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腾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208-2209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在诊断与治疗伴有乳头溢液症状的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9年10月行乳管镜检查的152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乳管镜诊断为乳腺癌1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2例,乳头状瘤病15例,乳腺增生及乳管扩张症12例,乳管炎症5例,73例乳管镜下管壁光滑未见异常。79例进行了手术切除活检,常规病理诊断为乳腺癌2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8例,乳头状瘤病11例,乳腺增生及乳管扩张症15例,乳管炎症2例,经病理证实符合率分别为65.2%(15/23)、87.5%(7/8)、73.3%(11/15)、80.0%(4/5)、40.0%(2/5)。结论:乳管镜能够更准确、直观明确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的病因、病变范围及部位,是术前诊断以乳头溢液为表现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92支乳腺导管造影进行观察、分析并与临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68例乳导管造影,阳性表现48例,其中乳腺癌3例,乳头状瘤8例,乳导管扩张31例(单纯导管扩张7例,乳腺增生伴导管扩张24例),乳腺囊性纤维瘤2例,囊肿2例,乳导管炎症2例,经病理证实,除1例乳腺癌为乳头状瘤外,其余均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阴性20例。结论:乳导管造影的表现与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密切相关,对乳头溢液性疾病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之间接受乳管造影及乳管镜检查的仅表现为乳头溢液3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乳管镜图像特征,对比两种方法对乳腺癌患者检出的阳性率。结果乳管镜下乳腺癌具有较特异性的管壁结构改变。36例患者中,12例为导管内癌,21例为浸润性导管癌,3例为乳管内乳头状瘤癌变,乳管镜对乳腺癌患者检出的阳性率88.5%高于乳管造影50%(P﹤0.05)。结论乳管镜具有直观、准确、可视性强等优势,能早期发现乳腺癌导管内的微小病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对在我院行纤维乳管镜检查的128例乳头溢液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纤维乳管镜对乳头溢液的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溢液乳管及其分支的管腔和管壁的结构,发现并确定病灶位置,记录病变导管的形态特征,对可疑病例定位切除送病理检查确诊。结果128例患者中占位性病变74例,镜下诊断为乳头状瘤57例,乳头状瘤病6例,乳腺导管癌11例。手术54例。结论纤维乳管镜可以明确乳头溢液的病因及病变部位,有利于提高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准确性。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手术、减少手术创伤,并且有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对在我院行纤维乳管镜检查的128例乳头溢液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纤维乳管镜对乳头溢液的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溢液乳管及其分支的管腔和管壁的结构,发现并确定病灶位置,记录病变导管的形态特征,对可疑病例定位切除送病理检查确诊。结果 128例患者中占位性病变74例,镜下诊断为乳头状瘤57例,乳头状瘤病6例,乳腺导管癌11例。手术54例。结论纤维乳管镜可以明确乳头溢液的病因及病变部位,有利于提高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准确性,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手术、减少手术创伤,并且有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  相似文献   

6.
乳管镜在乳头溢液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管镜在乳头溢液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6年2月至2009年8月因乳头溢液行乳管镜检查的24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占位性病变154例,镜下诊断为乳头状瘤112例,乳头状瘤病22例,乳腺导管癌20例.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11例,乳头状瘤病23例,乳腺导管癌19例,乳腺导管炎1例.结论 乳管镜能够准确、直观地反映乳头溢液的病因、病变部位及范围,利用乳管镜直视下对乳腺导管内病变进行定位,使手术更加准确、微创.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超细乳管内窥镜(简称"乳管内窥镜")对有乳头溢液症状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有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内窥镜检查,分析有乳头溢液症状患者的乳管内表现,并进一步治疗。结果:123例有乳头溢液的患者中,乳腺导管炎63例,乳腺导管扩张症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瘤病26例,导管内癌3例,乳头皮脂腺囊肿并感染1例。乳腺导管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给予乳管内药物(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灌注1次,随访1~18个月,78例(83.9%)停止溢液。2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瘤病患者和3例导管内癌患者给予手术治疗,病理结果与乳管镜检查诊断符合率达93.1%(27/29)。1例乳头皮脂腺囊肿并感染患者给予消炎后手术治疗。结论:乳腺导管镜是诊断有乳头溢液症状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有效手段。应用乳腺导管镜对炎性乳管进行冲洗灌注治疗,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纤维乳腺导管镜在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乳腺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5年11月~2007年2月对31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结果 31例患者中诊断乳管炎12例,乳管扩张症9例,其中有4例乳管炎和乳管扩张症并存,发现乳管内占位性病变14例,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瘤10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3例,乳管浸润癌1例.全部病例检查后无不良反应.结论 纤维乳腺导管镜检查可以对乳头溢液患者做出明确的诊断和病变定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乳管镜检查定位后即刻美蓝染色在自发性乳头溢液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自发性乳头溢液患者采用乳管镜检查后即刻注射美蓝染色定位,12~24h内行染色导管及周围乳腺区段切除术,评价其疗效。结果: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4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4例,导管扩张症8例,导管炎4例,导管癌(包括原位癌)4例。全部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手术,术后原导管溢液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乳房外形美观。结论:术前乳管镜检查后即刻美蓝染色对伴有自发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病变的定位准确,手术野清楚,手术切除率高,且操作方便,创伤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乳管镜在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12月~2005年5月收治的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术前乳管镜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乳管镜检出导管内乳头状瘤20例,其中2例无乳头溢液为超声检出。结论乳管镜检查对伴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率高,并可在乳管镜下进行定位活检等,操作方便,创伤小,具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纤维乳腺导管镜在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乳腺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5年11月。2007年2月对31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结果 31例患者中诊断乳管炎12例,乳管扩张症9例,其中有4例乳管炎和乳管扩张症并存,发现乳管内占位性病变14例,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瘤10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3例,乳管浸润癌1例。全部病例检查后无不良反应。结论 纤维乳腺导管镜检查可以对乳头溢液患者做出明确的诊断和病变定位。  相似文献   

12.
350例乳头溢液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病因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128例,术后病理为乳腺癌1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61例,乳头状瘤病17例,其他乳腺良性疾病37例,余222例分别给予乳管药物灌洗、口服药物及观察随诊等保守治疗,未治愈者给予手术治疗。结论: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选择性乳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的诊断有较大价值;对于血性溢液和45岁以上单乳孔溢液乳管造影异常、尤其是伴有乳腺肿物的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乳头溢乳的临床病理,为乳头溢液的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该院从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乳头溢乳症状的患者.分别进行乳头溢乳涂片的细胞学检查、乳腺超声检查、纤维乳管镜的检查以及导管造影检查.并进行手术切除治疗.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共采集180例的病理标本.其中被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共87例(48.3%);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共47例(26.1%);乳腺病共25例(13.9%);乳腺癌共7例(3.9%);14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有不典型的增生(7.8%).结论出现乳头溢乳的临床症状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预示患者的乳腺可能出现病变情况,纤维导管以及乳腺导管造影临床操作方便以及检出率高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管内窥镜在诊断乳头溢液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乳腺中心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乳头溢液且行乳管内窥镜检查的6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9例非隆起型病变采用冲洗治疗,34例隆起型病变中30例采用手术切除,4例采用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乳管炎或乳管扩张症31例,占49.2%;导管内乳头状瘤26例,占41.2%;导管内乳头状瘤病4例,占6.3%;乳腺癌2例,占3.2%。34例隆起型病变中超声检查阳性28例。61例病理诊断良性肿瘤患者随访4~28个月,中位16个月,无复发。2例乳腺癌患者随访9~12个月,无瘤生存。结论乳管内窥镜直接确定乳管内有无占位性病变,使部分患者避免手术及部分患者避免漏诊,手术定位也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5.
乳头溢液为乳腺疾病中常见且较重要的症状之一,其中最常见的疾病依次为:乳腺导管扩张症及乳管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或癌前病变等.如果在乳腺癌早期就能得到正确的诊断或筛查出乳腺癌高危人群,加以随访,则能早诊早治,提高患者无病生存期,甚至治愈.因此,对乳头溢液进行病因诊断和研究,已成为近年来临床和基础研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管镜联合美蓝染色定位导管内病变的方法对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导管内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42例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乳管镜检查后,病变导管内即刻注射美蓝染色定位,行病变导管及区段切除,观察其治疗效果和随访结果。结果该方法中乳管镜检查总符合率为71.26%,导管内微小病变的诊断率为76.13%,乳腺癌的诊断率为9.74%,乳腺癌在导管内微小病变中的比例为12.79%。随访的729例患者中,乳腺癌患者(82例)均无病生存,高危因素患者(127例)无新发乳腺癌,良性病变患者(520例)中1例非手术部位患乳腺癌。结论乳管镜检查联合美蓝导管染色定位法可提高乳腺导管内微小病变中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为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开展大规模乳腺癌筛查及乳腺癌的预防提供了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管镜定位下切除乳管内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06例乳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6例患者均经乳腺定位针准确定位病变乳管,顺利切除乳管内肿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93例(87.7%),导管内乳头状瘤伴导管上皮增生8例(7.6%),导管内乳头状瘤伴导管上皮中重度异型增生4例(3.8%),乳腺导管内癌1例(0.9%).105例随访3个月至2年,无乳头溢液复发,无肿瘤复发,切口瘢痕小,乳房外形好,美容效果良好.结论 乳管镜定位下切除乳管内肿瘤,为乳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精确、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乳头溢液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乳头溢液的病因及分类 乳头溢液指女性非哺乳期有液体自乳头溢出,是乳腺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临床上将乳头溢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乳头溢液主要与月经周期、雌性激素水平升高、生育、哺乳有关。病理性乳头溢液分为全身性和乳腺本身病变两种。全身性的乳头溢液原因主要有内分泌功能紊乱、绝经前后、长期服用避孕药物,可引起双侧多乳管的乳头溢液,一般无需外科处理。乳腺本身病变引起的乳头溢液,常见的原因为乳腺腺病、乳管扩张、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病、乳腺癌。国外文献报道乳头溢液占全部乳腺疾病症状的5.0%左右,而病理性乳头溢液中9.3%-29.3%为乳腺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窥镜在女性乳头溢液病因及病灶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依照病程、体症筛选出520例女性乳头溢液的患者,进行乳腺导管内窥镜检查作出相应的诊断,117例因导管内占位或导管内血性溢液而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98例为良性病变;19例为乳腺癌.取得了及时有效的治疗.结论 乳头溢液与乳腺疾病关系密切,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早期发现,及时进行乳管内窥镜检查,能极大地提高乳头溢液病因及病灶定位诊断的准确性,对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定位切除乳头溢液乳管内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头溢液91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采用扩张棒扩张溢液乳管,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做支撑引导定位,解剖病变导管并切除.48例采用溢液乳管内注射亚甲蓝后行选择性区段切除.结果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定位切除范围小,找到乳管内肿瘤38例,病理诊断率为88.4%(38/43);染料引导定位切除范围大,术后找到病变34例,病理诊断率为70.8%(34/48).两种方法 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3,P=0.040).结论 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定位下行乳头溢液乳管内病变切除术,定位可靠,避免手术盲目性,病变切除容易,优于染料引导定位切除,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