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干扰素致老年丙型肝炎患者抑郁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不同性别和年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治疗12 w时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利用Zung抑郁症自测量表(ZDS)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干扰素治疗后老年女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与各对照组比较,TSH升高、FT3、FT4明显降低,且低于于治疗前水平(P<0.05);老年女性患者抑郁积分值明显增加,与老年男性组、中青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干扰素治疗过程中,老年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抑郁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是患者出现抑郁的原因之一;在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有必要通过补充甲状腺素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抑郁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腺苷蛋氨酸对干扰素相关抑郁症患者的抗抑郁治疗效果。方法接受Peg-IFN-2a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例,在治疗期间发生抑郁症后给予S-腺苷蛋氨酸500mg.d-1口服治疗,在治疗4周和8周评定ZDS积分。结果在S-腺苷蛋氨酸治疗4周后,ZDS积分由治疗前55.6±4.7降至45.5±4.4,治疗后8周复查时,ZDS积分进一步降低至37.8±6.0,且与4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腺苷蛋氨酸能够快速有效治疗干扰素相关的抑郁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抑郁症后Th1/Th2细胞因子与血清犬尿酸通路(KP)中犬尿酸(KYN)和色氨酸(TRP)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抑郁症自测量表(SDS)和焦虑症自测量表(SAS)对79例IFN-α治疗CHC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发生抑郁症患者34例,根据量化积分情况,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组,以正常人群30例为健康组,以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抑郁的CHC患者45例为无抑郁症组,各组均采集外周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Th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的浓度。应用高效液相色技术检测患者血浆中KYN和TRP水平,并计算二者的比值。结果各组血清IFN-γ、TNF-α、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各组TRP水平降低,KYN水平升高,KYN/TRP变化也差异显著,且伴随抑郁症状程度不同,中度和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IFN-α在治疗CHC过程中,出现Th1/Th2因子表达式失衡导致CHC患者KP通路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活性增强,引起KYN/TRP发生改变,可能是抑郁症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发生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54例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老年女性组(n=13)、老年男性组(n=15)、中青年组(n=26).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 w时,分别对各组患者利用Zung抑郁症自测量表(ZDS)和Zung焦虑症自测量表(ZAS)进行心理测评,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扰素治疗后,各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不同程度加重,3组患者ZDS量化结果依次是(51.94±4.76)、(42.85±5.96)和(44.61±4.32);ZAS量化结果是(53.60±5.90)、(41.78±6.57)和(38.29±6.63),老年女性患者积分值明显增加,与老年男性组、中青年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1).老年女性组治疗前后ZDS量化结果是(42.8±3.83)和(51.9±4.76);ZAS是量化结果(44.8±2.90)和(53.6±5.90),Zung量化积分也有显著增高(P<0.001).此外,患者发生抑郁和焦虑与患者原发病病情存在相关趋势,但因病例数较少未作做统计分析.结论 老年女性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后更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应该引起临床重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郭静 《肝脏》2006,11(2):142-143
本组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FN-α 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与单用普通干扰素α 20例进行疗效对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测定 Th1 细胞因子 IFN-γ 、TNF-α和Th2 细胞因子IL-4 、IL-10分析在干扰素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时诱发甲状腺功能低下后Th1/Th2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在干扰素治疗不同时间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IFN-γ、TNF-α、IL-4 、IL-10 mRNA表达水平的相对含量,并与26例青年丙型肝炎患者、15例老年男性患者和20例同期正常体检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作对照研究.结果 老年女性组干扰素治疗12 w时与治疗前比较,甲状腺激素减低,TSH升高,T3 、T4 、FT3、FT4降低,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干扰素α可能通过调节Th1 /Th2平衡导致CHC患者甲状腺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干扰素(IFN)治疗后复发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对IFN联合利巴韦林再治疗的应答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100例IFN治疗后复发的CHC患者中,50例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50例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CIFNα—1b),均联合利巴韦林再治疗,联合治疗48周,停药随访24周,分析HCVRNA载量、病毒基因型、药物种类对联合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100例复发患者联合再治疗后,36.00%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其中PEG-IFNα-2a组48.00%取得SVR,显著高于CIFNα—1b组(24.00%,P〈0.05)。56例低病毒载量(HCV-RNA〈1×10^5拷贝/mL)患者中,PEG—IFNα-2a组28例,其中57.14%取得SVR,显著高于CIFNα—1b组(25.00%,P〈0.05)。HCV非基因1(2a或2b)型组29例,其中55.17%取得SVR,显著高于基因1型组(28.20%,P〈0.05);在CIFNα—1b治疗组,病毒非基因1型17例患者,其中47.06%取得SVR,明显高于基因1型患者(12,12%,P〈0.01);在基因1型组,PEG—IFNα-2a组38例,其中42.11%取得SVR,显著高于CIFNα—1b组(12.12%,P〈0.01)。结论 IFN治疗后复发的CHC患者IFN联合利巴韦林再治疗存在部分患者无应答;对于HCV病毒载量低、基因1型的复发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再治疗疗效明显优于普通干扰素的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以基线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正常为特征,亚临床或隐匿性甲减常常反映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缺陷。甲状腺破坏性治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放射碘治疗)或颈部广泛放射治疗后的亚临床甲减应开始使用左甲状腺素(L-T4)治疗;妊娠和哺乳期的亚甲减也应使用L-T4治疗。其他早期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指征包括TSH水平升高以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抗体阳性,因为这些患者的亚甲减很可能进展为临床甲减。提示存在甲状腺激素相对缺乏的I临床体征和症状的所有患者都应该试用L-T4替代治疗,这些患者包括亚临床甲减并发不孕、抑郁症或其他神经心理异常。单纯血清TSH水平升高或高胆固醇血症不是L-T4治疗的适应症,除非患者有甲状腺疾病史以及提示甲状腺激素缺乏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α治疗丙型肝炎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丙型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α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65例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门诊确诊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干扰素“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每3个月监测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抗体水平。结果治疗前6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3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者给予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其中治疗前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者32例(32/62,49.2%),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高者19例(19/62,29.4%),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均为阴性。治疗1年期间54例甲状腺功能正常;6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其中4例TRAb阴性者继续使用干扰素,另2例TRAb阳性者停用后随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2例出现亚临床甲减,经左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原有3例甲减替代治疗者均完成1年治疗。结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丙型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改变不是影响继续治疗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疗效及不良反应,从而探讨老年亚甲减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华东医院2007年4月至2009年5月门诊诊断为亚甲减的老年患者87例,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L—T4)替代治疗。初始替代剂量为12.5gg/日,逐渐增加剂量,至TSH恢复正常,维持原方案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清FT3、FT4及sTSH水平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3观察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脂的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1.L—T4替代治疗后,51例有症状的患者38例有2种以上的症状明显改善。2.L—T4替代治疗后,TC、LDL明显下降(P〈0.05)。结论1.老年亚甲减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误诊、漏诊。2.左旋甲状腺素钠(L—T4)替代治疗能改善老年亚甲减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TC、LDL水平。3.老年亚甲减患者的替代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注意个体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接收的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者92例为对象,以整群随机化方式组别分设,即对照组、研究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93.48%,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前T3、T4和LVEF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3、T4和LVEF指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有助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提升,避免因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而影响心脏功能,对临床疗效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肺炎合剂联合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眉山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MRSA肺炎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7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肺炎合剂联合利奈唑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病菌清除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病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合剂联合利奈唑胺治疗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细菌清除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以基线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正常为特征,亚临床或隐匿性甲减常常反映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缺陷。甲状腺破坏性治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放射碘治疗)或颈部广泛放射治疗后的亚临床甲减应开始使用左甲状腺素(L-T4)治疗;妊娠和哺乳期的亚甲减也应使用L-T4治疗。其他早期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指征包括TSH水平升高以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抗体阳性,因为这些患者的亚甲减很可能进展为临床甲减。提示存在甲状腺激素相对缺乏的临床体征和症状的所有患者都应该试用L-T4替代治疗,这些患者包括亚临床甲减并发不孕、抑郁症或其他神经心理异常。单纯血清TSH水平升高或高胆固醇血症不是L-T4治疗的适应症,除非患者有甲状腺疾病史以及提示甲状腺激素缺乏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诱导抑郁症的发生机制。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IFN组、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组、正常组各10只。IFN组皮下注射IFN-α,CUMS组进行孤养给予CUMS,正常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造模后4、8、12 w时,通过糖盐水实验、旷场试验和新环境进食抑制时间进行大鼠行为学实验。造模后12 w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和IFN组比较,CUMS组首先在4 w时,大鼠的行为学实验出现显著性差异(P>0. 05),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强;与正常组比较,IFN组在应用IFN皮下注射第4周时,大鼠的行为学实验没有明显改变(P>0. 05),到第8周时开始出现行为学异常(P<0. 05),到12 w时,行为学变化与CUM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正常组比较,IFN组和CUMS组大鼠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降低(P <0. 05),IFN组和CUM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正常组比较,CUMS组和IFN组在处理因素实施12 w时均出现甲状腺激素减低,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IFN组与CUM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IFN-α能够成功制备大鼠抑郁症模型可能是IFN-α通过调节Th1/Th2平衡导致大鼠甲状腺功能低下诱发抑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olyethylene glycol interferonα-2a,PEG-IFN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中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及γ干扰素受体1(interferon gamma receptor 1,IFNGR1)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PEG-IFNα-2a治疗的不同时间点抽取CHB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IFN-γ浓度,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elear cells,PBMCs)表面IFNGR1的表达情况.结果 CHB组患者IFN-γ及IFNGR1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过程中,CHB患者IFN-γ及IFNGR1在12 wk时达到高峰,此后开始下降,至48 wk时低于治疗前水平,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抗病毒治疗12 wk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阴转组IFNGR1的表达水平高于HBV DNA未阴转组(2.22±0.65 vs 1.35±0.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N-γ参与了CHB的发病,治疗12 wk时患者PBMCs表面IFNGR1的表达水平可能作为干扰素抗HBV治疗早期预测干扰素疗效的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糖尿病肾病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根据发病状况分为初次发病组、再次发病组,其中初发组24例,复发组18例,两组患者又在再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应用ARB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左甲状腺素片(25 ug/d),比较各组患者治疗6周后糖尿病肾病的缓解状况、血清甲状腺激素及血清白蛋白状况。结果使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后,糖尿病肾病水肿消退时间要明显短于未使用甲状腺激素组(P0.05)。使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6周后,其24 h尿蛋白量要明显低于未使用左旋甲状腺激素的对照组(P0.05),血清T3、T4、FT3、FT4及血清白蛋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缓解率明显高于未使用甲状腺激素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给与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有利于糖尿病肾病的缓解。  相似文献   

17.
观察花生衣煎剂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使用IFN-α治疗过程中所致的骨髓抑制的防治作用。方法给予3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同时给予花生衣煎剂口服;18例患者只接受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治疗48 w和随访24 w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48 w和随访24 w时,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94.4%和88.8%及88.9%和83.3%(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5.4±1.0)×10^9/L和(249.2±37.5)×10^9/L,及(2.5±1.0)×10^9/L和(81.1±25.0)×10^9/L,P〈0.01]。结论在给予IFN-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加用花生衣煎剂可减轻干扰素所致的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小板去除术联合羟基脲、α—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T)的疗效。方法:对11例PT患者采用血小板去除术l一4次后,立即给予羟基脲和α—干扰素治疗。结果:血小板去除术后,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好转,再经羟基脲、α—干扰素联合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血小板去除术联合羟基脲、α—干扰素治疗PT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选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34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25~50μg,1次/d,4周后比较两组心衰症状、心功能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心衰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4周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补充小剂量甲状腺素,提高血浆甲状腺素水平,有助于心功能的改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老年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CHF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解痉、降压以及强心、吸氧、利尿等综合性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T3、T4、TSH、血清反T3(rT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3、T4、TSH高于对照组,rT3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0/25),低于试验组的92%(23/25)(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呕吐和腹泻等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大多数老年重症CHF患者合并甲状腺激素改变的情况,对患者进行小剂量甲状腺素补充,能够有效地提高血清中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时地纠正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