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寅琴  任月香  崔志兰 《光明中医》2007,22(11):I0001-I0001
目的:探讨中医对带状疱疹进行辨证施治的实践经验;方法:使用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辨证分治;结果:经临床病例辨证分治而获取疗效;结论:带状疱疹的辨证施治疗效甚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典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结果:经过中医辨证施治,2例患者均痊愈,预后良好。结论:中医辨证施治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瑞斌 《光明中医》2012,27(2):268-270
目的 探讨临床中医辨证施治眼底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无差异两组,分别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及进行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视力,眼底及眼科专项检查结果的改变作为疗效评判的主要标准,血压与血流变的改变,作为参考标准,结果显示中医辨证施治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P<0.01).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眼底出血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纯音测听、声导抗等检查结果的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而得出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确切,配合西医检查方法有助于提供更客观的临床疗效观察,更好发挥中医辨证施治优势。  相似文献   

5.
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9例盆腔炎患者,依据中医辨证,分为湿热挟瘀型、气滞血瘀型、虚实夹杂性三型,分别选方施治。结果湿热挟瘀型治愈8例,占100%;气滞血瘀型治愈18例,占85.7%;虚实夹杂型治愈9例,占90%。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急慢性盆腔炎在临床上具有优势和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曾绍明 《河北中医》2006,28(3):177-17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牵引治疗;牵引组72例,单纯采用牵引治疗。2组均10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8.72%,愈显率82.05%;牵引组痊愈率27.78%,愈显率58.33%。2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中医辨证施治结合牵引具有有效、安全、治愈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与施护经验。方法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45例,不同的病例采取相应的中医辨证施护措施。结果 45例患者经过合理的中医辨证治疗、护理,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护理中,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予以辨证施治与施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肝病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疗效优势明显,在于其辨证施治的特色,有别于目前少数医生或游医治疗肝病只注重退黄、降酶、消HBsAg阳性之法.肝病患者临床证型纷杂,实难以简易之法而统之.吾为之忧思,忧思有退黄、降酶等对号入座方术之医,舍本求捷,贻误病家.为护中医辨证之理,特写此篇.  相似文献   

9.
辨证施治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精髓。扶正祛邪是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之一。笔者试图应用数学方法来解析中医扶正祛邪的辨证施治临床治疗学思想方法,为中医理论与数学的结合做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及辨证施治的疗效.方法:对110例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施治及发病年龄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病以31~40岁为高发年龄,中医分型为:湿热下注、肝郁湿热、脾虚夹湿、肾阴虚夹湿、肾阳虚夹湿五型,其中湿热下注和肝郁湿热占77.2%,中药总有效率89.1%.结论:湿热和肝郁为慢性前列腺炎主要病因,中医辨证施治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