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CD105、CD34抗体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判断HCC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术后肿瘤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获得随访资料的112例HCC肝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2例(其中伴有癌旁组织为100例)HCC肝移植患者肿瘤组织中微血管CD105、CD34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移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并与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CD34主要表达于HCC的肿瘤区域,显示瘤内成熟肿瘤血管,而CD105主要表达于紧邻肿瘤的癌旁区域,能够显示癌旁活性新生血管;pTNM分期、肿瘤直径及甲胎蛋白(AFP)值仅在单因素分析中对预测肝移植复发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MVD-CD105和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中均显示对预测肝移植复发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癌旁MVD-CD105与门静脉癌栓(rs=0.257,P=0.010)、pTNM分期(rs=0.350,P=0.000)、AFP(rs=0.208,P=0.038)具有相关性.结论 抗CD105抗体可作为标记肝癌内活性新生血管的理想标记物,MVD-CD105在HCC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HCC肝移植术后预测复发的一项独立指标,有前景成为辅助HCC肝移植术后进一步治疗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肝癌的常规治疗和肝移植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天奇 《广西医学》2006,28(9):1410-1412
肝癌的常规治疗从20世纪50年代的大肝癌的规则性切除、70年代的小肝癌的局部切除、80年代的复发肝癌的再切除和肝癌的二期切除,到90年代以来的肝癌综合治疗和对肝癌复发转移的防治,使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常规治疗在50多年中得到不断的进步.而肝移植技术由Starzl等在1960年首次描述,并于1963年在科罗拉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完成首例人类肝移植[1].经过40多年的实践,其作为对终末期肝病的首选疗法已被广泛接受.然而围绕肝移植治疗HCC这个主题,目前在某些方面大家已有共识,而在某些方面则仍存争议.本文就HCC的常规治疗和肝移植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肝细胞性肝癌(HCC)是我国以及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CC每年死亡人数占世界HCC死亡人数的45%。根治性肝部分切除和肝移植术是治疗HCC最有效的手段,但根治性肝部分切除和肝移植术后HCC复发和转移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2]。肿瘤干细胞(CSCs)学说认为CSCs对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耐药起了关键作用。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了HCC干细胞(Hepatic cancer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FDG PET)/CT在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分析比较PET、PET/CT和甲胎蛋白(AFP)对复发、转移病灶的检测效能,并分析病灶18F-FDG摄取高低和PET检测阳性率与肿瘤分化、个体荷瘤数量及AFP水平的关系。结果 4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中经临床证实肿瘤复发转移者38例,18F-FDG PET/CT诊断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4.7%、66.7%。肝内复发者17例,PET和PET/CT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8%和82.4%。肝外转移者36例,最常见部位为淋巴结(23例),其次为肺(17例)和骨(11例)。PET对肺转移灶及腹膜转移灶的检出率为70.6%、0.0%,而PET/CT均为100%;PET和PET/CT对其他部位肝外转移灶的阳性检出率相同(均为100%)。AFP检测对肝细胞癌(HCC)移植术后复发的诊断灵敏度为73.0%,低于18F-FDG PET/CT(94.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6,P<0.05)。PET对单发病灶复发的阳性检出率低于多发病灶者(P<0.05),而PET的阳性检出率与HCC的分化及AFP水平的高低无明显相关(P>0.05)。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个体荷瘤数量密切相关(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及AFP水平无关(P>0.05)。结论 18F-FDG PET/CT能灵敏地检测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病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肝细胞性肝癌(HCC)发病大国,病人占全球HCC的40%~50%,国内年死亡率已达20.40/10万人.但迄今为止HCC病人是否适宜行肝移植,仍是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虽然符合意大利米兰标准的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移植后复发率低于超出米兰标准者,但是也严重阻碍了更多的HCC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近年来欧美移植界推出的加利福尼亚(UCSF)标准和我国肝移植界推出的"复旦标准"[1]和"杭州标准"[2],在不降低移植后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情况下,显著扩大了HCC肝移植的人群范围.然而,HCC患者肝移植术后复发仍然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典原位肝移植(Standard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SOLT)治疗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肝硬化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前后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8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经典原位肝移植,并于移植前后应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结果8例手术全部成功,1年存活率75%,现4例存活,其中3例无瘤生存,死于肝癌、乙肝复发各2例。结论肝移植是原发性肝癌较好的治疗方法,但仍应严格选择病例;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原发性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移植后肝癌的复发与转移中的意义.方法:42例接受肝移植的肝癌患者按移植后肿瘤复发与转移的时间分为早期复发与转移组(≤6个月,18例)和中晚期复发与转移组(>6个月,2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时切除的肝癌组织中的PCNA的表达,并分析其在移植后肝癌复发与转移中的意义.结果:PCNA在所有的肝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在早期复发与转移组的表达明显高于中晚期复发与转移组(P<0.05).结论:PcNA表达水平较高的肝癌易于发生移植后早期复发与转移,对肝癌组织中PCNA表达的分析可能有助于预测肝癌肝移植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现在人们对用筛选法来发现无症状肝细胞癌(HCC)越来越感兴趣,因为无症状肝癌较有症状肝癌易于治疗。将α-甲胎蛋白和超声波监测器联用能检测到1cm大小的肝细胞肝癌。用碘化油滞留方法能检测到小于1cm的肿瘤。当前有若干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选择性的对单个小肿瘤患者用手术切除可以治愈,但肝硬化患者却留有有病的肝脏及肿瘤复发的危险性或因肝功能障碍而死亡;正位肝移植对代偿失调性肝硬化患者和HCC病人是合理的选择,但价格昂贵,且必须使用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0.
兰辉  彭民浩 《广西医学》2007,29(7):1042-1044
1963年starz开展第一例肝移植至今天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史,随着肝移植技术及围手术期处理的成熟,受体及移植物失活减少,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逐渐成为影响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存活率的主要因素.现就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有关因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原位肝移植后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1月到2006年5月期间汉诺威医科大学对117例HCC进行肝移植的经验。结果经多因素分析,肿瘤大小和肿瘤数量(米兰标准或加州标准)、微血管侵犯、移植前治疗和肿瘤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原位肝移植是治疗HCC的理性术式;合适的选择标准,积极的移植前治疗,复发的有效控制,是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多排螺旋CT(MD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临床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90例经TACE治疗3~5次的HCC患者,数字血管造影(DSA)、MDCT和MRI对HCC患者最后一次TACE后进行检测,以DSA检测结果作为评比标准,比较MDCT和MRI对HCC患者TACE术后病灶残余或复发以及肿瘤包膜的检出情况。结果 90例HCC患者TACE后,DSA检出86个病灶残余或复发,46个病灶无残余或复发;MDCT检出64个病灶残余或复发,未检出病灶22个,检测准确率为83.3%,敏感性为74.4%,特异度为100.0%;MRI检出82个病灶残余或复发,未检出病灶4个,检测准确率为97.0%,敏感性为95.3%,特异度为100.0%。DSA、MDCT和MRI检出肿瘤包膜的数目分别为132个(100.0%)、12个(9.1%)和46个(34.8%)。结论 MRI评估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要优于MDC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预测术后早期肝内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70例HCC患者,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2年)40例,非早期复发(>2年)30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入院主诉为腹痛、术前血清ALP>135 U/L、术前血清AFP>400 ng/ml、术中输血及肿瘤直径≥5 cm与HCC术后早期复发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腹痛、术前血清ALP及AFP水平、术中输血、肿瘤直径是影响HCC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CC术后早期肝内复发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腹痛、术前ALP及AFP水平、术中输血及肿瘤最大直径是影响HCC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每年因肝癌死亡人数约占世界因肝癌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且发病率仍有逐年攀升趋势.其中肝细胞肝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对于肝癌,虽然根治性方法有肝移植、外科手术切除及肝癌局部消融治疗,但由于肝癌起病隐匿、疾病发展进度快、恶性程度高,导致大多...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来肝细胞癌(HCC)的外科治疗尽管有了较大进步,疗效也有了一定提高,但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仍有许多争议。多数学者认为:HCC手术切除仍为首选。肝切除技术的改进主要是控制断肝时的出血,至今已开展了各种辅助设备的断肝。入肝血流阻断(Pringle法)下的断肝,因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或可能的残肝内远期肝癌的复发等而受到挑战。肝移植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许多中心已开始应用边缘供肝和活体供肝。所以缓解供肝短缺、小HCC局部毁损或手术切除仍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总之,HCC的外科治疗应严格掌握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各种方法间的治疗结果仍需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患者根治术前血清内抑素 (Endostatin ,ES)水平及其术后动态变化与HCC预后的关系 ;与甲胎蛋白 (alpha Fato protein ,AFP)比较 ,评价ES作为判断HCC术后复发评价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采集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10月我院4 3例HCC住院手术患者中完全随访的 34例患者术前 2 4h、术后 3及 10d、术后 3及 6个月的 5次血样 ,分别应用ELISA方法和自动发光技术检测血清ES和AFP水平。根据Bus或CT等方法了解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34例HCC患者中 11例复发 ,有术前ES水平不高且术后持续较低 ;另外 2 3例未复发患者术前ES血清水平较高 ,手术后 3d血清ES水平总体均值下挫后较快回升 (P <0 0 1)。患者复发后AFP升高 (P <0 0 1) ;但术前AFP水平与术后是否复发无关 (P >0 0 5 )。结论 ES可能参与HCC患者手术后复发的调节 ;血清ES水平作为肝癌患者预后判断指标较AFP对于手术复发具有更高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7.
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特点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特点,包括复发部位、复发时间和危险因素,为预测和防治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及肝癌肝移植术前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近1年来肝癌肝移植连续病例81例术前、术中、术后资料,排除住院期死亡6例,定期随访,非肿瘤复发死亡5例、失访1例,余69例随访3~22月,依据随访期间是否有复发分为复发组(n=33)和未复发组(n=36),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复发危险因素总结复发特点。结果复发组较未复发组年龄小、肿瘤数目多、最大肿瘤直径大。术前AFP水平>400 ng/mL、超出米兰标准、TNM分期Ⅲ~Ⅳ期、血管侵犯是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Ⅲ~Ⅳ期是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血管侵犯是短期内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首先复发部位较多见于肝外,大肝癌分期差、多伴血管侵犯,复发时间较短。肿瘤TNM分期Ⅲ~Ⅳ期是肿瘤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肿瘤血管侵犯易使肿瘤短期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icroRNA-206 (miRNA-206)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原发性肝癌遗传易感性及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共纳入三组受试对象,分别为128例HBV相关肝癌患者(HCC组)、121例慢乙肝患者(CHB组)及129例健康受试者(CON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筛选位于miRNA-206启动子调控区域的三个标签SNP,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检测miRNA-206 rs16882131、rs6920648、rs945210三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析其与HBV相关肝癌易感性及早期复发的关系.结果 miRNA-206 rs1688213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在HCC、CHB、CON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突变基因型CC和等位基因C降低HBV相关肝癌发生风险(OR =0.354,95% CI0.163~0.771;OR =0.182,95% CI0.124 ~0.267),但与肝癌术后早期复发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miRNA-206rs16882131多态性可能与HBV相关肝癌遗传易感性相关,但与肝癌术后早期复发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方顺勇  黄长玉 《医学综述》2007,13(3):207-209
肝癌术后复发及转移是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主要因素,复发来源有两种形式:肝内播散及非同步多中心癌变。目前,手术再切除、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无水酒精注射、瘤内射频热凝固、放射、肝移植等疗法均可用于肝癌转移复发的治疗,但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预测术后早期肝内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70例HCC患者,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2年)40例,非早期复发(>2年)30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入院主诉为腹痛、术前血清ALP>135 U/L、术前血清AFP>400 ng/ml、术中输血及肿瘤直径≥5 cm与HCC术后早期复发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腹痛、术前血清ALP及AFP水平、术中输血、肿瘤直径是影响HCC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CC术后早期肝内复发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腹痛、术前ALP及AFP水平、术中输血及肿瘤最大直径是影响HCC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