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高分辨CT具有极好的空间分辨率,能清晰的显示肺部组织的微细结构,几乎能达到显示与人体标本相似的形态学改变,与肺功能检查有更好的相关性,扫描时不需要造影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脏双期扫描的最佳时机及螺旋扫描参数。方法 在正常组和肝硬化组以1.5、2.0、2.5、3.0毫升/秒注射速度注射100毫升造影剂,注射后的20秒、60秒分别开始扫描肝脏动脉期和门脉期,曩后潮定20、25、30、65、70、75秒时的腹主动脉、肝实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的CT值,并作t检验。结果与结论 (1)2.0ml/s的造影剂注射速度和注射后20秒开始扫描可以获得最佳的肝脏动脉期图像,对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2)采用小的螺距,和较大的螺距值来扫描可以提高CT图像质量并减少病人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头颈部CT、MR扫描规范指南(修改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CT扫描规范指南 一、眼眶 适用于眼部各类病变。 1.基本要求:扫描或重组体位及基线。横断面: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冠状面: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的垂线;斜矢状面:重组基线平行于视神经。  相似文献   

6.
7.
葛德元 《人民军医》1999,42(9):542-543
CT即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mputedTomogra-phy),是一种影像学诊断技术。其扫描功能可分为基本功能和特殊功能。基本功能是各种型号CT机均具备的扫描功能,它包括诊断功能、照相功能和磁带储存功能。CT机的特殊功能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动态扫描这是一项软件工作方式,在选取了扫描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断层,以及具备了其他必要的扫描条件后,扫描则自动逐层进行。在扫描结束后,即逐一作出处理和显示图像。这一功能是在对病人注射造影剂后,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检查。2 快速连续扫描这是针对某一层面自动进行多次快速扫描的软件。其…  相似文献   

8.
颈椎CT扫描时体位及制动非常重要,一般CT机无颈椎支撑装置,扫描时患仰卧于检查床上,需要头过伸使椎间隙拉大,双肩下垂,双上肢下引,尽量减少肩部与颈椎的重叠。此体位患多不能坚持很久,扫描中易活动,使颈椎移位,椎间隙异位。因而不能准确地进行扫描。为此,笔研制了颈椎扫描架,并进行了1000例次的颈椎CT检查实践,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视交叉的MRI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成人正常视交叉的MRI解剖及其毗邻结构。方法  6 5例受检者 ,男 31例 ,女 34例 ;年龄 18~ 72岁 ,平均 4 2 3岁。均行横断、冠状和矢状面T1W扫描和矢状T2 W扫描 ,2 0例行横断面T2 W扫描 ,2 0例行冠状面T2 W扫描。分别测量视交叉的横径、高度、前后径、视交叉 -鞍结节间距、视交叉与枕骨大孔前后径夹角及颅内段视神经的夹角 ,并观察视交叉的层面形态及其毗邻结构。结果  (1)横断面上视交叉的横径为 (13 0± 1 7)mm ,冠状面上横径为 (13 5± 1 7)mm。视交叉高度为 (3 1± 0 5 5 )mm。视交叉前后径为 (8 6± 0 93)mm。视交叉 -鞍结节间距为 (3 1± 1 7)mm。视交叉与枕大孔前后径的夹角为 (38 3± 8 4 )°。两侧颅内段视神经夹角为 (6 5 6± 8 5 )°。所有测量结果按男女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 ,男女之间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 )视交叉的毗邻 :视交叉上方为第 3脑室 ;两侧为颈内动脉 ;前上方为大脑前动脉 ;前方为额叶直回 ;后方为漏斗、灰结节和乳头体 ;下方为垂体和蝶窦。结论 MR能很好地显示视交叉的形态及其毗邻 ,并能准确地测量视交叉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眼眶骨折是外伤中常见的骨折类型,诊断眼眶骨折常规.仅做轴位扫描.达不到满意的效果。眼眶冠状扫描,可以显示断端移位情况和眼眶解剖结构,笔者根据日常工作经验,现介绍两种眼眶冠状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介绍螺旋CT在神经导航中的扫描方法及扫描要求。方法:应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plus4型螺旋CT扫描机,导航系统系BrainIAB公司生产的、VV2型导航系统,对10例病人行CT扫描后经导航系统对病变进行精确定位。结果:本组10例病人CT扫描均清楚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够满足神经导航术前影像要求。结论:CT是神经导航中所依赖的一种重要影像检查手段,恰当的CT扫描技术是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导航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头部外伤者,临床多以颅脑、上颌窦,眼眶等部位,申请CT检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头部严重外伤的CT扫描,笔者认为是以临床申请单的扫描部位为重点,适当改变扫描范围或局部特殊扫描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能提高扫描效率,缩短患者的CT受检时间,降低X线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鼻骨骨折非常常见,常因打架斗殴所致。传统X线检查很难取得满意效果,质量不高的X线片常常给医疗及司法鉴定带来困难,甚至引发种种不应有的纠纷。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介绍一种简易而行之有效的鼻骨CT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临床就诊病人中黄疽病人常见,尤其是梗阻性黄疸病人症状很痛苦,危险性大。一般病史较长,且黄疸呈进行性加重。究其病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溶血性②肝细胞性③阻塞性(也称梗阻性黄疸)。统计学表明:其中梗阻性黄疸在临床为最多常见病例。而传统的X线检查,包括拍片,透视,造影几乎作用不大,B超检查及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CT尤其是螺旋  相似文献   

19.
增强CT已成为肝脏检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螺旋CT已被广泛接受并成功地应用于人体各部位的检查,螺旋CT扫描成像速度快,一次屏气(15-30s)既可完成全部扫描,可选择肝实质强化的峰值时期进行全肝扫描,从而有利于病灶的检出和定性。  相似文献   

20.
故障现象 做轴扫和螺旋扫描时,扫描中断,但是做平扫时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