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中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原因未明以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神经生长因子(NGF)是最早发现且在脑内广泛分布的神经营养因子类物质。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中靶脑区NGF受体TrkA表达减少导致NGF逆向运输减少,以致Meynert基底核NGF减少,从而使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缺乏足够的NGF供应,促使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退变。有关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神经生长因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神经元变性。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变性疾病,为痴呆的常见原因,其较明确的病理变化是前脑胆碱能投射系统胆碱能神经元变性、细胞数量减少。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属性,可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可分化成胆碱能神经元,有潜力替代AD病程中丢失的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m'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NS)进行性变性疾病,为痴呆的常见原因;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两者分别由P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组成。AD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和环境有关。AD较明确的病理变化是前脑胆碱能投射系统(特别是Mey-nert基底核)的胆碱能神经元变性丢失、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4.
Alzheimer(AD)病是引起老年痴呆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损害和人格改变,病理改变包括神经元缺失、老年斑形成和神经原纤维缠结。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虽不完全明确,但在遗传学研究方面已取得可喜进展。现已发现,早发家族性AD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β淀粉样前蛋...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老年期神经变性疾病之一,其病理学特征表现为神经炎性斑[NPs,又称老年斑(SPs)]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形成,基底节区和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大量缺失[1];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损害和记忆力减退,致生活不能自理,直至死亡[2].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脑内神经递质代谢障碍是其重要的病理特征,其中胆碱能损伤学说目前较为公认,AD患者皮质的胆碱能系统发生严重退变,引起学习记忆减退和认知障碍,从而产生痴呆症状.近年来,胆碱能系统等关键部位活体成像技术已经成熟,并已经开始应用于AD的极早期阶段.目前初步的结果显示,AD的早期损害包括有乙酰胆碱转运体的减少、乙酰胆碱酯酶含量的降低及突触前乙酰胆碱受体数目的减少.现就近年来对AD早期的胆碱能系统成像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学习记忆障碍,组织病理上可见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NFT)和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丢失[1],其中老年斑的主要成分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AD的病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胆碱能神经干细胞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C57BL/6小鼠基底巨细胞核注射Ibotenic酸制成AD模型.4周后于额叶和顶叶皮质移植小鼠胚胎干细胞源性胆碱能神经干细胞.存移植术后12周,应用HE染色和且日碱乙酰转移酶-绿色荧光蛋白免疫双标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存活和分化情况,以8方向迷宫试验评价小鼠近事记忆的改善程度.结果 胆碱能神经十细胞移植至AD小鼠顶叶和额叶皮质后主要分化为成熟胆碱能神经元,并移行和整合至移植区周围皮质,该区皮质β-淀粉样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且小鼠的近事记忆明显改善.结论 胆碱能神经十细胞移植可部分重建AD小鼠的胆碱能支配,改善近事记忆损害.  相似文献   

9.
β-淀粉样蛋白是老年斑的主要成分。为探讨其在老年性痴呆患者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选择性溃变中的作用,运用MTT自动比色微量分析法、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及细胞形态学分析方法,研究“老化”的淀粉样蛋白片段31~35对体外培养的海马和隔区神经元的作用。结果表明:培养48h,淀粉样蛋白对海马神经元有毒性作用,减少神经元的存活,呈剂量依赖关系。培养14d,淀粉样蛋白减少了胆碱能神经元的存活率,抑制突起的延伸,促使神经元胞体和近侧突起的分支增加。表明淀粉样蛋白对隔区胆碱能神经元具有减少存活、抑制突起延伸和促进突起不正常生长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AD患者胆碱能神经元的变性被认为是造成痴呆的重要因素 ,神经生长因子 (NGF)能选择性的作用于前脑基底核胆碱能神经元。动物实验显示NGF能逆转、停止或至少是减轻AD的认知障碍。这一发现为NGF治疗AD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综述了NGF治疗AD的药理作用及目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65岁老年人中最典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亲属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目前A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分子生物学家提出多种假说,主要有β淀粉样蛋白假说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假说,并提出与之相关的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异常免疫应答引起的炎症和基因突变等机制.根据这些机制,药物研究者研发出...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的胆碱能损害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认知记忆障碍为特征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增加 ,AD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将日趋严重 ,在发达国家 ,AD已被列为第四位死亡原因。 AD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 ,存在着多种假说 ,但无法用一种假说完全解释 AD。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脑内胆碱能系统的损害是造成 AD的重要原因 ,从而提出了“胆碱能假说”。本文就胆碱能神经损害的研究和治疗作一综述。1  AD中胆碱能损害的特点中枢胆碱能递质在学习与记忆行为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保持其功能正常 ,是维持哺乳动物学习记忆正常进…  相似文献   

13.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尚未明确,但根据已有的认识,国际上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行的药物治疗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基于众所周知的AD认知功能减退与大脑胆碱能缺乏有关的这一观点,也就是用胆碱能药物来促进中枢胆碱能功能。第二种方法是干扰不溶性β淀粉样蛋白的形成。它是作为AD特征的老年斑的主要成分。第三种方法是设法减少过磷酸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引起痴呆的最主要原因,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种疾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AD的主要的病理学特征是神经元丢失,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 gle,NFT)形成,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沉积,轴突的异常增生及淀粉样蛋白的蓄积。90%以上AD为散发病例,原因不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老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属性,可分化成具有替代阿尔茨海默病(AD)病程中丢失细胞潜力的胆碱能神经元.AD病理微环境对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是细胞替代治疗策略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多发生在老年、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学特征包括神经元丧失、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形成、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胆碱能纤维末端突触素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等,其中SP和NFT为其特征性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7.
额叶皮质损伤对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实验探讨了前额叶皮质局限性损伤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用外科手术造成大鼠一侧前额叶皮质局限性损伤后不同时间、用Y型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功能、用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基底前脑含乙酰胆碱酸酶(AChE)活性神经元。实验观察到前额叶皮质损伤后1周,动物学习,记忆功能有所障碍,损伤同侧的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有所减少,但均无统计学意义,损伤后2,3,4周,动物学习、记忆障碍明显,损伤同侧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明显减少(P<0.05),且两者变化相平行。结果表明单侧前额叶皮质局限性损伤不仅可引起动物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且可引起同侧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丢失,且两者发展相平行,提示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逆行性变性在动物额叶皮质损伤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异常。其病理特征为:神经元外的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神经元内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脑皮质、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及其突触大量丢失。累及的皮层动脉和小动  相似文献   

19.
除前脑基底部的胆碱能神经元退行性变是阿尔采木氏病 ( AD)认知损害的重要原因外 ,其他一些神经递质系统受到严重侵害同样可致认知损害 ,如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门冬氨酸和谷氨酸 )浓度降低 ,D-环丝氨酸摄入减少 ,额叶皮质和海马回 N-甲基 - D-门冬氨酸 ( NMDA)受体数目减少。D-环丝氨酸作为一种抗结核药具有部分 NMDA受体的激动作用 ,易于通过血脑屏障 ,可促进NMDA活性 ,故该药有可能改善 AD的认知损害。本文作者曾进行过一项 D-环丝氨酸日量 1 5 mg治疗 AD的双盲交叉研究 ,因剂量过低对认知损害无疗效。本研究是加大该药剂量 (…  相似文献   

20.
弥漫性脑损伤诱发的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本实验通过实验性研究,以了解弥漫性脑损伤(DBI)是否引起胆碱能神经元的显性减少。方法 采用Marmarou打击装置建立DBI动物模型,行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以显示基底前胆碱能神经元。结果 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在重伤组、轻伤组、对照组有显差异(P〈0.01);②损伤后二周组神经元减少与一周组比较有显差异(P〈0.01或P〈0.05)。结论 ①在本实验所观察到的DBI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