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急性腰痛,不能伸展,病痛位于脊柱腰段上。取穴后溪、人中。用毫外直刺入后溪穴1寸,捻转得气后,嘱患者活动腰部,腰痛多可立时减轻,再继续活动20min。如还有痛感时,用毫针刺人中穴3~5分,针尖朝上,捻转得气,令酸感扩散,眼球湿润后,嘱患者再反复活动腰部,10min后出针。2.急性腰痛,不能伸屈,病痛位于一侧腰部膀脱经第二侧线者。取穴手三里、阿是穴。先用毫针浅刺阿是穴3~5分,捻转得气,不留针,继之针手三里穴,针入1寸,捻转得气,令患者活动腰部,一般可立见功效。巩固期间可针肾俞、命门、秩边、委中穴。腰痛隐隐,遇冷…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25岁,病程2d-6年。2 治疗方法 主穴:百会透后顶、听宫。辨证配穴:肝阳上扰加太冲、侠溪,用泻法;痰浊上扰加内关、丰隆,用泻法;肝肾阴虚加太溪,用补法。 穴区皮肤常规消毒后,以28号毫针在百会穴处呈<30°角快速进针,刺达帽状腱膜下,然后透刺后顶穴,进针深度2寸左右,行大幅度捻转手法,使针感扩散至周围。再以2寸毫针直刺听宫穴,进针1.2-1.5寸,使针感扩散至耳内。针刺其他腧穴时,针尖均向上,使针感向上传导。留针30min,每隔5min行针1次,每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 2d。  相似文献   

3.
李月 《中国针灸》2002,22(12):826
治法:患者仰卧位,取双侧血海穴,用30号2~2.5寸毫针直刺1~1.5寸深,针感向下或向上传导,有明显的酸麻胀感,再针双侧三阴交穴,均用补法,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1次.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4.
后溪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其穴名最早见于《灵枢.本输》中,因其穴在手指外侧,本节后凹陷处,握拳时穴处肉起如山峰,按之似小溪之曲处,故名后溪。针刺时应微握拳,可直刺0.5~1寸,透刺劳宫、合谷可深刺2~3寸。留针期间仍保持进针时的体位,否则易弯针及后遗针感的出现。本穴是临床常用输穴,由于它既是小肠经中的俞穴,又是八脉交会,对督脉病及本经所循行部位发生的疾病均有较好疗效,现结合临床例举典型病例如下。1后溪穴在本经上的应用1.1落枕陈某,32岁,因夜晚睡姿不正,晨起突感左侧颈项强直,活动受限,不能俯仰转动,左颈肩酸胀疼痛并向左肩背及上臂牵引作痛,局部肌肉痉挛紧张压痛明显,外观无红肿,头部呈强直左倾位,X片示无明显骨质病理变化,诊为落枕,即用1.5寸毫针针刺左后溪穴1寸左右,行小幅度高频捻转手法,同时令患者活动颈部,直至疼痛明显减轻。留针期间配合局部推拿手法,20分钟后起针,患者痊愈。按此证由于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使颈部骨节筋肉遭受长时间的过分牵拉而发生痉挛所致,治宜解痉止痛,舒筋活络。《灵枢.经筋》记载:“手太阳之筋……上绕肩胛,循颈,出足太阳之筋前……其病,……腋下痛,腋后廉痛,绕...  相似文献   

5.
胆绞痛王某 ,男性 ,35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痛 1年 ,加重 1周 ,以胆绞痛收住院。入院后应用阿托品、杜冷丁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现症右上腹疼痛 ,阵发加重 ,伴腹胀、烦躁、口苦、恶心欲呕 ,舌苔黄腻 ,脉数。辨证属肝胆湿热型 ,予针刺治疗。取穴内关(双 )、胆囊穴 (双 )。嘱患者仰卧位 ,穴位常规消毒后内关穴直刺 0 .5寸 ,用泻法 ,使针刺局部有酸胀感且针感循经传导 ;胆囊穴直刺 1寸 ,用泻法 ,使针感向腹部传导。隔 5min行针 1次。患者在进针 5min后疼痛即有减轻 ,留针 2 0 min后 ,患者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基本缓解。继而再用王不留行籽贴…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 陈某,女性,54岁,家庭主妇,于2011年11月10日初诊.患者雨天晨起出现右肩疼痛,伴活动受限半日,患肢活动时疼痛加重,肩前、肩后、外侧均有压痛,肩抬高40 °,手外展、外旋受限,后伸达臀部.舌淡嫩,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治疗以针刺单穴为主,辅以中药调理.取穴:右侧足背第4、第5跖骨间,趾蹼缘上方1寸处.与左侧穴位对比压痛明显.操作:常规消毒后,用1寸针直刺0.5寸,得气后,行捻转提插泻法,使患者有强烈的针感,5 min行针1次,留针20 min,同时嘱患者活动患侧肩关节,直至疼痛消失.处方:黄芪20g,当归10g,鸡血藤20g,细辛5 g,羌活15 g,苍术15g,川芎15g,香附15g,桂枝15g,桑枝20 g,白芍10g,甘草6g.用法:3碗水煎成1碗,复煎1次,每日1剂,共3剂.经针刺治疗后疼痛大减,肩关节活动度大为改善,2d后右肩疼痛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经1次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7.
听宫穴针刺并外敷麝香治疗面神经麻痹8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96年开始用针刺听宫穴配合外敷麝香、饮水发汗的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87例中男性 52例 ,女性 3 5例 ;年龄 1 3~ 67岁 ;病程 1~ 2 5天 ;其中左侧 4 9例 ,右侧 3 8例。治疗方法患者侧卧位 ,患侧向上 ,取患侧听宫穴 ,嘱患者张口 ,用3 0号 2 .5寸毫针直刺听宫穴 2寸 ,进行提插、捻转强刺激手法 ,持续 1~ 2 min(使患侧面部有牵拉感者效果最佳 )。停针5min后继续行针 ,连续 3~ 4次。拔针后捏挤针穴 ,使之出血 2~ 3滴 ,然后于听宫穴处外敷麝香 0 .1 g左右 ,用消毒纱布固定。嘱患者饮…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2003年-2011年采用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尿频尿急6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女性40例,男性20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3年,其中脑出血15例,脑梗塞45例,症状轻者有时尚能坚持1-2小时小便1次,重者十几分钟或半小时1次. 2 治疗方法 针刺取穴:百会、合谷、足三里、三阳交、太溪、复部取穴(中脘、下脘、水分、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等穴位常规消毒,百会穴平刺0.5寸,合谷直刺1寸,足三里穴直刺1-2.5寸,三阴交穴直刺1寸,太溪穴直刺0.5寸,中脘穴直刺0.8寸,下脘穴直剌0.8寸,水分守直刺0.8寸,气海穴直刺0.8寸,石门穴直刺0.8寸,关元穴直刺1寸,中极穴直刺1寸,曲骨穴直刺0.8寸,天枢穴直刺1寸,外陵穴直刺1寸,大巨直刺1寸,水道穴直刺1寸,归来穴直刺1寸,气冲穴直刺1寸,针刺得气后均用补法,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疗程,休息2天进行下1疗程.  相似文献   

9.
相传孙真人十三鬼穴为人中、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劳宫、上星、会阴、曲池及舌下中缝。笔者尝以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例 ,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对双侧穴的针刺顺序为男子先针左侧 ,后针右侧 ,女子则反之。穴位局部常规消毒。人中穴 ,针尖向上斜刺 0 .3寸 ,强刺激 ,捻转行针 1 0秒 ,不留针 ;少商穴浅刺0 .1寸 ,强刺激 ,捻转行针 5秒 ,不留针 ;隐白穴浅刺0 .1寸 ,强刺激 ,捻转行针 5秒 ,不留针 ;大陵穴直刺0 .5寸 ,中等刺激 ,捻转行针 ,留针 3min;申脉穴直刺 0 .3寸 ,中等刺激 ,捻转行针 ,留针 3min;风府穴…  相似文献   

10.
一般资料本组 1 0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2例 ,女性8例 ;年龄 2 3~ 65岁 ,平均 36岁 ;病程 1~ 1 5天者8例 ,1 6天以上者 2例 ;病在左侧者 7例 ,在右侧者2例 ,余 1例为双侧。主要症状为起病突然 ,不能做皱额、皱眉、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哨等动作 ,口角向健侧歪斜 ,患侧口角不自主流出口水 ,鼻唇沟变浅 ,笑时患侧表情消失。治疗方法病人取坐位 ,将手半握拳 ,肘微曲。取健侧后溪穴 ,局部消毒后以 30号毫针直刺 1~ 1 .5寸。进针得气后留针 30 min。待针感减弱时 ,医者用拳由患者上臂至腕部叩击 1 min。每日 1次。亦可隔日 1次针双侧后溪…  相似文献   

11.
落枕或称“失枕”、“失颈”,又称急性颈僵硬。笔者2008年2月~2009年12月采用针刺后溪穴配合当地傣医牛角刮痧疗法治疗落枕45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45例均为2008年2月~2009年12月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3h,最长7天;单侧落枕38例,双侧落枕7例;因睡眠休息时肩部外露,当风受寒而发病者36例,因颈项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所致者9例。治疗方法1.针刺后溪穴法:患者取坐位,将双手置于治疗床上,充分暴露痛点,医者右手持针,取后溪穴,常规消毒后,直刺1~1.5寸,用强刺激法,得气后以平补平泻法捻转1~2min,使针感向肘部传导  相似文献   

12.
针药配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药酒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 96例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96例中 ,男 49例 ,女 47例 ;年龄最小 40岁 ,最大 78岁 ,平均 48.7岁 ;病程最短 9d,最长 2 3年 ;所有患者均经 X线片摄影或 CT、MRI检查确诊。2 治疗方法2 .1 针刺 后溪穴、落枕穴均取同侧 ,申脉穴、阳陵泉穴均取对侧。患者取坐位 ,局部常规消毒 ,取 1~ 2寸毫针 ,后溪穴向劳宫穴透刺 1 .5寸 ,阳陵泉穴直刺1 .5寸 ,落枕穴与申脉穴直刺 0 .5寸。使其得气后 ,接 G680 5治疗机 ,后溪穴与申脉穴接负极 ,落枕穴与阳陵泉穴接正极。采用疏密波…  相似文献   

13.
笔者二十余年来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落枕,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共100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16~68岁;51例于发病当天来诊,38例于发病后2~3天来诊,11例于发病4天以上来诊. 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先用30号1.5~2寸毫针直刺双侧下肢悬钟穴.双穴同时进针1.2寸,用平补平泻法捻针得气后行针2min,留针30min,每隔15min行针1次.行针时嘱患者活动颈部.同时用艾条直接对患部施灸10min,也可在阿是穴拔火罐.随后在颈部风池、肩井、阿是穴等部位进行推拿数分钟,直至出针即可.  相似文献   

14.
针灸药结合治疗痛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才 《中国针灸》2002,22(2):36-44
方法 :①穴取中极、关元、归来、三阴交、次。令患者取仰卧位 ,中极、关元、归来向下斜刺 0 8~ 1 2寸 ,行泻法 ,使针感局部酸胀且向前阴部放散 ;三阴交直刺 0 8~ 1 2寸 ,行平补平泻法 ,使针感局部胀麻 ;然后在中极、关元、归来穴上置灸箱 ,艾灸 15~ 2 0分钟 ,灸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宜。起针后 ,令患者俯卧位 ,取 1 5寸毫针 ,直刺次穴 0 8~ 1 2寸 ,使针感局部酸胀或向前后二阴放散 ,留针 2 0分钟 ,每日 1次 ,3次为一疗程。②方药 :当归、川芎各 10g ,赤芍、白术、炒五灵脂各 12g ,川楝子、延胡索、制香附各 10g ,葫芦巴、小茴香、…  相似文献   

15.
倪维凤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2):748-748
取穴 :关元、中极、肾俞、脾俞、三阴交及经外奇穴夜尿点。操作 :关元、中极直刺 0 8~ 1 2寸 ,针感放散至阴部和少腹部位 ;三阴交直刺 0 8~ 1 2寸 ,针感放射到足部 ;夜尿点直刺 1~ 0 5寸。针感以紧、痛、胀感效果最好 ,交替运用。得气后 ,通电针 ,频率为连续波 ,留针 2 0  相似文献   

16.
针刺手三里穴配合推拿治疗落枕8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本组 81例为 1997年以来门诊病人 ,其中男 5 7例 ,女 2 4例 ,年龄 17~ 6 5岁 ,平均 35岁 ,病程最短 4h ,最长 1周。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患侧手三里穴 (在曲池穴下 2寸 ,曲池穴和阳溪穴连线上 )。两侧患病取双侧手三里穴。2 2 针刺方法 患者取坐位 ,患侧手臂平放于桌面 ,以 1 5寸毫针快速直刺手三里穴进针 1~ 1 2寸得气后 ,用提插泻法运针 ,同时嘱患者前后左右缓慢活动颈部 ,每次运针1min ,每 5min运针 1次 ,留针 15min。2 3 推拿手法 针刺得气运针后 ,先以滚揉等手法放松颈肩部肌肉 ;然后用拿法拿风池、肩井、天宗等…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平衡针配合旋转扳法治疗落枕147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47例,男性96例,女性51例;年龄最大53岁,最小16岁。治疗方法取健侧中平穴(位于足三里直下1寸),健侧落枕穴。取3寸、2寸毫针各1支,于中平穴直刺2.5~2.8寸深,落枕穴平刺1.5~1.8寸深。中平穴使用强刺激手法,针感为触电式传导至脚踝或脚趾;落枕穴局部出现酸、胀、麻感,留针5min,每2min行针1次。行针时嘱患者做颈部轻度旋转运动。取针后,嘱患者放松颈部肌肉,医者站患者身后,一手托扶住患者后脑部,另一手托其下颌,双手慢慢向两侧摇颈和旋转数次,乘其不备,骤然将…  相似文献   

18.
笔者采用针刺治疗阳萎 56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6例患者年龄 2 2岁~ 52岁 ;病程 <3个月者3例 ,3~ 6个月者 2 2例 ,6个月~ 1年者 2 5例 ,>1年者 6例。均曾经多方治疗无效。全部患者经泌尿生殖系检查均排除了器质性病变 ,其中 2例有中风病史。治疗方法取中极、阳陵泉为主穴 ,病程较长者配用足三里、太溪。患者仰卧位 ,穴位消毒后 ,中极穴直刺 0 .8~ 1 .2寸 ,捻转法运针 ,加中弱刺激量 ,使针感直达龟头部 ,留针 30 min,出针后揉按针孔。阳陵泉穴直刺 1~ 1 .5寸 ,中等刺激量 ,待觉针下沉紧后留针30 min,出针后揉按针孔。每日…  相似文献   

19.
1 治疗方法 取曲池穴下一寸压痛明显处 ,左颈项痛取左侧 ,右颈项痛取右侧 ,中央疼痛取双侧。找准穴位后 ,常规消毒 ,用 2 8号 1 5寸毫针直刺 ,施强刺激补泻手法 ,行针 3min~ 5min ,留针 30min ,其间每 1 0min行针一次 ,在每次行针中保持较强针感。同时令患者活动颈项 ,幅度由小到大 ,而后出针 ,用干棉球按压针孔 ,以防出血。2 疗效标准 痊愈 :经一次治疗后 ,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颈项活动自如 ;好转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 ,疼痛明显减轻 ,活动基本恢复正常 ;无效 :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3 治疗结果 用本法治疗落…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针灸治疗冠心病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综述如下。1传统针刺魏瑞仙等用子母补泻法治疗瘀血阻络型冠心病,分组分别取双侧神门(本经子穴)或太白(子经子穴)针刺,每隔10min用捻转泻法行针1次,30min后起针。孙国胜等用郄门穴配合额旁1线治疗心绞痛,取双侧郄门直刺1~1.2寸,针感达到胸部时采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运针。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