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胃肠术后氟比洛酚酯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胃肠手术的120例患者,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术后行PCIA。按照镇痛泵药液种类及舒芬太尼用药剂量的不同平均分为四组:A组舒芬太尼150μg。B组舒芬太尼50μg+氟比洛芬酯200 mg。C组舒芬太尼100μg+氟比洛芬酯200 mg。D组舒芬太尼150μg+氟比洛芬酯200 mg。观察并记录术后即刻(T0)、2 h(T1)、4 h(T2)、12 h(T3)、24 h(T4)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PCIA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T2~T4时刻C、D组VAS评分和PCIA泵按压次数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B、C组Ramsay评分显著低于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A、D组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200 mg复合舒芬太尼100μg PCIA可为胃肠术后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胃肠手术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100例,术后行PCIA,背景剂量2 ml/h,按压剂量2 ml/次,负荷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药液量100 ml分别含舒芬太尼150μg(A组)、舒芬太尼50μg+氟比洛芬酯200 mg(B组)、舒芬太尼100μg+氟比洛芬酯200 mg(C组)、舒芬太尼150μg+氟比洛芬酯200 mg(D组)。观察并记录术后即刻(T0)、2 h(T1)、4 h(T2)、12h(T3)、24 h(T4)患者镇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PCIA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C、D组在T2~T4时VAS评分和PCIA泵按压次数明显低于A、B组(P<0.05),T1~T3时B、C组Ramsay评分显著低于A、D组(P<0.05)。术后24 h内A、D组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200 mg复合舒芬太尼100μg/ml静脉自控镇痛可为胃肠外科患者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产程潜伏期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联合0.1%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80例单胎、足月、有分娩镇痛要求的初产妇,ASAⅠ或Ⅱ级,随机分2组(n=40),潜伏期组(L组)于产程潜伏期(宫口开0.5~2.5cm)行分娩镇痛,活跃期组(A组)于产程活跃期(宫口开3.0~5.0cm)行分娩镇痛。经L2,3行脊椎-硬膜外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10μg后,硬膜外置管连接PCEA装置,镇痛泵内含0.1%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0.5μg/ml,设定单次剂量5ml,锁定时间10min,无背景剂量。镇痛期间持续监测产妇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胎儿心率及宫缩强度,记录镇痛情况、产程、催产素使用情况、阴道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产妇循环、呼吸功能指标及胎儿心率均在正常范围;与镇痛前比较,2组镇痛期间VAS评分均降低(P〈0.01);与A组比较,L组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的用量、PCEA有效和总的按压次数较多,总镇痛时间长(P〈0.01),单位时间的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用量、VAS评分、产程、分娩方式构成比、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运动阻滞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潜伏期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10μg联合0.1%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0.5μg/ml PCEA可产生安全、有效地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年龄对小剂量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关节和下肢骨科术后病人75例(ASAⅠ-Ⅱ级),年龄22岁-85岁,根据年龄分为A组(22岁-45岁)、B组(46岁-64岁)和C组(65岁-85岁),每组25例。术后三组均经硬膜外导管接通并开启电子镇痛泵,三组药物配伍和PCA给药模式相同:负荷剂量5μg,背景剂量1μg/h,PCA追加剂量2.5μg,锁定时间3 min。记录PCA开机给负荷量后0、4 h、8 h、20 h、24 h和48 h舒芬太尼累积用量、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及治疗措施,并计算术后第二天舒芬太尼累积用量。结果术后4 h、8 h、20 h和24 h等时间点A组VAS评分高于B组和C组(P〈0.01)。术后8h和20h等时间点B组VAS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A组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0.01)。结论年龄以及伴随年龄增加发生的椎管内退行性改变是影响小剂量舒芬太尼PCEA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老年病人效果最好,不良反应少,适宜老年病人选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60例均实施舒芬太尼复合8 mg昂丹司琼镇痛,按照舒芬太尼的用量分为3组,各15例。S1组的剂量为1.5μg/kg,S2组为2μg/kg,S3组为2.5μg/kg。手术结束后接止痛泵进行PCIA,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8 h、24 h、48 h血压,脉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S1组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明显高于S2、S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组不同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S2组、S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3组术后出现2例嗜睡,与S1组、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2μg/kg复合昂丹司琼8 mg用于LC后PCIA,镇痛作用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不同浓度舒芬太尼与左旋布比卡因混合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 择期经腹行子宫切除术病人90例,年龄41~64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30):Ⅰ组(舒芬太尼0.4μg/ml配伍0.2%左旋布比卡因)、Ⅱ组(舒芬太尼0.5μg/ml配伍0.2%左旋布比卡因)、Ⅲ组(舒芬太尼0.6μg/ml配伍0.2%左旋布比卡因)。均采用LCP模式给药,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1ml/h,单次给药剂量2ml,锁定时间10min,全程镇痛24h。观察和记录病人PCA泵开启时和开启后4、8、16、20、24hMAP、HR、视觉模拟法(VAS)评分、Ramsay评分、总按压次数/实际有效进药次数(D1/D2)比值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PCA泵开启后8、12hVAS评分降低(P〈0.05);3组术后镇痛期间未按压的例数Ⅰ组最少,Ⅲ组最多(P〈0.05);3组按压次数〉9次的例数Ⅲ组最少(P〈0.05);D1/D2比值Ⅰ组高于Ⅱ组、Ⅲ组。Ⅰ组有4例需硬膜外追加吗啡,Ⅰ组发生低血压1例,Ⅱ组发生头晕1例。3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 舒芬太尼0.6μg/ml与0.2%左旋布比卡因混合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后PCEA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初产妇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PCEA组硬膜外腔注射0.1%罗哌卡因+0.5 μg/ml舒芬太尼的混合药液10 ml负荷量,然后连接硬膜外镇痛泵;PCIA组先静脉注射25 μg负荷剂量的瑞芬太尼,然后连接静脉电子镇痛泵.测定患者VAS疼痛评分和Bromage评分,记录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镇痛后1~3 h,PCE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PCIA镇痛效果不及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PCEA,但操作简单、起效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丙帕他莫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丙帕他莫复合舒芬太尼组(PS组):丙帕他莫8 g+舒芬太尼1μg/kg+生理盐水总量100 ml;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2μg/kg+生理盐水总量100 ml。两组镇痛液负荷量5 ml,PCIA镇痛泵维持量2ml/h,追加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4、8、12、24和48 h疼痛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及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PS组与S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2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术后4、8、12 h Ramsay评分明显高于PS组(P<0.05)。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PS组低于S组(P<0.05)。结论丙帕他莫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PCIA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老年脊柱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将90例择期全麻下脊柱手术老年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术后均行PCIA,分别给予舒芬太尼1μg/kg(A组)、舒芬太尼1.5μg/kg(B组)、舒芬太尼2μg/kg(C组)。观察给药后4、8、12、24、48 h各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与C组各时点之间镇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点镇静评分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脊柱术后PCIA的理想剂量为1.5μg/kg。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喉部分切除术患者60例,男44例,女16例,年龄35~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组(SD组),每组30例。术毕行PCIA,S组配方为舒芬太尼1.5μg/kg;SD组配方为舒芬太尼1.5μg/kg+右美托咪定5μg/k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配成100 ml,背景输注速度2 ml/h,单次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4、8、12、24 h的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例数、咳嗽次数、吸痰次数及吸痰时躁动数、睡眠时间以及术后PCIA期间切口出血、心动过缓、肺部感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不同点VAS疼痛评分均≤4分。与S组比较,SD组术后不同时点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咳嗽发生次数及吸痰时躁动明显减少,术后当日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5)。两组术后切口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补救镇痛,未见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发生。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PCIA用于喉部分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且能明显减轻患者气道反应,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减少术后刺激性咳嗽次数,降低吸痰时躁动发生,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初产妇400例,ASA Ⅰ或Ⅱ级,足月、单胎、头位,无妊娠并发症及硬膜外麻醉禁忌证.分为硬膜外镇痛组和非镇痛组(n=200).硬膜外镇痛组宫口开至3 cm时,采用0.1%罗哌卡因混合0.5 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镇痛,宫口开全后停止镇痛.记录镇痛前和镇痛15 min时VAS评分;评价运动阻滞程度;记录分娩方式、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Apgar评分和新生儿体重;记录镇痛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硬膜外镇痛组镇痛15 min时VAS评分由(8.3±0.8)分降至(1.6±1.1)分(P<0.05).与非镇痛组比较,硬膜外镇痛组顺产率和阴道器械助产率升高,剖宫产率降低,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延长(P<0.05).2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Apgar评分和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镇痛组下肢运动阻滞发生率为0.5%,下肢麻木发生率为9.0%,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5%.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产妇产程潜伏期和活跃期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应,评价潜伏期镇痛的可行性。方法120例无产科及硬膜外阻滞禁忌症的单胎孕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潜伏期组(L组):当进入产程、但宫口〈3cm进行镇痛;活跃期组(A组):当宫口≥3cm进行镇痛。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两组分别单次给予0.1%、0.15%罗哌卡因与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0—15ml。30min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药物为0.1%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的混合液,PCA量6ml,锁定时间20min(L组)、15min(A组)。行VAS评分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记录产后产妇的不良反应,对新生儿行Apgar评分。结果两组镇痛后VAS评分均降低,与A组比较,L组镇痛前VAS评分降低,镇痛后20、30min VAS评分升高,下肢麻木发生率升高,镇痛前催产素使用率及镇痛后催产素追加率降低(P〈0.05)。两组产程、剖宫产率和器械助产率及镇痛满意度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超过95%)(P〉0.05)。结论产妇产程潜伏期0.1%罗哌卡因混合0.5μg/ml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效应随机、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采用随机、多中心方法探讨硬膜外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娩单胎孕初产妇240例,自愿接受分娩镇痛,无产科及硬膜外阻滞禁忌证,年龄<35岁,孕周>37周,体重<100 kg,随机分为2组(n=120)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组(S组)和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组(F组).当产妇宫口开至3 cm时,L2,3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S组硬膜外注射0.15%罗哌卡因和0.5 μg·ml-1舒芬太尼混合液试验剂量5 ml,观察5 min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后追加上述混合液5~10 ml,30min后以0.1%罗哌卡因和0.5 μg·ml-1舒芬太尼混合液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F组混合液以2 μg·ml-1芬太尼替代0.5 μg·ml-1舒芬太尼,其他用药情况均与S组同.两组PCA剂量均为6 ml,锁定时间均为15 min.于镇痛前、镇痛10、30、60 min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采用改良Bromage分级法测定),记录镇痛起效时间、首次PCA时间、镇痛药物用量、低血压、镇痛不良反应、镇痛满意度、生命体征、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与镇痛前比较,镇痛期间两组VAS评分降低(P<0.05),镇痛效果满意;镇痛10、30和60 min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0.05),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S组首次PCA时间延迟约14 min,PCA用量和有效次数减少(P<0.05),S组皮肤瘙痒发生率增高(P<0.05).PCA用量舒芬太尼6 μg,芬太尼36 μg,用量比1∶6.两组产后镇痛满意度优良率(分别为95%和93.5%)、镇痛起效时间、VAS评分、镇痛后催产素使用率、产后失血量、产程、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及新生儿产后1、5 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舒芬太尼镇痛持续时间长于芬太尼,效价为芬太尼的6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产妇分娩时舒芬太尼或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应。方法无产科及硬膜外阻滞禁忌证的阴道分娩单胎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2组(n:60):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PCEA组(S组)和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PCEA组(F组)。当产妇宫口开至3cm时,L_(2,3)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S组硬膜外注射0.15%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试验剂量5 ml,随后追加上述混合液10 ml,30min后以0.1%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的混合液行PCEA;F组混合液中以2μg/ml芬太尼替代0.5μg/ml舒芬太尼,其他用药情况均与S组同。两组PCA剂量为6 ml,锁定时间为15 min。记录产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生命体征、产程、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镇痛期间VAS评分均降低,S组镇痛20~60 min VAS评分均低于F组。两组镇痛起效时间、达最高镇痛平面的时间、最高绝对平面、PCA实际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组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高于F组,舒芬太尼、芬太尼用量分别为16±8、(70±28)μg,比率为1:4.4。两组产程和分娩方式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分娩时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或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PCEA均可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 对比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 52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0.1%罗哌卡因-芬太尼组和0.075%布比卡因-芬太尼组。采取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产程时间、生产方式、胎儿心率(FHR)及新生儿SpO2。结果 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良好且无显著性差别(P〉0.05)。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中无运动神经阻滞者分  相似文献   

16.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 58例胸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PCEA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PCEA组病人手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维持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对照组根据需要间断肌注哌替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麻醉前、手术结束、术后24h和48h血浆NPY和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结束时血浆NPY及血清皮质醇浓度均较麻醉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分娩镇痛时硬膜外罗哌卡因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确定分娩镇痛时硬膜外罗哌卡因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 30例ASA Ⅰ级初产妇,在第一产程宫颈开至2~3 cm时,L2,3硬膜外间隙穿刺,头端置管3 cm,注射负荷量罗哌卡因10 ml,第1例产妇罗哌卡因浓度为0.5%,应用序贯法确定下一例产妇的药物浓度,相邻浓度比值为1.04.注药后30 min时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价下肢运动阻滞程度.结果 罗哌卡因运动阻滞的EC50为0.674%,95%可信区间为0.651%~0.697%.结论 分娩镇痛时第一产程硬膜外罗哌卡因(10 ml)运动阻滞的EC50为0.674%,95%可信区间为0.651%~0.697%.  相似文献   

18.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围手术期口服塞来昔布的多模式镇痛方案与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接受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联合应用围手术期口服塞来昔布及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的多模式镇痛(联合组,20例),另一组术后单独应用PCIA(PCIA组,2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联合组患者返病房后即刻及其后每6h经留置的股神经阻滞管注入0.25 s/ml罗哌卡因20ml.PCIA组只连接静脉PCIA装置,芬太尼浓度10μg/ml,每次自控输注2 ml,无背景输注,锁定时间5 min.两组均在术后48 h内记录患者运动及静息状态下的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肢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记录术后24、48、72和96h的体温、膝关节屈曲度.结果 术后4 h,联合组患者的VAS显著低于PCIA组(P=0.026);48 h时运动和静止状态下,联合组患者VAS均显著低于PCIA组(P=0.031).术后4h,联合组患者的运动阻滞程度显著高于PCIA组(P<0.001);术后24、48 h,联合组患者运动阻滞完全消退.联合组患者术后48、72和96 h的体温明显低于PCIA组(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CIA组.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低浓度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围手术期口服塞来昔布是一种安全有效、镇痛效果良好的多模式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