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染性休克是临床最常见、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变化凶险、死亡率高的一类休克,是全身性感染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尤为复杂,治疗上比较困难。近年来抗感染治疗、抗休克治疗和保护脏器功能治疗技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仍很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婴幼儿及儿童感染性休克进行临床分析,以便及早的诊断和治疗,降低婴幼儿及儿童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婴幼儿及儿童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资料,总结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全部休克均治愈。结论早期诊断,及时补液是降低婴幼儿及儿童感染性休克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为了提高对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认识,探讨最佳的临床治疗手段,现将近年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NICU)治疗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参麦注射液治疗休克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露  马润章 《河北医药》2005,27(11):876-877
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是人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侵袭后,迅速出现循环系统及其他系统功能急剧下降的一种病理状态.休克从临床角度按病因和生理特点分为五类: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其中以感染性休克在内科急诊中最为常见.我们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不低于心肌梗死,且病死率相当高,基层医院治疗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为了降低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目前国际上开展了“拯救感染性休克运动”,并制订了诊治指南。本篇就现行休克的定义、诊断标准(以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为例)可能存在的不足及其中涉及血压水平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斌  吴金  盛军 《安徽医药》2007,11(9):829-830
感染性休克是一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高且死亡率超过50%,是危重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1].高度重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严峻形势,探索有效的治疗手段,建立规范的治疗方案成为当务之急,回顾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感染性休克18例的诊疗体会,以期为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提供指导。方法对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临床病症包括腹痛、黄疸、腹胀、呼吸困难、心律过快、低血压、少尿、胸腔积液及血尿淀粉酶检查指标升高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后患者病症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血常规与尿常规指标改善)。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疾病具有危重性,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病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和纳美芬加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对比,探究分析纳美芬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ICU接受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97例,分成两组,分别接受集束化治疗和纳美芬加集柬化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2、6h时NAP显著升高,HR显著下降,治疗6h时cI显著升高,均有P〈0.05。结论纳美芬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肯定,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血降钙素原及纤维蛋白原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住院的40例非感染性休克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天采取静脉血分别检测降钙素原、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感染性休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天患者血降钙素原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感染性休克组治疗后第1、3天逐渐升高,于治疗后第3天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治疗后第5天血降钙素原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第3天(P〈0.05)。结论早期联合监测血降钙素原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对1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24h的血常规、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压、升压药物的用量。结果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24~72h/次,共治疗22例次,救治成功6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有效措施,临床上应尽早采用此法。  相似文献   

11.
<正>小儿急腹症发病急、进展快,重症者随病情发展继发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又称脓毒性休克,是指脓毒症诱导的组织低灌注和心血管功能障碍[1]。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儿确诊后应在治疗休克的同时进行紧急麻醉和手术祛除感染病灶。正确进行围术期麻醉管理,可减轻手术和麻醉创伤,促进患儿疾病转归。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对23例感染性休克急腹症患儿行手术治疗,现回顾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明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继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利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5月至2010年7月AL继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其临床发生特点、病原菌检出率和耐药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302例AL患者经住院化疗后发生感染性休克90例,经积极抗感染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得到控制62例,死亡28例。感染性休克多出现在复发难治AL再次诱导缓解化疗、强化疗方案治疗后,对此类患者要高度警惕继发感染性休克;通过血培养发现检出病原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高。结论及时积极有效的抗感染、抗休克治疗AL得到完全或部分缓解患者感染性休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8例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常规抗休克治疗无效的情况下,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和山莨菪碱注射液。结果休克微循环得到了改善,休克均得到了纠正,但山莨菪碱可使心率加快,盐酸戊乙奎醚避免了这个缺点。结论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晚期患者在常规抗休克治疗无效时,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徐红 《海峡药学》2012,(11):215-216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治疗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感染性休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及临症护理,观察组加用盐酸消旋山茛菪碱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8%,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效率64.0%(P<0.05);观察组血压回升时间、临床表现消失时间、辅助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山莨菪碱可尽快改善感染性休克患儿的休克症状及血压水平,可作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感染性休克治疗进展刘开枝(中国人民解放军3519工厂职工医院450000)感染性休克(又称中毒性休克,内毒素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大多数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其临床基本特征是:寒颤、高热、白细胞数明显增高(体弱者可以不烧)。常见于中毒性肺炎、中毒型细菌性痢...  相似文献   

16.
感染性休克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的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深入,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因此,休克的治疗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疗法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下面概述一下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某些进展:对于休克的研究,已由全身水平、脏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感染性休克治疗中抗生素合理应用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1~2008年收治的8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急性期内,治疗组出现高热31例,休克加重5例,昏迷2例,死亡2例。对照组出现高热25例,休克加重9例,昏迷8例,死亡5例。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不宜早期、大量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王珊珊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721-1722
脓毒血症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疾病,有文献报导病死率约为30%,而重症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更高,约为20% ~ 52%[1].对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尽管进行液体复苏、新型抗生素治疗、呼吸支持等,但其病死率仍很高[2].笔者采用综合方法为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治疗32例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感染性休克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科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出现感染性休克的6例患者,总结诊治经验体会。结果 6例患者均得到积极救治并治愈出院。结论感染性休克是经皮肾镜术后严重且凶险的并发症之一,警惕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和及时救治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患者术后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策略.方法:选取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行PCNL治疗的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28例病历资料,统计与分析其PCNL术后患者感染性休克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与感染性休克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PCNL患者术后感染性休克的相关性因素).结果:728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行PCNL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15例,其发生率为2.06%;经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糖尿病、术前尿路感染、手术时间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性别、糖尿病、手术时间均是PCNL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PCNL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与患者为女性、术前伴有糖尿病、手术时间>90 min等因素间存在相关性,也是诱发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严重危害PCNL术后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在术前应评估患者手术适应指征,对于存在高危影响因素者则应加强围术期预防和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