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作者研究339例心肌梗塞(MI)患者,着重分析了87例(26%)非Q波型MI的运动试验特征,冠状动脉解剖和预后。病人与方法:339例MI患者年龄34~70岁。出院前行运动试验,未用溶栓治疗。运动试验后以β-阻滞剂治疗,至少持续一年,期间记录死于心脏事件,再梗塞和心绞痛。运动实验阳性规定为:以J点后80ms为测定点,ST段下斜或水平压低≥0.1mv者为阳性。发生心绞痛或有下列指标之一停止运动试验:①、心率最大预测达85%;②、ST段水平  相似文献   

2.
非Q波心肌梗塞(MI)后再梗塞的发生率高于Q波MI,且再梗塞对左室功能和生存率均有不利影响。本文评价地尔硫对非Q波MI患者再梗塞及其后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在多中心地尔硫心肌梗塞后研究中的2466例患者中,除外需行冠脉搭桥术和服用钙拮抗剂者,以及心电图(ECG)示异常Q波者,共有514例非Q波MI患者进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在MI后3~15天内随机分入地尔硫(D)组或安慰剂(P)组,其中D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资料来源于Framingham心脏研究中心。Q波型心肌梗塞(Q-wave MI)患者在1年后的静息心电图(ECG)检查中,可从ECG的变化获得重要的预后信息。例如:某份ECG检查显示有其它异常改变而缺乏Q波者,意味着其预后不良,这种ECG表现以女性患者多见,故作者认为,这点可能有助于解释在心肌梗塞(MI)后早期死亡率中女性高于男性的临床现象。 1948年Framingham的5209例登记患者中,Q-waveMI存活者251例,1年后静息ECG检查;无异常者31例(12.4%);无持续性Q波而有其他异常者37例(14.7%):有持续性Q波而无其他异常者108例(43.0%);有持续性Q波伴其他异常  相似文献   

4.
由于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病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MI)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故其诊断较为困难。为此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66例完全性LBBB病人的心电图,旨在探讨完全性LBBB病人陈旧性下壁MI诊断的新标准。研究对象为166例完全性LBBB病人。经201铊应激试验影像证实存在陈旧性下壁MI者35例,平均年龄70.6岁为A组;无陈梗者131例,平均年龄67.1岁为B组。服用特殊药物、新近发生缺血意外、左心室肥厚、心脏起搏及非特异性室内传导延迟、MI后<30d者予以剔除。LBBB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为:v1导联QS波宽大畸形,QRS间期≥120ms,V6导联R波畸形,I和V6导联无Q波。Q波持续时间>30ms判为病理性Q波,负向T波或双向T波负向波占优势者判为T波倒置。以avF导联判定下壁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II、III、a VF导联病理性Q波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临床判定价值。方法:分析2006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 007例,包括心肌梗死(MI)患者305例,根据心电图定位分为前壁MI组患者204例及下壁MI组患者101例,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体表心电图病理性Q波评价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灵敏度为35.6%,特异度为83.0%,准确度为49.2%;前壁MI患者心电图病理性Q波评价冠脉多支病变的灵敏度(22.4%)高于下壁MI患者(13.2%)(P<0.01);下壁MI患者心电图病理性Q波评价冠脉多支病变的特异度(98.0%)高于前壁MI患者(85.1%)(P<0.01);在评价的准确度方面前壁(40.3%)与下壁MI患者(37.4%)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I、III、a VF导联病理性Q波判断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灵敏度是前壁梗死高于下壁梗死,而特异度则是前壁梗死低于下壁梗死。  相似文献   

6.
心肌梗塞(MI)范围的大小是决定急性 MI 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急性 MI 患者2年的随访,观察心电图(EKG)Q 及 R 波改变与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因初次透壁性 MI(464例)或心内膜下 MI(123例),于发病初三天内入冠心病监护病房的患者共587例,分为前壁 MI 与下壁 MI 二组。前壁 MI 患者计算入院四天内24个胸前标测导联的 R 波总和与 Q 波总和之差(ΣR-ΣQ),下壁MI 患者计算入院四天内Ⅱ、Ⅲ、aVF 导联的ΣR-ΣQ,并按最后的ΣR-ΣQ(mm)分为四组(如349~126,125~33.5,33.0~-60,-60~-187)进行比  相似文献   

7.
近年把心肌梗塞(MI)划分为Q波型和非Q波型。尽管非Q波型MI的心肌坏死数量较少,住院死亡率比Q波型低,早期预后好,然而,长期存活率与Q波型相似,甚至更短。现已证明非Q波型MI病人更易发生再梗塞。由于β阻滞剂对非Q波型病人未显示疗效,作者选用钙拮抗剂硫氮(?)酮(Diltiazem)用于预防非Q波MI早期再梗塞的研究,并对药物的预防效果作出评价。方法:9所医疗中心共576例非Q波型MI患者作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其中硫氮(?)酮组287例,安慰剂组289例,两组病人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相类似。治疗开始于非Q波型MI发作后24-72小时,两组病人首次分别服硫氮(?)酮(每片30毫克)和安慰剂1片,第二次各服2片,此后各服3片,每天4次,直至第14天。也允许同(?)用β阻滞剂、硝酸  相似文献   

8.
对237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多中心硫氮酮治疗试验,随访观察25±8个月,以了解AMI后用硫氮酮治疗的长期疗效。在2377例中,855例(36%)既往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心肌梗塞(MI)史,而1 522例(64%)为首次MI.在首次AMI者中,409例(27%)为非Q波型,664例(44%)为Q波型下壁梗塞,449例(30%)为Q波型前壁梗塞。本文回顾性分析显示:首次AMI者的非Q波型和下壁Q波型使用硫氮酮患者,在追踪观察的过程中,其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而首次前壁Q波型和既往有MI史的患者,应用硫氮酮治疗后追踪结果与前者相反。硫氮酮-安慰剂危险比率(95%可信限):当试验终点为心性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 (AMI)根据有无 Q波形成分为有Q波心肌梗塞 (MI)和无 Q波 MI。无 Q波 MI表现为 ST段下移与 T波倒置 ,并呈演进性变化 ,持续 2 4小时以上 ,伴有心肌酶谱尤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 MB)升高。临床上有一些胸痛患者 ,其心电图表现酷似无 Q波 MI,但心肌酶谱与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 T(c TNT)均无升高 ,这可能是一种心肌顿抑现象 ,而不是 AMI。近年来 ,我们遇到 2 1例此类患者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1例均为男性 ,年龄 34~ 65岁 ,平均 47.6± 9.6岁。入院前均有持续性胸痛病史 ,持续时间 3~…  相似文献   

10.
既往曾研究有Q波与无Q波心肌梗塞(穿壁性及非穿壁性)的临床过程,发现住院期间两者的死亡率及病残率并无差别,出院后长期观察两组的死亡率亦相似。亦曾报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出院6个月内的死亡率很高。但从无前瞻性研究比较有Q波与无Q波心肌梗塞组6个月的预后。本文为208例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北京市五个医院1980~1987八年间84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有Q波组757例,无Q波组86例)的临床表现、心肌酶及预后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Q波与无Q波两组间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血清心肌酶(CPK、GOT、LDH)的峰值在有Q波组均高于无Q波组(P<0.01)。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82例心肌梗塞(MI)患者心电图中Q波变化的发生率其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例(23.3%)异常Q波完全消失,35例(42.6%)异常Q波减小,28例(34.1%)Q波无变化。并用ST1的方法对3组患者的心功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Q波消失组的心功能无明显受损,Q波减小组和Q波不变组心功能均已受损,且以Q波不变组为最重,并分析了Q波消失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常规导联异常Q波指Q波波幅>1/4R,时间>0.04s。Ⅲ、aVF异常Q波可见于不同情况,如下壁心肌梗死(MI)、心肌病等及部分正常人。头胸导联(HC)是我国学者提出的导联系统。本文探讨用HC鉴别Ⅲ、aVF导联异常Q波的价值。对象为住院和门诊病人,共36例。男性23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8.36岁。分为3组:①MI组(A组)包括急性、亚急性、陈旧性下壁MI者共15例。②非MI心脏病组(B组)包括除MI以外的其他心脏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  相似文献   

14.
无 Q 波(非透壁)或有 Q 波(透壁)初发心肌梗塞病人出院后的预后问题已引起关注。作者曾报道无Q 波初发心肌梗塞病人的梗塞范围通常较小,与有Q 波心肌梗塞者相比有较低的住院期死亡率(分别为3%与11%,p=0.007)。本文报道初发梗塞者出院后的预后,指出初发梗塞的某些特征可作为梗塞后存活的预测指标。方法与结果:593例年龄≤75岁不伴持续LBBB、有典型病史、心电图或/和酶学改变的初发心肌梗塞出院患者,其中499例有 Q 波(84.2%),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以201例接受溶栓治疗的首次急性心梗(AMI)患者为对象,评价 Q 波形成的时间及其预后意义。开始溶栓治疗3小时内141例(70%)已有 Q 波,开始溶栓治疗3小时后至出院前31例(16%)形成 Q 波,29例(14%)出院时仍无 Q 波。与无 Q 波型 AMI患者相比,Q 波型 AMI 患者反映心肌损伤的实验室指标、住院病患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结合 Q 波形成时间评价上述指标,表明 Q 波延迟形成者和非 Q 波型 AMI 者的预后无显著差异。与早期(≤3h)形成 Q 波者相比,Q波延迟形成或非 Q 波型 AMI 者的肌酸磷酸激酶峰值较低(均值661~1081对1251~1541IU,P=0.05),放射性核素法左室喷血分数较高(54±11%对47±13%,P<0.01),  相似文献   

16.
影响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预后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CHD)监护病房的普及和各种治疗措施的发展,急性心朋梗塞(AMI)后存活者逐年增多。但是许多研究证实,仍有10~15%的AMI患者死于出院后第一年内。现就影响AMI病人预后的几个有价值的因素综述如下,旨在识别心肌梗塞(MI)的高危人群,制订正确的康复治疗措施。心肌梗塞部位心肌梗塞部位(前壁和下壁)是决定MI预后的重要因素。B0urke等观察756例首次MI患者中,705例(93.3%)为Q波型;51例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陈刚 《心电学杂志》1993,12(3):200-202
临床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 MI)的诊断和处理起重要作用。既往根据心电图有无异常 Q 波将 MI 分为透壁性和非透壁性或心内膜下 MI,前者 ST 段抬高,后者 ST 段压低。70年代以来,这种传统概念受到挑战,MI占室壁内层1/5—1/4者也出现 Q 波。因此目前已采用 Q 波 MI(QMI)和无 Q 波 MI(NQMI)分类,而 ST 段压低常出现在冠心病各种临床之中。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心电向量图对下壁异常Q波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心电向量图(VCG)对下壁异常Q波的辅助诊断意义.方法 对120例体表心电图(ECG)检查为下壁异常Q波者行VCG检查.结果 无下壁心肌梗死(MI)病史者VCG异常Q波检出率远低于有下壁MI病史者.结论 VCG检查可有助于排除无临床意义的下壁异常Q波.  相似文献   

19.
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和评价其预后的一项重要的无创伤性检测手段,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运动试验可诱发ST-T及QT离散度等改变,反映不同的临床意义。本文总结1200例运动试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其中伴发一过性Q波者,但既往无确切冠心病史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体表心电图上的病理性Q波被认为是透壁心肌梗死(MI)和心肌瘢痕组织形成的标志,而且与预后相关,和非Q波MI比较,Q波MI显著增加患者近期及远期病死率[1-2].但近年来随着溶栓、急诊介入或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等再灌注治疗策略的早期应用,部分透壁MI患者的心电图上并不出现病理性Q波[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