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比妥类巴比妥类是临床应用最早的催眠药物,称第一代催眠药。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按作用时间,依次分为长效类药有苯巴比妥(T1/250~144小时);中效类药有异戊巴比妥(T1/214~40小时);短效类有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T1/220~28小时);超短效类有硫喷妥钠。由于巴比妥类药物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2.
黄晓琴 《安徽医学》1995,16(3):41-42
<正> 忆梦返系继巴比妥类、苯二氮(艹卓)类之后的第三代新型安眠药。近年应用于我国临床。本文以硝基安定为标准药物,从罗纳普朗克集团产忆梦返为实验药物,对34例失眠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酒精(乙醇)对肝药酶有双相作用,大剂量对药酶有抑制作用(酶抑作用);服用少量酒精对药酶起诱导作用(酶促作用),使药酶活性增加。且乙醇具有抑制中枢、扩张血管等作用,与其他药物伍用时会涉及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两大问题。现概述如下。一、抑制中枢作用的药物(一)巴比妥类饮酒使巴比妥类药在肠道吸收增加。一般认为,酒精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巴比妥类易于进入细胞内而在中枢神经达到更高的浓度;也可能是酒精使巴比妥类与脂质及蛋白质的结合减少,改变了巴比妥类分布所致。因此,内服巴比妥、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等巴比妥类药期间,若同时饮酒,可使其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加强,以致病人对这类药物的敏感性增加而引起中毒反应。  相似文献   

4.
<正>在急诊抢救中,服毒自杀者占很大比例,其中以服安眠药者最多,以安定,速可眠,巴比妥类为主,本文就我科1984年至  相似文献   

5.
浦鹏飞 《海南医学》2012,23(12):124-126
静脉麻醉药主要分为巴比妥类药物和非巴比妥类药物,虽然静脉麻醉药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知识和静脉麻醉技术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目前还无一种在各方面都十分理想的静脉麻醉药,所以实现安全、易控、平稳和苏醒迅速的理想麻醉状态仍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静脉麻醉药主要分为巴比妥类药物和非巴比妥类药物,虽然静脉麻醉药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知识和静脉麻醉技术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目前还无一种在各方面都十分理想的静脉麻醉药,所以实现安全、易控、平稳和苏醒迅速的理想麻醉状态仍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药疹的首诊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药疹(Drug cruption)是指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是药物的不良反应之一。常见的药物有以下4类:(1)解热镇痛药,以吡唑酮类和水杨酸类常见;(2)磺胺类,尤其以长效磺胺多见;(3)镇静安眠药:以巴比妥类较多;(4)抗生素类:以青霉素最为多见。此外,一些血清制剂、抗癫痫类药物以及中草药等也可引起药疹。药疹在用药1周左右因致敏而出现,如果以前接受过同样药物的治疗,可在再次服药数小时后或1—2d出现药疹。  相似文献   

8.
精神药品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会产生依赖性的药品[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联合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版)》中,第一类精神药品共68种,其中我国生产和使用的有7种,如哌醋甲酯、司可巴比妥等;第二类精神药品共81种,其中我国生产和使用的有27种,如异戊巴比妥、咖啡因等。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或多或少均患有某种疾病,有的人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因此务请记住要预防发生药瘾。鸦片、抽烟、饮酒可以成瘾,是妇孺皆知的事。然而难于下咽的苦药也会使人成瘾却往往被人忽视。其实,药物使人成瘾并非天方夜谭,就是平常为治疗疾病所用的药照样可以成瘾。如镇痛药的吗啡、杜冷丁、可待因等;中枢抑制药的巴比妥类及其它安眠药  相似文献   

10.
巴比妥类(barbiturates)为巴比妥酸在C5位上进行取代而得的一组中枢抑制药.取代基长而有分支(如异戊巴比妥)或双键(如司可巴比妥),则作用强而短;以苯环取代(如苯巴比妥)则有较强的抗惊厥作用;C2位的O被S取代(如硫喷妥),则脂溶性增高,静脉注射立即生效,但维持时间很短.  相似文献   

11.
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是普通性中枢抑制药,随剂量由小到大,相继出现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和麻醉作用。10倍催眠量时则可抑制呼吸,甚至死亡。虽然中效的巴比妥酸盐药物,如苯巴比妥和司可巴比妥是强有力的催眠药物,但其毒性作用与新一代药物相比较大,故限制了这类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这类药物的治疗安全范围比较小,有明显潜在成瘾作用、呼吸抑制作用和过量致死作用等。安全性远不如苯二氮类,较易发生依赖性,因此,目前已很少用于镇静和催眠。  相似文献   

12.
常用静脉全身麻醉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航  魏安宁 《重庆医学》2008,37(18):2104-2106
静脉全身麻醉药物分为巴比妥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中现今供临床使用的主要是硫喷妥钠)和非巴比妥类药物(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种类繁多,但现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者有限,主要有氯胺酮、丙泊酚、依托咪酯、γ-羟丁酸钠).  相似文献   

13.
苯二氮类和巴比妥类药属于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精神药品。本文主要介绍苯二氮类和巴比妥类药的滥用和防治。苯二氮类和巴比妥类药的应用小剂量苯二氮类具有抗焦虑作用而不产生明显的中枢抑制。其抗焦虑作用选择性高,可改善患者烦躁、  相似文献   

14.
抑制中枢作用的药物巴比妥类:饮酒使巴比妥类药在肠道吸收增加。一般认为酒精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巴比妥类药易进入细胞内而在中枢神经达到更高的浓度,也可能是酒精使巴比妥类药与脂质及蛋白质的结合减少,改变了巴比妥类药分布所致。因此内服巴比妥类药物期间,若同时饮酒可使其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加强,以致病人对这类药物敏感性增加而引起中毒反应。水合氯醛:内服水合氯醛期间,不可同时饮酒。因为酒精及水合氯醛的代谢过程都需要乙醛脱氯酶,对此酶的竞争,使两者的代谢都减慢,血液中酒精和水合氯醛活性代谢产物-三氢醋酸的浓度上升,对中枢…  相似文献   

15.
各国屡有酒后服用安眠药导致死亡的报道,因此人们称酗酒后服用安眠药是引起死亡的速效中毒剂。 众所周知,大量饮酒的人,开始呈现兴奋状态,谈话滔滔不绝,或喜或悲,或怒或忧,逐渐出现动作笨拙、行动蹒跚,最后进入昏睡期,严重的可因延髓抑制,呼吸麻痹而死亡。安眠药多有中枢抑制作用,尤其是巴比妥类药物和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高特异性﹑高敏感性可分离及鉴别人体尿液中巴比妥类药物的程序方法。方法①用Toxi-tube提取人体尿液中的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衍生物(DMF-DMA)。②运用GC/MS﹑SIM系统及药品定量软件系对人体尿液中巴比妥类药物:布他比妥,异戊巴比妥,戊巴比妥,司巴比妥,苯巴比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①GC/MS对人体尿液中司巴比妥最低检出浓度为30 ng/mL,对布他比妥﹑异戊巴比妥﹑戊巴比妥﹑苯巴比妥最低检出浓度为200 ng/ml。②在实验的运行操作中该方法 /程序显示很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结论此检测方法选择性好﹑检测简便﹑灵敏﹑定性定量结果准确,可用于巴比妥类药物中毒及巴比妥类药物滥用的临床检验诊断。  相似文献   

17.
<正> 本文报告平凉市医院用纳络酮治疗急性安眠药中毒21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本文急性安眠药中毒的中、重度患者41例。中毒程度按高校《内科学》第四版标准分级。根据入院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4例,年龄31±4.8岁;中毒程度中度15例,重度6例;中毒药物珠苯二氮(艹卓)类13例,巴比妥类6例,氯丙嗪类2例,病程  相似文献   

18.
服用镇静药、催眠药(俗称安眠药)的人很多,但久服安眠药,要当心蓄积中毒。 所谓安眠,是指通过药物或其他措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广泛抑制作用,从而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等效应。药物剂量不同,临床效果也不相同:使用小剂量镇静剂可起到安静、减轻和消除患者的激动、焦虑不安等症状的作用,中等剂量则可维持人正常睡眠,大剂量则有抗惊厥、麻醉作用。 目前,镇静、催眠药的品种主要有:1.巴比妥类:苯巴比妥(鲁米那)、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及司可巴比妥等。2.苯二氮 类:地西泮、氯氮、硝基安定、舒乐安定、三唑伦及阿普唑伦等。3.抗组织胺药:安泰乐、苯海拉明、异丙嗪(非那根)等。4.其他:甲喹酮、水合氯醛、溴剂及导眠能等。 这些药物的共同特点是:如果长期服用都会产生耐受性增加、体内蓄积的后果,蓄积到一定程度可以使人中毒。 长期服用安眠药者,多因以下几种情况引起蓄积中毒:1.单一用药,用药时间久,有人用药长达数年;有的因耐药作用而盲目加量,甚至超过安全界限。2.服药过程中突然停用,引起焦虑、紧张、失眠等戒断反应,误以为旧病复发而恢复用药,故长期难以撤药。3.盲目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安眠药物,导致不良反应增多。4.因各种原因,造成一次性大剂量服用,从而造成急性中毒。 安眠药中毒,慢性中毒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 钝、思维迟缓、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以及头痛、眩晕、呼吸抑制、肌无力等症状。急性中毒表现为困倦、嗜睡、言语不清、动作不稳、步态蹒跚,严重时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瞳孔缩小、腱反射减低或消失等。严重中毒可以出现呼吸变慢,并逐渐不规则,甚至呼吸停止。也可出现血压下降、末梢紫绀、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直至无尿。此外还可出现黄疸、血氨升高等肝脏损害等表现。 为避免安眠药中毒,长期失眠患者,应提倡心理治疗法、运动疗法,以及各种精神疗法等非药物治疗。如果经非药物治疗半年无效,建议使用单一品种、短效制剂药物,以小剂量开始,并主张间歇给药,防止产生药物依赖和蓄积。不得不长期服药者,应严格按专科医师医嘱应用,切忌私自加大剂量,并应定期去医院就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出现慢性中毒表现,应逐渐减少药品的种类和剂量,逐渐停药,以避免突然停药造成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焦虑、紧张、不安、失眠、震颤、谵妄,甚至惊厥等戒断反应。另外,当发生急性中毒时,如果神志清楚,可立即口服清水800~1000ml后催吐,如此反复数次后,尽快送当地医院进一步治疗。如已昏迷,则立即送至医院抢救,同时请务必携带所服药物的标签或外包装,以作为救治依据,提高抢救成功率。 (摘自《健康报》2000年8月15日第1版)  相似文献   

19.
1.镇静类药物如巴比妥类、苯二氮类。酒精能促进这类药的溶解与吸收,使神经中枢过度抑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著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即是在饮酒后服用了镇静类药而悄无声息地在睡眠中故去的。在临床上,亦有一些女青年饮酒后服用安眠药,这对机体的损害要远远大于单独饮酒或单独服药。2.苯妥英钠。苯妥英钠为常用的抗癫痫药,酒精会使其疗效降低,从而诱发癫痫发作。3.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头孢孟多。服用期间和停药5天内不艹卓能饮酒及含酒精饮料,以免引起面部潮红、出汗、头痛、心动过速等双硫醒样反应。4.降血糖药如氯磺丙脲。服用降血糖药…  相似文献   

20.
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是测定生活饮用水中微量氰化物的国家标准方法.但用异烟酸-硫代巴比妥酸光度法测定微量氰化物尚未见文献报道。实验发现在弱酸性介质中及氯胺T存在条件下.氰化物可与异烟酸-硫代巴比妥酸形成一蓝色染料,该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位于642nm,且其吸光度A642与氰化物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经实验建立了一种测定生活饮用水中微量氰化物的新方法-异烟酸-硫代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该法氰化物含量在0-4.0μg/10.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生活饮用水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其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相吻合。加标回收率在95-103%.方法的选择性、稳定性也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