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菌种类别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常规念珠菌培养方法和API 20CAUX方法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ATB FUNGUS方法.结果220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以白念珠菌为主,检出172例,占78.18%,其次光滑念珠菌17例,占7.73%.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分别为97.73%、96.82%、94.09%、88.64%、73.64%、66.82%、42.32%、23.64%.结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以白念珠菌感染为主,但与以往相比比率有所下降.检测的220株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敏感性高,对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对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方法以FUNGUS-7真菌药敏试剂盒对已确定的213株白假丝酵母菌致病菌株进行2种多烯类药物、4种唑类药物和5-氟胞嘧啶共七种抗真菌药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RVVC组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益康唑咪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VVC组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咪康唑益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RVVC组对制霉菌素和咪康唑的敏感性显著高于VVC组(P0.05);结论 RVVC和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的敏感性大体一致,RVVC治疗首选制霉菌素,VVC治疗首选制霉菌素或两性霉素B。  相似文献   

3.
高危人群阴道念珠菌带菌情况及抗真菌药物药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为了解性病高危人群酵母菌的带菌情况和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167例特殊职业的性病高危女性人群进行了阴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检测,对分离出的临床菌株进行了8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结果:性病高危女性人群中阴道念珠菌带菌率为12.1%,优势主要菌株仍以白念珠菌为主。结论:伊曲康唑、氟康唑,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益康唑,酮康唑,咪康唑和5-氟胞啶的的药物敏感性显示,前4种均属高度敏感,后4种药物有不同程度的中度敏感与耐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E-test检测念珠菌和酵母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白念珠菌ATCC90028为标准质控菌株,用E-test方法与NCCLS M27-A方法同时检测137株临床分离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5种药物敏感性,观察两所测得结果符合率。结果: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高,MIC和MIC50值小,与M27-A方法测得结果的总符合率均为94.2%;氟康唑、伊曲康唑和酮康唑的MIC和MIC50值最大,出现一定耐药性,总符合率分别为83.0%、74.5%和79.6%。结论:E-test法检测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与NCCLSM27-A参考方法符合率较高,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生殖器念珠菌病致病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生殖器念珠菌病的致病菌种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剂盒对73例包皮龟头炎和外阴阴道炎患者临床标本进行菌种分离和药敏检测.结果:73例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前三位致病菌为白念珠菌(72.6%),近平滑念珠菌(10.96%)和热带念珠菌(6.85%).7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制霉菌素(69.86%)、5-氟胞嘧啶(67.12%)、两性霉素B(64.38%)、氟康唑(35.62%)、酮康唑(28.77%)、伊曲康唑(21.92%)、咪康唑(16.44%).结论:本研究显示生殖器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白念珠菌.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性高,唑类药物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的致病菌种类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收集皮肤念珠菌病患儿病例,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进行常规菌种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药基法)对临床分离的念珠菌进行6种药物(氟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益康唑、克霉唑、制霉菌素)敏感性试验,选取9株白念珠菌临床菌株和1株白念珠菌标准菌株,参考NCCLS M27-A推荐的微量液体稀释法界定琼脂稀释法的药敏分界点,分析耐药性。结果 共收集75例皮肤念珠菌病病例,分离到的88株念珠菌均为白念珠菌,用琼脂稀释法所测的MIC范围是:氟康唑1 ~ 256 mg/L,咪康唑0.25 ~ 64 mg/L,联苯苄唑0.5 ~ 64 mg/L,益康唑0.25 ~ 32 mg/L,克霉唑1 ~ 64 mg/L,制霉菌素0.5 ~ 32 mg/L。临床株对唑类药物均有耐药株出现,氟康唑1株,克霉唑4株,益康唑3株,咪康唑5株,联苯苄唑9株。结论 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主要由白念珠菌引起;白念珠菌对5种唑类药物均有耐药株出现,且有交叉耐药现象,对制霉菌素敏感。  相似文献   

7.
了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API法对分离自临床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120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参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M-27A方案(1997),采用微量法检测120株临床试验菌株、5株参考株及1株质量控制株对6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120株分离自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念珠菌中,白念珠菌105株(87.5%),非白念珠菌15株(12.5%);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酮康唑、特比萘芬及5-氟胞嘧啶对120株临床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数(μg/mL)分别为:9.474±2.329,0.305±0.062,0.599±0.062,0.855±0.377,9.970±3.324和14.819±5.180。提示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和酮康唑对念珠菌显示一定的敏感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的主要菌种为白念珠菌。  相似文献   

8.
临床常见念珠菌药敏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NCCLS M27-A2)测定从临床血液、痰液、阴道分泌物和尿液等标本中分离出的常见念珠菌158株,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最低抑菌浓度(MIC)。158株受试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在82.8%~100%之间,耐药率在0%~17.2%;对伊曲康唑敏感率为74.8%~100%,耐药率在0%~26.2%。临床最常分离出的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0.5%和9.7%。热带念珠菌耐药率分别为4.2%和7.5%,未检到耐氟康唑、伊曲康唑的副秃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敏感率最低(82.8%),耐药率达27.2%,除9.3%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外,其余受试菌对两性霉素B均敏感,所有受试菌对氟胞嘧啶均敏感。临床常见致病念珠菌对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最高,对唑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生殖器念珠菌病的易感因素、致病菌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疑似病例,通过真菌学确诊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菌种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168例疑似患者共分离培养出念珠菌46株(白念珠菌44株占95.6%、克柔念珠菌1株、光滑念珠菌1株);配偶/性伴患病、广谱抗菌素的应用等与本病相关;对抗真菌药的敏感性分别为酮康唑(KCZ)97.7%、伊曲康唑(ICZ)84.1%、特比萘芬(TBF)63.6%、两性霉素B(AMB)88.6%、咪康唑(MCZ)93.2%、氟康唑(FCZ)95.5%、5-氟胞嘧啶(5-FC)90.9%;ICZ和KCZ对FCZ耐药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偏高。结论配偶/性伴患病是最主要的易感因素;致病菌以白念珠菌为主,唑类药物存在交叉耐药倾向。  相似文献   

10.
危重病人203例深部真菌感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在住院危重病人群体中,调查深部真菌感染多发菌种及药敏情况。方法沙堡弱培养基培养标本,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鉴定分型,真菌抗生素敏感试验板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3株真菌中,白念珠菌感染率最高,占74.4%。分离的菌株对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82.9%、72.8%、70.7%;对咪康唑的耐药性较高,为27.8%。结论对于危重病人应多部位、重复两次以上进行真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真菌药物;对于老年危重病人,尤需注意深部真菌感染的高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念珠菌性龟头炎及其致病菌种、药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引起男性念珠菌性龟头炎的主要致病菌种,及念珠菌病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2002年2月-2003年2月到北京协和医院性传播疾病(STD)医疗中心就诊的龟头炎患者347例进行标本采集,做真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47例患者共培养出62株阳性标本(17.87%)。其中白念珠菌(CA)56株(90.32%),非白念珠菌6株(9.68%)。受试菌株对各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分别为:氟康唑75.81%(47/62)、6.45%(4/62),伊曲康唑74.19%(46/62)、4.84%(3/62),特比奈芬67.74%(42/62)、14.52%(9/62),两性霉素B43.55%(27/62)、12.90%(8/62),咪康唑29.03%(18/62)、25.81%(16/62),酮康唑22.58%(14/62)、16.13%(10/62)。结论:念珠菌感染是引起男性包皮龟头炎的常见病因。CA为念珠菌性龟头炎的主要致病菌种。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男性龟头炎念珠菌显示一定的敏感性,酮康唑和咪康唑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评价卢立康唑等7种咪唑类药物对临床分离常见念珠菌的体外敏感性。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的微量稀释法M27-A3方案,检测5种共183株临床分离念珠菌对卢立康唑、酮康唑、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舍他康唑、联苯苄唑7种咪唑类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 酮康唑、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舍他康唑和联苯苄唑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几何均数)分别为0.03 ~ 8(0.067)、0.03 ~ 16(0.071)、0.03 ~ 8(0.207)、0.03 ~ 8(0.061)、0.03 ~ 16(0.187)和0.03 ~ > 16(1.050) mg/L。卢立康唑对5种念珠菌均有较好的体外敏感性,MIC范围0.03 ~ 8 mg/L ,几何均数为0.087 mg/L,MIC50和MIC90分别为0.06 mg/L和0.5 mg/L。包括卢立康唑在内,各受试药物均有部分相对不敏感菌株。结论 除联苯苄唑外,其他6种咪唑类药物均对念珠菌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但存在少数相对不敏感菌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假丝酵母菌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菌种分布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108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分泌物标本,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酵母菌鉴定试剂盒ID32C和药敏试剂盒ATBTM FUNGUS3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08株假丝酵母菌中分离出光滑假丝酵母菌36例,白色假丝酵母菌35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0例,热带假丝酵母菌7例,其他11例;对抗真菌药物AMB、5FC敏感性分别为96.30%、85.19%,对FCA、VRC、ITR耐药率分别为42.59%、50.93%、72.22%。有26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对3种三唑类药物均耐药。光滑假丝酵母菌对ITR耐药率高达83.33%。结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致病菌主要是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呈现非白假丝酵母菌占67.59%的分布特征,并且对AMB、5FC敏感性高,ITR耐药率高于VRC、FCA。  相似文献   

14.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致病菌种及其药敏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致病菌种及其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YBC鉴定卡和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念珠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380例患者共培养出93株阳性标本(24.47%),分离出白念珠菌81株(87.10%),非白念珠菌12株(12.90%)。93株念珠菌对制霉菌素、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和特比萘芬的敏感率分别为100%,95.70%,92.47%,67.74%,56.99%,45.16%。结论白念珠菌是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的主要致病菌种,分离菌株对制霉菌素敏感性最高,其次是酮康唑和氟康唑,特比萘芬最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因、致病菌的菌种特征。方法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YBC鉴定卡及API-20C AUX酵母菌鉴定系统对门诊就诊661例患者阴道分泌物分离到的332株致病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对4种抗真菌药进行药物敏感检测。结果总感染率为69.45%共分离菌种6种。339株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为288株占85%,光滑念珠菌23株占6.8%,热带念珠菌12株占3.54%,克柔念珠菌7株占2%,近平滑念珠菌4株占1.18%,光滑假丝酵母菌4株占1.18%,酿酒酵母菌1株占0.29%。结论本地区念珠菌性阴道炎主要的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次是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  相似文献   

16.
阴道分离的念珠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念珠菌在女性阴道黏膜所致的不同表现与其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NCCLSM27-A方案推荐的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对来自外阴阴道念珠菌健康携带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和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8种抗真菌药对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的MIC值几乎均比白念珠菌高。来自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菌株MIC值较高,而健康带菌者菌株的MIC值较低。耐药菌株主要来源于复发组,健康带菌者来源的白念珠菌菌株对伊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和制霉菌素未见有耐药菌株出现。结论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疗中应重视非白念珠菌的耐药性,长期或间断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可能诱导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