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钾、镁制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并发低钾低镁血症46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结合文献说明了低钾低镁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洋地黄中毒、哮喘与低钾低镁明显相关。揭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不仅要积极纠正低钾低镁血症,而且常规治疗上应用镁剂能增加心肌的舒缩功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这种对循环和气道的双重扩张作用,对改善心肌收缩状态,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扩张肺小动脉,降低肺动脉压力,调整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增强利尿作用,均具有较显著的治疗作用,体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并发低血钾者,均并发低血镁,在迅速补钾同时必须补镁。补镁可显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出现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和顽固性哮喘,顽固性低血钾,镁制剂不失为治疗的首选药物;镁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理论依据,可作为常规治疗的一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低钾、钠、氯血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低钾、钠、氯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低钾、钠、氯血症时心、肺、脑功能障碍、内环境紊乱,使病情加重、复杂,易造成误诊误治,治疗难度加大。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低钾、钠、氯血症时其临床表现特异性不高,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及时作血电解质、动脉血气血分析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冬春季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感染的多发季节,通过对住院患者常规血生化检查,发现多数患者血清钠〈135mmoL/L,特别是病程长,病情重,并发呼吸、循环衰竭、肺性脑病的患者,常表现严重低血钠。由于细胞外腑液处于低渗状态,易引起脑水肿,即低渗性脑病,延长了病程,我们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加强了低血钠的分析观察与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肺性脑病临床诊断不困难,但肺心病并发低渗性脑病,往往容易误诊为肺性脑病。我院2001—2007年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86例,其中并发低渗性脑病误诊为肺性脑病28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渗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渗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 25例低渗性脑病在2~6d内逐渐纠正,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死亡5例,死亡率为16.7%。结论 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渗性脑病死亡率高,应提高认识并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I临床诊疗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6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24h心电监护,或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类型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109例,发生率为65.66%。其心律失常类型以窦性心动过速为最多,占39.44%,其次为房性心律失常及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源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房扑等也常出现,而且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年龄、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心功能不全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治疗上对其病因及诱因的治疗比抗心律失常更重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不是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血宁与低分子肝素钙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参考意见。方法随机选取近期来院就诊的6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方案上加用舒血宁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的观察组各34例,详细记录2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尤其是对脏器的损害以及血液循环疾病发面,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过程中辅以舒血宁和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使患者心血管内皮环境得到改善,提高患者抗凝血机制和抗炎机制,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PD)是临床常见病,并发症多,急性期易出现内环境紊乱,低钠、低氯血症常见.我们总结62例COPD急性期患者发生低钠、低氯血症的原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入住我院内科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表竭的患者7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临床显效45.7%,好转48.6%,无效4.3%,死亡1.4%,有效率94.3%。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原因多样,病情复杂,个体差异性大,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措施,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10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铭  杨亚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54-155
目的:通过对10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和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经过积极治,好转出院98例,占89.9%;自动出院放弃治疗8例,死亡3例。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慢性病理过程的结果,病情复杂,常合并有多脏器功能改变。临床治疗应采取以抗感染、合理氧疗、加强营养和对症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机械通气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戒烟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是减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率和阻止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肺性脑病相关因素。方法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肺性脑病35例,无肺性脑病91例,两组均系同期住院患者,对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肺性脑病的时间多在病后一年内(60%),其相关因素有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CO2、酸中毒(P均<0.005;并发肺性脑病的病死率明显增高。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应积极加强防治肺性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总结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为其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我科自2003年3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心率失常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心律失常发生率、类型及其与心功能、电解质、血气、病程和合并症关系。结果患者经各种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其中72例有明显好转或好转,4例效果一般,仅4例因多种器官功能衰竭或其他原因死亡,总体效果良好。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和电解质紊乱密切相关,主要预防措施是基础疾病防治。因肺心病有较高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发心律失常后死亡率较高,故治疗时需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赵连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22+24-22,24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伴多脏器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本院2002~2009年诊治的慢性肺心病251例,其中178例发生多脏器损害或衰竭,占71%,对其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178例肺源性心脏病伴多脏器衰竭患者中98例死亡,占55%。结论:本组合并应激溃疡死亡数最多,肺脑并发应激性溃疡者几乎全部死亡,且受累的脏器越多,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脐周皮下注射每日2次,联合舒血宁注射液20 mL每日1次静滴,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气分析与血流变学在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3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果27例治疗后得以纠正,临床症状3~5d明显改善。2例误诊为肺性脑病,1例误诊为药物不良反应,皆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临床医生对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应提高认识,并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肺性脑病是因慢性肺、胸疾病导致呼吸衰竭、致使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从而出现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应积极防治。在对73例呼吸衰竭,其中18例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我们体会到:除了密切配合观察病情,配合治疗、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外,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预防、减轻肺性脑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护理措施,可以避免或解除痰液堵塞,使患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碱平衡失调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纠正。措施包括;(1)勤翻身拍背、鼓励咳嗽;(2)稀释痰液;(3)及时有效地吸痰;(4)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原则。方法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5例,搜集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例患者,12例明显好转,3例患者死于心力衰竭。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机制复杂,采用临床综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肺源性心脏病继发低渗血症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血症是肺源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上愈来愈受到重视。笔者通过对136例啼源性心脏病继发低渗血症的临床分析,进一步探讨患者发生低渗血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提高对低渗血症的警惕,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血气酸碱及静脉血电解质变化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血气、酸碱及静脉血电解质三者进行同步检测,通过观察血气、酸碱及静脉血电解质的变化与患者的预后的关系。结果 pH〈7,30者37例,死亡9例(24%),与7.30~7.50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359),其中pH〈7.20者13例,死亡7例(53.8%),7,20~7.29者24例,死亡2例(8.3%),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74),pH〉7,50者病死率甚高,达50%;动脉血氧分压(PaO2)〈80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K^+〉5.5mmol/L时病死率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酸碱失衡类型中以呼碱并代碱病死率最高,其次是呼酸并代酸。示pH值是影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重要因素,pH值越低,预后越差;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酸碱失衡类型、高血K^+、低血K^+与预后有密切关系;缺K^+增加病死率。结论 血气酸碱及心肌酶的变化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预后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李林 《现代医药卫生》2013,(20):3146-3147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预防其复发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遂宁市安居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护理方法、治疗、转归等情况.结果 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生的主要基础疾病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60例患者中,有效55例,3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有效率为91.67%.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认识,提高自理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