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舌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内经>中就有"心开窍于舌,脾脉系舌本,肾脉挟舌本"等记载,其后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也有具体的论述.舌诊向来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传统上温病注重舌诊,相对忽略了脉诊的重要性。通过探寻温病经典著作——《温病条辨》中对于脉诊在温病诊治中的认识与运用,溯源温病脉诊,辨析温病脉象,鉴别伤寒温病,重视以脉测证,谨察独部脉象,从而构建了温病三焦辨证脉诊框架,亦确立了温病的脉证并治体系等,揭示脉诊在温病辨治中的重要的作用。提示医者在论治温病时,不可有"温病凭舌不凭脉"之偏见,即温病诊治重舌亦重脉。  相似文献   

3.
舌诊和脉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从事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本文从舌、脉诊的原理与意义,舌诊和脉诊在临床辨治中的相互参合、佐证等方面探讨了舌脉合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舌诊是望诊的重点内容之一。脏腑精气皆可上营于舌,而脏腑气血阴阳盛衰又可变见于舌。《临床舌诊法》云:“不独伤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外杂症,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病重者凭于脉,脉难见者凭于舌。小儿幼稚,未谙言语,不能自言其苦;即或能语,也诉说不清。加之小儿脉气未充,病中哭闹尤甚,亦给脉诊带来困难。所以舌诊在儿科辨证论治中尤有特殊意义。笔者结合临床所见,阐述如下: 例一:魏××,女,4岁。1979年12月初诊。患儿发烧三天,体温39℃,咳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北京2008年春季多雨与腻苔、滑脉的关系。方法回顾2008年春季(3—5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中医医院住院的患有内科系统疾病的患者,总结舌诊、脉诊的变化,并与2007年同时期对照,总结临床特点。结果 2008年春季患有内科系统疾病住院的男性216例次,其中舌诊有腻苔95例次,脉诊滑脉75例次;女性212例次,其中舌诊有腻苔82例次,脉诊滑脉80例次。与2007年同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2008年春季多雨对人体的舌诊、脉诊会产生明显影响,腻苔、滑脉所占比例相对增多。  相似文献   

6.
彭仁通 《国医论坛》2021,36(1):9-12
从辨气色、辨脉、辨舌、辨咳喘、辨痰液、辨汗、辨表证等七个方面探究应用小青龙汤的辨证要点,认为咳嗽伴面见水色,脉沉或弦或沉弦,舌苔白滑或舌体胖大,见咳喘或咳而不喘,吐涎沫或干咳无痰,有汗或无汗,见表证或无表证.凡病机属寒饮内伏者均宜用小青龙汤主之.  相似文献   

7.
“舌诊”作为祖国医学望诊中重要一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内经>中,就有许多有关“舌诊”机理的记载,并提出“心开窍于舌”脾脉系于舌本”、“肾脉挟舌本”之说。为后代研究舌象与脏腑功能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舌诊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客观的诊法。以此推断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存亡及病邪部位的深浅。在  相似文献   

8.
古人言"脉可通神",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中独特的诊断方式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从《黄帝内经》出发,追溯中医脉诊由遍身诊法到"独取寸口"的脉诊发展过程,从而进一步探索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使用的诊脉方式及具体脉诊部位。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仲景脉法是《黄帝内经》的遍诊法到《脉经》寸口脉法的过渡;历代医家对"少阳脉"的具体位置的提出与探讨;现代临床上"少阳脉"的诊断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历代医家的文献,认为张仲景"少阳脉"的具体位置为耳部颌厌部位的两额动脉;少阳脉对于小便不利、经水不通的水气疾病有诊断意义。遍身诊法在现代临床上依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基于成熟的脉诊、舌诊信息提取与识别的关键技术,集成便携式辅助诊疗系统突出脉诊、舌诊在中医诊疗中的重要作用,并融合其他四诊信息,实现自动辨证处方的临床辅助诊疗功能。便携式辅助诊疗系统体现了"四诊合参"的中医辨证诊断理念,其便携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贴合临床实际,为脉诊、舌诊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完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成熟的脉诊、舌诊信息提取与识别的关键技术,集成便携式辅助诊疗系统突出脉诊、舌诊在中医诊疗中的重要作用,并融合其他四诊信息,实现自动辨证处方的临床辅助诊疗功能。便携式辅助诊疗系统体现了“四诊合参”的中医辨证诊断理念,其便携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贴合临床实际,为脉诊、舌诊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完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陈明 《河南中医》2007,27(1):3-5
太阳温病属于广义的伤寒范围,是太阳病的主要证型之一,治当辛凉解表,如误用辛温发汗,以温治温;或过早使用下法,使表邪内陷等,可导致风温、结胸等病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试论伤寒与温病学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与温病,不仅在疾病范畴方面有区别,而且在发病观和分证纲领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外感病邪正矛盾的认识中,伤寒学说以人体正气为外感病发生和传变的依据.从而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方法;温病学说以病邪为温热病发生发展变化的主导因素,治疗上则主要体现出辨病施治的优势。两者对立统一,相反相成,使中医外感病学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东汉末年的时代背景、史料记载和仲景原序内容为依据,结合仲景对疾病的认识和瘟疫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伤寒论》不仅论述了伤寒病证,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论述了瘟疫证治,其对瘟疫的认识及治疗预防调护思想对后世疫病学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伤寒学说和温病学说的辨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议。其焦点在于伤寒是为广义伤寒还是狭义伤寒。从历史的、客观的角度论证,应当说伤寒学说孕育着温病学说的起源;温病学说则是随着传染病种类的不断增加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从伤寒中分离出来,并在实践中日益丰富。二者皆属外感病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宋天彬 《世界中医药》2007,2(3):131-132
张仲景不愧为伟大的医学家,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潜心研究,身体力行,总结了当时整个时代的医疗经验,其著述《伤寒杂病论》可以说是集古代中医学之大成,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其伟大之处,在于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革新创造的勇敢精神;在医德方面,更有高尚的情操,曾愤慨地斥责“当今居世之士……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我们研究仲景学说,不但要继承发扬他的学术思想,同时也要学习他的医德,更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在科学史上从来就没有终极的真理,再好的理论或学说,也要经受实践和时间的考验,要不断地完善…  相似文献   

16.
1导言 温病学理论溯源于<内经>,在学术上则继承和发展了<伤寒论>对外感热病的辨证体系,其理论在明清两代的发展成熟则适应了当时温病盛行的医疗实践需要.在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疾病谱的变化,我们面临着将温病学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7.
桂枝在《伤寒论》中运用较广,不同剂量、不同配伍则作用各异。桂枝在不同剂量、配伍时具有解表散邪,补心阳,降冲气,开结气,交通上下等作用,文章从桂枝不同用量、配伍浅析其用法,为临床应用桂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谈《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军 《河南中医》2007,27(4):9-10
吴瑭在著述《温病条辨》时,受到了《伤寒论》的巨大影响。“近师承于叶氏,而远追踪于仲景。”“其处方也,一遵《内经》,效法仲祖。”这种影响不是对《伤寒论》的简单模仿,而是系统地继承,并在继承中加以发展。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三焦辨证是对六经辨证的继承和发展;二、“救津液”思想是对《伤寒论》“存津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遣方用药是对《伤寒论》经方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是一部对外感病进行辨证论治的专著,但其中涉及内科杂证者甚多。如本文所及之"蓄血证"、"热入血室"证、"结胸"证、"脏结"证,既可见无外感变证中,又可于杂病中出现。这四个病证于临床中经常见到,虽然依张仲景之法论治,每获捷效,但究其所以,却不能了了。首先是这几种病的病位问题,自古迄今,无人指点明白。笔者对此谨抒自见,以"蓄血证"蓄于肠道与冲脉,以"热入血室"为热在血分,以"结胸"证为邪结胸膈胃肠,以"脏结"证为邪结在肝。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1分) A型题:每题都有ABCDE5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案卷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