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埃博拉出血热和埃博拉病毒扎伊尔西南部帮杜都省基奎特市于1995年1月1日至4月24日发生出血性腹泻暴发流行,发病189例,死亡59例,怀疑是志贺氏菌痢疾或伤寒。另外,该市曾报道在1995年2月6日至4月8日发生33例被怀疑为出血热的病人。由美国佐治亚...  相似文献   

2.
一例脑型恶性疟死亡报告陈哲斌,李灯华,李文辉(湖南郴州地区卫生防疫站423000)患者杨××,男,24岁,湖南桂阳县人。1993年10月7日,患者到云南西双版纳打工,同年11月24日发病,30日返家治疗,12月11日死亡。患者于1993年11月24日...  相似文献   

3.
周宁县肾综合征出血热防制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宁县1973-1993年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320例,年发病率波动在0.76-24.44/10万,年均发病率10.24/10万;死亡13例,病死率4.06%。病例分布于除咸村镇之外的8个乡镇67个村。疫情相对集中,狮城镇发病占总病例数的40.31%。季节分布呈单峰型,流行高峰在11-12月。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男女之比为3.57:1,农民发病占62.5%。检查恢复期病人血清112份,阳性率为92.》  相似文献   

4.
自花生牛轧糖果中分离出EIEC-O152丧失毒力株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我们于1999年4月,从一份花生牛轧糖果中分离出一株EIEC—O152: K?丧失毒力株。该菌型别以丢失侵袭性质粒为特征在食品中的检出极为少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结果1.1细菌分离鉴定 将检样接种于肠道增菌向扬中,经42℃、24h增菌后,转种于SS、EMB平板。本菌在增菌肉汤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生长;在SS培养基上37℃、24h后,形成直径1~2mm左右,粉色浑浊菌落,在EMB平板上形成粉紫色浑浊菌落。分离菌经涂片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1.2生化反应 本菌氧化酶阴性,能还原硝酸盐,葡萄…  相似文献   

5.
麦氏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安镇某居民于1998年5月1日晚在本镇一酒楼举办婚宴,就餐者380人中有114人于当日夜间至次日发生不同程度的呕吐、腹痛及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研究证实,是一起麦氏弧菌(Vibriometschnikovii)引起的食物中毒。由这种致病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报道较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 本次婚宴剩余食品12份,该酒楼厨房工具、工人手及加工环节擦拭样品24份,患者新鲜便样7份,患者发病当日及病后15日血清样品各10份。1.2 致病菌的检测及鉴定 所…  相似文献   

6.
2003年 9月 8日至 16日,本区某学校发生一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暴发疫情,该校共有学生 534人,均为女性,发病143名,罹患率 26 78%,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验,确定系产肠毒大肠埃希菌 (ETEC)O6∶K15型菌株污染水源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流行,现将其病原学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现症病人及食堂从业人员粪便 14份、肛拭 7份;食堂厨房内炊具物体表面涂抹物 13份;水样 7份,其中取自厨房内末稍自来水龙头 1份、取自学生清洗处水龙头 1份、取自河水 (清洗处“自来水”的水源水)5份。1 2 试剂增菌、分…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海淀区1999~2005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海淀区7年来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流行特征,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传染病保障工作提供基础本底资料,为细菌性痢疾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海淀区1999~2005年细菌性痢疾传染病疫情报告作描述性分析,对2004年60株志贺菌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1999~2005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波动在134.05/10万~353.98/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在234.02/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以5~9月份为主,发病最高峰在每年的8月份;0~4岁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达93.8.15/10万;不同职业发病数前三位是学生、干部职员、散居儿童。志贺菌60株分型,福氏志贺菌37株占61.67%,宋内氏志贺菌23株占38.33%,福氏37株以福氏4为主(15株,占40.52%)。结论海淀区近7年来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发病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始终占据法定传染病发病首位。夏秋季为细菌性痢疾发病高峰期;0~4岁组、学生、干部职员为重点防治对象。以福氏志贺菌、宋内氏志贺菌两型为流行株。  相似文献   

8.
龙游县钩端螺旋体病地理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游县自1970年首次报告钩端螺旋体病至1997年共发生1369例,死亡9例,年均发病率为13.41/10万,病死率为0.66%,其中1973年为历史发病最高年份,发病率为105.09/10万,在27年期间共发生五次钩体病局部暴发流行。发病季节以8~10份为高峰,发病以农民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本病流行形式主要为稻田型和洪水型。临床上以黄疸出血型和流感伤寒型为主。鼠类、猪是主要传染源,从鼠类、活蛙、猪肾、犬肾和牛尿等615份标本中分离到钩端螺旋体菌株6株,菌型分布主要是黄疸出血群和七日热群。鼠总密度为13.01%,黑线姬鼠为优势种。观察菌苗接种与发病的关系,无接种史者发病的危险度为接种者的4.91倍。  相似文献   

9.
1998年4月5~20日,黑龙江省甘南县长山乡出现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红疹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人51例,罹患率为6.39‰。长山乡位于甘南县西部,距县城18公里,首例病人在新升村发生,该患者为建华村学校一年级一班的学生,其两日前到外地探亲回来即感不适,并带病上课,4月5日出现明显症状后隔离治疗,6日发病4例,10~11日发病人数达高峰,两日共发病26例,占总发病人数的50.90%,20日以后无新病例发生。51例病人中,男性24例,女性27例,最小年龄为3岁,最大年龄为14岁。采集30份咽拭…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沙门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上海市沙门菌病发病特征、菌型分布、抗生素耐药情况及初步估计相关的疾病负担。[方法]在上海市4个区的监测点医院采集监测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培养,菌株的血清分型及耐药监测,并对病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沙门菌疾病负担估算。[结果]腹泻病人沙门菌阳性率3.13%,监测病例沙门菌阳性率高于非监测病例(X^2=68.212,P〈0.001);流行季节在7.10月份;73.47%的病例发病前一周有可疑不洁饮食史;本市主要的沙门菌血清型为肠炎、山夫登堡、鼠伤寒和阿伯丁及德比。分离到的沙门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一种或多种抗生素现象;估计本市每年发生沙门菌病约13561例。[结论]监测结果提示上海市沙门菌病发病水平较高,应加强监测;防制措施上应重视食品安全、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