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程文兰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9):117-117,119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50%,通常呈浸润性生长,在其周围2cm以内的正常组织中均可能有肿瘤细胞生长。手术难以做到全部切除,术后易复发。采用传统的放疗、化疗等治疗效果亦不理想,且不良反应大,患者生存期仅为数月,生存质量不高。我科于2001年7月-2004年6月对42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法,即显微手术全切肿瘤,根据新鲜脑胶质瘤组织化学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化疗药物进行问质内化疗、联合增敏放疗,取得理想效果,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CIK细胞治疗恶性实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恶性实体瘤患者48例,分为单纯化疗组、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组、CIK细胞治疗组。采用卡氏评分(Karnofsky)评价生活质量及体力改善状况;通过比较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评价近期疗效;从治疗开始至患者死亡或最后/次随访时间止,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存时间;评价CIK细胞治疗安全性。结果 CIK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一般情况有所改善,特别是在改善食欲和睡眠,增加体质量和体力方面。这可能是CIK细胞治疗的优势所在。但是三组患者在客观有效率方面和疾病控制率方面,单纯化疗组和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组,与CIK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存时间方面CIK治疗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低于单纯化疗组和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组(P<0.05)。在整个临床观察期间,除有2例患者出现低热症状外,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CIK细胞免疫治疗能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安全性好,是恶性实体瘤的患者在进行化疗治疗之余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免疫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方法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将诱导后的CIK细胞回输给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IK培养过程中与55例晚期胃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IK细胞(CD3 CD56 )及NK细胞(CD3-CD56 )的变化,并应用生化比色法与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胃癌相关抗原(MG7-Ag)、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含量.结果 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在14~21 d时达峰值.CD3 CD56 细胞由起初的(0.7±0.4)%上升到14d的(31.6±5.5)%与21 d的(35.8±9.7)%.经CIK细胞治疗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而NK与T细胞亚群水平明显升高,且CIK升高尤为显著,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总缓解率61.8%.结论 用CIK细胞回输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并改善其临床体征,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治疗中晚期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效果。方法对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2005年6月—2010年2月收治的仅接受过手术治疗的38例中晚期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行CIK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变化、疗效及毒性反应、肿瘤标志物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2个疗程后,38例外周血免疫指标CD3^+、CD56^+、CD3+CD56^+T细胞百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临床缓解率达94.7%;相关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癌抗原125、乳酸脱氢酶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生存质量Karnofsky评分较治疗前平均提高10-20分,提高率为94.7%,平均体质量较治疗前增加1-2 kg。结论 CIK疗法为中晚期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除了利用LFA-1/ICAM-1 途径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外,还可通过Fas/FasL 途径、NKG2D 途经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通过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发挥直接杀瘤作用的同时,亦可通过非MHC-\r\nⅠ、非MHC- Ⅱ两种途径来间接杀伤肿瘤细胞。DC 与CIK 共培育形成的DC-CIK 细胞结合了二者的抗肿瘤机制并相互促进,使得杀瘤活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1年2月~2007年4月于我科进行治疗的112例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放化疗联用组)56例和观察组(单纯化疗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平均总生存时间以及1年、2年、3年的生存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的总生存时间以及1年、2年、3年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联用比单纯化疗的效果好,病人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DC和CIK细胞免疫治疗应用于血液肿瘤术后预防复发和进一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恶性肿瘤术后患者18例,经CT检查,其中1例患者发生肝脏肿瘤转移,其余17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所有患者在知情且自愿的情况下进行DC和CIK细胞免疫治疗,对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存活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随访过程中无1例发生死亡,DC和CIK细胞免疫治疗应用于血液肿瘤的术后复发预防中,有94.4%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食欲有所增加、体力有所恢复、起色也逐渐好转,1例患者无好转,经CT检查为恶性淋巴瘤出现肿瘤转移现象;在DC和CIK细胞免疫治疗的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77.8%,经对症处理或者未处理24h均缓解或消失。结论 DC和CIK细胞免疫治疗应用于血液肿瘤复发的预防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小,在肿瘤术后预防性治疗方案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自体CIK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的疗效.方法 59例患者分成A组(单用TP方案化疗)与B组(自体CIK联合TP方案治疗).对两组的生活质量、免疫学反应、缓解率(RR)、无疾病进展时间与生存期进行观察比较.CIK细胞由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扩增培养产生.结果 CIK细胞的数最与杀伤活性均在培养第14~21天形成高峰.与A组相比,B组病人的免疫力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自体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郭亚  马望 《医药论坛杂志》2010,31(3):36-37,40
目的观察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2例复发的恶性胶质瘤患者给予替莫唑胺100~200mg/m2,连服5d,28为一周期。所有患者至少接受两个疗程治疗。替莫唑胺化疗后,对32例患者进行脑MRI复查,根据MRI结果判断疗效。结果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9个月。6例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PR率为18.75%;11例患者肿瘤稳定,SD率为34.38%。14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超过6个月(43.75%)。替莫唑胺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脱发、疲倦和骨髓抑制等,程度较轻,未见重要脏器损害。结论替莫唑胺对恶性复发性胶质瘤仍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轻,是理想的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0.
徐杰  陆华  吴卫江  葛风  房文峰  朱爱华 《江苏医药》2012,38(10):1193-1196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患者胶质母细胞瘤手术标本,用热休克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制备符合临床应用的人脑胶质瘤DC疫苗。25例脑胶质瘤患者分为C组(12例)和DC组(13例):C组采用传统的手术及术后放化疗治疗;DC组加用DC疫苗。比较两组肿瘤局部控制率(LCR)、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的Karnofsky评级,记录并发症。结果随访2年。治疗结束后9个月时,DC组肿瘤LCR明显高于C组(69.2%vs.25.0%)(P<0.05)。DC组治疗结束后6个月及9个月的Karnofsky评级优于C组。DC组1、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C组(69.2%、7.7%vs.41.7%、0)(P<0.05)。DC组的肿瘤复发时间为(11.92±25.31)个月,明显晚于C组的(7.75±4.16)个月(P<0.05)。疫苗接种期间,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症状,未观察到关节炎、支气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结论脑胶质瘤DC疫苗联合术后放化疗,为脑胶质母细胞瘤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CT影像对脑胶质瘤手术加热化疗的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加热化疗等综合治疗的资料,分别于术后第2天、第1月、第3月、第6月及第12月行CT扫描,并与48例常规手术者比较其疗效。结果综合组平均生存30.85个月,对照组平均生存8.65个月,综合组较手术组生存年限延长(P<0.001)。CT扫描可观察到残留肿瘤减小、囊变及消融。结论随访CT扫描是评价脑胶质瘤患者术中和术后间断局部热化疗疗效的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中端酶活性在不同细胞周期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恶性肿瘤细胞周期变化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方案(TRAP)-银染法检测了82例脑胶组织标本,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它们的S期细胞比例(SPF),结果:82例脑胶质瘤标本中,有端粒酶活性表达共33例,阳性率为40.2%,星形细胞瘤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SPF无明显相关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端粒酶活性检测阳性标本的SPF值明显高于阴性标本,统计学分析再者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细胞周期中端粒酶活性的改变受到多种生物学因素的调节,其中恶性肿瘤本身的增殖活性可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At present radiation therapy appears to be the only effective adjuvant treatment in malignant supratentorial gliomas (MSG). Six thousand rads given over 6 weeks increase survival significantly, by about 50%, but the addition of a further 1000 rads to the conventional 6000 rad dose may not be beneficial. Radiosensitizers of anoxic cells such as mizonidazole are ineffective. Superfractionation could represent an improvement over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Adjuvant chemotherapy has proved ineffective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trials, with a few exceptions, the most important being the increase of long-term survivors by BCNU. In the author's opinion chemotherapy should be restricted to patients with recurring signs of MSG.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TMZ)与放疗联合尼莫司汀(ACNU)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36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及经济情况分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组(RT—TMZ组)18例与放疗联合尼莫司汀组(RT—ACNU组)18例,分别应用替莫唑胺(TMZ)和尼莫司汀(ACNU)化疗4~6个周期。同时进行放疗,总照射剂量60Gy,2Gy/次,1次/d,5次/周。结果两组患者观察期内均未出现Ⅲ度以上毒性反应,RT—TMZ组的I。Ⅱ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RT—ACNU组为低(P〈0.05)。RT—TMZ组有效率、控制率(83.3%,88.9%)均明显高于RT—ACNU组(55.6%,66.7%),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RT—TMZ组的中1、2年生存率分别为77.8%、55.6%,优于RT—ACNU组的61.1%、33-3%(P〈O.05)。结论与放疗联合ACNU组相比,放疔联合TMZ联合组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更安全、有效。脑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放疗联合TMZ化疗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轻,且TMZ口服应用方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在脑胶质瘤的分级及与单发转移瘤鉴别诊断巾的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胶质瘤17例、高级别胶质瘤15例、单发转移瘤10例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灌注加权成像,观察肿瘤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rCBV值.结果 高、低级别胶质瘤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不同.在肿瘤实质区域,低级别胶质瘤rCBV值(1.974±0.539)低于高级别胶质瘤(5.785+1.223)和单发转移瘤(5.324±1.008)(P<0.05);在瘤周水肿区域,单发转移瘤rCBV值(0.387±0.129)低于高级别胶质瘤(1.481±0.204)(P<0.05).结论 PWI可用于高、低级别胶质瘤的分级及与单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放疗后复发的恶性胶质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共治疗20例放疗后复发的恶性胶质瘤。中位复发时间为11个月。复发灶每次剂量为2.0 Gy,总量56~60 Gy/28~30次。治疗过程用脱水剂治疗脑水肿。结果PR10例,有效率为50%,中位生存期8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47.14%、15.27%。脑水肿发生率50%,经治疗后减轻或消失,病人均能耐受。结论调强适形放疗治疗放疗后复发恶性胶质瘤能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Kif2a在脑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转移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原发瘤组织和瘤旁中Kif2a的表达,采用MTT和Transwell检测沉默Kif2a的表达对脑胶质瘤细胞系U87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Kif2a在原发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相应的瘤旁组织,沉默Kif2a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作者的结果为研究胶质细胞瘤发生和进展提供了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脑胶质瘤术后放疗的疗效,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术后放疗脑胶质瘤88例,^60钴常规分次外照射,Dt30-60Gy。结果: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8.6%、51.1%和31.8%,与病理分级、放疗剂量有一定关系。结论:手术后放射治疗可明显提高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放疗剂量应达45-55Gy。  相似文献   

20.
Malignant gliomas are the deadliest brain tumor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ly invasive growth, a rampant genetic instability and intense resistance to apoptosis. Such an aggressive behavior of malignant gliomas is reflected in the resistance to chemo- and radiotherapy and weak prognosis in spite of cytoreduction through surgery. Brain tumors preferentially express a number of specific protein and RNA markers, that may be exploited as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in design of the new treatment modalities based on nucleic acids. For almost three decades, a possibility to apply DNA and RNA molecules as anticancer therapeutics have been studied. A variety of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ribozymes, DNAzymes, and aptamers can be designed to trigger the sequence-specific inhibition of particular mRNA of interest. RNA interference (RNAi) is the latest and the most promising technique in the long line of nucleic acid-based therapeutic technologies. Recently, we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he experimental therapy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malignant brain tumors based on application of double-stranded RNA (dsRNA) specific for tenascin-C (TN-C) mRNA. That therapeutic agent, called ATN-RNA, induces RNAi pathway to inhibit the synthesis of TN-C,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which is highly overexpressed in brain tumor tissue. In the chapter specific problems of application of nucleic acid-based technologies in glioma tumors treatment will b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