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陈静 《中国校医》2012,26(11):854-85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眼球摘除后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5例眼球摘除病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入院3 d内和3月后评分,分别和国内常模比较及组间比较。结果入院3 d内眼球摘除患者SAS和SD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3月后SAS和SDS评分对照组和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和国内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眼球摘除后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可减少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程度,探讨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例住院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前后测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情绪变化水平.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心理干预前(SDS)、(SAS)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分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心理干预后,(SAS)、(SDS)分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心理干预.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使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得以舒缓、病情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使患者心身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和术后1周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SF-36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表评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结果:两组入院时SAS、SDS和SF-36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周两组的评分各自与入院时比较,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SF-36评分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改善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自我健康状态认知,恢复生理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徐红艳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762-276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病人家属抑郁情绪与焦虑心理的改善情况。方法对4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预后宣传等护理措施,使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调查问卷,统计家属护理前后抑郁情绪和焦虑心理对比情况,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护理干预后家属抑郁、焦虑症状明显改善,SAS、SDS测评分数明显低于我国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预后宣传等护理措施,提高肿瘤患者及家属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对癌症病人负性情绪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欣 《中国保健》2008,16(9):292-29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病人焦虑和抑郁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住院癌症病人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心理指导及心理治疗等综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负性情绪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癌症病人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平衡适应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解释性心理护理对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本院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治疗患者113例为观察组,本市其他2家医院行腹腔镜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89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流产、未破裂,按照腹腔镜术前和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解释性心理护理进行心理疏导。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患者负性心理情绪,同时在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SAS、SDS评分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解释性心理护理可更好地改善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的焦虑、抑郁负性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7.
动脉瘤病人术前心理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动脉瘤病人术前情绪波动和综合性心理护理对动脉瘤病人负性情绪的护理效果及其临床意义做出探讨。方法:将62例术前动脉瘤病人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对照组,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测验,评分并评定其临床效果。结果:心理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心理护理能显著降低动脉瘤患者负性情绪的严重程度,并可提高其临床疗效、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胡振宏  王静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20-3021,3027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请两组人员参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状态焦虑量表(SAI)和特质焦虑量表调查(TAI)。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于治疗结束时再次进行SCL-90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SCL-90量表除敌对以及精神性两项因子外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DS、SAS、SAI、TAI4个量表观察组患者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SDS、SAS、SAI以及TAI评分明显高于中度、轻度患者(P﹤0.05);中度与轻度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过心理干预SCL-90量表评分及SDS、SAS、SAI、TA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普遍存在不良心理状况,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曹玲玲 《药物与人》2014,(6):200-201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后焦虑、抑郁心理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洁的老年住院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2组患者在护理前及护理后第3周,按照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并对比2组评分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抑郁及焦虑负性心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明显缓解老年住院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心理情绪。有助于促进病情好转早日康复,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赵继荣  张艳 《卫生软科学》2011,25(6):421-422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方法]将84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尊量表(SES)评定,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围手术期间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SAS、SDS及SES评分。[结果]干预组在进行心理干预后SAS、SDS及SES评分发生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AS、SDS及SES评分在入出院时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或消除乳腺癌患者负性心理反应,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88例慢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进行评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胃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某部军人人格特征及其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部队执行特殊任务军人的人格特征及其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 ,为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 2 1 1名该部军人进行心理测查。结果 (1 )该部军人内向及倾向内向者所占比例 (1 0 %、1 0 % )明显高于军人常模 (3.7%、5 .9% ,P <0 .0 5 ) ,外向类型者比例 (1 1 .4 % )明显低于军人常模(1 9.7% ,P <0 .0 5 ) ,中间类型及倾向外向者比例与军人常模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情绪稳定类型者比例 (1 1 .8% )明显少于军人常模 (1 9.8% ,P <0 .0 1 ) ,其他情绪稳定度分布与军人常模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2 )该部军人各气质类型间SAS、SDS评分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SAS评分次序为 :胆汁质 >抑郁质 >中间类型 >粘液质 >多血质 ,SDS评分次序为 :抑郁质 >胆汁质>粘液质 >中间类型 >多血质。 (3)该部军人SAS、SDS分与EPQ -N维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4 5 7、0 .4 1 2 (P <0 .0 1 )。结论该部军人在性格内外向及稳定度分布上与军人常模有区别 ,个体焦虑、抑郁情绪受人格特征影响 ,抑郁质、胆汁质较粘液质、多血质类型军人更容易产生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针对性干预对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进行问卷。对照组5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护理,3周后再进行复查。结果经过3周的干预,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由(50.5±7.98)和(45±5.80)下降为(40.2±6.21)和(26.4±7.10),干预组SAS、SDS评分分别由(55.3±8.26)和(46.3±5.60)下降为(32.2±4.30)和(19.0±6.80),治疗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开展心理护理针对性干预,可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程度和症状,可以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中风后抑郁的不良情绪对其预后的影响,树立了患者的信心,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方法]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测评,并与120名健康者对照。[结果]肺结核患者两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者,SAS总分均值病例组为53.79,对照组为35.25,SDS总分均值病例组为51.42,对照组为34.08。[结论]肺结核患者有肯定的焦虑和抑郁,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也要注重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理疗方法对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患者住院前后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因痛性结节住院治疗患者,在入院日和出院日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住院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定.结果:SCL-90各因子、SAS总分和SDS总分均高于常模;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SDS、SAS评分及CRP、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秦皇岛市耀华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以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CRP、Hcy水平也明显降低,以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患者的CRP、Hcy水平与SDS、SAS评分改善情况保持一致,关系密切,应得到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抑郁、焦虑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南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3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化疗和护理,干预组接受额外的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干预前后应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4.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结果综合心理干预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显示干预后患者社会状况、情感状况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对126例门诊输液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进行护理干预,并对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变化进行比较。结果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明显降低(P〈0.01),且患者焦虑、抑郁缓解率明显改善(P〈0.01)。结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健康指导等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和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使患者的不良情绪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主导的预防性心理干预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18例脑外伤伴颅底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医护人员主导的预防性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放疗依从率、生存质量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依从率、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应用医护人员主导的预防性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放疗依从率、生存质量以及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