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经脉所注为输,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在《针灸大成·八脉图并治症穴》后溪治病之“西江月”词中说:“手足拘挛战掉,中风不语痫癫,头疼目肿泪涟涟,腿膝背腰痛遍。项强伤寒不解,牙齿腮肿喉咽,手麻足麻破伤牵,盗汗后溪先砭。”在历代针灸歌赋中,对后溪主病都有具体的记载。如《通玄指要赋》中说:“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  相似文献   

2.
后溪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后溪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溪穴的临床应用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董联玲,孔繁森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路怀忠关键词后溪,临床应用笔者临床应用后溪穴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项背痛王某,女,37岁,1994年ll月30日初诊。主诉:颈项部疼痛不适2年...  相似文献   

4.
边宁涛 《河南中医》2014,34(2):337-337
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腧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能调节督脉气血运行,调诸阳经,使清阳之气得以舒展,主要用于治疗落枕、汗症、头痛等。  相似文献   

5.
后溪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其穴名最早见于《灵枢.本输》中,因其穴在手指外侧,本节后凹陷处,握拳时穴处肉起如山峰,按之似小溪之曲处,故名后溪。针刺时应微握拳,可直刺0.5~1寸,透刺劳宫、合谷可深刺2~3寸。留针期间仍保持进针时的体位,否则易弯针及后遗针感的出现。本穴是临床常用输穴,由于它既是小肠经中的俞穴,又是八脉交会,对督脉病及本经所循行部位发生的疾病均有较好疗效,现结合临床例举典型病例如下。1后溪穴在本经上的应用1.1落枕陈某,32岁,因夜晚睡姿不正,晨起突感左侧颈项强直,活动受限,不能俯仰转动,左颈肩酸胀疼痛并向左肩背及上臂牵引作痛,局部肌肉痉挛紧张压痛明显,外观无红肿,头部呈强直左倾位,X片示无明显骨质病理变化,诊为落枕,即用1.5寸毫针针刺左后溪穴1寸左右,行小幅度高频捻转手法,同时令患者活动颈部,直至疼痛明显减轻。留针期间配合局部推拿手法,20分钟后起针,患者痊愈。按此证由于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使颈部骨节筋肉遭受长时间的过分牵拉而发生痉挛所致,治宜解痉止痛,舒筋活络。《灵枢.经筋》记载:“手太阳之筋……上绕肩胛,循颈,出足太阳之筋前……其病,……腋下痛,腋后廉痛,绕...  相似文献   

6.
后溪穴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溪穴出于《灵枢》,为手太阳小肠经穴,又为本经“输穴”及八脉交会穴——通督脉。该穴定位于第五掌指关节后,横纹头处。主治头项强痛、耳聋、目翳、目眩、肘臂及手指挛痛等多种疾病。笔者结合经络理论,拓宽了本穴的应用范围,现兹举数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后溪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针足运感区配合五脏俞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针刺足运感区,用28号长2寸华佗牌不锈钢毫针,刺入深约3 cm,指下不紧不松而有吸针感时,行快速捻转约200次/min,同时用28号2寸华佗牌不锈钢毫针在背部五脏俞平刺入,针尖朝向腰部,施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1次,治疗15天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方法服用番泻叶.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6%,对照组有效率76.6%.结论头针足运感区配合五脏俞治疗中风后便秘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后溪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溪穴的临床应用杨秀珍(山东省夏津县中医院253200)图书分类号R249关键词穴,后溪医案后溪穴为手太阳经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临床应用甚广,余常独取此穴治疗多种急症,现择取数例略述如下。1落枕韩××,男,30岁。自诉早晨起床后即感右侧颈项疼...  相似文献   

9.
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在五输穴中为木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穴位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者中,握拳取之。兹将我在临床学习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体会,整理报道如下。治后头痛《通玄指要赋》载:“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李××,男57岁,机关干部。患有高血压病,常好枕部疼痛,痛时并有沉重感,头脑不清。经常服降压药也无济于事。我只给他刺了后溪一穴,他立刻感到头脑轻松,头痛顿减大半。隔日针1次,连针3  相似文献   

10.
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临床应用甚广。笔者近年来常以后溪穴为主,选配一定穴位,治疗某些热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后溪穴为八脉交会穴,内通于督脉,外流走于手太阳小肠经,上承手少阴心经,下接足太阳膀胱经。针刺后溪一穴,即可疏调诸经气血,达到平衡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检索近20 a的文献,研究后溪穴的临床应用,发现针刺后溪穴及其配穴可用于治疗头面、颈项、上肢、胸胁、腰背部疾病、肝胆脾胃病、神志病以及皮外、水液病等,其主治范围广泛,涉及临床内外诸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八脉交会穴之一,与督脉相交会,临床应用广泛。笔者通过文献整理,对后溪穴透刺的相关治疗方法进行综述。结果发现,后溪常与合谷、劳宫、三间这三个穴位进行透刺。后溪透合谷,合谷透后溪,二者均可治疗中风后遗症、急性腰扭伤、肩周炎等;后溪透劳宫,对于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盗汗效果显著;三间透后溪,主要治疗中风后手指痉挛。在后溪穴透刺的基础上,也常配合电针、刺络放血、运动疗法等方法,以加强穴位的刺激,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后溪穴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溪穴的临床应用及体会247200安徽省东至县中医院程国顺肩关节周围炎:赵××,女,53岁,右肩疼痛,上举受限二周,疼痛尤以夜间为甚,夜不能寐,不能梳洗、穿脱衣物。初诊取穴后溪,得气后配合被动和主动运动,边活动边捻针,治疗二十分钟后疼痛减轻,复诊取穴...  相似文献   

14.
后溪穴性及临床应用举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后溪穴的临床应用,归纳其穴性为活络止痛、安神醒脑、祛风清热、熄风止痉。并例举其治疗急性腰扭伤、癔病、荨麻疹、面肌痉挛病例四则。  相似文献   

15.
综述独取后溪穴近10年来的临床应用,其中包括落枕、面神经麻痹、麦粒肿、面肌抽搐、偏头痛、急性荨麻疹、足跟摘、急性腰扭伤等。提示:独取后溪穴取穴简便,疗效显著,在临床上不仅可以治疗慢性病,对于急性病也有较好疗效,这种疗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穴,属八脉交会穴,通督脉。笔者近年来在针灸临床中运用针刺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头项强痛”“颈椎骨质增生”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急性腰扭伤秦××,男,49岁,教师。患者在搬重物时扭伤腰部,腰背部疼痛难忍,不能活动,呈疆立...  相似文献   

17.
万飞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8):1359-1359
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腧穴,通过小肠经交肩会于大椎穴而与督脉相通,是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历代医籍记载不少关于后溪穴的治疗作用,如《百症赋》载"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虫","后溪、环跳,腿疼刺而即轻";《玉龙歌》有"付行痤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等。今结合先贤之理论叙及后溪穴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盛青云  吴清明 《河南中医》2021,41(2):279-283
《针灸大成》中记载的关于后溪穴的操作方法有针刺、艾灸、刺血与推拿四种,补泻手法以泻法居多,但须辨别虚实。后溪穴临床适用于痛证、神志疾病、头面五官疾病、皮肤疾病、肢体疾病、儿科疾病等,其中,以痛证、神志疾病以及头面五官疾病运用较广泛,可单独使用,也可配伍其他腧穴。《针灸大成》中虽未直接言明后溪穴补泻,但根据该穴"火"属性及其主治病症不难推测出,后溪多用泻法,泻后溪具有祛风解表、清热解毒、通络止痛、安神醒脑、熄风止痉之效。但在治疗"脾寒发疟"之证时,多施以灸法。  相似文献   

19.
急性扭伤属中医学“伤筋”范畴。笔者在临床上单用后溪穴以针刺为主,治疗多种急性扭伤,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后溪穴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10余年的针灸临床工作中,运用单穴后溪治疗一些常见病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落枕张某,男,27岁,工人,1998年4月7日初诊。患者2天前早晨起床后左侧颈项疼痛,头向患侧倾斜,疼痛向肩部及左上臂扩散,颈项活动受限,并有明显的压痛,颈椎正侧位摄片未见异常,诊断为落枕。取后溪穴以28号毫针直刺0.5~0.8寸深,行强刺激手法,提插捻转3~5分钟,使患者有酸麻胀痛感,同时嘱其做颈部左右旋转及前后活动,患者自觉颈项转动轻松,待疼痛减轻直至消失后慢慢出针,不按针孔,一次即愈。2急性腰扭伤徐某,男,44岁,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