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自美、日等国科学家相继发现了庚型肝炎病毒 (HGV/GBV- C)以来 [1 ,2 ] ,以往相当部分的非甲~戊型肝炎病例中 ,HGV/ GBV- C检出率并不高。如 L innen等 [3 ]对美国 38例病例进行检测 ,阳性率为 13% (5 / 38)。Fiordalisi等 [4]对意大利非甲 -戊型急性肝炎 (31例 )和慢性肝炎 (18例 )进行 PCR检测 ,阳性率分别为 35 % (11/ 31)和 39% (7/ 18) ,说明这些病例中还存在其他不明病原体。 1997年日本学者Nishizawa等 [5 ] 报道 ,从一例非甲~庚型病原不明输血后肝炎病例血清中发现一种新型肝炎病毒 ,暂起名为输血传播病毒 (Transfusion …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解决了大部分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问题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 (1 0 %~ 2 0 %)输血后或散发性肝炎患者不能用现有的检测方法检出其病毒标志物。 1 995年底美国研究人员 [1] 首次从肝炎病人血清中分离出庚型肝炎病毒 ,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该病毒虽然能引起人类感染 ,但可能不是非甲~非戊型肝炎的主要病原 ,因此 ,可能还存在尚未发现的致急、慢性肝炎的其他病毒。 1 997年底 ,日本学者 [2 ] 用 RDA分析法从一名非甲~非庚型输血后肝炎病人克隆出一种新的DNA病毒 ,命名为 TT病毒。他们根据该克隆序…  相似文献   

4.
输血传播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日本学者发现了一种与输血后肝炎相关的DNA病毒,即输血传播病毒(TTV)之后,有关TTV基因分型和变异、流行概况、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等研究取得了进展,本文就这一方面的报道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输血传播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97年日本学者发现了一种与输血后肝炎相关的DNA病毒,即输血传播病毒(TTV)之后,有关TTV基因分型和变异、流行概况、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等研究取得了进展,本文就这一方面的报道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流行情况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WHO的最新估计,截止到1999年底,全世界HIV感染者中,1480万为妇女,120万是15岁以下儿童;1999年新感染者中,230万是妇女,57万是儿童。估计到2000年,将有约600万孕妇和500万至1000万儿童感染HIV,其中绝大多数儿童在分娩前后通过母?..  相似文献   

7.
现已发现一种新DNA病毒,起名为TTV。确定为与各种非A-E肝炎相关的经血传播的病毒。Simmonds等报道TTV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常见病毒,但尚无关于年龄分布和社区内TTV感染的传播特点,以及传播的自然途径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为此该研究涉及健康儿童和成人中TTV与年龄相关的感染率。 从1996~1998年去门诊就诊的患轻微疾患或健康体检者中采集血清。采血者均无输血史、输血液制品史或吸毒史,肝功检验均正常。从血清中提取DNA,采用PCR技术检测了TTV基因序列,结果男女性之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年龄…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输血传播病毒(TTV)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是继甲、乙、丙、丁、戊、庚等诸型肝炎病毒以后,人们发现的一种新型肝炎病毒。由于发现较晚,新近的研究进展较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肝炎是一类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疾病.其强的致病性与传染性,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研究表明,导致人类肝炎的嗜肝病毒甲型至庚型病毒之外,临床上仍有3.5%~15%的肝炎患者的肝炎病毒血清标志表现为全部阴性,即所谓非甲一非庚型肝炎,这提示在已经认识的肝炎之外,仍存在未被发现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0.
输血传播病毒(TTV)是1997年日本学者发现的一种与输血后肝炎相关的DNA病毒.本文将各国学者有关这一问题的病毒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ELISA法对224例住院输血病例进行了半年乙肝病毒感染指标的随访研究,并对发生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进行了病原学分型诊断。结果输血后肝炎的发病率是3.13%(7例),其中乙型肝炎占28.57%(2例),非甲非乙型肝炎占71.43%(5例)。输血后HBV感染率为9.38%(21例),其中有6例在输血后5~6个月时出现抗-HBs。输血后肝炎病例绝大多数(6例)起病缓慢,且发展成慢性肝炎,仅1例在随访期间痊愈。本文作者提出应该用更敏感的方法代替RPHA,对献血员进行HBV感染指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预防输血传播病毒的感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3.
TT病毒属于首次感染人类的圆环病毒,全长3852个核苷酸,目前通常分成6个基因型。临床感染引起病毒性肝炎,但症状各异;PCR是主要诊断方法。TT病毒感染分布广泛,血制品被认为是主要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加强输血和血制品管理为主,同时须阻断粪→口感染途径。目前要深化TT病毒调查和研究,以控制TT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巨细胞病毒(CMV)仍然是引起先天性病毒感染和输血获得性感染(尤其是早产儿)的最重要的原因,且也是接受器官移植和其他免疫损害者发病的常见原因。抗病毒药物的不断发展,可有效地治疗一些CMV感染,但用化疗医治先天性感染,则不能指望有多大助益。由于原发妊娠感染有90%以上无症状,因此临床上不易发现。新生儿先天性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似不能逆转在子宫内产生的损害。预防CMV感染,尤其是孕妇的CMV感染应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免疫接种已非常成功地预防了一些病毒感染,如天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和风疹。目前,在美国先天性风疹感染已罕  相似文献   

15.
2002年.西尼罗病毒(WNV)可以通过输血途径传播(TAT)已得到证实。虽然蚊虫叮咬仍然是西尼罗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但也说明了西尼罗病毒在输血方面的筛检工作还做得不够。本文主要阐述2003年美国血液采集机构(BCAs)运用核酸扩增技术(NATs)对西尼罗病毒血样筛检的结果及发现6例输血感染者。结果表明通过对献血者的血样进行西尼罗病毒的筛检可以大大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1985年12月4—9日在北京由国家科委、卫生部及中华医学会联合召开了全国第四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就我国“六五”计划肝炎攻关项目进行了总结和交流。大会共收到论文767篇。在专题组会上报告的论文有30余篇,现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黄建华  蒙世庭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5):799-800,F0003
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引起的传染性肝炎。甲肝是与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水平有关的世界范围内的传染病之一[1]。我国是甲肝的高流行国家,但各地存在差别。1988年1月,上海地区曾暴发大规模甲肝流行,持续了三个月,感染者31万余例,死亡11人[2]。20世纪90年代中期,甲肝疫苗的推广接种以来,全球甲肝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降低[3],甲肝大流行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但小规模流行仍不断发生。本文将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狂犬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是防控狂犬病暴发的前提.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对狂犬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以全基因组测序为好,提高犬狂犬病疫苗免疫覆盖率和建立健全狂犬病疫情预警网络平台可能是扭转我国目前狂犬病高发的关键所在.此文综述了基因序列分析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的狂犬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在全世界范围内,诺如病毒是引起非细菌性急性感染性胃肠炎的首要病因,约18%(95%CI:17%~20%)的急性胃肠炎的发病与诺如病毒存在关联,发展中国家急性胃肠炎中诺如病毒的比例较低,为12%(95%CI:9%~15%)。诺如病毒具有极强的致病性,可通过人传人、食物、饮水、环境等途径进行传播,在全球食源性暴发的比例约占全部诺如病毒暴发的14%。由于诺如病毒引发的疾病往往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常常在旅游轮船、军队、医院、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中暴发性流行。诺如病毒感染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尤其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引起诺如病毒感染的基因型主要为GⅡ型,其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为GⅡ.4型。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引起2016年冬季日本诺如病毒大流行的基因型为一种重组后的新变异株GⅡ.P16-GⅡ.4_Sydney2012。美国诺如病毒暴发监测网络Calici Net监测显示,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GⅡ.P16-GⅡ.4_Sydney2012在所有暴发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2%。建立广泛的监测网络对流行的诺如病毒分子分型进行监测,对于研究疫苗、预防控制大规模相关疾病的暴发和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病毒蛋白和核酸的检测比较,研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不仅广泛地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快速诊断,而且也为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分子流行病学进展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