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中的临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已经确诊的大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和12名正常成年人行头颅螺旋CT平扫、CTP(CT脑容积灌注成像)和CTA(CT血管成像)检查.以患者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 (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P)等参数值,判定脑动脉狭窄所致缺血状况.结果:临床64例患者,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36例,其中8例CTP正常,另外2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CTP灌注延迟.双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28例,为双侧脑缺血.结论:脑CTP检查所显示的MTT和TP图能准确显示MCA狭窄或闭塞所致的脑灌注损伤,是脑缺血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T灌注(CTP)与MR灌注(PWI)加权成像评价烟雾病血管重建术对烟雾病患者短期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47例经DSA证实的单侧血管重建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血管重建术治疗,术前术后接受CTP、PWI检查,获得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参数,比较手术前、手术后大脑中动脉(MCA)分布和同侧小脑对照区灌注参数(r CBF、r CBV、r MTT、r TTP),比较术前、术后CTP与PWI灌注参数相对值差异。结果术后CT灌注图可见右侧MCA分布区CBF、CBV、MTT、TTP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变,术后PWI灌注图CBF、CBV、MTT、TTP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变;术后术侧MCA分布区与对照区r CBF、r CBV值与术前比较显著较高(P0.05),r MTT、r TTP与术前比较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 CT灌注与MR灌注加权成像均为行血管重建术烟雾病患者脑血流变化的有效观察方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常规CT检查难以获得脑梗死的血流动力学信息,CT灌注成像可反映脑梗死患者脑组织血流异常灌注情况。文中探讨联合应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和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临床疑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脑CTP联合头颈部CTA扫描检查,用CT灌注软件和血管软件进行评估。结果梗死区与对侧脑区相比,灌注值(perfusion)、强化峰值(peak enhancement,PE)、达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灌注值(relative perfusion,rP)、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BV,rCBV)呈下降趋势。梗死区TTP值显著延长。CTA显示38例患者中8例(21.1%)病灶侧大血管大致正常,12例(31.6%)发现病灶侧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5例(13.2%)病灶侧大脑前动脉狭窄、闭塞;5例(13.2%)病灶侧大脑后动脉狭窄、闭塞;8例(21.1%)病灶侧颈内动脉狭窄、闭塞。所有病例均未发现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颅内占位病变。结论 CTP及CTA联合检查具有快捷、经济的特点,可同时观察急性脑梗死血液动力学改变并分析病变区供血动脉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病理生理学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单侧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脑灌注成像及与血管狭窄程度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该院确诊为单侧ICA/MCA中度以上狭窄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将对侧颈内动脉系统无血管狭窄或仅存在轻度狭窄作为对照组,行颅脑CT灌注成像(CTP)及同步CT血管造影(CTA)检查,比较两组脑灌注成像参数[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并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狭窄组(狭窄率50%~69%,n=35)、重度狭窄组(狭窄率70%~99%,n=23)和完全闭塞组(狭窄率100%,n=16),比较不同血管狭窄程度患者的TTP、MTT、CBV、CBF,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TP、MTT、CBV、CBF与血管狭窄程度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MTT、TTP长于对照组,CBV、CBF低于对照组(P<0.05)。完全闭塞组单侧ICA/MCA狭窄患者MTT、TTP长于重度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CBV、CBF低于重度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单侧ICA/MCA狭窄患者MTT、TTP长于中度狭窄组,CBV、...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灌注成像(CTP)及血管成像(CTA)在早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9例患者均在就诊后24h之内行双源CT脑平扫、CTP、CTA成像。应用双源CT脑灌注软件测定梗死区和正常对照区的局部脑血流量(CBF)、局部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在灌注数据中挑选动脉期数据,载入INSPCAE软件,进行脑动脉CTA成像,分析脑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9例患者中有4例CT平扫阳性,但病变范围及程度与临床表现不符。9例脑灌注成像均有异常低灌注区,9例CTA均显示脑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结论脑灌注成像及血管成像能对早期脑梗死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及有无缺血半暗带,对临床诊断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鸿波 《中外医疗》2013,32(2):183+185-183,18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CTP)以及进行CT血管成像(CTA)在对病患大脑中动脑(MCA)狭窄或闭塞应用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3年间前来该院所属神经内科132例病患为研究组(均为MCA狭窄或闭塞的确诊病患),以37例正常成人作为本文的对照组,以上两组均行CTP、CT以及相应的CTA检查。随后则通过对两组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VBV)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其达峰时间(TP)等诸项参数,进行判定病患脑动脉狭窄所引起的缺血情况。结果通过对132例病患资料检查,70例病患呈现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此70例病患中,56例存有不同程度CTP灌注延迟,14例CTP正常。62例病患,双侧MCA狭窄,甚至出现闭塞现象,并呈双侧脑缺血。结论患脑CTP检查后,MTT及TP图可以准确、清晰地显示出病患MCA狭窄或闭塞后,所引发的脑灌注损伤,是对病患脑缺血诊治的极为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全脑灌注(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患者进行CTP和CTA联合检查,按照MCA狭窄程度分为轻、中及重3级,进行病变侧与健侧的脑血流量(rCBF)、局部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灌注参数对比.结果 病变侧与健侧分水岭区rCBF、MTT及TTP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r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区rCBV、rCBF、MTT及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受侧枝循环等多种因素影响,MCA重度狭窄或闭塞与脑内血流灌注降低有相关性,轻中度狭窄与脑灌注降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CT灌注成像(CTP)和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38例临床怀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脑CTP联合头颈部CTA扫描检查,扫描结束后,采用CT灌注软件和血管软件进行评估。结果梗死区与对侧脑区相比,脑灌注量值、强化峰值、达峰时间(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血容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脑灌注量、相对脑血容量呈下降趋势;梗死区TTP值显著延长。CTA显示:38例患者中8例患者(21%)病灶侧大血管大致正常;12例(32%)发现病灶侧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5例(13%)病灶侧大脑前动脉狭窄、闭塞;5例(13%)病灶侧大脑后动脉狭窄、闭塞;8例(21%)病灶侧颈内动脉狭窄、闭塞。结论 CTP及CTA联合一站式检查,体现出快捷、经济的特点,在观察急性脑梗死血液动力学改变时又能分析病变区供血动脉的情况,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病理、生理学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排CT全脑低采样灌注及血管成像在早期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期脑梗死患者30例,应用16排螺旋CT行颅脑CT灌注及CTA扫描,测量并比较脑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与对侧正常对照区CBV、CBF及MTT的不同,从CTA图像观察脑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1.与对侧正常对照区相比,脑梗死区及缺血半暗带区CBF明显降低,MTT显著增加(P<0.05)。脑梗死区CBV及CBF明显低于缺血半暗带区,MTT显著长于缺血半暗带区(P<0.05)。2.CTA显示存在脑动脉局限性狭窄的比例为80.0%,以大脑中动脉比例最高。结论 16排CT灌注及血管成像能够为早期脑梗死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其早期和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64排动态CT脑灌注成像技术探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情况。方法观察测量43例存在缺血半暗带脑梗死患者的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区及其镜像对侧各灌注参数值。结果 43例缺血半暗带区表现为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均延长,脑血流量(CBF)下降,而脑血容量(CBV)表现为轻度升高、正常或轻度降低。缺血半暗带区与梗死核心区比较,CBV、CBF、MTT及TT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半暗带与健侧对应区比较,CBF、MTT、TT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64排动态CT脑灌注成像,对脑梗死患者可明确病变部位、范围以及有无缺血半暗带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王伟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145-5146
目的 分析64层螺旋CT全脑低采样灌注及血管成像诊断早期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64层螺旋CT进行全脑低采样灌注及血管成像(CTA),图像数据经工作站处理后观察血管狭窄以及各个感兴趣区域的CBF、CBV、MTT.结果 40例患者中33例(82.50%)存在血管狭窄,其中8例单纯性大脑中动脉狭窄,4例单纯性前动脉狭窄,6例单纯性后动脉狭窄,其余均为多支动脉狭窄.脑梗死区及半暗带区CBV、CBF均明显低于对照区,而MTT明显高于对照区.结论 64层螺旋CT全脑低采样灌注及血管成像技术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价值较高,可以做到及时、准确诊断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评价256层螺旋CT全脑灌注成像对正常脑血流动力学测定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从拟诊缺血性脑病行头颅平扫?头颅灌注成像及头颈部血管成像的114例患者中选取检查结果正常者35例,记录头颅灌注成像的辐射剂量,由两名高年资神经放射科医生分别对灌注图像进行分析,选择基底节层面和侧脑室体部层面的两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颞叶皮质进行测定,通过手动勾画选定层面的感兴趣区,CT灌注软件自动生成感兴趣区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值,测得的灌注参数均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35例正常人的辐射剂量为(2.307 ± 0.008)mSv?2名分析者所测得侧脑室体部层面和基底节层面的颞叶灰质的CBF?CBV?MTT?TTP值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2名分析者测得的两个层面的颞叶灰质的CBV?CBF值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256层螺旋CT全脑灌注成像辐射剂量低,脑灌注参数稳定,能够更真实的反应全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256层多层螺旋CT(MSCT)行全脑CT灌注成像(CTP)与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256层MSCT检查,包括全脑CTP和CTA。比较梗死区与对侧镜像区脑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BF)、局部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记录头颈部动脉狭窄和闭塞情况。结果 CTP检查发现48例患者均存在与临床症状相符的脑灌注异常区,梗死区CBF、CBV水平低于对侧镜像区,MTT、TTP长于对侧镜像区(P﹤0.05);CTA检查发现48例患者存在血管病变56处,其中轻度狭窄11处(19.64%),中度狭窄21处(37.50%),重度狭窄18处(32.14%),完全闭塞6处(10.71%)。结论 256层MSCT全脑CTP联合CTA检查可准确判断脑梗死区域和对应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明确血管狭窄部位和程度,对急性脑梗死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动脉分叉角度与脑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关系,以期为分叉部动脉瘤的检出及测评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2000-2013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分叉处有动脉瘤,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患者84例(动脉瘤组),同时选取在本院行MRA检查发现有动脉病变但无其他疾病者195例(对照组)。采用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行3D TOF-MRA扫描,采用Volume Rendering软件行3D角度的测量,分别测量基底动脉顶端(PCA)、双侧大脑中动脉M1远端(MCA)、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起始部(ACA)夹角。结果 动脉瘤组PCA、右侧MCA、左侧MCA、ACA夹角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分叉角度明显高于无动脉瘤的分叉角度,动脉分叉角度对分叉部动脉瘤的检出及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CT灌注成像在Moyamoya 病再灌注术后脑血流灌注状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32例Moyamoya 病患者,年龄8~46岁,平均年龄31.4±11.0 岁;男性19例,女性13 例。应用16层螺旋CT于颞浅-大脑中动脉再灌注手术前后分别行CT灌注扫描 (CT perfusion,CTP)、重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 及达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 灌注伪彩图。对术前、术后及复查灌注参数图进行比较;对于17例患者比较术后CTP图像与DSA结果。 结果 32例Moyamoya 病患者术前CTP检查显示,30例存在双侧额颞叶及基底节区不同程度的CBF降低,CBV增加,MTT及TTP 延长区域,伴局部无灌注区;术后CTP检查显示30例术前显示低灌注患者中,16例显示低灌注区域缩小或消失,10例未见明显变化,4例局部可发现血流高灌注征象;17例CTP与DSA结果比较显示,5例结果符合度不佳。2例术前检查显示正常患者,1例较术前无变化,1例显示轻度高灌注征象。8例患者进行了随访CTP检查,其中4例较术后好转,3例与术后比较未见明显变化,1例可见新发低灌注改变。 结论 CT灌注成像检查可对烟雾病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状态进行有效评估。对烟雾病患者术后血流状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脑CT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全脑CT灌注(CT perfusion,CTP)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行全脑CTP,CTP检查获得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等参数,同时获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CT(640层)脑灌注(CTP)成像联合头颈部CTA诊断急性脑梗死分析。方法:选取72例神经内科诊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所有患者均完成640层TA、CTP检查及CT平扫。在30d后进行MRI平扫及复查头颅CT。结果:梗死区CBF、CBV在CTP图像中和对侧相应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梗死区参数TTP表现为无限延迟,数值无法测量,在TTP彩图上显示为黑色区域:健侧相应正常区及缺血半暗带区CBF、TTP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侧相应区及梗死区比值rCBV为(0.68+0.16),rCBF是(0.19±0.04),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存在多发狭窄及脑动脉局限的有33例(45.83%),其中大脑前、后动脉狭窄各5例,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10例,多发节段狭窄5例,大脑中动脉狭窄8例。结论:针对于较大的闭塞血管,头颈部CTA可提供影像学依据给不能溶栓的患者介入治疗,可找到梗死责任血管;而CTP可将梗死区与半暗带区快速直观的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CT灌注(CTP)成像联合头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时处理脑卒中患者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神经内科诊治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已完成64层CT平扫和CTA、CTP检查。30 d后复查头颅CT或MRI平扫。结果与对侧正常对照区相比,脑梗死区及缺血半暗带区CBF明显降低,MTT显著增加(P0.05);脑梗死区CBV及CBF明显低于缺血半暗带区,MTT显著长于缺血半暗带区(P0.05);CTA共显示14例患者存在脑动脉局限性狭窄。结论 CTP能够快速直观区分梗死区与半暗带区,对于较大的闭塞血管,CTA能找到梗死责任血管,为不能溶栓的患者介入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烟雾病合并动脉瘤的临床特点、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了自2001年以来确诊为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中,CT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单纯脑实质出血1例,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2例,1例无明显异常.DSA检查均具有颈内动脉(ICA)末端和(或)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近端狭窄或闭塞;颅底血管闭塞处附近呈异常血管网生成的典型表现.共发现9个颅内动脉瘤,其中主要动脉动脉瘤6例,外周动脉动脉瘤3例.所有动脉瘤形状均为囊状,且为责任动脉瘤.结论 CT检查仅能显示颅内出血的部位,DSA检查可清楚显示烟雾病血管狭窄闭塞的部位、侧支循环情况及是否合并动脉瘤.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可导致脑叶出血,脑室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20.
CT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作用。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31例,其中低级别星形细胞瘤14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17例。行常规CT及CTP检查,构建分析脑血流量(CBF)、血容量(CBV)及表面通透性(PS)图像,计算平均CBF、CBV及PS值。并分别在病变对侧脑组织中区测定正常区域的各相应值,分析各组间灌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星形细胞瘤的CBF、CBV及PS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均明显升高(P<0.01)。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CBF、CBV、PS值明显高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病变区(P<0.01)。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CBF、CBV及PS值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CTP对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