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输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输液致过敏性休克16例,分析引发休克的原因,以利于预防和治疗。结果头孢菌素及中药针剂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高。结论掌握头孢菌素类及中药针剂的适应症;头孢菌素用前要作皮试;中药针剂不要超剂量应用,而且要控制输入浓度及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输液致过敏性休克16例,分析引发休克的原因,以利于预防和治疗。结果头孢菌素及中药针剂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高。结论掌握头孢菌素类及中药针剂的适应症;头孢菌素用前要作皮试;中药针剂不要超剂量应用,而且要控制输入浓度及速度。  相似文献   

3.
崔俊 《中原医刊》2003,30(11):42-43
中药针剂在基层医院应用相当普遍 ,中医、西医都经常使用 ,用之得当可起到治疗效果 ,用之不当会带来减低药效、毒性反应及其他不良作用 ,现将我们在多年中药工作中对针剂应用的体会总结如下 :1 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中药针剂种类较多 ,每一种针剂药物都有中医辨证施治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例如疾病是外感发热 ,即邪郁太阳之表 ,或邪郁少阳 ,半表半里之发热 ,不用清热解毒 ,和解退热 ,疏风清热之药。若用苦寒清热解毒、清营凉血之药 ,不但无疗效 ,还会引邪入内 ,冰伏邪遏 ,使病情反而加重。如果疾病是邪热在营血 ,不用清营透热、凉血之药 ,而…  相似文献   

4.
中药针剂辨证治疗带状疱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多发生于中老人并伴有疼痛,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以阿昔洛韦为主,选择性小,且对后遗神经痛无特殊有效药物。中药针剂治疗本病,选择性大,只要辨证准确即可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就中药针剂治疗带状疱疹作一介绍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10种静脉用中草药针剂的不溶性微粒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0种临床单次用量超过10ml的中药静脉用水针剂在加入输液后不同粒径的微粒数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以香丹注射液为主合辨证配伍应用中药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以予香丹注射液静滴和西医酌情对症治疗,治疗组辨证分型配伍应用中药针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各证型显效率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香丹注射液为主合辨证配伍应用中药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就常用中药注射液与其它针剂配伍后产生的变化作一综述,以供临床用药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7种中药注射液对输液微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中药注射液对输液微粒的影响.方法:利用ZWF-4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按临床用药组合对7种中药注射液与输液的混合液进行了微粒测定和比较.结果:输液中加入中药注射液后微粒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液中加入中草药注射液可使微粒显著增加,应加强对中草药注射液输注微粒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和异物可引起静脉炎、血管肉芽肿、肺水肿、血栓、过敏反应、类热原反应、肿瘤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中国药典对输液的不溶性微粒(以下简称微粒)作了限度规定,检查合格才能用于临床。近年来,经药剂人员的努力,药厂生产和医院自制输液中的微粒已远低于药典标准。但临床广泛应用大输液配伍针剂给药,经加入不同剂型的针剂(水针剂、粉针剂、中草药针剂)后,输液中的微粒数量往往不同程度地增加,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本文观察到输液中添加上述各型针剂后,不溶性微粒大幅度增加,尤以加入中草药针剂为甚,其次是粉针剂,以水针剂增加的微粒数较少。现报道如下。 1 加针剂前、后输液微粒变化  相似文献   

10.
张云燕  轩茜 《中原医刊》2003,30(8):45-45
本文对62例顽固性咳嗽患者,取膻中、肺俞(双)穴,以中药针剂(柴胡、鱼腥草、穿心莲)行穴位注射,同时以上述药物行雾化吸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程艳红 《吉林医学》2016,(4):1002-1003
目的:评价不同输液器引起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的效果,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使用中药注射液患者8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一次性微量输液器(带滴管)进行输液,研究组患者选择一次性输液精密输液器进行输液,统计患者在输液时的不良反应及临床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输液器材后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主要有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神经毒性反应,皮肤及附件损害,呼吸系统反应及肝肾系统反应,对照组416例患者使用中药注射液患者中,有78例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而研究组的416例患者中,31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45%,研究组患者不同类型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注射剂输液采用一次性精密输液器时可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中药针剂常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和中毒反应。现将临床常用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1发生原因1.1中药针剂质量中药针剂内在质量不稳定将导致疗效不稳定,并影响安全性;药材质量的不稳定,基础杂质未去除干净,针剂中微粒的多少、稳定性、溶解性对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直接影响。1.2药物中的抗原成份蝮蛇抗栓酶等针剂中含有的毒性蛋白,水牛角、鹿茸精等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容易产生过敏反应[1]。1.3中药针剂量及浓度超量使用是造成中药针剂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原因之一。中药针剂一般按药材量100%~300%制成,随意加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5种中药静脉注射液与葡萄糖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变化。方法:用微粒分析仪分别测定配伍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及其与中药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香丹注射液)配伍后的微粒数目,并考察配伍后不同时间测得的微粒数目。结果:输液与中药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显著多于配伍前(P〈0.05)。结论:输液与中药注射液配伍后微粒数目明显增多,在临床应用中应重视此现象,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中微粒过多会造成局部血管堵塞 ,供血不足 ,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牙肿、过敏反应、热源样反应等[1]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起效快、作用持久、副作用小 ,临床上常与输液配伍静滴 ,而其与输液配伍后 ,配伍液的澄明度合格但不溶微粒超标 ,潜在危害较大。本研究对几种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后的配伍液进行了不溶性微粒检测 ,证实了输液配伍后澄明度合格而不溶性微粒超标的可能性 ,并观察到不同粒径的不溶性微粒倍增程度不同。1 材料与仪器1 .1 实验材料 :葡萄糖注射液 ( GS,…  相似文献   

15.
姜志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94-3194,3200
黄芪注射液是提取黄芪中有效成分的中药针剂,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保护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益气养心、扶正去邪、利水消肿等功效。脉络宁注射液是由玄参、牛膝等中药材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针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凝聚和血栓形成、清热养阴、活血化瘀等功效。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瘀,黄芪补气促血行,脉络宁则养阴活血不留瘀,两药合用,相辅相成,气血通畅,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四种中药注射液对输液微粒的影响,利用微粒分析仪对四种呀经注射液及其与相关输液的混合液中的微粒进行测定。结果,混合液中≥2um、≥5um、≥10um的微粒明显增加。提示混合液微粒的增加是由于中药注射液本身带入、橡胶塞微粒及配伍变化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及灯盏花注射液分别与10%葡萄糖和0.9%氯化钠配伍时的微粒变化。方法:利用微粒分析仪测定两种中药注射液和两种大输液体以及两种中药注射液分别与两种大输液液体配伍后的微粒。结果:混合液中≥10μm、≥5μm、≥2μm的微粒均有显著增加,不同中药注射液溶于不同输液液体中微粒增加数目不同。结论:同种输液比较,复方中药注射液对微粒的影响较单方中药注射液显著;同种中药注射液比较,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微粒变化比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11种中药制剂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模拟临床用药方法,分别将11种中药制剂与常用注射液配伍再观察其物理、化学变化.结果 除了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其他药物在常用输液中不宜配伍外其他均可宜.结论 中药制剂与其他药物、输液配伍可能发生配伍变化,为了安全合理有效用药,临床用药中中药制剂尽可能分组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寻求防治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用药,观察中药针剂配伍应用疗效,应用益气活血的生脉注射液合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40例,并用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比较,观察对症状、体征、血脂、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7.5%(P<0.05)。辨证配伍益气活血的中药针剂对VBI症状及血瘀证指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作用。不失为临床治疗VBI的有效途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以中药复方小柴胡汤加减配合西药抗生素输液治疗胆囊炎50例,对疼痛明显者以针剂654-2加维生素K3穴位注射,总有效率92%。对于情况较好、病程较短、无中毒性休克者首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