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PSA〉4ng/ml、直肠指检异常或超声发现异常回声的患者采用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其中30例患者采用骶管内麻醉下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年龄45~86岁,平均68±3.6岁,PSA〈4ng/ml为4例,4-10ng/ml为10例,〉10ng/ml为16例。对照组30例,年龄50-84岁,平均70±3.5岁,PSA〈4ng/ml为3例,4-10ng/ml为9例,〉10ng/ml为18例。对照组采用直肠指检压迫下穿刺或表面麻醉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骶管内麻醉组阳性率为60%(18/30),患者术中无疼痛表现,对照组阳性率为33%(10/30),患者在术中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结论与常规穿刺相比,骶麻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准确性高,疼痛较轻,更能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系统性12+1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6例经直肠前列腺系统性12+1针穿刺活检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其中PSA<4ng/ml、直肠指诊发现结节者66例;PSA介于4~10ng/ml、f/tPSA值异常、PSAD值异常者190例;PSA〉10ng/ml、任何f/tPSA、PSAD值者560例。结果816例患者中活检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者358例,总阳性率为43.9%(358/816)。其中位于前列腺尖部阳性者235例,占确诊病例总数的65.6%(235/358)。术后发热9例(1.0%,9/816),并发血尿49例(6.0%,49/816)。几乎所有患者皆有短时大便带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系统性前列腺12+1针穿刺活检术定位准确,创伤较小,并发症较少。可以随机增加穿刺点,利于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15例PSA〉4ng/ml、直肠指检异常或B超发现异常回声的患者行经会阴的6点系统加异常回声处活检。年龄43~91岁,平均72岁。PSA〈4ng/ml者66例,4~10ng/ml者96例,10~20ng/ml者90例,〉20ng/ml者63例。结果 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111例,阳性率35.2%。PSA〉4ng/ml、指检异常、B超发现异常回声及PSAD〉0.15者穿刺阳性率分别为43.4%(108/249)、42.9%(75/175)、32.8%(63/192)及52.1%(75/144)。以PSAD〉0.15时的阳性率为最高,与其余3种标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准确率高,并发症少而轻,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同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案检出前列腺癌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理想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案。方法临床表现怀疑前列腺癌患者214例,其中前列腺特异抗原〉4.0ng/ml 203例。均行13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年龄50~90岁,平均70岁;PSA水平0.8~112.3ng/ml,平均18.7ng/ml;前列腺体积12.3~182.5ml,平均61.3ml;直肠指诊阴性173例,阳性者41例。依穿刺结果,对比分析13针中6、8、10和13针穿刺阳性率。结果13针穿刺阳性率为36.0%(77/214)。在各种穿刺点组合中包含前列腺尖部、中部、底部、外侧中部、外侧底部的10针法能发现全部前列腺癌阳性病例的97.4%,与13针穿刺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对于初次前列腺活检的病例,包含尖部、中部、底部、外侧中部、外侧底部的10针法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定位模板前列腺饱和穿刺活检的准确性、安全性。方法303例PSA〉4.0ng/ml和(或)DRE异常和(或)前列腺B超、CT或MRI异常者接受经会阴定位模板饱和穿刺活检。年龄35~90岁,平均69.7岁。PSA0.2~3000.0ng/ml,中位数13.7ng/ml。前列腺体积7~190ml,中位数47ml。结果每区活检1~4针,共11~44针,平均23.7针。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37.6%(114/303)。PSA0~4.0、4.1~10.0、10.1~20.0、20.1~30.0、30.1~70.0及〉70.0ng/ml者阳性率分别为22.2%(4/18)、8.2%(6/73)、21.6%(22/102)、48.4%(15/31)、68.4%(26/38)及100.0%(41/41)。前列腺体积〈20、20~40、41~60及〉60ml者阳性率分别为68.0%(17/25)、51.4%(54/105)、27.5%(19/69)及23.1%(24/104)。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TRUS引导下经会阴定位模板饱和穿刺活检精确而安全,对于前列腺癌的准确分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泡造影剂结合经直肠多普勒超声(contrastenhancedtransrectualultrasound,CE-TRUS)在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7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在CE-TRUS后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穿刺标准依据2007年新修订的《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确定.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并记录前列腺局灶性病变部位、大小、数目、回声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等情况。结果:87倒确诊为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者分别为52例和35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7)。而以PSA≤20ng/ml和PSA〉20ng/ml为标准行分层分析,发现PSA≤20ng/ml者在CE-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阳性率高(P=0.041)。结论:CE-TRUS后经直肠B超引导下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PSA≤20ng/ml者结合CDTRUS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能提高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术诊断单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增高型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4例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术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直肠指诊及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根据血清PSA分为4组:A组24例,PSA 4~20ng/ml;B组8例,PSA 21~30ng/ml;C组32例,PSA 31~100ng/ml;D组20例,PSA100ng/ml。结果 84例患者穿刺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49例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49/84,53.33%),其中A组检出1例(1/49,2.04%),B组检出4例(4/49,8.16%),C组检出24例(24/49,48.98%),D组检出20例(20/49,40.82%)。A、B、C、D组中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分别为4.17%(1/24)、50.00%(4/8)、75.00%(24/32)、100%(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43,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少,对单纯PSA增高型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高值PSA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高值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的来源。 方法 对 2 7例术前PSA值 8.1~ 75 .1ng/ml,直肠指诊前列腺≥Ⅲ° ,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 >5 0ml,无前列腺癌 (PCa)迹象的排尿困难患者 ,采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及术后PSA追踪检测方法 ,分析术后PSA值变化的原因以及术前高值PSA的来源。 结果  2 7例切除腺体 4 0~ 1 85g ,平均 82 .7g。病理检查 2例发现PCa灶 ,2 5例未发现PCa灶。术后 1个月内 1例有PCa灶者PSA上升 ,2 6例迅速下降至正常范围。 2 4例获随访 1 7~ 5 7个月 ,PSA 0 .0 8~ 2 .39ng/ml,平均 1 .1 6ng/ml。 结论 大体积BPH患者的高值PSA多源于前列腺移行区增生腺体 ,而非源于外周区  相似文献   

9.
超声造影检查在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CE-TRUS)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选择标准:①直肠指检异常;②PSA>10 ng/ml;③PSA 4~10 ng/ml,f/t PSA异常或PSAD值异常,符合以上之一者即入围此研究.共116例入选者,年龄50~84岁,既往均无前列腺手术病史.行6点系统加异常回声处活检,其中PSA<10ng/ml者25例,10 ng/ml~者25例,20 ng/ml~者11例,>30 ng/ml者55例.行CF-TRUS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记录前列腺局灶性病变部位、回声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等情况,其中43例行前列腺超声造影,了解并记录异常血流部位.结果 116例患者穿刺活检证实前列腺癌64例,BPH 52例.43例行超声造影检查后活检者,前列腺癌和BPH分别为25及18例,造影组和非造影组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2).PSA≤30ng/ml组共61例,其中行超声造影23例,发现前列腺癌8例,未造影组38例中发现前列腺癌5例,造影组穿刺阳性率高于非造影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PSA>30 ng/ml患者造影和非造影穿刺阳性率(97.1%与8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 结论与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活检相比,CE-TRUS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发症少而轻.PSA≤30ng/ml患者结合超声造影检查能提高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的发病情况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234名老年男性进行前列腺指检(DRE)和PSA测定,然后对其中PSA>4.0ng/mL者进行了随访复查,检查项目包括PSA和经亢肠前列腺超声,并建议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 1234例调查者中,PSA>4.0ng/ml者146例,其中126例得到随访,并接受了经亢肠超卢引导F"10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其中10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PSA为(8.4±14.2)ng/ml,而25例前列腺癌患者中,PSA明显增高,为(29.3±17.5)ng/ml,两组相比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所测PV值为(32.61±16.19)ml,而25例前列腺癌患者所测PV值为(36.13±12.73)ml,两者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PSA浓度与前列腺癌发牛率的关系,PSA>10ng/ml时其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4ng/ml<PSA<10nglml组.前列腺癌组PSA值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两组前列腺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SA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瘤标,前列腺"10点法"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对PSA>4.0ng/ml的患者应密切随访复查,并建议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对PSA高于10ng/ml时应高度警惕前列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雄激素全阻断治疗对前列腺体积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前雄激素全阻断治疗对前列腺体积变化的影响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前列腺癌患者74例。年龄54~84岁,平均71岁。均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血清PSA值2.8~71.2ng/ml;TNM分期T1cN0M0~T3aN0M0;Gleason评分5~9分65例,不确定9例;前列腺体积14~83ml,其中〈50ml42例,〉50ml32例。前列腺体积经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测量。采用手术去势加雄激素阻断(比卡鲁胺50ms/a或氟他胺250mg3次/d)31例,药物去势(戈舍瑞林3.6mg或亮丙瑞林3.75mg次/28d)加雄激素阻断治疗43例,时间2.1~5.6个月,平均2.8个月。观察前列腺体积变化与治疗前患者血清PSA值、Gleason评分、TNM分期、活检阳性区数及治疗方式的关系。结果 雄激素全阻断治疗后74例患者平均前列腺体积缩小37%。前列腺体积〉50ml者前列腺缩小程度大于体积〈50ml者(P=0.004)。前列腺体积缩小比率与治疗前体积大小呈正相关(r=0.321,P=0.006),而与治疗前血清PSA值、Gleason评分、TNM分期、活检阳性区数及雄激素全阻断治疗方式无关。结论 雄激素全阻断治疗可以缩小前列腺体积,使之适合粒子植入,治疗前前列腺体积越大,体积缩小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穿刺病理组织学类型在不同PSA水平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列腺穿刺病例PSA水平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为制订国人穿刺指导原则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的634例患者的PSA水平与病理组织学资料,对不同PSA水平下的前列腺穿刺主要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SA≤4.0、4.1~10.0、10.1~20.0、〉20.0μg/L各组中前列腺穿刺肿瘤阳性率分别是11.6%、26.8%、39.8%、68.6%;67.0%的良性病例PSA〉4.0μg/L,14.1%的良性病例PSA〉20.0μg/L。BPH、PIN和炎症在各PSA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高中低分化的前列腺癌在各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SA〉20.0μg/L组的前列腺癌多为低分化癌。结论:国人中有相当多的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PSA异常升高,部分良性患者的PSA可达到较高水平;PSA〉20.0μg/L的前列腺痛患者恶性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PSA值>20ng/ml之间患者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血清PSA值>20ng/ml之间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术活检.结果 前列腺癌54例,急性前列腺炎3例.结论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PSA值>20ng/ml之间患者前列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214例前列腺穿刺结果的前列腺癌病灶分布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的前列腺癌病灶分布情况。方法本组214例,其中214例前列腺特异抗原>4.0ng/ml 203例,直肠指诊可疑前列腺癌41例;均行13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入选病例的年龄为50~90岁,平均69.8岁;PSA水平0.8~112.3ng/ml,平均18.7 ng/ml;前列腺体积12.3~182.5ml,平均61.3 ml;直肠指诊阴性者173例,阳性者41例。分析各穿刺部位的阳性率。结果5区13针法的阳性率为36.0%(77/214)。前列腺各穿刺部位的阳性率为:底部48/214(22.4%)、中部57/214(26.6%)、尖部57/214(26.6%)、外侧底部47/214(22.0%)、外侧中部61/214(28.5%)。各穿刺部位的阳性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发现的前列腺癌病灶分布不均匀。前列腺的尖部、中部和外侧中部的穿刺阳性率较其它部位高。  相似文献   

15.
患者,67岁,因尿频、尿急、渐进性排尿困难2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2年前出现尿频、尿急,逐渐出现排尿费力,近2个月症状加重且排尿同时伴肛周下坠感。直肠指诊:前列腺Ⅱ度增大,表面光滑无结节。尿常规:WBC(+++)。血清PSA 0.2ng/ml。尿培养为大肠杆菌。经直肠超声测定前列腺体积50.7ml,中叶突入膀胱。尿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Qmax)1.3ml/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0 +X”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PSA值介于4 ~20ng/ml之间患者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6例血清PSA值介于4~20ng/ml之间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术活检。结果 前列腺癌47例,前列腺增生158例,前列腺炎11例,前列腺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当PSA〉10ng/ml时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0ng/ml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120例患者中前列腺癌患者4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44例,前列腺炎患者9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患者19例,前列腺梗死患者3例。有38例出现一过性肉眼血尿;发热16例;败血症5例;无血精、前列腺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SA〉10ng/ml不能作为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绝对指征,应该综合考虑DRE、TRUS、PSA,提高穿刺阳性率,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穿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列腺癌检出率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的关系。方法对134例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5区13针系统穿刺活检。根据PSA水平分为PSA≤4ng/ml组(7例)、4ng/mlPSA15ng/ml组(48例)及PSA≥15ng/ml组(79例)。测量并计算前列腺体积(PV)及PSAD,分析前列腺癌检出率及不同PSA、PSAD水平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比较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PSA、PV及PSAD的差异。结果前列腺癌总检出率为50.75%(68/134),前列腺患者共68例(前列腺癌组),非前列腺癌患者共66例(非前列腺啊组)。PSA≤4ng/ml、4ng/mlPSA≤15ng/ml及PSA15ng/ml组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14.29%(1/7)、20.83%(10/48)及72.15%(5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4ng/ml时前列腺癌检出率随着PSA值的增高而上升。134例患者PSAD值为(1.09±1.72)ng/(ml·cm3),以PSAD≥0.19ng/(ml·cm3)为截点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95.59%(65/68),特异度为51.52%(34/66),阳性预测值67.01%(65/97),阴性预测值为32.99%(32/97)。4ng/mlPSA≤15ng/ml组中,以PSAD≥0.19ng/(ml.cm3)为截点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0.00%(8/10),特异度为71.05%(27/38),阳性预测值为42.11%(8/19),阴性预测值为57.89%(11/19)。前列腺癌组PSA及PSAD值均高于非前列腺癌组(P均0.05),PV小于非前列腺癌组(P0.05)。4ng/mlPSA≤15ng/ml组中,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PSA及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列腺癌患者PSAD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P0.05)。结论血清PSA及PSAD均与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检出率有关,PSA15ng/ml应行穿刺活检,PSAD对4ng/mlPSA≤15ng/ml的患者是否应行穿刺活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骶麻下经直肠超声引导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为60例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4ng/ml、直肠指检异常或B超示异常回声的患者采用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其中研究组30例采用骶管内麻醉经直肠超声引导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45~86岁,平均68岁,PSA<4ng/ml4例,4~10ng/ml10例,>10ng/ml16例;对照组30例采用直肠指检压迫下穿刺或表麻下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50~84岁,平均70岁,PSA<4ng/ml3例,4~10ng/ml9例,>10ng/ml18例。结果:研究组18例检出阳性,阳性率60%,患者术中无痛;对照组10例检出阳性,阳性率33%,术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结论:采用骶麻下经直肠超声引导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准确性高,无疼痛表现,更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神经阻滞术和直肠内灌注2%利多卡因凝胶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镇痛疗效。方法160例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84例,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于前列腺基底部,左、右两侧精囊与前列腺交接处分别注射1%利多卡因5ml;B组患者76例,于活检前5min直肠内灌注2%利多卡因凝胶10ml。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在穿刺活检术中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t=0.73)、PSA水平(t=0.34)和前列腺体积(t=0.5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患者VAS评分0~3分者76例,4~5分者6例,6~10分者2例。B组患者则分别为48例、18例、10例。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值分别为1,2分、2.6分,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73,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麻药的不良反应。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神经阻滞术的镇痛疗效明显优于直肠内灌注2%利多卡因凝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