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例老年贲门癌术后出现高位肠瘘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玉文  于士玉 《现代护理》2002,8(3):185-186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1例老年贲门癌术后高位肠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及在肠内营养及感染预防方面的效果评价。方法 利用整体护理模式,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理论,如:一般系统论、人的基本需要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理论等,对病人进行临床观察与健康施护。结果 病人在治疗护理中,护理问题逐一得到解决,且肠内营养、感染预防方面效果满意,病人痊愈出院。结论 整体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深入研究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肠内营养支持的内容及临床护理进展,主要内容包括肠内营养的优点、方法、营养途径、营养液的选择、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认为恰当的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在治疗危重病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出院病人家庭肠内营养护理辅导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开展出院病人家庭肠内营养护理辅导 , 建立营养辅导模式 , 浓缩医院的营养理念和护理思想 . 方法传授营养灌注护理方式 ,延伸到病人家庭乃至社区 , 利用反馈进行效应、效果、效益的评价 ; 结果出院前行家庭营养宣教 , 辅导 236例 , 有反馈信息的 57例 , 占 24.2% , 总的效果较好 . 结论科学、规范家庭肠内营养辅导及其后的长期监测与管理是完善家庭肠内营养模式重要方法 , 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  相似文献   

4.
张娟  刘璐  李萌  许晓双  晏晓琨  刘海燕  王凌莉 《全科护理》2021,19(26):3601-3606
目的:检索分析并总结肠内营养支持病人误吸的预防和管理最佳证据.方法:使用PIPOST模式来确定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以误吸、肠内营养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在文献质量评价后进行证据级别判定.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其中临床决策3篇、证据总结3篇、指南3篇、系统评价4篇、专家共识1篇以及队列研究1篇.最终总结出最佳证据16条,主要包括评估、团队管理、确定管道位置、喂养速度、喂养途径、胃残留量检测、体位管理、气道管理和口腔护理9个方面.结论:总结出的证据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将病人的意愿与临床环境相结合,将总结出的最佳证据应用于肠内营养病人误吸的预防与管理中,有利于降低误吸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重症胰腺炎行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均经鼻空肠置管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肠内营养插管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可减少重症胰腺炎经鼻空肠置管行肠内营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插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最佳证据为基础开展护理工作,加强危重症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的安全性管理,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感染率.方法 确定问题及检索有关文献,评价相关实证,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结果 实施循证护理后,危重症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的效果令人满意,一次置管成功率98%,104例危重症患者中发生返流、误吸2例;腹胀、腹泻8例;管道堵塞2例;遵循上述鼻胃管肠内营养的护理路径,上述问题均得到及时解决.无感染及代谢方面并发症发生.结论 营养支持对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危重患者的存活率都有重要作用.应用有据可依的护理方法,改变了临床护理凭经验和直觉的习惯及行为,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改良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护理方法降低误吸发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危重病人在肠内营养期间误吸发生率降低的护理策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方法统计2007年危重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情况,分析引起误吸的各种原因,制定相关的护理指引,由护理组长督促落实临床执行情况并评价护理效果,并对2008年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期间预防误吸发生的护理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两组误吸发生率比较进行χ^2检验。结果针对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并由高级责任护士严抓落实,病人出现误吸的现象明显减少。结论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安全管理,护理人员不但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护理安全隐患意识,懂得正确、适时的评估,给予恰当、有效的预防干预,护理管理方面还需要人力资源设置及层级管理原则,抓环节质量管理,这样才能杜绝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老年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对41例老年危重患者经鼻胃管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认真做好鼻饲管、营养液输注及口腔护理,开展肠内营养的监测工作,重视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肠内营养护理,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肠内营养是临床上进行营养支持的有效手段,是老年危重患者整体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陈翠霞 《全科护理》2012,10(33):3081-3082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82例老年病人进行肠内营养的旱期护理干预,包括建立科学的肠内营养护理观念、肠内营养治疗的管理、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结果]通过对老年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82例老年病人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老年病人肠内营养发生胃潴留、腹胀、腹泻、反流误吸所致的相关性肺炎、营养素电解质代谢紊乱、鼻饲管道堵塞及计划外拔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董丽  许蔷  鲍蕾 《护理研究》2011,25(36):3360-3361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作为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随着肠内营养在ICU病人营养支持中所占比例地不断提高而备受医务工作者关注。据文献报道,30%~60%ICU病人在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后发生腹泻[1],腹泻所导致的肛周皮肤损伤成为ICU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为了寻求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所致肛周皮肤损伤的发生,我院ICU率先将中药制剂地榆油外涂应用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病人的肛周皮肤护理,并与常规护理方法作对比观察,以评价外涂地榆油在预防ICU病人肠内营养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肠管在危重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7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危重病人采用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观察开始实施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并与对照组35例危重病人经胃管营养进行比较,评价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与营养管途径有关,与胃管途径相比,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比胃管途径要早,而胃潴留、返流及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少,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经鼻肠管途径比经胃管更为安全有效,并能将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显著提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病人过程中进行肠内营养操作的关键因素.方法:通过对进行肠内营养患者护理方法的探讨,使我们医护人员认识到护理好此类的患者可避免肠黏膜萎缩、营养不全面、屏障功能发生障碍、营养因子不经过肝脏、肝功能损害、淤胆等并发症,还有可能避免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结果:临床上,在没有肠内营养禁忌证的患者中,应该早期采用肠内营养,并且要依据病患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这样不仅可满足病患身体对营养的需要,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更重要的是协助患者早日康复.结论:临床中,肠内营养对于很多患者是相对安全和普遍有效的,而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要制定不同的护理方式,改善营养情况,减少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方法]6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留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期间加强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病人康复出院61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例老年危重症病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与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方法]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加强造瘘口周围皮肤的观察、造瘘导管的护理,肠内营养的监测护理,重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带管出院病人的指导.[结果]除1例病人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5例病人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病情好转,未出现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结论]老年危重症病人经胃造瘘行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护士做好造瘘导管的护理,肠内营养的监测护理,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以及出院指导,可保证老年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应用肠内营养时如何降低误吸的发生率,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方法对78例机械通气病人进行肠内营养,通过空肠管喂养途径,采用匀速循环输注营养液喂养方式,及时判断有无胃潴留、返流腹胀等误吸相关因素,对机械通气病人进行观察护理,减少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结果通过上述肠内营养的途径和方式以及加强对误吸相关因素的观察和护理,78例行肠内营养的机械通气病人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降低.通过早期预防亦是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关键.结论通过改变肠内营养供给方式和对产生误吸发生相关因素的观察与预防,降低机械通气病人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严重烧伤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严重烧伤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生恶心1例,腹胀1例,腹泻1例,便秘2例,咽部不适4例,导管堵塞2例;病人胃肠道功能均能较快恢复.[结论]只有正确了解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才能保证严重烧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综述重症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出现导管移位、脱出、堵塞、误吸与反流、腹泻、高血糖、低血糖等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指出护理人员对重症胰腺炎病人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要准确评价病人的肠道功能,遵守温度适宜、由慢到快、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全剂量浓度的输注原则,做好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和处理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机械通气病人致肠内营养误吸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慧 《现代护理》2006,12(8):707-70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应用肠内营养时如何降低误吸的发生率,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方法对78例机械通气病人进行肠内营养,通过空肠管喂养途径,采用匀速循环输注营养液喂养方式,及时判断有无胃潴留、返流腹胀等误吸相关因素,对机械通气病人进行观察护理,减少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结果通过上述肠内营养的途径和方式以及加强对误吸相关因素的观察和护理,78例行肠内营养的机械通气病人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降低.通过早期预防亦是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关键.结论通过改变肠内营养供给方式和对产生误吸发生相关因素的观察与预防,降低机械通气病人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危重症病人应用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86例危重症病人,均给予肠内营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给予病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病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13.98%,低于对照组的43.01%(P0.05)。[结论]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的有效率,减少腹泻、感染、胃内潴留、胃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0.
3 例胃、结、直肠术后病人应用鼻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过程中,针对病人留置有鼻肠管,列出护理诊断,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将护理程序应用于肠内营养病人鼻肠管的护理。结果:27 例完成肠内营养计划,对鼻肠管耐受性好,无并发症发生。认为将护理程序贯穿于肠内营养病人的整体护理全过程,能够使鼻肠管的护理更具科学性、预见性和条理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