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与择期介入对左室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左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到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时间分为急诊组(n=29)、延迟1组(n=27)及延迟2组(n=30),测定住院期间及治疗后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急诊及延迟1组LVEF及LVEDD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延迟2组改善无明显差异。结论左室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及2周前延迟介入对心脏功能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随访情况。方法 AMI患者70例,分为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细胞移植组在常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药物与介入治疗)基础上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皮下注射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连续5 d,第6天分离外周血干细胞悬液,将采集后的干细胞悬液经overthe wire球囊导管中心腔注入梗死相关动脉(IRA),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照组反给予常规方法(药物与介入)治疗。2组患者在移植前及移植后5.2年(4.85.5年)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形态及心功能变化、室壁节段性运动积分、生存率及心脏事件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随访5.2年,干细胞移植组完成随访30例,对照组28例。2组均无死亡病例,对照组因急性左心衰住院6例(21.4%),高于移植组1例(3.3%)(P<0.05)。干细胞移植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50.0±8.2)%升高至(56.0±8.9)%(P<0.05),左室壁节段性运动积分指数WMSI由(1.219±0.190)下降至(1.111±0.108)(P<0.05),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由(63.8±24.9)ml减少至(53.1±24.6)ml(P<0.05),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无显著性变化,由(134.2±36.7)ml降至(119.2±30.3)ml(P>0.05)。对照组介入术前及术后5.2年LVEF、WMSI、EDV及ESV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AMI可减轻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各节段心肌圆周应变率(SrC)、径向应变率(SrR)及心肌扭转角度变化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1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心肌梗死组,4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使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分别测量心尖水平与瓣环水平左室短轴各节段心肌的圆周应变率、径向应变率、心肌扭转及 LVEF 指标,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应变率及左室扭转角度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结果(1)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左室容积较对照组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VEF 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各节段心肌 SrC、SrR 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各节段心肌扭转角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直线相关方程显示,急性心梗组患者各节段 SrC、SrR 及扭转角度均与 LVEF 具有相关性,其中左室整体扭转角度与 LVEF 相关性较好(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力学发生了严重改变,其中心肌扭转较应变率对心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亚急性期心肌梗死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对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其中介入治疗组31例,于心肌梗死亚急性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ICA)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随访4~6年,观察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直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的变化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介入治疗组左室舒张末直径增大较对照组减轻,LVEF与对照组比,介入治疗组LVEF无明显下降或有所提高,心功能(NYHA)分级介入治疗组无明显下降,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率介入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结论心肌梗死亚急性期进行PCI治疗能够减轻左室重构,防止及减少左室腔扩大、LVEF下降,减少心功能损害,降低心血管事件,而明显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裴凤群 《当代医学》2012,(27):117-118
目的探讨和分析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超声检查和测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后7d,各项心脏超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后对照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P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犬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分离、诱导及培养,并经冠脉移植诱导好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探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受损心肌的能力。方法:12只杂种犬,依手术日期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对照组(6只),仅移植与干细胞组等量的细胞培养液;Ⅱ组:移植组(6只),移植培养好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细胞移植组将体外分离、诱导及培养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经标记后在心肌梗死后1~2 h经冠状动脉植入心脏;对照组植入等量培养液;所有动物在手术后7天、11周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实验完成后取犬心脏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MSSCs)移植后11周,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移植组可以检测到5-溴脱氧尿核苷(B rdu)标记阳性细胞,对照组5-溴脱氧尿核苷(B rdu)免疫组化检测为阴性,位于5-溴脱氧尿核苷(B rdu)标记阳性细胞同一部位的连续组织切片处肌钙蛋白Ⅰ(Tropon inⅠ)染色阳性和连接蛋白43(Connexin43)染色阳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经冠脉移植的骨髓基质干细胞(MSSCs)可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与代谢,改善心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延迟PCI术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心肌灌注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病情稳定后7~10天,行延迟PCI术.随机分成骨髓细胞移植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的经静脉心肌超声造影(IMCE).结果:移植组LVEF由术前(37.26±4.21),1月后上升到(54.42±5.26)(P<0.05);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38.86±4.63)vs(40.28±4.56)](P>0.05).LVDd移植组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不显著[(50.23±3.42)vs(52.48±3.26)](P>0.05);而对照组[(50.96±2.68)vs(64.31±3.28)](P<0.05),心脏有扩大趋势.经静脉心肌超声造影(IMCE),A·β(dB/s)移植组由术前的(2.37±0.16)增加到术后的(15.60±0.24);较对照组(2.06±0.12至7.98±0.23)增加更为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延迟PCI术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改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延缓左室扩大;可改善梗死区心肌灌注,明显增加心肌血流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体骨髓干细胞冠状动脉内注射对改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25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患者在心肌梗死发生14d后进行冠状动脉内注射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时,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左室射血分数(EF%),术后第3、7、14、28、56天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VEGF浓度。结果干细胞移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前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发生再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和死亡的概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血清VEGF浓度移植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通过自体骨髓干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能增加患者血清VEGF浓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冠状动脉内注射改善心功能的治疗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方法选择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25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心肌梗死发生14d后进行冠状动脉内注射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时,采用^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心肌灌注(SPECT积分)、左室射血分数(EF%),术后第3、7、14、28、56天时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VEGF(pg/ml)浓度。结果干细胞移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前两组间心肌灌注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心肌灌注及左室射血分数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血清VEGF浓度在细胞移植后3、56d时移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浓度在细胞移植后7、14、28d时细胞移植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通过自体骨髓干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增加患者血清VEGF浓度,改善心肌灌注,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猪心肌梗死(心梗)后冠脉内注射移植骨髓干细胞时心室重_构的影响.方法 前降支球囊封堵法成功建立10头猪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随机均分为安慰刺组和移植组.造模1周后,移植组冠脉内注自体骨髓干细胞,安慰剂组注射1640培养基作为对照.造模前、造模后1周、造模后3月分别行心脏超声和SPECT检查,对比观察骨髓干细胞自体移植对急性心梗后左室重构的影响.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移植组造模后3月时左室舒张内径更小,心尖室壁厚度更大,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更小,射血分数更高.结论 骨髓干细胞自体移植能有效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1.
庞新权  郭鑫  李洁 《中原医刊》2009,(12):30-31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作用。方法62例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0例。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比较治疗前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PCI治疗后LVED、LAD、LVEDV、LVESV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LVEF和LVFS明显增高(P〈0.01),血运重建时间越早,心功能恢复越好。结论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尽早行PCI治疗,可改善心脏功能,逆转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AMI患者分为两组,常规强化内科保守治疗组(A组,n=20)和在此基础上的血运重建治疗组(B组,n=45),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C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AMI后1周、3月及6月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与心房收缩期流速的比值(VE/VA)。。结果:A组和B组各时点的LVEDD、LVESD、LVEDV及LVESV均大于C组(P〈0.05),LVEF和VE/VA均小于C组(P〈0.05);B组6月时LVEDD、LVEDV、LVESV及3月和6月时LVESD较A组相应时点显著降低(P〈0.05),而B组6月时LVEF较A组显著升高(P〈0.05),A组和B组同时点间的VE/V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MI患者出现明显左室重塑和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减退,血运重建可有效恢复冠状动脉前向血流,抑制AMI后中期心室重塑,并改善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 )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RT-3DE测量25名首发左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整体射血分数(LVEF)、心肌梗死组及对照组节段射血分数(r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LAD、LVEDV、LVESV较对照组增大( P <0.05),LVEF较对照组减低( P <0.05);心肌梗死组125个梗死节段rEF较300个非梗死节段和对照组减低( P <0.05),非梗死节段较对照组减低( P >0.05);心肌梗死组LVEF与LVEDV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有效的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研究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治疗方案近期疗效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采用超声心动图定量测定患者治疗一周左右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面积缩短分数(FAC)、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二尖瓣血流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及E/A值,并在梗死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77例首发心肌梗死分为3组,PCI组30人,溶栓组27人,保守治疗组20人.超声心动图左室功能指标:3组间比较:LVEF及FAC在治疗后1周及此后随访的1个月和3个月时,PCI与溶栓组均显著高于保守组;LVDD及LVSD PCI与溶栓组均显著低于保守组,PCI与溶栓组之间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E、A、及E/A值3组间比较无差异.3组自身比较:PCI组与溶栓组的指标如:LVEF、FAC在治疗后1月、3月较1周均增大,LVDD及LVSD则相反,而保守组各指标虽有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的指标评价AMI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是方便可行的,PCI及溶栓治疗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均可有效改善AMI后的心功能,提高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NSTE-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74例NSTE-AM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组(20 mg/晚)及强化治疗组(40 mg/晚),超声测量治疗24 h内及3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并于24 h内、3个月测定血浆NT-proBNP。结果两组患者LVEF、LVEDd及NT-proBNP在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24 h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LVEF较常规治疗组升高更明显,LVEDd则进一步下降,血浆NT-proBNP亦进一步下降。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治疗NSTE-AMI心力衰竭可以进一步提高心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再灌注水平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86例成功接受急诊PCI术的AMI患者,根据心肌Blush分级分为0+1级组(n=26)、2级组(n=32)和3级组(n=28)。于PCI术前及术后24h、48h、14d测定血浆BNP浓度,14d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血浆BNP水平PCI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24h、48h和14d时Blush0+1级组>Blush2级组>Blush3级组,24h时分别为(631±285)ng/L、(362±149)ng/L和(278±135)ng/L(P<0.05);48h时:(482±246)ng/L、(278±112)ng/L和(205±124)ng/L(P<0.05);14d时:(257±133)ng/L、(163±78)ng/L和(119±50)ng/L(P<0.05)。14d时BNP水平与LVEDVI(r=0.75,P<0.01)、LVESVI(r=0.78,P<0.01)呈正相关,与LVEF(r=-0.63,P<0.01)呈负相关。结论急诊PCI后心肌再灌注水平显著影响AMI患者血浆BNP水平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覃俊安  张施明  林小刚 《西部医学》2009,21(9):1512-1514
目的观察比较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对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扫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4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46例,卡托普利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组36例。治疗1周~12个月后,观察三组临床疗效。行二维超声心动图(CUG)检查,分别测定计算并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DVI)、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乙VPWT)的变化。结果培哚普利治疗组和卡托普利治疗组CUG各指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治疗12个月后培哚普利组LEDVI、LESVI均显著低于卡托普利组(P〈0.05),而LVEF显著高于卡托普利组(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D能有效防止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的发生。培垛普利与卡托普利比较,疗效更高、安全性更大、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