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分析临沂市市直参保职工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病防治知识了解程度,探讨最佳防治教育方法.方法 对市直参加医疗保险确定为高血压病的1138名患者,根据医保档案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高血压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的问卷调查,按其对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分组,比较分析生活习惯与高血压的关系,血压控制水平与并发症发生检出率及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1138份,收回1126份,收回率98.9%.统计学分析,本病防治知识掌握好的,文化程度较高、生活饮食习惯好的,高血压发病年龄晚,生活饮食习惯差,发病年龄轻,定期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的,血压控制好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积极开展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压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吕仲群  吴伟文 《现代医院》2012,12(2):141-143
目的探讨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顺德新桂社区的96例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空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因素。结果针对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知识缺乏、用药不规范、不定期自我监测、拒绝控制饮食、不定期进行运动、心理调节失衡等因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收缩压水平由(164±10)mmHg降至(134±10)mmHg,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加强对空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宣教,使其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空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定期的社区随访,采用个性化干预,是提高社区空巢老人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习惯及血压的影响。方法186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一般健康教育,2年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血压值及血压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综合干预,干预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变,其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血压稳定性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使血压降低并达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及24h血压昼夜变化、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168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单纯收缩压增高(SH)和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DH)两组,治疗药物分为长效和短效,在治疗开始和治疗2个月后做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对两组患者的24h动态血压波动曲线的变化进行总结,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H组患者与SH组比较,24h血压波动曲线的昼夜节律变化、靶器官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负荷、血压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组应用长、短效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均不理想;SH组患者经过长效药物治疗,夜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比短效药物治疗组低(P<0.05),24h血压变化曲线大部分可以恢复昼夜节律,血压负荷明显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少见.结论 应用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24h血压波动曲线的变化规律,对指导患者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筛选条件的150例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个性化门诊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情况、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水平。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对高血压基本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坚持锻炼、低脂低盐饮食、戒烟戒酒、遵医服药及血压控制水平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压最经济、最有效的干预策略,可明显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延缓病程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防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建档管理、分级干预、健康教育的措施对251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防治,并对血压控制情况、不良生活行为改变率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及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生活行为明显改变.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行社区综合防治,可有效控制高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及24h血压昼夜变化、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68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单纯收缩压增高(SH)和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DH)两组,治疗药物分为长效和短效,在治疗开始和治疗2个月后做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对两组患者的24h动态血压波动曲线的变化进行总结,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H组患者与SH组比较,24h血压波动曲线的昼夜节律变化、靶器官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负荷、血压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组应用长、短效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均不理想;SH组患者经过长效药物治疗,夜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比短效药物治疗组低(P〈0.05),24h血压变化曲线大部分可以恢复昼夜节律,血压负荷明显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少见。结论应用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24h血压波动曲线的变化规律,对指导患者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62例高血压患者问卷调查血压控制情况与认知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平均血压值为(142.7±12.0)/(81.5±9.4)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理想分别为47.3%和71.6%。文盲及小学文化患者的药物错服率明显高于初中、高中和大学组(P〈0.05);11.6%的病例不能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10.8%患者不能回答出最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8%的患者不知道降压药物需要持续服用。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及降压治疗的认知程度较低,总体血压控制不佳,应加强高血压知识的宣教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并评价效果,为更好地开展高血压患者管理提供建议。方法在船山区随机抽取30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干预组、对照组各150例。对干预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门诊随访。一年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遵守医嘱情况、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血压控制等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遵守医嘱、生活方式及血压水平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其生活方式、提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在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疗养院老年高血压病健康管理。方法选择疗养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80例,自2012年1月实施健康管理,就实施后的相关资料与实施前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健康管理后血压正常值知晓人数、遵医用药人数、血压波动影响因素知晓人数、血压有效控制人数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水平明显改善(P<0.05)。结论加强疗养院老年患者高血压健康管理,可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全面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