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磷酸鞘氨醇(S1P)是鞘磷脂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信号分子,可与多条信号通路交联而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T细胞表达5种S1P受体,即S1P1—S1P5。S1P信号可以调节T细胞的多种免疫效应,包括T细胞增殖和凋亡、T细胞向Th2细胞分化、细胞因子分泌及T细胞迁移等。抑制S1P信号通路的药物FTY720可将T细胞阻滞于次级淋巴器官,造成外周血T细胞显著减少而发挥强烈的免疫抑制作用。本文对S1P的合成和降解、S1P受体及其介导的信号途径、T细胞S1P受体的表达、S1P对T细胞功能的调节及S1P信号通路的免疫抑制药物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正1-磷酸鞘氨醇(S1P)是一类重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信号分子,它们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衰老和死亡等许多重要信号转化~([1]),S1P作用于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s)后,能够在许多生理生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2])。早在1992年,有研究者指出S1P通过一个假定的跨膜受体可以作为细胞外介质,从而控制细胞活性。到目前为止,5种S1PRs都已确定,最近分别更名为内皮细胞分化鞘脂G蛋白偶联受体1(S1P1)、内皮细胞分化鞘脂G蛋白偶联受体5(S1P2)、内皮细胞分化鞘脂G蛋白偶联受体3  相似文献   

3.
IL-23主要来源于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和B细胞。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能促进T细胞尤其是CD4T细胞增殖,促进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产生IFN-γ与IL-12,对树突状细胞的共刺激功能起调节作用,肿瘤免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具有抗肿瘤和抗转移活性。  相似文献   

4.
趋化因子家族是一类由免疫或非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级结构相似的小分子蛋白,在机体的免疫调节、过敏反应、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趋化因子超家族成员具有一定的同源结构,根据一级结构中保守的4~6个Cys的前2个Cys的排列方式,可将趋化因子超家族分为CXC(α)、CC(β)、C(γ)和CX3C()四个亚家族,它们的功能除趋化活性外,还具有细胞活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这些趋化因子与七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特异结合,通过G蛋白转导信号至细胞内,发挥其生物学活性。目前已发现28种CCL、16种CX—CL、2种CL和1种CX3CL。  相似文献   

5.
皮肤和皮肤免疫细胞为机体遭受的损伤和感染提供免疫保护。角质形成细胞、皮肤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组成皮肤重要的免疫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通过Toll样受体和炎症复合体等预警系统感知危险因素侵扰,角质形成细胞活化后能释放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抗菌肽,帮助启动皮肤免疫应答,同时招募其它固有免疫细胞参与早期固有免疫反应。皮肤树突状细胞,如表皮内分布的朗格汉斯细胞和真皮树突状细胞,能捕获摄入抗原并游走至皮肤引流区淋巴结将抗原递呈给幼稚T细胞从而启动皮肤特异性免疫应答。近年来的研究改变了人们对朗格汉斯细胞作为经典的树突状细胞在皮肤免疫反应作用的认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皮肤常驻T细胞比外周血中循环的T细胞在维持皮肤免疫稳态和皮肤病理状态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着重介绍皮肤免疫细胞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皮肤免疫细胞在皮肤稳态和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T细胞、B细胞、NK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存在质或量的异常[1-2].调节性T细胞是体内具有抑制免疫病理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CD4+T细胞,包括自然产生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泌IL-10的Tr1细胞和分泌TGF-β的Th3细胞.  相似文献   

7.
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鞘磷脂代谢产物,通过激活细胞膜表面的G蛋白偶联受体即S1P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s,S1PRs),参与细胞生长和凋亡、免疫与凝血系统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脓毒症是由于感染引起免疫反应失调所致的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常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脓毒症导致的器官衰竭主要与内皮细胞和免疫细胞在炎症环境中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关,包括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栓形成、炎症及免疫反应失调。S1P可参与调节脓毒症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有望成为预测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志物,也是治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本文通过对S1P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及相关临床研究进行总结,旨在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免疫调节性T细胞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调节性T细胞是不同于Th1和Th2细胞、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群体,它们通过与细胞直接接触或分泌抑制性的细胞因子如IL-10、TNF-β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是维持机体自身免疫耐受的重要机制。现综述CD4 调节性T细胞和CD8 调节性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及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获得性免疫细胞与破骨细胞间存在广泛、复杂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系统(简称OPG/RANKL/RANK系统)调控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TH17细胞可通过分泌IL-17,刺激破骨细胞生成,导致骨质疏松、自身免疫性关节病等。调节性T细胞(Treg)则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RANKL存在时,B细胞可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但外周血中B细胞分泌的TGF-β和OPG又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因此,获得性免疫细胞在骨破坏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获得性免疫细胞在骨破坏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调节性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为一类特殊的T 淋 巴细胞亚群,因能够有效抑制自体免疫活性、预防人类的自体免 疫性疾病而受到广泛关注.Tregs 通过对其他免疫细胞的负调 节发挥维持免疫稳态的作用.已知Tregs 主要分为两类,天然的 Tregs(nTregs)以及外周抗原诱导的Tregs(iTregs).nTreg 是源自 胸腺的CD4 +CD25 +T 细胞,大约占外周CD4+T 细胞的5% ~ 10%[1] ,主要通过细胞间相互接触发挥免疫调节作用.iTregs 为 外周CD4 +CD25 -Treg 细胞由小剂量抗原或免疫抑制性细胞因 子诱导而成,是具有免疫活性的Foxp3+iTregs[2] ,包括Tr1、Th3 等细胞,主要通过分泌IL-10 和TGF-β发挥免疫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白介素-13finterleukin-13,IL-13)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主要由Ⅱ型T辅助细胞、肥大细胞、嗜碱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在活化状态下分泌。其前身P600蛋白是在1993年Keystone细胞因子会议上被正式命名为IL-13。既往研究表明,它对单核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内皮细胞等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起到调节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造血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可溶性纤维蛋白原2(sFGL2)是CD4+CD25+CD127lowTregs细胞的新型效应分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维持Tregs的活性及功能十分重要。sFGL2可通过FcγRⅡB受体,诱导B细胞的凋亡,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本文介绍了有关sFGL2的基因、结构、免疫调节机制,并探讨了sFGL2在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背景:新近发现CD11clowCD45RBhigh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在参与免疫负向调控机制和临床治疗上有潜在的意义。目前对于健康人骨髓来源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及鉴定的研究较少。目的:体外培养正常人骨髓来源的具有CD11clowCD45RBhigh表型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从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吞噬功能及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等方面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分离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在不同的培养体系中进行体外诱导培养,实验分3组:①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组,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1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7d后,用脂多糖刺激24h。②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的1640培养基培养8d。③成熟树突状细胞组,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的1640培养基培养7d后,予脂多糖刺激24h,使其成熟。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树突状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免疫表型以及吞噬能力,CCK-8法检测其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与结论:①人骨髓源单个核细胞在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1培养8d后获得的细胞具有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典型特征和免疫表型,说明该实验建立的培养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②CD11clowCD45RBhigh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这种新亚群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较弱,为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Toll样受体(TLRs)是参与固有免疫的重要蛋白分子,也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TLR4是TLRs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TLR4通过调控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可促进细胞因子的释放,启动固有免疫应答。同时TLR4能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激活初始T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在T细胞和B细胞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中,TLR4可促进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介导全身炎症反应,并调控记忆性细胞的生成。本文就TLR4在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鞘脂类代谢产物之一。S1P也是调节细胞内外多种生物学功能的重要信号分子,通过与5种G蛋白偶联受体亚型结合(即S1PR1-S1PR5)产生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包括调节细胞增殖、存活、凋亡、炎症诱导及血管再生等。近年来研究表明S1P及其S1PR/SPHK对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肺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以及肺癌的发生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或许为肺部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腹部恶性肿瘤,已有不少研究显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检测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对于探讨胃癌的发病机制(如免疫逃逸)和寻求新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认为,T淋巴细胞在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CD4+辅助性T细胞是其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以下4种类型的免疫细胞:Th1、Th2、Th17和调节性T细胞。  相似文献   

17.
脐血免疫细胞与脐血干细胞移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脐血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极大地促进了脐血免疫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脐血造血和免疫功能在发育上相对不成熟。脐血T、B淋巴细胞在表型、功能和免疫活性分子及许多膜受体的表达等方面,与成人外周血存在着诸多差异。这是脐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脐血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活性正常,有望成为脐血过继免疫疗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8.
可溶性纤维介素2(soluble fibrinogen-like protein 2/fibroleukin,sFGL2)是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分泌的效应分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维持Treg的活性及功能十分重要。sFGL2还可以通过FcγRIIB受体,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诱导B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有望作为预防和治疗排斥反应、诱导免疫耐受的新型药物。文中总结了近年来关于sFGL2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sFGL2的结构、受体、与T细胞及抗原递呈细胞的关系以及相关的信号通路,并探讨了sFGL2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背景:前期的研究表明,通过受体全身注射T细胞活化所需的B7/CD28共刺激信号阻断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Ig可以明显延长大鼠移植肾存活,但所需剂量大、影响范围广、特异性差,可能造成全身性不良反应。 目的:为了提高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Ig治疗的靶向性,采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Ig基因对肾移植供、受体树突状细胞进行体外修饰,观察两种树突状细胞单独以及联合应用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3—04/2004—07在解放军全军肾病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肾移植供体为近交系Brown-Norway(BN)大鼠,受体为近交系Lewis大鼠,Wistar大鼠作为无关淋巴细胞供体。 方法:分离培养供、受体大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Ig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供、受体大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构建大鼠肾移植模型,将单独的供、受体树突状细胞,混合的供、受体树突状细胞于肾移植前24h经股静脉注入受体,以未注射树突状细胞的受体为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①移植肾存活时间。②术后20d应用MTT法检测受体脾细胞对供体及无关抗原刺激反应程度。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受体树突状细胞未能延长移植肾存活,但与供体树突状细胞联合应用时可使移植肾存活时间较单独应用供体树突状细胞时明显延长(P〈0.01)。注入供体树突状细胞与混合的供、受体树突状细胞大鼠的脾细胞对供体抗原刺激的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对无关抗原刺激的反应与对照组无差异。 结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Ig基因修饰的供体树突状细胞可以明显延长大鼠移植肾存活时间,受体树突状细胞无此作用,但两种树突状细胞联合应用可以使移植肾获得更长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20.
趋化因子受体CCR5(CC chemokine receptor 5)是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的一员,主要表达在机体多种免疫细胞表面。CCR5依赖与其特异性配体的结合而发挥生物学作用,在细胞的生长、活化、分化、粘附及定向迁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CCR5是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HIV-1)入侵人体的重要辅助受体之一,参与病毒与T细胞结合的过程。靶向CCR5的治疗不仅具有抗病毒作用,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发现,CCR5不仅在AIDS、自身免疫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致病机制中起作用,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 GVHD)发生发展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量动物实验证实,CCR5及其配体介导了效应T细胞向GVHD靶器官的迁移与募集。因此,本文就CCR5的结构和功能、内化途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与allo-HSCT后a GVHD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