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中成药》2016,(10)
目的研究家兔外用九一丹后,汞在皮肤、肝、肾、脑组织中的变化。方法家兔分为两组:煅石膏组及九一丹组,在家兔背部造成面积为5 cm×5 cm创面,创面处分别给予煅石膏及九一丹,连续给药4周,于停药第1、40、92天解剖家兔,取创周皮肤、肝、肾、脑组织,检测组织中的汞含有量。结果与煅石膏组比较,停药第1天,九一丹组皮肤、肾组织中汞含有量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停药第40天,九一丹组肾组织中汞含有量仍偏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停药第92天,肾组织中汞含有量恢复正常。结论家兔外用2倍人临床剂量的九一丹4周,皮肤及肾组织汞升高,停药后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单次外用含汞制剂九一丹(煅石膏-升丹9∶1)及升丹后对家兔急性毒性的影响,从而评价受试物安全性。方法:将家兔分为4组:煅石膏组(赋形剂对照组)、九一丹组、90 mg升丹组及180 mg升丹组。在各组家兔背部两侧,造成面积各为5 cm×5 cm创面;于创面处分别给予270 mg煅石膏、300 mg九一丹、90 mg升丹及180 mg升丹,约5 h后清洗创面。给药前、给药后24,72 h,7,14 d心脏采血检测血汞及肝肾功能指标ALT,AST,CREAT,BUN;给药后14 d解剖各组家兔,取肝、肾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煅石膏组比较,90,180 mg升丹组给药后24,72 h CREAT升高,24 h至7 d BUN升高(P<0.01或P<0.05);与给药前比较,180 mg升丹组给药后24,72 h AST升高;九一丹组及90,180 mg升丹组给药后24 h至72 h血汞浓度升高(P<0.01);90,180 mg升丹组可引起家兔肝、肾病理性改变。结论:各给药组给药后,血汞浓度均升高,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90,180 mg升丹组对家兔肝肾指标有一定影响,同时引起肝脏及肾脏的病理性变化,而九一丹对家兔肝肾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为中医传统制剂九一丹外用的临床安全性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临床观察选择乳房慢性炎症性创面的患者28例,连续外用九一丹711 d,分别于用药前、用药期间和停药观察期进行血汞、尿汞浓度检测。并定期监测相关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24 h尿蛋白等。结果:临床研究中患者创面外用九一丹,用药天数711 d,分别于用药前、用药期间和停药观察期进行血汞、尿汞浓度检测。并定期监测相关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24 h尿蛋白等。结果:临床研究中患者创面外用九一丹,用药天数711 d,每天单位面积用药量1.211 d,每天单位面积用药量1.22.6 mg/cm2,临床研究中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第1天,血汞、尿汞即上升,至用药第4天至第7天升至高峰,停药后第1天血、尿汞浓度即明显下降,血汞可在停药后14 d内恢复至正常水平,尿汞至停药后142.6 mg/cm2,临床研究中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第1天,血汞、尿汞即上升,至用药第4天至第7天升至高峰,停药后第1天血、尿汞浓度即明显下降,血汞可在停药后14 d内恢复至正常水平,尿汞至停药后1428 d内逐渐下降接近正常水平,停药后3月尿汞降至正常水平,研究病例用药后均未出现急、慢性汞中毒的表现,相关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波动。结论:九一丹外用治疗乳房慢性炎症性创面,用药后患者血汞、尿汞水平上升,但在停药后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姜露散对大鼠感染性创面提脓祛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大鼠背部感染性创面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姜露散组、九一丹组、模型组。每天分别给予姜露散、九一丹创面换药,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创面换药,1次/d,连续治疗14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创面脓腐脱落时间。第3、7、14 d,记录创面分泌物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溶菌酶含量;ELISA法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IL-1β含量。第7、14 d,酶法检测主要肝肾功能指标。结果:姜露散组和九一丹组创面脓腐脱落时间均明显短于模型组(P〈0.01)。姜露散组和九一丹组第3 d创面分泌物量计分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第3、7 d,姜露散组和九一丹组创面肉芽组织中溶菌酶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创面肉芽组织中IL-1β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第7、14 d,九一丹组血清BUN、CREA、ALT含量明显高于姜露散组和模型组(P〈0.05)。结论:姜露散可能通过提高创面肉芽组织中吞噬细胞溶菌酶含量及创面肉芽组织中IL-1β含量来达到对感染性创面提脓祛腐的作用,其用药安全性优于升丹制剂(九一丹)。  相似文献   

5.
红升丹外用治疗尖锐湿疣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红升丹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对疣体消毒后以红升丹点涂于创面,并对其血汞及尿汞含量、肝肾功能进行严格的监测。结果:本组30例中,所有患者在1~3周中疣体均已脱落,创面愈合。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随访中无复发病例,血汞及尿汞含量、肝肾功能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红升丹治疗尖锐湿疣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法评估九一丹外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安全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观察50例九一丹外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在用药前、用药后第4天、停药第1、14天检测的血尿生化指标;在用药前、用药后第1、4、7天、停药第1、14天检测患者血汞、尿汞,并于停药第28天和停药3个月检测患者尿汞含量。并在用药前、用药后第1、4、7天及停药第1天记录创面情况,用药量及用药天数。在筛选到有重要影响的安全性指标后,PLSDA建立影响因素的潜在安全性判别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的适用性,并使用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评价潜在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九一丹外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对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24 h尿蛋白及α1微球蛋白(α1-MG)影响较大;PLSDA判别模型预测准确率为74.00%,模型的特异度、灵敏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6、0.7037及0.8084。通过模型筛选到3个对潜在安全性具有较大影响的因素:用药前疮腔体积、用药天数和用药量。结论PLSDA法能够用于分析中医临床的相关信息,筛选出九一丹外用安全性监测的主要指标为尿β2-MG和尿NAG;用药量和用药时间是影响血汞、尿汞的最主要因素,依据这两大因素建立的九一丹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安全性分级仿真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临床九一丹外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经皮重复给予大鼠不同浓度含轻粉玉红膏,考察体内汞的吸收及蓄积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玉红膏组、2倍浓度玉红膏组、4倍浓度玉红膏组和1.6%轻粉组.于破损皮肤重复给药(剂量为0.04 g·cm-2)2周、4周和停药4周时,分别测定大鼠血、尿中汞含量和心、肝、脑、肾组织中汞的蓄积量.结果:连续给药4周时,玉红膏组大鼠血中汞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其他各实验组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和给药剂量的增高,吸收入血的汞含量和尿中汞的排泄量均明显增高.给药4周时,实验组各组织汞含量均升高,其中肾最高,脑最低.停药4周时,各实验组大鼠血、尿中汞含量均恢复正常,各组织汞含量明显下降.结论:玉红膏经破损皮肤给予大鼠4周,吸收入血的汞量甚微,体内汞的蓄积主要在肾脏,汞主要从尿液排泄.提示临床长期使用玉红膏应监测患者体内汞含量和肾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破损皮肤模型大鼠连续给予朱红膏4周和停药4周各相关指标的检测,探讨其对汞蓄积和肾组织形态的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破损皮肤对照组、朱红膏低、中、高剂量组。于连续给药4周和停药4周后,分别测定尿汞、血汞、肾汞、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尿蛋白(PRO)和尿液pH,计算肾脏系数,进行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连续给药4周,3个剂量组大鼠尿汞、血汞和肾汞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且存在量毒关系。停药4周,3个剂量组大鼠尿汞和血汞含量均恢复正常,肾汞含量仍明显升高(P<0.01)。高剂量组大鼠NAG显著升高。停药4周,不同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结论:对破损皮肤大鼠长期大剂量使用朱红膏会出现汞蓄积,有可能造成肾组织损伤,临床使用朱红膏应积极监测患者体内的汞含量和肾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9.
玉红膏单次给药家兔体内汞的吸收及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含0.4%轻粉的玉红膏单次给药后家兔体内汞的吸收及毒性,以考察玉红膏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日本大耳白家兔12只,雌雄各半,分为3组,分别为基质(凡士林)对照组,玉红膏组,0.4%轻粉组。按1.56 g.kg-1(0.039 g.cm-2,相当于临床日用剂量的2倍)单次经皮给药,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和主要脏器中的汞含量来确定体内汞的吸收情况,以血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血尿素氮(BUN)评价给药后对家兔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单次经皮给药后,和基质对照组相比,玉红膏和0.4%轻粉组家兔血中汞含量未见明显差异,不同时间点家兔血中汞含量和给药前相比也未见明显升高;和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家兔肝、肾中汞含量显著升高,心、脾和脑中汞含量均没有显著变化;各组血生化指标BUN,Cr,AS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和基质对照组相比,玉红膏组、0.4%轻粉组ALT显著升高。结论:玉红膏单次经皮给药后家兔吸收入血的汞很少,但在肝、肾组织中有一定蓄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外用制剂拔毒生肌散(BDSJS)中汞成分在破损皮肤大鼠体内的蓄积情况。方法:破损皮肤大鼠连续涂敷BDSJS 4周,分别在给药4周及停药4周测定血液、尿液、肾脏中汞的含量;测定大鼠的尿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β2-微球蛋白含量、肾功和肝功等血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并观察肾等脏器的组织形态。结果:给药4周,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血汞、尿汞、肾汞含量均明显升高;停药4周,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尿汞含量分别下降89%,78%,93%,肾汞含量分别下降55%,51%,57%,血汞含量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BDSJS对肾脏的影响最明显。高剂量组大鼠的肾脏系数、尿β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可见2只大鼠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停药4周,肾脏系数、尿β2-微球蛋白及肾脏的组织形态变化基本恢复正常。结论:BDSJS连续给药4周可导致汞成分在血液和肾脏中的蓄积,主要蓄积在肾脏。当肾脏中的汞成分达到一定量时,可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造成损伤。BDSJS 2.2 mg.cm-2可造成肾小管的轻度损伤,但其损伤是可逆性的,停药4周后可基本恢复,1.1 mg.cm-2为安全剂量。  相似文献   

11.
木香包合物长期给予对大鼠及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及犬长期灌胃给予木香包合物(clathrate-Aucklandia lappa Decne;Cla-ALD),对机体产生的毒性反应及程度、探寻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损害的可逆性。方法:大鼠80只、比格犬24只,按长期毒性试验方法学op给予3个月,停药恢复2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比格犬及大鼠在给药3个月后,表现出一定的毒性。作为肝、肾、血液学、生殖系统(♂)损伤的一些指标统计后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大鼠161 mg/kg(相当于临床人用剂量20倍)、犬48mg/kg(相当于临床人用剂量6倍)对大鼠体重、进食、一般状态、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等均无明显影响。毒性反应呈可逆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肾脏病(CKD)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KDⅠ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雷公藤组予雷公藤多甙片60 mg/d,对照组予肌苷片0.6 g/d。2组均治疗6个月,停药观察6个月。观察指标为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Ccr)、血压、肝功能、血常规、血脂、临床症状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雷公藤组尿蛋白减少,且停药6个月后尿蛋白仍稳定。尿蛋白定性由治疗前(+)~(),减为治疗后(-)~(+);镜下血尿也减轻。结论雷公藤多甙能显著降低CKDⅠ期患者蛋白尿与血尿,保护肾功能,有利于患者长期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针刺和温胆汤加减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安全性指标(血肝/肾功能指标)、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血脂指标和相关临床指标(心绞痛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安全性指标(血肝/肾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予针刺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可改善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证候,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改善血脂,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且无肝肾损伤,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香丹注射液安全性实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对香丹注射液进行肌肉刺激性、血管刺激性、全身过敏性及溶血性实验,以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在肌肉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2只家兔注射香丹注射液后48 h的变化。在血管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2只家兔分别连续5 d注射香丹注射液及生理盐水的变化。在全身过敏实验中,6只豚鼠隔日3次腹腔注射香丹注射液,于首次给药后第14天和第21天分别静脉注射香丹注射液,观察15 m in内动物的变化。在溶血性实验中,观察本品在4 h内有无溶血和聚集现象。结果香丹注射液对家兔股四头肌无刺激作用,对家兔耳缘静脉无刺激作用,对豚鼠未见过敏反应,家兔无溶血现象。结论香丹注射液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更昔洛韦在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抗病毒药更昔洛韦静脉注射后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浏定药物在兔血、尿、组织中浓度的经时变化。结果:家兔静注3种荆童更昔洛韦后血药浓度变化符合开放式三房室模型特征。消除半衰期1.7 h。药物在体内分布广泛,肾脏中血药浓度最高。AUC与剂量呈正相关。24 h尿中原型药物排出黄占给药贡的90.8%。结论:更昔洛韦在家兔体内消除较快,无明显蓄积。  相似文献   

16.
佐太是含重金属藏药的典型代表,迄今仍缺乏现代安全性评价数据。该研究通过佐太的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单次给药汞分布试验、长期汞蓄积毒性试验及其复方当佐的临床安全性初步观察,以期获得佐太的药用安全数据。急性毒试验发现:半数致死量试验的各组KM小鼠未出现死亡和中毒现象,未做出佐太LD50;佐太的最大耐受量为80 g·kg-1。亚急性毒性试验发现:佐太在低剂量(13.34 mg·kg-1·d-1)和中剂量(53.36 mg·kg-1·d-1)时可降低Wistar大鼠血清ALT,AST,Crea水平,且在低剂量时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剂量(2 000 mg·kg-1·d-1)佐太可显著增加血清ALT,AST,Crea,MDA水平;血清BUN和GSH水平随着剂量增加而降低,呈显著性量效关系。单次给药分布试验发现:佐太单次给药24 h后,Wistar大鼠的肾脏、肝脏及肺中汞含量出现升高趋势,且在肾脏中呈显著剂量依赖性。长期蓄积毒性试验发现:KM小鼠在临床等效剂量(6.67 mg·kg-1·day-1)给药佐太4.5个月、停药1.5个月,从2.5个月时肾脏开始出现显著性汞蓄积,停药后又逐步降低,而肝、脾和脑中汞含量及血清ALT,AST,TBIL,BUN,Crea均无显著性变化;在给药4.5个月时KM小鼠肾、肝和脾组织有轻微结构性变化,停药后又恢复正常;佐太组动物体重增加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当佐临床安全观察发现:受试者在临床剂量下服药当佐1个月,血清生化、血常规和尿常规各指标均无不良变化。该研究证实了传统藏药佐太的毒性极低,其临床配伍药用安全性较好,在临床剂量下和临床服药周期内对机体无不良作用,但长期大剂量用药可能会对肾脏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烟酰水杨酸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生物利用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等药动学特性。方法烟酰水杨酸生物样品的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犬按100 mg·kg-1剂量口服烟酰水杨酸,其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特征,消除半衰期为0.61 h,且符合一级动力学消除。家兔按100 mg·kg-1剂量给予烟酰水杨酸后相对生物利用度为64%。小鼠按100 mg·kg-1剂量给烟酰水杨酸后,血浆中浓度低,心、肝、脑、肾中分布少,其代谢产物烟酸和水杨酸在血浆组织器官分布较多。烟酰水杨酸兔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7.3%~57.4%。尿中烟酰水杨酸浓度低,排泄以烟酸和水杨酸及其代谢产物为主。结论烟酰水杨酸吸收快,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组织分布少,消除半衰期短,在血浆及肝脏中被分解成水杨酸和烟酸,主要以水杨酸和烟酸及其代谢产物经肾排泄。  相似文献   

18.
中药黄芪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阳  张云鹏  孙影  张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9):3545-3546,3549
目的观察黄芪煎剂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以评价其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180 g/kg)、中(90 g/kg)、低(45 g/kg)剂量组和对照组,给大鼠连续灌服黄芪煎剂90 d,给药期间每日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停药后1,30 d分别处死动物,测量大鼠体质量,检测血、尿常规和血生化,测定主要脏器质量系数并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连续给药3个月对大鼠的一般状况,血、尿常规,主要脏器质量及其系数均无影响;心、肝、脾、肺、肾脏无病理变化。除停药1 d后高剂量组γ-GT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停药1 d后有8只大鼠胃黏膜呈现糜烂性损伤并散在点状出血点,光镜组织学检查为炎性改变。另2只胃黏膜正常。停药30 d后高剂量组有6只胃黏膜出现糜烂性损伤,但范围较小,程度较轻,且未见有出血点。结论黄芪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可较大剂量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