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类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 CA125含量,探讨 CA125在子宫肌瘤患者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江苏通州人民医院妇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施行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手术前血清标本,运用ELISA 法检测血清 CA125含量;术中行病理检测。结果: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症患者和子宫肌瘤直径≥5 cm 患者的 CA125含量明显高于单纯子宫肌瘤患者;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症患者(OR =7.7,95% CI 2.6~23.0,P <0.001);子宫肌瘤直径大于等于5 cm 患者(OR =5.6,95% CI 1.4~22.8,P =0.016)。结论:血清 CA125异常增高可作为在子宫肌瘤病变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其表达水平与子宫肌瘤患者病情复杂程度密切相关,我们推测腹膜刺激可能是 CA125升高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2.
鄢秀丽  骆志炎 《浙江医学》2009,31(5):673-674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已成为目前产科较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其发病率约占子宫肌瘤患者的0.5%~1%,约占妊娠的0.3%~7.2%。随着晚婚晚育及高龄初产孕妇的增多,产前及超声等检查使得对产前子宫肌瘤的诊断率提高,而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时,是否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争议较多。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是妇女最常见的盆腔肿瘤,好发于生育年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约占子宫肌瘤的0.5%~1.0%,占妊娠的0.3%~0.5%。对我所2002年3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珍 《中原医刊》2009,(15):41-4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分娩的影响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为o.79%,剖宫产率为82.6%,手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占76.1%,产后出血量未见增加。结论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陆艳玲   《中国医学工程》2012,(9):189-F0003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我院35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对进行手术的340例手术方式进行探讨。结果350例患者中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279例,占79.7%;无临床症状71例,占20.3%;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中子宫肌瘤切除术占72.91%。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中有部分无临床症状,做好预防很关键,手术方式以子宫肌瘤切除术为主。  相似文献   

6.
刘玉峰 《重庆医学》2006,35(8):765-765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占肌瘤患者的0.5%~1%,占妊娠的0.3%~0.5%。作者将1999年4月~2005年4月间剖宫产的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时对子宫肌瘤的处理进行归纳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勇君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125-125,137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诊断与治疗的有关因素。方法对256例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诊有明显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146例(57.03%),无症状或有轻微症状未就医而妇科检查和B超发现92例(35.94%),其他原因手术发现18例(7.03%),伴有子宫肌瘤变性36例(14.06%)。结论定期妇科健康检查可早期发现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治疗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掌握我地区已婚妇女子宫肌瘤患病情况,并探讨与子宫肌瘤患病有关的因素。方法:2007年1月一2012年1月我院进行妇女病普查的8261例妇女,均填写统一的妇女病普查体检表,均进行常规妇科检查以及阴道B超检查。结果:8261例调查对象中子宫肌瘤患病率为8.11%(670例),呈逐年增高趋势。不同年龄段子宫肌瘤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49岁年龄段女性子宫肌瘤患病率最高(13.50%)。从事不同职业的女性子宫肌瘤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孕次组调查对象子宫肌瘤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孕次增加呈增高趋势。生殖道炎症、安置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均与子宫肌瘤患病率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肌瘤患病率与年龄、职业、孕次、生殖道炎症、口服避孕药及放置节育器均有关.临床上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干预。重点针对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刘湘晖  杜丹  陈卫群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6):57+59-57,59
目的评价妇科再造胶囊佐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5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用妇科再造胶囊佐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肌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再造胶囊佐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佳。  相似文献   

10.
Survivin、瘦素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Survivin及瘦素(Leptin)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S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45例正常子宫肌层组织和45例子宫肌瘤组织中的Survivin、Leptin的表达情况。并对二者的表达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Survivin、Leptin在子宫肌瘤中的阳性表达率(80.0%,64.4%)明显高于在正常子宫肌层组织的表达(17.8%,40.0%),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且子宫肌瘤组织Survivin和Leptin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964,P〈0.01)。结论Survivin、Leptin可能在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中起协同作用,共同参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君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11,(8):1017-1017,1036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女性。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其发生率占子宫肌瘤患者的0.5%-0.1%,占妊娠的0.3%~0.5%。肌瘤小又无症状者常被忽略,实际发病率高于此报道。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影响母儿围生期病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对此病的诊治水平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邱雪茹  夏怡  陶定菊 《重庆医学》2016,(12):1650-1652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以368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子宫肌瘤大小、数量及位置对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母儿结局的影响情况。结果合并子宫肌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多发、肌壁间及位于宫颈的子宫肌瘤的产妇先兆流产、先兆早产、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高于子宫肌瘤直径小于5 cm、单发、浆膜下型或黏膜下型及位于宫体的子宫肌瘤( P<0.05)。子宫肌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多发或肌壁间型子宫肌瘤剖宫产率显著增高(P<0.05)。胎儿窘迫、胎儿畸形、早产儿、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在子宫肌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多发、肌壁间型子宫肌瘤患者中明显增高( P<0.05)。结论晚期妊娠合并较大、多发及肌壁间型子宫肌瘤对母儿预后的不良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乔勤荣 《医学新知杂志》2010,20(3):219-219,221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或者妊娠期发现子宫肌瘤已成为影响妊娠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发生率约占子宫肌瘤的0.5%~1.0%,妊娠期发生率为0.3%~7.2%。近年来,随着晚婚、晚育等婚育观念的改变,高龄孕产妇逐年增加,以及超声技术在产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及剖宫产率的增加,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检出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4.
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凤艳 《广西医学》1998,20(6):1019-1021
为了观察两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RU486)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我们治疗了33例子宫肌瘤病人,非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19例每天服用25mgRU486(A组),14例每天服用12.5mg(B组),都从月经第1 ̄3天开始服药,连续用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均B超观察子宫及子宫肌瘤的大小。结果:A组子宫肌瘤缩小38.67%,子宫缩小10.38%,B组子宫肌瘤缩小25.94%,子宫缩小12.6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异常子宫出血(AUB)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过多出血,通过B超下射频消融治疗来观察其疗效。方法 采用高射频消融凝固刀对134例AUB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和子宫肌瘤的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子宫内膜、子宫肌(腺)瘤射频消融术,观察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肌瘤缩小等方面的变化,若子宫肌瘤及内膜消融术同时治疗称双消融。结果 子宫出血治愈80例(59.20%),显效45例(33.58%),总有效率96.26%,子宫肌瘤平均治愈率92.58%,双消融治愈率98.53%,单纯子宫肌瘤治愈率73.3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凝固刀在AUB中的子宫肌瘤、DUB治疗中,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安全、经济的优点,避免了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超声特征,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78例子宫腺肌病和84例子宫肌瘤的超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患者平均年龄37.58±8.57岁,子宫肌瘤38.89±8.14岁;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准确性91.03%,子宫肌瘤96.43%;85.90%子宫腺肌病和63.10%子宫肌瘤的子宫有不同程度增大,子宫腺肌病以球形增大为主(62.69%),子宫肌瘤以不规则增大为主(84.91%)(X^2=10.950,P=0.001);子宫肌瘤患者的团块回声平均直径略大于子宫腺肌病(t=4.778,P=0.000)。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合并继发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9例子宫肌瘤合并继发贫血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插管2,超选择插入双侧子宫动脉后,经导管注入栓塞颗粒阻断子宫肌瘤血供。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B超分别测量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以及检测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29例患者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由术前211.32±90.54cm^3和76.91±66.03cm^3缩小车术后142:17±67.09cm^3和40.94±57.32cm^3(P〈0.01);血红蛋白术前由86.76±17.34g/L恢复至术后113.24±14.02g/L(P〈0.01)。治疗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3.10%(27/29)和90%(18/20)。结论UAE能明显改善子宫肌瘤合并继发贫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无需输血来纠正贫血,缩小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  相似文献   

18.
王建华 《大家健康》2014,(8):268-268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46例,按双盲法分成两组,23例对照组应用开腹手术治疗,23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平均为(1.4±0.9)d、(17.6±4.5)h、(3.3±0.6)d、(0.8±0.6)d,与治疗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血浆硫化氢(H2S)浓度的变化与子宫肌瘤的个数、最大直径以及子宫肌瘤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子宫附件检查的妇女400例,进行B超探查,采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血浆H:S浓度;比较子宫肌瘤患者与健康非子宫肌瘤人群血浆H2S浓度的差异;并分析血浆H2S浓度与年龄、家族子宫肌瘤史、口服避孕药和多次人工流产等子宫肌瘤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非子宫肌瘤人群比较,子宫肌瘤患者血浆中H2S水平显著降低(P〈0.05);子宫肌瘤患者血浆中H2S浓度与肌瘤的个数、肌瘤的最大直径以及与子宫肌瘤相关危险因素,如:年龄、家族子宫肌瘤史、口服避孕药和多次人工流产等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浆H2S浓度低下,血浆H2S浓度的降低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匡体梅 《大家健康》2016,(4):207-20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4.34±14.35)min,术中出血量为(78.46±13.28)ml,住院时间为(5.32±2.18)d,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