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者小气道功能指标对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160例慢性咳嗽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分别比较阳性和阴性患者的小气道功能,并评价其与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与阴性组比较,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患者25%、50%、75%肺活量位的用力呼气流速(FEF 25%、FEF 50%、FEF 75%)和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 75/25)明显降低(P<0.05)。慢性咳嗽患者FEF 50%和MMEF 75/25与激发试验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的下降率呈负相关(P<0.05)。FEF 75%、FEF 50%、FEF 25%、MMEF 75/25对支气管激发试验的阳性结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FEF 50、MMEF 75/25可用来预测支气管激发试验后FEV1的下降率;基础小气道功能对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结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功能参数在哮喘患儿与正常儿童中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296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14例处于急性发作期,108例处于慢性持续期,74例处于哮喘缓解期,另将同期到本院体检并行肺通气功能检查的健康儿童25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使用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型肺功能仪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儿童及不同分期哮喘儿童肺功能参数[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用力呼气时最高呼气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75/25)、最大通气量(MVV)、用力呼出25%肺活量最大流速(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最大流速(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最大流速(FEF75)]的差异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患儿主要肺功能参数FVC、FEV_1、FEV_1/FVC、PEF、MMEF75/25、MVV、FEF25、FEF50、FEF75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哮喘缓解期患儿主要肺功能参数FEV_1、PEF、MMEF75/25、MVV、FEF25、FEF50、FEF75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哮喘儿童肺功能参数由低到高依次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哮喘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肺功能参数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不同分期哮喘儿童肺功能参数存在明显差异性,进行肺功能检测对小儿哮喘的临床诊断、病情判定、疗效评估、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最大呼气后段流速(FEF75~85%)为最大呼气中段流速(FEF25~75%)之后75~85%部分的呼出气量(L/sec).因处于低肺气量部位,不受主观用力程度的影响,可能较FEF25~75%,及一秒率(FEV1.0%)更力敏感,且可从肺量计描出的用力呼出的时间肺活量曲线上求得,非常简便,极易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患者小气道通气功能指标,为探讨该病的发病提供依据.方法:住院治疗达到稳定期的单纯COPD患者70例(单纯COPD组),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COPD患者39例(扩张试验阳性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体重指数(BMI)及使用沙丁胺醇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1秒率(FEV/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FEF 50%)、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FEF 25%)肺功能指标.结果:扩张试验阳性组年龄<单纯COPD组(P<0.05),吸入沙丁胺醇前扩张实验阳性COPD组MMEF、FEF50%、FEF 25%较单纯COPD组低(P<0.05);吸入沙丁胺醇后这些指标和单纯COP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小,小气道功能较单纯COPD低.  相似文献   

5.
必可酮吸入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肺功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水秀  曾国武 《医学文选》2004,23(5):560-562
目的评价吸入必可酮气雾荆(BDP)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疗效。方法40例CVA患者予BDP吸入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FEF25~75%、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EF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EF75%)、气道阻力Raw和比气道传导率sGaw,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CVA患者FVC、FEV1.0。PEF接近于正常人,而FEF25~75% FEF30%、FEF75%、sGaw明显低于正常(P<0.01),Raw高于正常(P<0.01)。治疗NFEF25~75%、FEF50%、FEF75%、sGaw显著增高(P<0.01),Raw明显降低(P<0.01)。结论CVA患者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BDP吸入治疗疗效肯定,可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合肥地区青年人呼气流速的三个正常指标,即最大呼气肺活量200~1200毫升、中期流速25—75%、低肺容量流速75—85%。选合肥市健康大学生男女各50名,年龄18—25岁,进行最大呼气肺活量测定,算出上述三个指标的正常范围下限,三个指标男女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95%正常值范围下限取均值减1.65倍标准差(X—1.65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吸烟对检查对象肺功能的影响,总结其规律性,寻求可能的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到笔者所在医院体检的研究对象共255例。吸烟组135例,非吸烟组120例。按常规检查肺功能,检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50%、25%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速(MEF75、MEF50、MEF25)、呼气峰流速(PEF)。结果反映肺功能的指标FEV1、FEV1/FVC、MMEF、PEF、MEF50等在吸烟组明显下降,两组比较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50%、25%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速(MEF75、MEF50、MEF25)、呼气峰流速(P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者在尚无临床症状时,其肺通气功能已明显下降,肺功能的变化受吸烟影响,较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的肺功能的减退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气道功能对气道高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疑似存在气道高反应且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均正常的慢性咳嗽患者194例,分析小气道功能指标与气道反应性和敏感性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本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72.68%,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25%,50%,75%肺活量位的用力呼气流速(FEF 25%、FEF 50%、FEF 75%)和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显著下降(P<0.01),而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无统计学差异.小气道功能异常发生率为39.18%,异常组激发试验阳性率为92.11%,正常组为60.17%,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气道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基础呼吸阻力(Rrs)、基础呼吸传导率(Grs)、反应阈值(Dmin)和PD3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导率下降斜率(SGr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气道功能指标与气道反应性和敏感性指标相关(r值最高为0.47).FEF 25%、FEF 50%、FEF 75%、MMEF 75/25与PD35、Dmin多元同归分析的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472 1和0.459 1(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气道功能异常对激发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P=0.000 3,OR值为6.19).结论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相比小气道功能有统计学差异,小气道功能下降对气道高反应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272例疑似哮喘患者行基础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分析其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患者最大中期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 pred)、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用力呼气75%、50%、25%肺活量的瞬时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75% pred、FEF50% pred、FEF25% pred)明显低于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小气道功能异常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86.0% vs 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47, P<0.01);MMEF75/25% pred、FEF75% pred、 FEF50%pred、FEF25%pred、PEF%pred 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2(95% CI: 0.640~0.764)、 0. 654(95% CI: 0. 588 ~ 0. 720)、0. 704(95% CI: 0. 642 ~ 0.765)、0.723(95% CI:0. 662 ~0. 784)及 0. 682(95% CI: 0.616 ~0.749),各指标与参考线下面积0. 5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D20FEV1 与 MMEF75/25% pred、 FEF75% pred、FEF50% pred、FEF25 % pred、PEF% pred 均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24、0.439、0. 540、0. 418、0. 276.结论 与气道反应性正常的患者相比,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的患者小气道功能明显偏低;小气道功能异常的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可能更易出现阳性结果;小气道功能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气道高反应性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406例各族健康男女居民(年龄20~80岁)肺通气功能正常值。采用日本Fu-kuga's厂出品的Com-8800型密闭式风箱肺功能测定仪,对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第1、2、3秒时间肺活量(FEV1.0,FEV2.0,FEV3.0),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及后期流速(FEF75~85%)五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看出:(1)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均值随年龄组增大而递减,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组明显低于前几个年轻组(P<0.05)。(2) 男、女各相应年龄组各项指标比较,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  相似文献   

11.
谢华健 《海南医学》2011,22(17):30-3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激发试验前后及舒张试验前后小气道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31例已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激发试验阳性患者予以沙丁胺醇气雾剂吸人,15min后再测定患者肺功能。选择同时期条件匹配的28例气道高反应性升高但不能诊断为哮喘的非哮喘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间激发试验前后及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小气道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①激发前和激发后,哮喘组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50%)和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75%)均显著低于非哮喘组(P〈0.01)。舒张后FEF25%和FEF50%在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MEF和FEF75%在两组间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②哮喘组激发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MMEF、FEF25%、FEF50%和FEF75%的下降率显著高于非哮喘组(P〈0.01),舒张前后MMEF、FEF25%、FEF50%和FEF75%的上升率也显著高于非哮喘组(P〈0.001),而FEVt%的上升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哮喘组激发前后及舒张前后MMEF和FEF75%的变异率要显著高于FEV1%(P〈0.01)。非哮喘组激发前后MMEF和FEF75%的变异率也要显著高于FEV1%(P〈0.05),但舒张前后变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要低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气道高反应性患者,小气道阻塞的可逆性要高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气道高反应性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大、小气道均存在可逆性阻塞,小气道阻塞的可逆程度要高于大气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呼吸方式的强迫振荡(FOT)肺功能测定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9例(COPD患者进行潮气呼吸法和慢肺活量呼吸法的FOT测定,并与体积描记仪法(体描法)测定对比,结果:体描法测定中1秒用力肺活量(FEV1%),气道阻力(Raw%)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等均与FOT测定参数如呼吸总阻抗(Zrs),共振频率(Fres),外周气道阻力(Rp),脉冲频率为5Hz时的气道弹性阻力(X5),脉冲频率为5Hz时的气道粘性阻力(R5)及R5及R20之差(R5-R20)显著相关(P<0.01),反映小气道阻塞的参数Rp,R5-R20及X5与MMEF%,50%肺容积时的呼气流速(FEF50%),25%肺容积时的呼气流速(FEF75%),Raw%和比气道阻力(sRaw%)显著相关,其相关性依次为X5>R5-R20>Rp;慢肺活量呼吸法FOT测定中X5及R5-R20与MMEF%,FEF50%和FEF75%的相关性优于潮气呼吸法(P<0.01),结论:慢肺活量呼吸法FOT测定在早期发现小气道阻塞上略优于潮气呼吸法,但受患者配合程度的影响较大,可重复性较差,故无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胡水秀  曾国武 《微创医学》2004,23(5):560-562
目的评价吸入必可酮气雾剂(BDP)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疗效.方法 40例CVA患者予BDP吸入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FEF25~75%)、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EF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EF75%)、气道阻力Raw和比气道传导率sGaw,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CVA患者FVC、FEV1.0、PEF接近于正常人,而FEF25~75%、FEF50%、FEF75%、sGaw明显低于正常(P<0.01),Raw高于正常(P<0.01).治疗后FEF25~75%、FEF50%、FEF75%、sGaw显著增高(P<0.01),Raw明显降低(P<0.01).结论 CVA患者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BDP吸入治疗疗效肯定,可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对272例健康人进行了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测定。以横向年龄分组的方法分析了年龄对通气功能各参数的影响。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与50%和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及其身高的比值((?)_(50)、(?)_(25)、(?)_(50)/HT、(?)_(25)/HT)高度相。认为MMEF也可作为小气道功能测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沈立新  赵福良  夏振炜 《西部医学》2017,29(9):1225-1228
【摘要】目的 监测哮喘缓解期患儿小气道功能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为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一时期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肺功能检查。观察组患儿检查后接受6个月的观察并根据发作情况进行分级,比较不同患儿的大气道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FVC)和小气道功能指标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不同呼吸量的瞬间流速(FEF)25、50及75。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FVC、PEF、FEV1及FEV1/FVC无明显变化(P>0.05),MMEF75/25、FEF25、FEF50及FEF75显著降低(P<0.05);两组儿童的FVC、PEF、FEV1及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MMEF75/25、FEF25、FEF50及FEF7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缓解期患儿仍存在小气道功能受损,小气道功能监测对患儿发作风险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支气管扩张试验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8例CVA患儿分别进行支气管扩张试验前后肺功能检测。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量(FEV,)、最大呼气流速(PEF)、呼出肺活量25%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zs)、呼出肺活量50%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so)、呼出肺活量75%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75)、75%用力呼气流速比25(FEF75/25)。结果:支气管扩张试验前后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VA患儿存在一定可逆的气道阻塞性改变,支气管扩张试验可协助明确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纯胸闷气短患者肺功能小气道指标25%用力呼气流速(FEF25)、最大中期呼气流速(FEF25-75)、75%用力呼气流速(FEF75)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以胸闷气短为主诉但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小气道功能异常组)行肺功能检测,以同期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哮喘患者(哮喘组)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小气道指标FEF25、FEF25-75、FEF75和Raw.结果:FEF25、FEF25-75和FEF75三个指标中,FEF25-75诊断小气道功能异常的灵敏度最高;小气道功能异常组FEF25、FEF25-75明显高于哮喘组和COPD组,Raw明显低于哮喘组和CO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EF25-75对诊断伴有小气道功能异常的单纯胸闷气短具有临床意义,部分胸闷气短症状可能是哮喘或COPD的前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营养状况对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老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和田地区和田县、洛浦县、墨玉县的350例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理想体质量指数百分比(IBW%),以IBW%不同分为营养不良组、营养正常组及超重组,常规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在用力肺活量25%到75%的平均流速(FEF25~75)、在用力肺活量25%时的峰值流速(FEF25)、在用力肺活量50%时的峰值流速(FEF50)、在用力肺活量75%时的峰值流速(FEF75)、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比较3组肺功能状况的差异.结果 维吾尔族老人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PEF、FEF25~75、FEF25、FEF50、FEF75比较,营养正常组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和超重组(P均<0.01),而营养不良组与超重组之间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O2各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和田地区农村60岁以上维吾尔族老人肺功能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营养不良和超重均影响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西安城区3~6岁儿童肺通气功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根据3~6岁健康儿童肺功能特点,探讨西安城区3~6岁儿童肺功能的正常参考值。方法:对西安城区402例3~6岁健康儿童,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 IOS肺功能测定仪测定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瞬时流量(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瞬时流量(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时瞬时流量(FEF75%)、最高呼气流量(PEF)、最高吸气流量(PIF)、最大中期呼气流量(MMEF),对各实测值进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所有儿童的成功率为60%,各测量值在各年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功能指标与身高呈正相关关系,建立了本地区各肺功能指标的预计方程式。结论:西安城区3~6岁儿童用力肺活量的测定是可行的,呼吸系统随年龄增长发育逐渐完善,肺功能指标主要受身高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纯胸闷气短患者肺功能小气道指标25%用力呼气流速(FEF25)、最大中期呼气流速(FEF25-75)、75%用力呼气流速(FEF75)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以胸闷气短为主诉但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小气道功能异常组)行肺功能检测,以同期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哮喘患者(哮喘组)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小气道指标FEF25、FEF25-75、FEF75和Raw。结果:FEF25、FEF25-75和FEF75三个指标中,FEF25-75诊断小气道功能异常的灵敏度最高;小气道功能异常组FEF25、FEF25-75明显高于哮喘组和COPD组,Raw明显低于哮喘组和CO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EF25-75对诊断伴有小气道功能异常的单纯胸闷气短具有临床意义,部分胸闷气短症状可能是哮喘或COPD的前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