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平乐三七接骨丸对兔桡骨骨折血清及骨折端骨痂转化生长因子(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表达的影响。方法:取72只普通级新西兰兔建立骨折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后分别给予平乐三七接骨丸混悬液、骨肽片混悬液及0.9%氯化钠溶液灌胃。于术后第1、2、4、8周检测血清TGF-β1、BMP-2水平及骨痂组织TGF-β1、BMP-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术后第1、2、4、8周,中药实验组血清及骨组织TGF-β1、BMP-2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中药实验组BMP-2表达在术后2周达到峰值,早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平乐三七接骨丸可能通过激活TGF-β/BMPs信号通路,诱导TGF-β1、BMP-2早期表达,并增加其表达量,促进兔桡骨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土家族药接骨膏在家兔骨折愈合中对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日本大耳白兔制作左侧桡骨3mm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接骨膏实验组(简称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每组24只。实验组给予接骨膏外敷治疗,对照组不予治疗。于术后2W、4W、6W处死实验动物,每组动物处死前行DR摄片,然后取骨标本组织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BMP-7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骨痂出现时间较早,数量多,骨痂阴影密度高,且骨性愈合时间和骨髓腔再通较早;实验组纤维连接和纤维骨痂形成较早,成骨细胞数量较多,骨痂及骨性愈合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早,骨痂面积大,生长速度较快;免疫组化MOD值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表明,以5.0g/kg(体重)接骨膏外敷能明显促进家兔骨折局部BMP-7表达和骨痂形成,有效的促进骨折愈合。结论:接骨膏通过促进骨折局部BMP-7的表达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土家药接骨膏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理。方法:以新西兰兔建立左前肢桡骨骨折模型,实验分为接骨膏组、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通过X线检测骨折愈合进程,血清钙磷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OC、PINP、FGF2、ALP及ACP5的浓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骨折愈合进程,IHC检测骨折部位骨母细胞bFGF的表达,来研究接骨膏对新西兰兔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接骨膏组的桡骨骨折线提前1周消失,血清钙峰值提前1周出现,钙磷乘积峰值显著升高,IL-6、TNF-α的下降速度更快、浓度更低(P<0.05或P<0.01),而血清中OC、PINP、FGF2、ALP的浓度更高(P<0.05或P<0.01),血清中ACP5浓度在造模后第7天达到峰值,随后呈快速下降趋势,显著提前骨痂、骨髓腔形成与贯通及骨钙化和血管生成的时间,骨母细胞bFGF的表达量更高。结论:接骨膏对新西兰兔桡骨骨折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我院自制驳骨膏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血清中钙、磷及钙磷乘积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根据骨折移位情况采用手法整复,治疗组在复位情况下局部外用驳骨膏再行夹板外固定,对照组仅进行夹板外固定,对两组分别于骨折后第1、2、3、4周静脉抽血,测定血清钙、磷、钙磷乘积的含量,观察驳骨膏对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结果:75例外用驳骨膏的治疗组较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缩短。治疗组血钙含量,在骨折后第1周明显升高(P0.01);第2、3、4周血钙均逐渐下降(P0.01或P0.05)。相反,治疗组血磷含量,在骨折后第1周下降(P0.05);第2、3、4周血磷均逐渐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钙下降和血磷升高均更明显(P0.05)。结论:驳骨膏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具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价格低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骨痛仙胶囊对骨折愈合过程中Ⅰ、Ⅱ型胶原及BMP-2mRNA的转录水平的影响,分析其促进骨折愈合的分子机理。方法:健康成年家兔45只,做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成治疗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骨痛仙胶囊、骨折创伤散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术后1周、2周、4周后处死家兔取材,用原位杂交法测定骨Ⅰ、Ⅱ型胶原及BMP-2表达,并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比较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各时间段治疗组Ⅰ型胶原表达mRNA的转录水平均增强,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给药组Ⅱ型胶原表达mRNA的转录水平第1周明显提高,第2、4周Ⅱ型胶原明显衰落,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骨折部位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mRNA的转录水平比其它二组明显提高(P<0.05),同样在一周时提前达到高峰。结论:本课题从Ⅰ、Ⅱ型胶原及BMP-2mRNA转录三个层次讨论骨痛仙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从实验结果中我们看到,本实验采用家兔骨折模型,从组织学看,骨折2周达软骨修复高峰,之后进入骨基质骨化及塑性期,直至4周达到塑性的高峰。本实验发现Ⅰ型胶原mR-NA表达在骨折后两周明显小于4周,而Ⅱ型胶原mRNA表达在骨折后2周明显大于4周,这提示Ⅰ型胶原mRNA表达在骨化及塑性期最明显,Ⅱ型胶原mRNA表达在软骨修复期最明显,与Hiltrunen和Sandberg等报道结果一致。若骨痛仙组与阳性对照组、模型组进行比较观察,则发现Ⅰ型胶原mRNA表达,无论在骨折后2周还是4周,前者均大于后两者;而Ⅱ型胶原mRNA表达,前者均小于后两者,提示骨痛仙组的骨形成加快,已提前进入骨化及塑性期。另外,在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BMP-2的表达及其mRNA的转录水平呈动态变化,即骨折后开始升高,2周左右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骨痛仙胶囊可明显地促进实验性骨折家兔的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2骨痛仙胶囊能够调节实验性骨折家兔Ⅰ、Ⅱ型胶原及BMP-2mRNA的转录水平。促进骨痂由纤维骨痂到骨性骨痂的转变。3Ⅰ、Ⅱ型胶原及BMP-2是观察骨折愈合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由软骨组织向骨组织变化过程对应着Ⅱ型胶原向Ⅰ型胶原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桡骨远端取骨植骨治疗指骨干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13例手指外伤造成指骨干骨缺损或部分缺损行桡骨远端取骨植骨治疗,术后石膏托外固定2~3周。结果对本组13例进行3~12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桡骨远端取骨植骨治疗指骨干骨缺损全部愈合,愈合时间最短为9周,最长为21周,平均为13.5周。结论桡骨远端取骨植骨治疗指骨干骨缺损疗效好,可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愈合及手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骨碎补对骨折愈合中血生化指标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为了进一步探讨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A)、骨碎补组(B)和伤科接骨片组(C)3组,造成骨折模型后,分别给于生理盐水、骨碎补水煎液、伤科接骨片混悬液。术后第7、14和21天每组各处死动物4只,取血并取出骨标本,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及骨切片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碎补组血钙、磷浓度乘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ALP活性始终高于对照组(P<0.01)。骨碎补组骨痂组织中TGF-β1免疫组化染色明显强于对照组。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可能有以下几方面:①提高血钙、磷的浓度乘积 ,促进钙磷沉积;②增强机体内成骨活动,提高血清ALP的活性;③增加TGF-β1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桃仁、木香、黄芪分别与红花配伍对实验性SD大鼠早期桡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厚度及BMP-2表达的影响,探讨骨折三期辨证的治疗方法。方法:256只SD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桃仁红花组、木香红花组、黄芪红花组4组,每组各64只,每组再随机平均分为4个小组,分别作为骨折后第3、7、10、14d组,每小组16只。于造模后第3、7、10、14d,处死1小组大鼠。取材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骨痂厚度、BMP-2-DAB显色计数观察BMP-2阳性细胞数。结果:造模后第3d,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标本BMP-2阳性细胞数及骨痂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后第7、10、14d,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标本BMP-2阳性细胞数及骨痂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桃仁红花组、黄芪红花组与木香红花组比较,标本BMP-2阳性细胞数及骨痂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香与红花配伍能显著提高SD大鼠早期桡骨骨折断端局部BMP-2的表达水平,增加骨痂厚度,就促进SD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表达作用而言,理气活血法可能是四肢闭合骨折早期的较佳治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伤科接骨片对家兔骨折模型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学参数的影响,探讨该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36只雄性新西兰家兔制成右侧桡骨中上1/3标准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伤科接骨片组,每组18只.每组实验动物又分3个亚组,即11天处死组(Ⅰ组)、21天处死组(Ⅱ组)和35天处死组(Ⅲ组),每亚组6只.术后第2天开始给药,于术后第11、21、35天分别处死各亚组动物,取骨痂上下共1 cm的骨组织进行不脱钙骨切片,用计算机半自动图像数字化分析仪测量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骨折愈合过程中膜内成骨的计量学静态参数在11天时,伤科接骨片组骨小梁数量(Tb*N)较空白对照组高(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Tb.Sp)较空白对照组低(P<0.05);21和35天时,伤科接骨片组骨计量学静态参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是通过增加骨折愈合早期膜内成骨过程中骨小梁的数量和使骨小梁结构变得致密,而促进骨折愈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痛膜对日本大耳白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内高压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为临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治疗组(骨痛膜组)、对照组(通络祛痛膏组)、基质膏组,除正常组外,均行静脉结扎建立兔右下肢骨内高压模型.造模5周后分别以骨痛膜、通络祛痛膏、基质膏外用,治疗3周测量兔双下肢胫骨上端的骨内压,然后取造模侧胫骨上端骨髓血测量血液流变学变化,骨内压测量结果采用t检验,骨髓血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采用q检验.结果:造模组骨内压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骨髓血血液流变学状态较正常组有明显改变(P<0.01),骨痛膜组与通络祛病膏组均有降低骨内压作用(P<0.01),血液流变学状态更趋于正常(P<0.01),两组的骨内压和血液流变学状态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痛膜外贴能有效地降低日本大耳白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内高压,明显改善骨髓血血液流变学状态,并可使其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从而起到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有利于软骨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骨痛膏局部外敷对膝关节炎家兔的骨内压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作用,为中药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OA)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2只,体重2-2.5kg左右,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骨痛膏组(用药组)、天和骨通膏组(对照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均在无菌条件下,行右侧股静脉结扎,建立兔骨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与造模组不予处理。8周后,骨痛膏组用骨痛膏行右膝关节外敷,3天1次,共3周。天和骨通膏组用天和骨通膏行右膝关节外敷,3天1次。共3周。后用BL-410生物机能系统测量兔双膝关节骨内压,然后取骨髓血测量血液流变学,骨内压测量结果采用配对资料均数的t检验进行分析,骨髓血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采用q检验进行分析。结果:造模组兔右膝关节发生了类似于临床早期OA的病理改变:骨内压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骨髓血血液流变学状态较正常组有明显改变(P〈0.01)。经过3周的治疗,用药组的骨内压和血液流变学等各项指标均趋于正常(P〉0.05),而对照组的骨内压和血液流变学等各项指标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痛膏外敷能有效降低膝关节家兔骨内高压,明显改善骨髓血血液流变学状态,并可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从而起到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有利于软骨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鹿茸后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BMP-2的表达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伤科接骨片组B、鹿茸低剂量组C、鹿茸高剂量组D。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2天灌药,于术后7、14、21天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出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痴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TGF-β1、BMP-2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痴厚度及骨痴组织中TGF-β1、BMP-2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2周。对照组出现在第3周。结论:高剂量鹿茸能够增加大鼠骨折端骨痂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并能增加TGF-β1、BMP-2在骨痴组织中表达,可能为鹿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刘继平  程玥  张恩户 《陕西中医》2009,30(4):506-508
目的:观察骨愈灵胶囊灌胃31d对实验性大鼠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SD大鼠用骨剪咬断桡骨,造成双侧标准骨折模型,次日灌胃给药,分别于处死大鼠前间隔7d腹腔注射四环素50mg/kg做两次标记;于灌胃14d、31d后处死,取双侧造模处桡骨做不脱钙切片,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上作骨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骨折31d骨愈灵大剂量组、丹参组骨小梁骨量、骨小梁宽度及成骨细胞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中剂量组、丹参组类骨质面积明显小于空白组。骨折14d,骨愈灵中剂量组、丹参组矿化沉积率、骨形成率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骨愈灵胶囊灌胃31d对大鼠桡骨骨折有较好促进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的表达及接骨合剂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30只,制成左右桡骨为1.5 cm的骨缺损模型,左右侧桡骨骨缺损处用同种异体髂骨骨松质制成颗粒状植骨分成两组:一组用接骨合剂饲养,另一组用普通饲料饲养,于手术后1,2,4,6,8周处死动物取材,标本进行HE、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1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BMP-2表达呈弱阳性,实验组4周时表达呈强阳性,6,8周时表达呈阳性,对照组4周时表达呈阳性,2,6,8周时表达呈弱阳性。结论接骨合剂对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观察骨痛仙胶囊对骨折愈合过程中Ⅰ、Ⅱ型胶原mRNA的转录水平的影响,分析其促进骨折愈合的分子机理。方法健康成年家兔45只,做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成治疗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骨痛仙胶囊、骨折挫伤散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术后1周、2周、4周后处死家兔取材,用原位杂交法测定骨Ⅰ、Ⅱ型胶原表达,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比较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各时间段治疗组Ⅰ型胶原mRNA的转录水平均增强,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给药组Ⅱ型胶原mRNA的转录水平第1周明显提高,第2、4周Ⅱ型胶原明显衰落,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痛仙胶囊与阳性对照组骨折挫伤散均能调节骨折愈合中的相关胶原基因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两组之间相比,骨痛仙胶囊调节骨折愈合中的Ⅰ、Ⅱ型胶原基因表达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2):144-148
目的:观察消定膏对兔胫骨骨折愈合中骨钙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不同时相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骨缺损法造成家兔胫骨3mm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消定膏组,外敷消定膏治疗后,分别于第7天、第14天、第28天、第42天4个不同时相点每组随机抽取8只,心脏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骨钙素浓度,取骨痂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与RT-PCR技术检测骨痂中TGF-β1、BMP-2、BMP-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局部应用0.5g/cm~2消定膏后,与对照组比较,消定膏组血清骨钙素浓度值在各个时相点均高于对照组,消定膏组骨痂出现时间早、骨痂量多、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消定膏组BMP-2、BMP-7、TGF-β1免疫组化MOD值、RT-PCR表达量在4个不同时相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术后14天左右出现峰值,明显早于对照组(28天)。结论:消定膏对兔胫骨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可能通过调控骨痂组织中TGF-β/BMP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骨痛仙胶囊对兔Ⅰ、Ⅱ型胶原蛋白mRNA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骨痛仙胶囊对骨折愈合过程中Ⅰ、Ⅱ型胶原mRNA的转录水平的影响,分析其促进骨折愈合的分子机理.方法:健康成年家兔45只,做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成治疗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骨痛仙胶囊、骨折挫伤散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术后1周、2周、4周后处死家兔取材,用原位杂交法测定骨Ⅰ、Ⅱ型胶原表达,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比较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各时间段治疗组Ⅰ型胶原mRNA的转录水平均增强,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给药组Ⅱ型胶原mRNA的转录水平第1周明显提高,第2、4周Ⅱ型胶原明显衰落,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痛仙胶囊与阳性对照组骨折挫伤散均能调节骨折愈合中的相关胶原基因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两组之间相比,骨痛仙胶囊调节骨折愈合中的Ⅰ、Ⅱ型胶原基因表达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骨伤方冲剂对骨折愈合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镇秋  廖威明 《中医药学刊》2006,24(7):1324-1328
目的:探讨骨伤方冲剂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同时了解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骨伤方冲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骨伤方冲剂)和空白组(0.9%生理盐水组),每组18只。造成骨折模型后,从手术后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治疗组给予骨伤方冲剂的生理盐水悬液,空白组给予0.9%生理盐水。于术后第1周、2周、3周每组各处死动物6只,采血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骨折愈合过程中,治疗组(骨伤方冲剂)血清钙磷离子浓度乘积显著高于空白组(生理盐水组)(P〈0.01);与空白组对比,治疗组血清ALP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治疗组与空白组血清ALT、AST和Cr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伤方冲剂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可能是:提高血钙、磷的浓度乘积,促进钙磷沉积;增强机体内成骨活动,提高血清ALP的活性;同时骨伤方冲剂对肝肾功能无影响,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中药增骨丸对去卵巢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血、尿及骨形态学的影响。将 32只 8月龄wistar大鼠 (♀ )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和增骨丸组 ,每组 8只。正常组切除一小段肠系膜 ,其余 3组切除双侧卵巢。术后 1周开始给药 ,连续用药 3个月后取血 ,处死前 1天收集 2 4h腔腹尿液 ,剥取第 2腰椎置 10 %福尔马林液中固定。测定血Ca、P及ALP ,尿Ca、P及Ca/Cr,腰椎脱钙后切片 ,HE染色 ,光镜下观察骨小梁宽度及小梁间隙。结果显示 ,增骨丸组血ALP显著高于模型组 (P <0 .0 1) ,而尿Ca却低于模型组 (P <0 .0 5 ) ;骨形态学增骨丸组骨小梁排列变得密集 ,小梁增宽 ,间隙变窄。表明增骨丸能改善去势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丢失 ,起到保护骨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成洪  龙亨国  詹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6):1262-1263,1446
目的:观察接骨3号方对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取成年新西兰白兔72只,造成桡骨骨折,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接骨3号汤;B组:等量生理盐水灌服;C组予仙灵骨葆胶囊,分别于术后3周、5周和7周行X线摄片、骨折处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MP-2的表达。结果:3周、5周时A组与C组的BMP-2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X线骨骼片和组织学观察均显示A组优于C组。结论:接骨3号方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的持续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