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组60例,对照组(正常新生儿)60例,高胆红素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均行股静脉穿刺采血作肝功能、心肌酶谱(CK、CK-MB、LDH、AST)检测。结果:高胆红素组治疗前心肌酶谱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胆红素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发生心肌损害,早期心肌酶检测有助于发现其心肌损害,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叶海燕  闫军 《重庆医学》2009,38(24):3191-319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病之一,高胆红素血症对神经系统有潜在的毒性作用,当血清胆红素高于一定值时会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核黄疸,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智力低下、手足徐动、听觉障碍等后遗症.本科2004年2月至2009年1月对25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心肌酶进行测定,以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肌及其他组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心肌损害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治疗组)及生理性黄疸20例(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定所有患儿的血清心肌酶及其同工酶活性。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及同工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在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出现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4.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酶的临床改变(附7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其心肌酶的改变情况。方法:对7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的心肌酶谱(包括心肌磷酸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肌磷酸肌酸激酶(CK)异常55例(占76.4%),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异常49例(占68.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时可同时存在心肌酶的改变,提醒在临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同时应重视心肌酶方面的改变,必要时可给予营养心肌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30例和高胆组122例。正常对照组选择入院时进行心肌酶测定,高胆组分别于高胆治疗前后进行心肌酶测定。所有病例入院初均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高胆组治疗前后心肌酶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血清胆红素的降低,血清心肌酶活性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能引起新生儿心肌损伤,但这种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可逆性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的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与肌钙蛋白I (cTnI)联合检测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HB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HBN患儿为观察组,根据HBN分型标准将其分为轻度HBN组22例、重度HBN组24例和早产并重度HBN组22例。选择同期非HBN的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AST、CK、CKMB、LDH和cTnI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AST、CK、CKMB、LDH和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并重度HBN组的AST、CK、CKMB、LDH和cTnI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和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和cTnI水平与HBN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联合检测心肌酶谱和cTnI对HBN筛选和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其特异性和灵敏性尚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小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住院小儿50例为治疗组,同期来门诊查体的健康小儿20例作为对照组,行血清心肌酶检测,结果: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红素越高心肌酶也越高,经治疗后,随胆红素下降心肌酶明显下降,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活性高,对其应常规行心肌酶测定和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0例,同时选择20例同期出生的足月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新生儿心肌的损害性改变,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越高损害越明显,而且与早产因素相关。检测心肌酶谱(CK、CK-MB)及肌钙蛋白(cTnI)能作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阎琳晶  吴起武 《海南医学》2012,23(16):45-47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以302例高胆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分为轻度和重度高胆组,以同期无黄疸的上呼吸道感染新生儿39例为对照组。应用日立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所有患者的心肌酶谱(AST、CK、CK-MB)并比较。结果高胆新生儿血CK、CK-MB与TSB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4、0.205,P值分别为0.000、0.003,AST与TSB无相关性(P>0.05)。重度组CK高于轻度组(t=2.448,P=0.015)和对照组(t=2.512,P=0.014)。轻度和重度高胆组与对照组间的AST、CK-MB两两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损害总发生率为54.97%;轻度高胆组为52.67%,重度高胆组为7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9,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致心肌损害,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应常规测定心肌酶谱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肝功能与心肌酶检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  张永艳  孙大权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95-4396
目的: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与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肝功能及心肌酶的差别,及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分析高胆红素血症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高胆组105例,对照组40例,使用日本产岛津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项指标。结果:高胆组AST、GGT、ALP、CK、LDH、a-HBD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显性黄疸消退而下降,ALT、Alb两组均大致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肝细胞损害少,可产生心肌损害和肝脏某些功能异常,损伤是可逆的,经过适时治疗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华英 《中外医疗》2011,30(12):62-62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其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78例患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选取我院出生的72例健康新生儿。对患儿进行蓝光照射加以心肌保护治疗,7d后复查血液中心肌酶。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治疗后患儿的心肌酶均下降。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升高,治疗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可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患儿分为病例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测定各项生化指标。将病例组又分为治疗1组,采用蓝光照射退黄治疗;治疗2组加用保护心肌治疗,治疗7d后复查心肌酶谱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经过治疗后心肌酶指标均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引起新生儿心肌的损害性改变,经蓝光照射及保护心肌治疗后,心肌酶谱逐渐恢复正常,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佘吉佳 《现代医学》2013,(6):409-41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胆红素血症的住院新生儿60例作为治疗组,40例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胆红素、心肌酶4项(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T及心电图检测。结果:新生儿胆红素越高心肌酶活性越高,治疗前和治疗后心肌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胆红素的降低血清心肌酶活性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引起心肌酶活性的升高,但不一定造成患儿心肌细胞不可逆损伤,儿科医生在判断黄胆对心肌有无损伤时除进行心电图检查外,还要将心肌酶和肌钙蛋白T列为常规检测项目,避免新生黄胆患儿因心肌损伤而死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检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在疾病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检测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与40例健康新儿生对照。结果治疗组血清治疗前TB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清TBA、TBIL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BA、TBIL测定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48例高胆红素血症及36例非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抽取静脉血测定其胆红素及心肌酶。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心肌酶(AST,CK,CKMBH,LDH,HBDH)均高于非高胆红素血症组(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出现心肌酶增高,合并心肌损害,需营养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48例高胆红素血症及36例非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抽取静脉血测定其胆红素及心肌酶。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心肌酶(AST,CK,CKMBH,LDH,HBDH)均高于非高胆红素血症组(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出现心肌酶增高,合并心肌损害,需营养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区仫佬、壮、汉民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心肌损伤的酶学及心电改变。方法:选择仫佬族、壮族和汉族3个民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观察组)90例,同期生理性黄疸患儿(对照组)54例,对比分析各组的胆红素水平与心肌酶谱改变的关系,并对心电图进行动态监测。结果:(1)观察组CK、CK-MB、LDH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K-MB/CK>6%;(2)观察组恢复期血清心肌酶水平比急性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心电图异常以ST-T波改变为主要表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民族组患儿的心肌酶水平动态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高浓度胆红素可导致新生儿心肌酶及心电图异常改变。(2)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的损害须综合心肌酶学及心电改变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合并心肌损害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合并心肌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8例无明确病因的高胆(简称单纯高胆)进行血流变学心肌酶的检测。分为观察组(心肌酶异常组)和对照组(心肌酶正常组),观察血流变学变化。同时观察组于治疗前后再对比血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流变改变表现为低切变和高切变全血黏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随着胆红素下降同时心肌酶和血流变值也恢复正常,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高胆可以导致心肌损害,而且胆红素浓度越高心肌损害就越重。  相似文献   

19.
陈艳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2):944-944,964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是否有损害。方法:分别对4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治疗组)、23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进行肝功能和心肌酶谱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未结合胆红素、心肌酶比较,心肌酶的升高与黄疸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能造成心肌损害,但随着胆红素血症的治愈心肌酶逐渐降至正常,不一定造成心肌细胞的不可逆损害。  相似文献   

20.
陈艳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1):944-944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是否有损害.方法分别对4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治疗组)、23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进行肝功能和心肌酶谱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治疗组治疗前后未结合胆红素、心肌酶比较,心肌酶的升高与黄疸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能造成心肌损害,但随着胆红素血症的治愈心肌酶逐渐降至正常,不一定造成心肌细胞的不可逆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