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膜外腔置管顺畅与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姚文建  范丹  齐国华 《四川医学》2002,23(2):126-127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置管是否顺畅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2 0 0例腰段持续硬膜外麻醉病人 ,穿刺成功后分为两组 ,A组为放置导管顺畅者 ,B组为放置导管不顺畅者。采用 2 %利多卡因麻醉 ,试探剂量 5ml,追加剂量8~ 10ml。测试观察首剂后 5分钟、追加后 10分钟及术毕麻醉效果 :完善、欠完善或失败 ,同时监测收缩压 (SBP)、心率(HR)、指端血氧饱和度 (SpO2 )和心电图 (ECG)。结果 A组 117例 ,阻滞结果完善、欠完善和失败分别为 89例、2 8例、0例 ;B组 83例 ,阻滞结果为完善 47例、欠完善 32例、4例失败 (P <0 .0 1)。结论 硬膜外腔置管不顺畅者比例较大 ,阻滞效果较顺畅者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选择性单侧置管在老年低位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60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侧方置管)和B组(常规置管)。A、B两组病人均取患侧卧位行硬膜外腔穿刺,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后,A组将穿刺针口斜面向患侧(术侧)旋转30°~35°,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5~4 cm,B组按照常规方法置入导管,比较两组硬膜外麻醉的效果。结果:A组麻醉阻滞效果、VAS评分显著优于B组(P<0.05),Bromage运动阻滞3级者A组显著高于B组(P<0.05),而1级者B组多于A组(P<0.05)。结论:硬膜外腔侧方置管法在老年低位手术麻醉中有较好的麻醉和运动阻滞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比较连续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急诊剖宫产病人,随机被分成两组,A组为硬膜外阻滞组,B组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组,各50例。A组选择L2-3,穿刺后置管,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B组病人穿刺L3-4注入布比卡因7.5~10mg(0.25%3ml+0.3m150%葡萄糖).A组病人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mg术后镇痛,B组病人局麻药中加吗啡0.2mg。观察麻醉前后产妇的循环、呼吸变化,麻醉阻滞平面;产妇不适主述。术后记录麻醉平面消退时间、术后疼痛开始的时间。结果:A、B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用药至切皮时间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不适主述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开始疼痛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B组产妇术后皮肤瘙痒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病人。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注药后起效快、作用完善、术中产妇舒适,是理想的剖宫产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熊良志  史永霞  王燕  李元涛 《重庆医学》2008,37(17):1930-1932
目的 探讨一种精确预测硬膜外麻醉效果的方法.方法 40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穿刺并向头部4cm成功置管后,按同时满足"从导管注入2mL空气无阻力,且可立即回抽回约等量气体"2项条件者分为A组,其余为B组.两组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5mL,5min后注入混合液10mL.观察两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效应和麻醉效果,计算上述2项条件预测硬膜外麻醉效果的精确性.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指端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结果 A组患者281例,B组患者119例.两组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B组(P<0.05);A组感觉阻滞所达最高平面和Bromage评分高于B组(P<0.05);麻醉效果优于B组(P<0.01).上述2项条件预测硬膜外麻醉效果优秀和优良的精确度分别为89.3%和98.9%,敏感度分别为94.7%和84.8%.结论 置管后同时满足"从导管注入2mL空气无阻力,且可立即回抽回约等量气体"2项条件与否,是一种精确预测硬膜外麻醉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穿刺深度与麻醉效果。方法:硬膜外麻醉手术400例,A组(160例)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操作,B组(240例)常规麻醉操作,硬膜外穿刺针进入硬外腔指征确切时,再进入2—4mm后置麻醉导管。结果:A组麻醉满意率37.5%,B组80%以上。结论:硬外腔穿刺针进入硬外腔的深度直接影响麻醉效果,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及技巧,可使硬膜外麻醉达到良好的镇痛及肌肉松弛作用。  相似文献   

6.
滑炜  高怀新 《华夏医学》2011,24(2):160-162
目的:通过大样本观察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导管误入血管的先兆指征和规避方法.方法:1 698例需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在施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时根据置管过程中是否遇到阻力分组.置管过程顺畅未遇明显阻力者归入A组;置管过程不顺畅遇到明显阻力者,暂停置管,依据该患者住院号末位数的奇偶性分别归组(设定0为偶数),奇数者归入B组,偶数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RP)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的比较。方法: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5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CSEA)和B组(CEA),每组25例。A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继以针内针实施腰麻,退出腰穿针后行硬膜外腔置管。B组行硬膜外穿刺置管。观察脉搏、血压。麻醉效果。结果:A组比B组阻滞完善,效果满意,术中闭孔反射,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发生率低结论:CSEA用于老年患者的TUILP中镇痛效果优于CEA,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熊良志  王燕  肖峰  李元涛  秦成名 《四川医学》2009,30(8):1233-1235
目的观察硬膜外导管通畅度与子宫切除术患者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关系。方法择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于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4cm成功后,按满足“从导管注入2ml空气无阻力,且可立即回抽约等量气体”两项条件的不同情况,即不同的硬膜外导管通畅度将患者分为3组:通畅组(A组43例)、基本通畅组(B组32例)、不通畅组(c组25例)。3组均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5ml,5min后注入混合液14ml。观察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效应及麻醉效果。结果3组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A组至C组,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逐渐延长,感觉阻滞所达最高平面逐渐降低;3组间运动阻滞程度、腹部肌肉松弛程度及麻醉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结论硬膜外导管通畅度可预测硬膜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
鲍杰 《中国厂矿医学》2000,13(2):119-120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置管角度与单侧脊神经根阻滞的影响 ;方法 :5 0例下肢手术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 ,随机分为头向置管 (A组 )和偏患侧 2 0~ 45°角头向置管 (B组 ) ,每组 2 5例 ;结果 :A组首次剂量注药 5分钟时有一例单侧阻滞 ,10分钟后全部发生双侧阻滞 ;B组 ,有 2例置管时有触电感 ,5分钟时有 7例单侧阻滞 ,10分钟后有 1例单侧阻滞 (P >0 .0 5 ,无显著差别 ) ,2 0分钟后导管拔出 1cm注入 7ml1 6 %利多卡因 ,5分钟后出现双侧阻滞 ;结论 :硬膜外腔的结构、局麻药在硬膜外腔的扩散、导管置入硬膜外腔后的走向等决定了置管角度对单侧脊神经根阻滞无显著影响 ,且偏侧置管增加了置入椎旁间隙 ,刺破血管 ,损伤脊神经根等并发症的发生机会 ,使阻滞不全或失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点法与一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中下腹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妇产科80例,泌尿、普通外科120例,男95例,女105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A组一点法,即第2—3腰椎或第3—4腰椎单次腰麻后,置入硬膜外导管。B组两点法,即第10-11胸椎或第11—12胸椎行硬膜外置管,再行第2—3腰椎或第3—4腰椎单次腰麻。结果麻醉操作中,A组置管困难例数较B组多(P〈0.01),硬膜外置管失败,单独用腰麻者,A组6例,B组无(P〈0.05);麻醉平面超过第4胸椎,A组9例,B组无(P〈0.05);麻醉效果差改全麻者A组共22例,B组1例(P〈0.01)。麻醉优良率A组78%,B组99%。结论两点法与一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更适合于中下腹手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