦性心律的恢复没有影响。结论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后房颤自动恢复窦性心律情况与左房大小、房颤时间及心胸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三个类型。持续性房颤不能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电复律是最有效的终止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我院2003年9月~2007年12月对35例持续性房颤病人应用双相波直流电复律器实施了同步电复律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急性房颤可见于正常人,在情绪激动、手术后、运动或急性酒精中毒时发生,其处理原则除病因治疗外,主要为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外率,预防栓塞事件。普罗帕酮(又称心律平)为IC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可应用于房颤的复律,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比较心律平静脉用药和口服用药转复急性房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新近的一项研究显示,高龄(>75岁)、高血压、糖尿病、左房血栓、持续性房颤、动脉收缩压增高及未用药物控制心室率是房颤患者出现脑卒中并发症的高危因素。这项研究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牵头,对全国13家医院4511名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是第一个国人房颤脑卒中危险的多中心大规模研究。研究显示,持续性房颤比阵发性房颤发生卒中的危险高,非瓣膜性房颤比孤立性房颤的危险大,房颤的持续时间长、未用药物控制心室率的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大。未曾转复窦性心律的患者并没有比转复窦…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我国30岁以上人群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病率为0.77%,并随增龄而增加。近年来研究发现,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均存在显著的心房肌电及结构重构,本文通过口服胺碘酮合并氯沙坦,探讨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书架     
慢性或永久性房颤在临床上时常难以准确界定,一方面患者房颤持续的时间难以明确计数;再者,房颤发病后何时得以确诊,也决定了房颤类型的归属。因此,有时慢性房颤会以阵发性、持续性房颤的形式出现,但其发病时间可能已有数年之久。2006年ACC/AHA/ESC联合公布的房颤治疗指南中,将慢性房颤定义为:药物或电复律无法有效维持窦性心律;或医患决定不再尝试转复房颤,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是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可见于正常人、心脏与肺部疾病患者,新近发生的房颤用药物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成功率可达70%以上,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房颤转复成功率低得多,对药物转复失败者可采用体外(经胸)直流电转复。本文分析了18例房颤体外电转复的资料,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霍志华  马龙 《中原医刊》2006,33(10):69-70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联合地高辛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的方法及疗效。方法50例快速房颤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维拉帕米和地高辛。结果治疗7d后,35例转复为窦性心律,15例未转复者,其中7例心室率减至100次/min以下,症状、体征减轻。结论维拉帕米联合地高辛治疗快速房颤可减慢心室率,并有利于转复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胺碘酮在体外直流同步电复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中的作用.方法 165例瓣膜置换术后的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电复律前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安慰剂.试验组除常规药物外,加用胺碘酮.两组比较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的成功率及复律12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试验终点为电复律后第12个月.结果 体外同步电复律后两组比较,试验组转复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70%),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复律12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试验组(74.11%)大于对照组(51.2%),有显著差异.结论 胺碘酮能提高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的成功率及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