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建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1997,3(4):253-255
目的: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腹腔脓肿CT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经手术证实的腹腔肿瘤15例,回顾性分析腹腔脓肿的CT表现。结果:11例中央呈均匀低密度影及由低密度勾画出的壁,占73%;内壁光,外壁毛糙分别为8例、10例,分别占72%、90%,增强后壁强化程度明显高于软组织。腔内含气影7例,占46%。脓肿邻近脏器界面显示模糊10例,占66%。腹腔脂肪呈索条状、片状、网格状密度增高9例,占60%。腹壁炎性改 相似文献
2.
腹腔脓肿的病死率可达20%-40%,为了降低该病的病死率,就必须强调早期诊断,准确定位,早期给予治疗和护理。我院于2006年1月。2009年11月对收治的腹腔脓肿患者进行CT扫描诊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腔脓肿是指腹腔内某一间隙或部位的局部积脓,内含脓液、坏死组织、细菌和白细胞,常有腹腔内肠曲、内脏、腹壁、网膜或系膜等包裹粘连。腹腔脓肿按其发病部位又分为膈下脓肿、肠间脓肿、盆腔脓肿[1]。一般均继发于急性腹膜炎或腹腔内手术,原发性感染很少见[2]。腹腔脓肿可单发 相似文献
4.
张坚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9,7(6):437-438
<正> 腹腔脓肿是指腹腔内某一间隙或部位的局部积脓,常继发于腹部手术、腹部创伤后的腹膜炎,或内源性细菌因消化道炎症、穿孔、肠缺血、外科手术等从胃肠道侵入腹膜腔而引起。腹腔脓肿可单发亦可多发,死亡率高。因此,及早作出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18例腹腔脓肿的CT征象进行分析,探讨CT对腹腔脓肿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目的探讨腹腔神经节多层螺旋CT(MDCT)的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33例上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无异常患者的CT资料,记录和测量腹腔神经节的位置、形态及大小。结果左侧腹腔神经节124例显示,9例显示不清;右侧115例显示,18例显示不清,两侧显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93.2%;右侧,86.5%;χ2=3.339,P=0.068)。双侧腹腔神经节位于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水平,左侧者位于左侧肾上腺与左侧膈肌脚之间,右侧者位于下腔静脉后方、右侧肾上腺内侧,主要为长条状(74.5%,178/239)、分叶状(25.5%,61/239)。腹腔神经节的左、右侧长径分别为(26.1±12.3)mm、(29.5±9.2)mm,短径分别为(4.1±1.0)mm、(3.1±0.9)mm,左侧腹腔神经节长径小于右侧(t=-4.208,P<0.001),左侧短径大于右侧(t=13.635,P<0.001)。结论 MDCT能显示腹腔神经节的位置、大小及形态特征,左侧腹腔神经节的显示率略高于对侧,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能谱CT单能量技术对腹腔干动脉CTA图像质量优化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部能谱CT检查的32例腹部肿瘤患者资料,应用能谱分析软件,分别采用混合能量模式(QC,140 kVp)、最佳单能量和70 keV的单能量模式进行腹腔干动脉重组,比较140 kVp混合能量、70 keV单能量和最佳单能量3组腹腔干动脉的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图像平均噪声值(IN)及其图像质量评分,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最佳单能量组、70 keV单能量组、140 kVp混合能量组腹腔干动脉的CNR分别为18.74±7.91、13.89±6.27和13.14±6.25,SNR分别为21.38±8.39、17.50 ±7.12和17.19 ±7.90,IN分别为27.49±7.48、17.53±4.56和15.75±5.34,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69±0.24、4.14±0.24和3.71±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423、19.463、80.669和307.63,P值均<0.01),两两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最佳单()量组CNR、SNR、IN和主观评分优于70 keV单能量组和140 kVp混合能量组.结论 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能够提高腹腔干动脉成像的CNR,从而优化腹腔干动脉的CTA质量. 相似文献
13.
垂体脓肿的CT、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垂体脓肿的术前CT、MRI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垂体脓肿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特征,术前误诊及诊断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7例患者术前诊断垂体脓肿只有1例,诊断为垂体炎1例.表现各种垂体功能低下5例.中枢性尿崩5例.垂体脓肿的CT表现与脑脓肿无区别.垂体脓肿MRI表现趋向T2高信号,T1等或低信号,伴有环状增强.部分患者MRI表现为T1高信号T2高信号.结论垂体脓肿的影像学诊断有赖于综合分析CT、MRI影像特征及脓肿的间接影像表现.垂体功能的减退及中枢性尿崩的出现对垂体脓肿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非产后期乳腺脓肿的X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非产后期乳腺脓肿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将 1 0例非产后期乳腺脓肿 (急性脓肿 6例 ,慢性脓肿 4例 )作回顾性X线征象分析。结果 本病X线征象主要为 :急性脓肿呈不规则的致密影 ,境界不清 ,中心无结构 (5例 ) ,或团块状密度增高影 ,边界模糊 (1例 ) ,皮肤水肿 (3例 )。慢性脓肿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缘轮廓清晰锐利 (2例 ) ,肿块周围有长短不一毛刺 (2例 ) ,有子脓肿形成 (2例 ) ,皮肤增厚 (2例 ) ,窦道形成 (1例 )。结论 非产后期乳腺脓肿X线征象如能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和体征则能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CT鉴别脑内囊虫性小脓肿与结核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分析了30例囊虫性小脓肿,25例结核瘤的CT征像,将其鉴别诊断总结为以下几点CT平扫:1.病灶部位,囊虫性小脓肿以两侧顶叶发病最多,而结核瘤可发生于脑组织任何部位。2.病灶数目,囊虫性小脓肿均为单发病灶,而结核瘤的病灶则以多发为主。对多发病灶要考虑结核瘤的诊断。CT增强扫描:1、增强灶数目,囊虫性小脓肿为单发的结节、环状增强灶。而大多数结核瘤呈多发的结节、环状增强灶。结节样增强灶可融合成不规则团块状、环状增强灶可融合成“梅花样”,“串珠样”为结核瘤的主要CT特征。2、增强灶中心CT值,囊虫性小脓肿组均值为18Hu,结核瘤组均值为41Hu,(t=2.782P<0.01)。对增强灶中心CT值较高的病灶要考虑结核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输卵管卵巢脓肿与卵巢良性肿瘤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特征,探讨CT对输卵管卵巢脓肿与卵巢附件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输卵管卵巢脓肿和11例卵巢良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绝经前患者输卵管卵巢脓肿12例(12/13例),良性肿瘤组4例(4/11例)。脓肿13例(13/13例)、良性肿瘤9例(9/11例),CT表现为附件区囊实性肿块,脓肿和良性肿瘤边缘轮廓模糊不清分别为11例(11/13例)和4例(4/11例),两组显示囊壁增厚和边缘层状增强分别为10例(10/13例)和2例(2/11例)。脓肿的子宫骶骨韧带增厚和骶前直肠周围脂肪模糊分别为10/13例和9/11例,而良性肿瘤组无1例发生。结论:附件脓肿壁增厚和层状增强,子宫骶骨韧带增厚及骶前直肠周围脂肪模糊有助于鉴别输卵管卵巢脓肿和卵巢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7.
尸体标本腹腔神经丛:十六层CT图像后处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 T图像后处理在尸体标本腹腔神经节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6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确定胰腺周围腹腔神经节及神经丛主支的位置和形态,并对其大小进行测量,用碘海醇对其进行涂抹标记,还原尸体各脏器的位置,进行十六层螺旋CT容积扫描,将扫描后的容积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在影像上所测结果与尸体解剖比较.结果:6具成人尸体标本腹腔神经节和神经丛主支均位于T12至L1的上缘之间,腹腔神经节多为薄片型,结节型或长条型少见;CT图像与尸体解剖观测一致.腹腔神经节的大小在尸体解剖测量左、右侧上下径分别为16.93±5.16mm和11.98±5.48mm,横径分别为20.02±10.13mm和24.75±10.97mm,厚度分别为2.83±0.45mm和2.08±0.46mm.CT图像后处理MPR影像左、右侧上下径分别为16.42±6.38mm和11.70±2.72mm,横径分别为21.40±7.22mm和23.53±7.21mm,厚度分别为2.75±1.08mm和2.18±0.44mm.VRT影像测量左、右侧上下径分别为17.10±5.42mm和12.25±3.68mm,横径分别为21.92±8.21mm和25.13±6.41mm,厚度分别为2.90±1.12mm和2.28±0.50mm.统计学分析尸体标本与图像后处理影像上的MPR和VRT两组数据测量值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在尸体上准确地、立体地显示腹腔神经节及神经丛主支的位置、形态和大小,为临床腹腔神经丛的扫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包膜期脑脓肿的MRI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包膜期脑脓肿MRI表现。方法 经手术或临床抗炎证实的包膜期脑脓肿 3 1例 ,男 18例 ,女 13例 ,年龄 3~75岁。 2 8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 ,3例仅行平扫。结果 所有病例脓肿壁上均有一光滑的低信号“暗带” ,增强扫描见脓肿壁呈厚度均匀的环形强化 ,9例有“多房征” ,10例有脑实质外播散 (即脑脓肿累及脑室内和 /或硬脑膜和 /或蛛网膜下腔 )。结论 包膜期脑脓肿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 ,其中“暗带”最具特征 ,其次为环状强化 ,“多房征”及脑实质外播散表现。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