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突触可塑性是指突触在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是学习和记忆活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及学习记忆中起重要作用。突触的传递可塑性是决定整个突触可塑性最关键的部分。多项研究表明,突触可塑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修复受损突触结构,提高突触传递可塑性,可有效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学习记忆能力〔1〕。本文就影响突触结构及传递可塑性的物质基础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AD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可行途径及  相似文献   

2.
<正>三方突触由星形胶质细胞(AS)、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1,2],在功能上作为一个整体调控长时程增强(LTP),影响人体的学习记忆功能。LTP是指一种发生在神经细胞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持久增强的现象[3]。研究表明,LTP效应与学习、记忆过程密切相关,学习记忆功能的提高是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诸多神经系统疾病存在海马LTP功能的抑制,学习记忆功能的受损[4],如阿尔茨海默病(AD)、脑卒中、脑瘫(CP)等疾病[5,6]。  相似文献   

3.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遗传因素对AD的影响预计高达80%[3]。AD组织病理学特征主要为神经元大量减少以及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和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形成。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由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通过蛋白水解产生。SP由Aβ沉积而成,主要分布在大脑皮质、海马、杏仁核等区域,对神经元和突触具有毒性作用,可以破坏突触膜,引起神经细胞凋亡。NFTs是AD另一个重要的病理特征,多出现在皮质海马及Meynert  相似文献   

4.
去痴灵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脑内突触体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去痴灵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以及脑内突触体素(synaptophysin,SYN)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昆明种小鼠,右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制备AD动物模型.造模1 w后,治疗组分别灌胃低、中、高剂量(3.05、6.10、12.20 g·kg~(-1)·d~(-1))去痴灵,以石杉碱甲为阳性对照药,连续28 d.给药结束后,对各组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脑组织SYN含量测定以及海马CA1区病理结构观察.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去痴灵各剂量组均明显缩短水迷宫逃避潜伏期(P<0.05),中、高剂量组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各治疗组AchE阳性纤维密度明显增加(P<0.05),脑内SYN含量明显升高(P<0.05),突触结构改善明显;各治疗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去痴灵可明显改善Aβ所致的小鼠记忆障碍及突触丧失,其脑内突触再生,突触体素含量增加可能是去痴灵改善AD记忆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于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由β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enileplaques,SP)、高度磷酸化Tau蛋白聚集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及神经元丢失构成AD脑组织中典型的神经病理学改变。最近的研究显示,突触丧失亦是AD脑组织中另一个较为突出的神经病理改变,是AD早期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病理学基础。通过对AD患者尸体解剖研究发现,AD脑组织突触功能低下,不同脑区内许多与突触功能密切相关的蛋白表达异常,其中网格蛋白(clathrin)介导的突触囊泡回收蛋白在AD脑组织中表达显著下降。本研究就AD的突触病理改变及网格蛋白介导的突触囊泡内吞蛋白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6.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改变主要体现为脑内淀粉样斑块的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的形成及神经元和突触的丢失[1-2]。AD不仅使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进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针对拟老年性痴呆(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东莨菪碱,胃饲三氯化铝(AlCl3)制备多因素损伤拟AD动物模型,在造模同时给予电针干预,应用跳台实验检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测定海马区CA1区突触素表达水平,透射电镜测定突触面数密度、面积密度和体积密度变化.结果 电针能明显改善拟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上调突触素表达.结论 ①多因素损伤能成功制备拟AD大鼠动物模型.②电针促进海马CA1区重建而提高突触素表达可能是改善拟AD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长时程增强 (LTP)现象是突触可塑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实验研究表明 ,LTP反映了突触水平信息的储存过程 ,是记忆巩固过程中神经元生理活动的客观指标。在老龄小鼠海马CA1区中LTP的振幅明显低于正常小鼠[1] ,其降低程度与学习、记忆障碍程度呈相关 ,很多影响学习、记忆的因素都可能影响LTP的形成和维持[2 ]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血管疾病造成脑组织损害所致的以智能障碍为主的精神综合征 ,其学习、记忆力明显低下 ,但目前对其LTP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及中药作用的研究尚未报道。笔者通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大鼠行为学障…  相似文献   

9.
<正>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部位,生物信号通过突触前膜经突触传递到突触后膜。突触数量和功效的改变可引起突触可塑性的改变~(〔1〕)。突触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突触后致密区(PSD)是突触后信号转导和整合的结构基础,而PSD-95是新近在谷氨酸能突触的PSD中发现的一种特殊蛋白质~(〔2〕),能够整合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信号。该蛋白与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本文就PSD-95与突触可塑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突触的可塑性是指突触随时间迁移而出现形态及超微结构、传递和功能的变化,神经递质、受体的数量和突触后棘突等多种因素改变均可影响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LTP)是突触可塑性变化的典型过程之一,通常被认为是大脑学习和长期记忆过程的生理基础。当大量Ca2+瞬间流入突触后膜,可诱发LTP的产生,这一过程与星形胶质细胞(AS)密切相关。AS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内含量最多、体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细胞,被认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对阿尔茨海默病(AD)不断深入的研究,AD诊断阶段不断提前。主观认知功能障碍(SCI)是由Reisberg等[1]于1982年首次阐述,指患者主观感受记忆或认知功能下降。其客观检查没有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且没有明确的其他疾病[2]。2011年,美国国立衰老研究院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IA-AA)将AD临床前期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  相似文献   

12.
<正>衰老是人类许多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或神经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大脑是受到衰老影响较大的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可表现出认知功能的进行性减退。在老年大脑中,由于各种表观遗传的改变,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改变可调控各种与学习记忆、突触结构发育、突触可塑性相关的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从而成为大脑衰老后发生认知障碍的分子基础。组蛋白修饰是一种以共价方式进行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由染色质修饰酶在特定组蛋白残基上进行动态添加或擦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作用和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以SAMP8小鼠作为AD动物模型,电针"百会"、"涌泉"穴,每日1次,7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后,以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评价电针对AD的治疗效应;用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突触界面曲率、突触后致密物厚度(PSD)和突触间隙宽度的变化.结果 定位航行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模针组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模针组[(38.55±3.59)s]在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的时间较模型组[(30.59±6.02)s]延长(P<0.05);模针组突触后致密物[(76.928±25.236)nm]较模型组[(65.371±24.219)nm]增厚(P<0.05);突触间隙宽度[(25.941±6.217)nm]较模型组[(29.161±7.830)nm]减小(P<0.05);突触界面曲率(1.083±0.049)较模型组(1.062±0.048)变化不明显,呈增大趋向(P>0.05).结论 电针能改善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促进海马神经元突触形态可塑性发挥,增强学习记忆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各国均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年龄有关的退行性疾病也随之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亦称早老性痴呆,是一类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记忆和认知能力不同程度丧失,行为活动发生障碍。AD占65岁以上痴呆症患者的50%~75%[1]。其病理特征是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神经元纤维缠结和Aβ血管病,并伴有新皮质海马和脑的其他皮质下区中神经元及突触的弥漫性丢失。AD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细胞衰老、遗传基因改变、神经递质损伤和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AD病程较长,约3~20年,因此给患者、患者家属以及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正>阿尔茨海默病(AD)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异常和社交障碍〔1〕。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大脑皮层和海马等脑区神经细胞外老年斑(SP)形成、神经细胞内出现神经纤维缠结(NFT)、神经突触丢失和神经元大量死亡〔2,3〕。AD患者脑内出现大量蛋白样沉淀及神经纤维的交联。β-淀粉样蛋白(Aβ)是脑内蛋白样沉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4〕。尽管AD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Aβ作为AD发病的始动因子已得到  相似文献   

16.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渐进性认知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多病因病或临床综合征,有其特征性的神经病理,其病因与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具备AD所有特征的理想动物模型。理想的AD动物模型应具备以下3个方面的特征:1具备AD主要的神经病理学特征-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及突触丢失;2具备炎症、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等其他AD病理特征;3出现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如果一种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行为学能力及海马组织突触后致密蛋白(PSD-95)、shank-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A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取腹腔注射D-半乳糖+灌胃AlCl3+一次性注射东莨菪碱法制备AD大鼠模型,用红景天采取灌胃方式对实验大鼠进行干预,并以喜得镇作为对照,观察其干预效果。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区PSD-95、shank-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退(P<0.01),PSD-95、shank-1蛋白水平下降(P<0.01);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P<0.01),PSD-95、shank-1蛋白水平提高(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明显增高AD大鼠海马组织中PSD-95、shank-1蛋白水平,从而影响突触可塑性,这可能是其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褪黑素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褪黑素(melatonin,MT)是1958年Lemer等首先从牛的松果体分离出来,能使蛙皮褪色的一种吲哚激素。MT水平降低被认为是脑衰老的一个标志,评估血浆MT浓度可用来区分是正常衰老过程还是病理性相关变化。与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受试者相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MT分泌明显较低,表明AD病人衰老过程加速。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MT能通过多条途径对抗组成老年斑(SP)的核心成分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的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抗衰老与去衰老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衰老技术 (technologyofanti aging)是在衰老生物学 (biologyofaging)基础研究之上发展起来的。从不同的衰老学说出发进行研究 ,都有可能获得成功。从衰老的氧化学说出发 ,Lang等[1] 发现 ,羧酸噻唑烷镁 (MgTC)能大大提高果蝇、蚊子、小鼠的谷胱甘肽 (GSH)含量和延长寿命。从衰老的端粒学说出发 ,Bodnar等[2 ] 将端粒酶亚单位hTRT基因通过载体转入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包皮成纤维细胞 ,大大扩展了这两种细胞的复制寿命。从衰老的基因学说出发 ,Rogina等[3 ] 发现 ,用P e…  相似文献   

20.
<正>老年痴呆以阿尔茨海默病(AD)最常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的一种认知功能轻度损伤的过渡状态,表现为认知领域损害,主要包括记忆障碍、定向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视空间功能障碍、人格异常、情感障碍及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降低,包括计算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或伴感觉和行为异常,而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最后可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工作能力下降,甚至进展为痴呆[1]。相关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