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性,30岁,因畏寒、发烧、粘液血便2个月,并先后癫痫样发作3次,于1989年8月22日入院.1病史 患者于1989年6月10日感头昏,乏力,继不规则畏寒发烧,大便3—4次/d,带脓血,大约病后1月在进餐时突然倒地,意识不清,口眼歪斜,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持续约20 min发作终止,神志转清,尔后又发作2次,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既往无类似发作病史,家族中无精神病史.既往有血吸虫病治疗史.2体检 T 38%℃,P90次/min,R22次/min,BP13.5/9kPa.急性病容,神志清,反应较迟钝.心肺无异常发现,腹部平软,肝肋下触及,剑突下5.5cm,质中等,边缘齐稍钝,有轻压痛,脾未扣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42岁,发热10天,右侧偏瘫,意识不清12小时,于94年8月14日以昏迷原因待查入院。患者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患者入院时神志模糊,T39.2℃,P94次/分,BP17.3/10.7Kpa。瞳孔等大,对光反应存在,口角向右侧歪斜,颈软,无抵抗。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右侧上下肢肌力、肌张力减退,触痛觉正常,布氏征、巴氏征阴性。  相似文献   

3.
患者系男性,31岁,农民。因发热、脓血便1wk,于1988年7月10日入院。患者5月初曾两次到疫区采芦叶,同去兄弟四人均同时发病。体检:体温39.4℃,表情淡漠,神志清楚,心肺正常,肝肋下4cm,剑下7cm,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型血吸虫病单纯用西药毗喳酮常规治疗,患者病情恢复较慢。1987年以来,我们对13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3例患者均系我院住院病人,生活在疫区,有长期的血吸虫疫水接触交。并经粪检找到血吸虫卵5例,COPT试验阳性8例。其中在省级医院行头部CT检查示左额预部或预后区域血吸虫性肉芽肿病变老7例。全部病人均为男性,年龄在23-45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春85年。每年病症样抽搐发作l-2次考2例;3-5次者4例;5次以上者7例。2治疗方法2.l病因治疗毗隆酮12Omg/kg.6d疗法,分次回服。第1…  相似文献   

5.
患者刘××,女,33岁,干部,因发热,阵发性头痛、头昏、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经芜湖弋矶山医院CT检查,怀疑脑型血吸虫病及胶质瘤,于1997年11月17日入院。患者于1997年夏在芦滩洗衣而感染血吸虫病。体检:表情淡漠,神志清楚,体温37.6℃,心肺正常,肝肋下1cm、剑突下2cm。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WBC7.2×10~9/L,N0.75、L0.22、E0.44。IHA1:10(+),反应强度+++,COPT(+),环沉率20%;粪检血吸虫卵(+),Kato-Katz法EPG48。肝功能正常,ECG正常。  相似文献   

6.
脑型血吸虫病(脑血)是较常见的异位血吸虫病。吡喹酮(PQT)的问世,大大提高了本病的临床治愈率。但目前 PQT 治疗脑血的剂量、疗程《血吸虫病防治手册》并无统一规定,现结合临床病例、文献复习谈点个人体会。典型病历  相似文献   

7.
患者王某,女性,17岁,工人。于1994年8月20日开始,患者出现头痛、呕吐、乏力、发热、每天脓血便3-4次等症状。厂医务室和市某专科医院误诊为急性菌痢,治疗无效。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耳鸣、步态不稳等症状,日渐感到视力模糊,精神恍他,右肢体无力,经市精神病医院检查.  相似文献   

8.
患者刘××,女、13岁、学生,因突然四肢躁动、两眼上翻、血压下降、神志不清,于1989年9月22日夜急诊入院。入院前,发热1个月,偶伴畏寒,下午热重,热退有汗。大便稀溏,日l~2次,食欲减退。消瘦,嗜睡,曾以“伤寒”诊治,投以抗菌素未效。患儿居住血吸虫病重疫区,平素喜戏水。 体检:T38.3℃、P104次/min、R22次/min,BP9.3/5.3kp_a,发育正常,皮肤、粘膜未见黄染、破损、(疒节)肿或皮疹、瘀斑,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发现;肝肋下2.5cm、剑下6cm,质软,无明显压痛;脾触及。腹水征阴性;脊柱、四肢无畸形。  相似文献   

9.
脑型血吸虫病是最重要的血吸虫病异位损害,肢体瘫痪是该病主要的并发症。我院从1987~1997年的10年中,共收治14例脑型血吸虫病。以偏瘫为主要体征有9例,均为男性,其中右侧瘫6例,左侧3例。均经“CT”确定占位的部位,完全符合脑型血吸虫病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家兔急性脑型血吸虫病模型,探讨急性血吸虫脑病早期磁共振表现。方法家兔分3组,每组10只;实验组通过钻颅法注射日本血吸虫虫卵悬浮液1 ml(0.9 mg);阴性对照组用相同方法经颅注射生理盐水1 ml;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前两组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3组动物的临床表现,并于术后30 d行头颅磁共振检查;随后取脑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组家兔术后均出现食欲不振、精神异常,偏瘫及体重下降等症状;阴性对照组家兔术后3 d内均出现食欲下降,1周后消失,无异常精神症状;空白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实验组10只家兔磁共振表现均发现异常,表现为T1WI增强,出现片状、结节状强化,脑水肿,脑室扩张,注射针道异常强化,SWI脑内强化结节内异常点低信号及手术侧脑半球内片状低信号。阴性对照组2只磁共振表现为针道异常强化,1只脑室轻度扩张。空白对照组磁共振表现无异常。实验组10只脑组织病理切片均发现异常,其中6只为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结节、非特异性肉芽肿结节以及血管周围炎并存;阴性对照组未发现肉芽肿结节,2只出现血管周围炎;空白对照组脑组织切片正常。结论经颅注射血吸虫虫卵可成功建立家兔急性血吸虫脑病模型;通过观察磁共振图像总结早期血吸虫脑病表现,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48例脑型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CT证实病灶较大、占位效应明显、有明显颅高压症状、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完全排除胶质瘤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按常规口服吡喹酮治疗。48例中,术后恢复良好35例,肢体瘫痪加重8例,肢体麻木加重5例,新出现癫痫发作2例,无手术死亡。提示手术结合药物治疗脑型血吸虫病可获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用吡喹酮一日疗法(60mg/kg)治疗9例有癫痫症状的脑型日本血吸虫病的效果。治疗于1983年7月~1985年7月在马尼拉的圣拉柴洛医院,即菲律宾国立传染病医院进行。病例选择标准为:经粪检、直肠活组织检查或环卵沉淀试验确诊为日本血吸虫病,所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可排除由其它疾病(包括吡喹酮治疗有效、菲律宾有流行的、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猪囊尾蚴病和肺吸虫病)引起;CT脑部扫描显示有脑型日本血吸虫病的异常特征(从5例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型血吸虫病在临床上报道不多,作者曾遇1例在他院误诊转来我站, 方某,男性,36岁,手工业者。因畏寒发热40d,头痛、呕吐2个月入院。患者於1987年6月上旬开始发热,体温38~39.5℃,多在午后发热,热前有畏寒,汗出热退,大便每天3~4次伴少量脓血便,在当地医院拟诊为“伤寒”,经治无效,於6月30日转市级医院,予以大量氨苄青霉素等药治疗,患者仍有发热,继而出现头痛,以左侧为剧,  相似文献   

14.
日本血吸虫通常寄生于门静脉系统,其病变多限于肝、大肠、肠系膜和小肠,若成虫寄居或虫卵肉芽肿病变发生于门静脉系统之外,称为异位血吸虫病。脑型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病中最为常见的异位血吸虫病之一,又是异位血吸虫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近年来脑型血吸虫病的病例屡见报道,说明异位血吸虫病并非是罕见疾病。由于脑型血吸虫病的临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血”)的治疗护理中,有以下体会。1治疗1.1病原治疗“急血”病人,如果不予病原治疗,部分患者可以演变成慢性血吸虫病。某些重型“急血”病人,如不进行病原治疗,则高热持续不退,病情加重,可在短期内形成腹水、全身浮肿等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因此,对“急血”患者必须及时病原治疗。1.2降温发热是“急血”的主要症状。对于40℃以上的高热病人,可适当给予激素降温,待体温降至39℃左右,再服吐隆酮较为安全。方法是:5%GNS250ml+地噻米松5mg静滴qd,其优点是:改善中毒症状,病人精神…  相似文献   

16.
例1为41岁男性,淮北某工厂干部。8月25日出差期间在皖南某县河中游泳达3小时之久,上岸后全身即出现红色小丘疹伴搔痒,一天后消失。29日起,畏寒发热,体温波动在39℃~40℃,伴全身酸痛,纳差,乏  相似文献   

17.
患者章某某 ,男性 ,2 5岁 ,农民 ,住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从未治过血吸虫病。3个月来逐渐出现头痛、右侧上下肢体麻木、口词不清、口角向左歪斜 ,时有恶心、呕吐。入院前不能行走、失语、舌向左倾斜进食困难。 1 998年 9月住进安医大一附院 ,经 CT扫描 ,诊断左侧脑占位 ,瘤体3 .5× 4 .2× 6.2 cm,择期手术切除。在手术台前 ,一专家根据 CT图像的特点 ,怀疑为血吸虫肉芽肿占位 ,决定停止手术 ,行吡喹酮治疗。入本站后 ,神志清楚 ,症状与体征如上述。免疫学检查 :IHA(-)、COPT(-) ;大便沉孵血吸虫毛蚴 (-) ,外周血象正常。口服吡喹酮 1 2 …  相似文献   

18.
吡喹酮治疗脑型血吸虫病1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3年来,我们采用吡喹酮治疗脑型血吸虫病共14例。在14例中,男13例,女1例;年龄15~35岁:农民11例,渔民2例,手工业者1例。14例中1例手术开颅经脑部组织病理切片找到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于1997年收治4例脑型血吸虫病,经吡喹酮治疗后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4例患者均为居住血吸虫病流行区农民,有明显疫水接触史。IHA阳性(1∶10),1例粪检查到血吸虫卵。均无发热史、脑外伤史及原发性癫痫史,血、尿、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既往有血吸虫病治疗史。例1:男性47岁,农民,头昏、头痛20余天,伴恶心,视力模糊,右上肢麻木。颅脑CT示左额叶皮质病灶,拟诊“颅内肉芽肿,寄生虫病不排除”。头颅MRI示左额叶皮质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型血吸虫病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脑型血吸虫病患者病例资料,评估外科手术治疗脑型血吸虫病效果.结果 25例患者接受血吸虫性肉芽肿全切除术,17例患者因病灶累及功能区或2个以上脑叶而接受血吸虫性肉芽肿全切除术.术中无患者死亡.术后随访发现,31例患者完全恢复,且能正常工作、生活;2例肢体轻度麻木;3例术后癫痫发作;2例死于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自然死亡.结论 外科手术是一种有效治疗脑型血吸虫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