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贡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鹰昆  田芳  窦德强  康廷国  董锋 《中草药》2008,39(10):1446-1448
目的研究新引种的抗糖尿病植物亚贡Smallanthus sonchifoliu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亚贡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8-二羟基-(5H,8H)-β-紫罗兰醇(Ⅰ)、对映-贝壳杉烷-3β,16β,17-三醇(Ⅱ)、对映-贝壳杉烷-16β,17-二醇-19-酸(Ⅲ)、3,4-二羟基苯甲醛(Ⅳ)、正二十五醇(Ⅴ)和正二十八醇(Ⅵ)。结论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为首次发现的β-紫罗兰醇型新化合物,命名为亚贡醇(sonchifolol)。  相似文献   

2.
藏药小叶毛球莸中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确生  赵玉英  周勇  张庆英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2):1523-1526
目的:研究藏药小叶毛球莸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和色谱法提取分离化学成分,并用波谱方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构.结果:从藏药小叶毛球莸中分离得到2个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类化合物:冬凌草甲素(1)和nodosin(2),并首次报道了该两个化合物在甲醇(CD3OD)中的~1H和~(13)C-NMR数据.结论: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类化合物为首次从莸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番荔枝科植物黄花紫玉盘(Uvaria kurzii)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凝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谱学和合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一个新的二苯甲烷类衍生物(1)和5个已知贝壳杉烷型化合物(2-6),分别鉴定为双(4-辛酰基苯基)甲烷(1),对映-16-贝壳杉烯-19-酸(2),大花酸(3),对映-15-贝壳杉烯-17-醇-19-酸(4),对映-16α,17-二羟基贝壳杉烷-19-酸(5),和对映-16β,17-二羟基贝壳杉烷-19-酸(6)。结论:化合物1是一个新的二苯甲烷类衍生物,化合物2-6皆为紫玉盘属植物中首次分到。离体大鼠心衰试验表明,与对照药哇巴因比较,化合物1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增强心肌收缩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杉寄生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和纯化。结果:从杉寄生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为:羽扇豆醇(1),环桉烯醇(2),表木栓醇(3),(23Z)-9,19-cycloart-23-ene-3α,25-diol(4),木栓酮(5),正三十二烷醇(6),β-谷甾醇(7),三十二酸(8),芦丁(9),荭草苷(10)。结论:化合物1~8及化合物10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Zhang XG  Yan WQ  Lin YT  Liu XJ  Lin XY  Zhang YH 《中药材》2011,34(3):383-386
目的:对卤地菊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色谱法和波谱分析法对卤地菊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从卤地菊全草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映-贝壳杉-16-烯-19-酸(Ⅰ)、对映-贝壳杉-16α,17-二羟基-19-酸(Ⅱ)、对映-贝壳杉-15α-异戊烯酰-16-烯-19-酸(Ⅲ)、β-谷甾醇(Ⅳ)、豆甾醇(Ⅴ)、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和正二十六烷醇(Ⅶ)。结论: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毛梗豨莶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毛梗-莶(Siegesbeckiaglabrescens)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研究。方法:采用各种层析色谱技术进行分离。从毛梗莶中分离到了5个化合物,用IR,MS,1H-NMR,13C-NMR和2D-NMR光谱鉴定化合物。结果:经光谱鉴定化合物为(Ⅰ)对映16β,17二羟基-贝壳杉-19-羧酸(ent-16β,17-dihydroxykauran-19-oicacid),化合物(Ⅱ)为单棕榈酸甘油脂(glyceralmon/opalmitate),化合物(Ⅲ)为对映 贝壳杉-16β,17,18-三醇(ent-kauran-16β,17,18-triol),化合物(Ⅳ)为18-羟基-贝壳杉-16-烯-19-羧酸(18-hydroxy-hauran-16-en-19-oicacid),化合物(Ⅴ)为胡萝卜苷(Daucosterol)。结论:化合物(Ⅰ)、(Ⅱ)、(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7.
广西甜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剑霞  吕华冲 《中药材》2007,30(7):800-802
目的:研究广西甜茶(Rubus suavissimus S.Lee)叶中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对广西甜茶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IR、MS、NMR等光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西甜茶叶中分离得到2个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类化合物,经鉴定化合物Ⅰ为对映-13-羟基-贝壳杉-16-烯-19-羧酸(ent-13-hydrox-y-kauran-16-en-19-oic acid),化合物Ⅱ为对映-贝壳杉-16-烯-19-酸-13-O-β-D-葡萄糖苷(ent-kauran-16-en-19-oic-13-O-β-D-glucoside)。结论: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
祝军  李智  凌云 《山东中医杂志》2010,(10):706-708
目的:对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小巴豆(Croton tiglium var.xiaopadou)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①对映-7β-羟-16-贝壳杉烯-15-酮;②crotonadiol;③crotozambefuran B;④对映-7β,15β-二羟基-16-贝壳杉烯;⑤β-谷甾醇;⑥胡萝卜苷。化合物①~④均为二萜类化合物。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显脉香茶菜中二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显脉香茶菜Rabdosia nervo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现代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显脉香茶菜中又分离得到10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长管贝壳杉素E(1)、牛尾草乙素(2)、parvifoline G(3)、四川香茶菜丁素(4)、黄花香茶菜甲素(5)、黄花香茶菜乙素(6)、毛果香茶菜贝壳松醇(7)、延命草醇(8)、11β-hydroxy-6,7-seco-6,19:6,20-diepoxy-1α,7-olide-ent-kaur-15-one(9)、isodocarpin(10)。结论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高辉  李平亚  李德坤  杜晓平 《中草药》2002,33(6):495-496
目的研究腺梗豨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通过IR,1H、13CNMR、MS波谱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分得3个化合物,经光谱数据的分析,分别鉴定为对映-16β,17,18-三羟基-贝壳杉-19-羧酸(I)、对映-1 6β,17-二羟基-贝壳杉-19-羧酸(Ⅱ)、奇任醇(Ⅲ).结论其中化合物I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