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汕头市妇女围绝经期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了解汕头市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和保健需求,提出合理的围绝经期保健措施. 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和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汕头市756例35~59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63.49%,前两位保健需求为定期体检(61.92%)和围绝经期咨询(57.67%). 结论 汕头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发生率与国内其他城市水平相似,围绝经期保健需求迫切,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意识和保健行为.  相似文献   

2.
陕西农村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保健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了解陕西省部分农村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和对保健服务的需求,分析在农村开展围绝经期保健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陕西省4个县9个乡镇共计729名40~60岁的农村妇女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相关检查.结果 调查对象中,自然绝经年龄平均为47.86岁,现患病前5位依次为:心血管疾病(14.81%)、消化系统疾病(7.82%)、妇科肿瘤(7.13%)、骨关节疾病(6.17%)和内分泌疾病(4.66%).88.61%的被调查者有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其中最常见的前4种依次为:焦躁(71.47%)、头晕(65.71%)、易疲劳乏力(63.51%)和肌肉骨关节痛(62.69%).月经初潮年龄与自然绝经年龄相关分析显示无显著相关性(R=0.044,P=0.554).虽然有约一半的调查对象知道妇女有围绝经期过程,但仅有8.09%的人对围绝经期相关症状比较清楚,85.87%的被调查者几乎没有获得过围绝经期健康教育宣传.结论 大部分陕西农村妇女在围绝经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相关症状,但其缺乏对围绝经期知识的了解,能得到的相应保健服务有限.因此,有必要在陕西省农村地区开展围绝经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即围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其对生活的影响,患者的就医情况和保健意识及需求,为更好地为围绝经期妇女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的服务提供依据,以期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武钢40~60岁妇女以厂为单位按不同年龄段进行整体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象的基本情况,症状的有无,有症状者的治疗情况及其对围绝经期妇女生活的影响,对围绝经期知识了解情况、途径及需求。结果:调查对象中80.30%的妇女有自觉的围绝经期症状,其中40~50岁妇女以神经系统症状较为突出,发病率达50%以上。51~60岁妇女以骨关节疼痛和心血管系统的症状较为突出,发病率达62.80%。对围绝经期知识有所了解的围绝经期妇女仅占总人数的47.55%。希望得到围绝经期知识指导的围绝经期妇女占58.05%。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率高,接受治疗率低,知晓率低,围绝经期妇女对围绝经期知识及服务的需求高。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总结其保健需求.方法 选取围绝经期妇女208例,分别对其特征性潮热出汗、月经改变情况、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精神心理问题、骨质疏松及血液系统疾病等观察记录,并对比不同绝经年龄段直接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8例围绝经期妇女中,特征性潮热出汗39例(潮热出汗14例,失眠13例,疲乏12例),月经改变127例(绝经61例,不规则出血54例,2周内阴道流血12例),尿失禁51例,精神心理问题178例(情绪波动67例,性生活异常59例,抑郁症52例),骨质疏松116例(腰椎36例,膝关节30例,颈椎18例,肩肘关节14例,其它18例),血液系统疾病44例(高血脂14例,冠心病30例),以上情况在绝经后5年内表现最为显著,6~10年次之,15年以上基本消失,绝经后年龄段之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准确掌握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其保健需求,并在围绝经期给予早期诊疗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延缓绝经远期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需求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围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生理变化较显著的时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除可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相关生理心理变化外,还易导致骨质疏松、血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或发作[1-4].了解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对于提高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和妇女保健水平,提高广大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北京市围绝经期妇女主要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常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及对卫生保健的需求,为制订围绝经期妇女社区卫生服务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于2006年对北京市1 709名40~60岁社区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对围绝经期的认识及围绝经期的保健需求,以指导干预。方法:以社区为基础进行抽样,采用入户面访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平均绝经年龄(49.96±3.13)岁,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为62.37%。50~和55~岁年龄组症状发生率分别为61.99%和62.85%。9.5%的人认为有必要进行定期的妇科检查,只有32.52%的人近两年做过妇科检查,对各种妇女保健知识需求选择“是”的均在70%以上,有52.13%的人希望医生来居委会提供服务。结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比例较高,保健意识还有待提高,对社区的围绝经期卫生保健服务及有关知识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现状及其对相关保健知识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以年龄组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以自编问卷形式,对2008年3月~2008年9月在本院围绝经期门诊就诊的病人发放统一的调查问卷,选择40~65岁妇女325名为调查对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5%被调查者填报了至少一种自认为与围绝经期有关的症状或疾病,40~55岁年龄组围绝经期症状和疾病的发生率高于56—65岁年龄组;40—55岁年龄组情绪波动发生率高于56—65岁年龄组;40—55岁年龄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56—65岁年龄组;40~55岁年龄组生殖系统疾病高于56~65岁年龄组。围绝经期最常见疾病依次是骨质疏松(30/113,26.5%)、生殖系统疾病(28/113,24.8%)、心血管系统疾病(27/113,23.9%)、泌尿系统疾病(24/113,21.2%);围绝经期最常见症状的前4位是:性生活减少(199/894,22.3%)、睡眠障碍(189/894,21.1%)、骨关节痛(161/894,18.0%)、情绪波动(142/894,15.9%)。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出现相关健康问题,应引起重视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上海农村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40~55岁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和保健服务需求,阐述在农村社区妇女中开展围绝经期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在农村社区中开展围绝经期保健的适宜技术。方法:选择上海市嘉定区某社区40~55岁妇女1667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健康状况、围绝经期相关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和保健服务需求。结果:48.59%的被调查者至少有一种及以上围绝经期相关症状。34.5%的被调查者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认知。15.9%的有围绝经期症状妇女接受过医疗保健服务,其中到社区医院就诊的仅占13.4%,到妇科就诊的占70.1%,而其余的去内外科或精神科就诊。结论:①农村社区40~55岁妇女中将近半数有不同程度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②围绝经期妇女缺乏相关保健知识,不能及时就医及有乱投医情况。③社区围绝经期保健服务滞后。总之,在农村社区开展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相当重要和必要,顺应农村妇女的需求,是妇女保健工作内涵的深入,也是社区六位一体功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学、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年内的期间.该时期的妇女由于内分泌环境改变,出现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状,并伴有情绪变化,常感烦躁、易怒.围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最脆弱的时期,各种绝经相关问题与疾病困扰着广大中老年妇女,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丽水地区农村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现状和保健需求,为改善农村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提供帮助,为建立农村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组群抽样方法,选取丽水地区农村40~55岁的妇女540人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问卷进行入户现场调查。结果:在540例接受调查的妇女中,月经正常或基本正常306例,月经紊乱119例,绝经115例,自然绝经平均年龄为(49.21±2.18)岁。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78.1%,主要症状为骨关节肌肉痛380例,失眠355例,头痛316例,头晕心悸316例,烦躁不安281例,易激动292例。不同年龄组别之间的妇女生存质量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只有17.4%妇女了解围绝经期知识,围绝经期激素补充治疗(HT)率2.4%;仅有35.6%的围绝经期妇女1~2年内有过健康体检。结论:丽水地区农村妇女保健意识薄弱,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率高。开展农村妇女围绝经期的全科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加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综合防治,有利于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青岛市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需求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青岛市围绝经期妇女对围绝经期认识程度和保健需求,为制定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青岛市区及城郊的1 600名35~59岁妇女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需求调查.结果 保健需求排在前5位的有:定期全面查体(54.56%)、围绝经期咨询(50.88%)、预防骨质疏松(42.56%)、预防老年痴呆症(39.19%)、保护关节功能(38.25%).只有16.56%的妇女了解围绝经期保健知识,知识主要来源于媒体(38.60%)、同事朋友(35.92%)、医疗机构(26.48%).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治疗(HT)率为4.13%,市区妇女性激素治疗(HT)率明显高于城郊妇女(χ2=15.36,P<0.01).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对保健需求迫切,保健知识贫乏,应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推广性激素治疗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3.
某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及保健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临床上卵巢功能出现衰退征兆到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期间有2/3的妇女可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为了解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需求情况,以便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我们对黄浦区南京东路社区732名40~60岁妇女进行了保健需求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4.
青岛市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了解青岛市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为制订相应的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青岛市城郊1 600名35~59岁女性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围绝经期相关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70±3.35)岁,84%绝经前发生月经紊乱。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为情绪波动、潮热出汗、性生活异常、失眠、疲乏,发生率分别为36.75%、34.94%、33.19%、32.38%、31.25%,症状的发生率有年龄差异,且随年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绝经的低骨量发生率为61.70%(29/47),明显高于未绝经的9.90%(10/101)。体重指数(BMI)随年龄而增加,45~59岁BMI均数>24;慢性疾病发生率也随年龄而增加。55~59岁潮热发生率高达64.26%。年龄大、生活压力大、文化水平高、吸烟、绝经、患有慢性疾病等是影响症状的主要因素。性激素周期序贯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降低。结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自我保健,规范应用性激素,是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兰州市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低保)妇女围绝经期健康状况和保健需求的调查,了解该人群围绝经期存在的健康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围绝经期妇女的疾病预防、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兰州市城关区2 187例35~60岁、享受居民低保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①兰州市城关区享受居民低保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7.43岁。②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70.23%,主要相关症状发生率依次为:头痛(36.99%)、失眠(33.47%)、疲乏(32.74%)、眩晕(32.60%)、骨关节痛(29.13%)、情绪波动(26.25%)等。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大,其发生率增高。③各系统疾病或症状的发生率为63.88%,顺位依次是腰腿痛(36.99%)、关节痛(30.27%)、偏头痛(20.67%)、更年期症状(19.94%)、胆囊炎(13.35%)和高血压(11.06%)等,其发生率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或症状的发生率逐渐升高。④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检出率分别为11.06%、6.77%、4.85%、2.97%,各年龄组高血压检出率均高于其他三类慢性病。⑤围绝经期保健需求主要为定期全面体格检查和政府经济补贴,分别占60.22%和58.34%。结论:兰州市享受居民低保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围绝经期保健需求迫切,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指导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状况与卫生服务需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武汉市硚口和江岸七个社区40~60岁的1035名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情况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1035名围绝经期妇女中只有21.16%定期到医院体检,曾经获得过一种以上保健服务的妇女有482人,占46.57%,而没有享受任何保健服务的有53.43%。希望获得一种以上保健服务的有806人,占77.87%。结论:应加大投入,重视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强化她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及满足她们的保健需求。服务个性化、人性化,提倡使用医疗保健卡。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为妇女正常的生理时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40岁以后至绝经后大约1年的时间,由于其内分泌出现各种异常而导致妇女出现相关的症状和体征[1]。主要的特征为卵巢功能减退,进而出现内分泌紊乱,导致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出现,给妇女自身工作、生活及其家庭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2-3],因此,关注这类人群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以社区为单位,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了解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态,从基层角度开始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干预,对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意义[4]。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深港两地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深圳市罗湖区、香港各随机整群抽取一个社区,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40~60岁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在418例被调查者中,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者225例,发生率为53.83%,其中以骨关节痛、失眠、烦躁易怒、潮热出汗、容易疲劳或乏力、性欲下降等症状表现较为突出;血管舒缩症状、骨质疏松症状深圳妇女高于香港妇女(P<0.01),而精神神经症状香港妇女高于深圳妇女(P<0.01);随着绝经的来临和年龄增长,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P<0.0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391例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解汕头市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 ,有效地指导群体保健。方法 :经整群抽样方式抽取 16个女职工保健单位中年龄在 4 1~ 5 5岁的已婚妇女 ,采用问卷方法对 391例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在 4 6~ 5 0岁年龄组达高峰 ,与 5 1~ 5 5岁组对比 ,绝经后期症状反而下降 ,两组对比有极显著性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绝经后伴随的几种疾病呈上升趋势 ,其中除冠心病外 ,各年龄组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生率对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重视和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围绝经期生理卫生知识 ,完善沟通手段 ,了解并解除心理障碍和困惑 ,帮助她们顺利度过围绝经期 ,避免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663例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更年期是妇女从成年进入老年期,是妇女从有生殖能力到无生殖能力的过渡阶段。为了解该阶段妇女的保健状况,维护和促进妇女身心健康,提高中老年妇女生活质量,采用问卷方法对663例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1材料与方法选择年龄在41~55岁的已婚妇女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