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肝疫苗可有效的予防HBV感染已为大家公认。Wismans报导许多研究表明健康人群常规接种(即0、1、6月程式,每次20μg量接种)乙肝血源疫苗后92~99%的人产生有效的的(即抗-HBs>10IU/L)对HBsAg的抗体应答。国内使用乙肝疫苗有效率与此相似。 HBV感染遍及全球。1987年伦敦国际肝炎会议估计全世界HBsAg携带者2.8亿。我国人群HBsAg携带率约8~15%,HBV总感染率60~80%,HBV持久感染者转化肝硬化或/及肝癌者很多。所以乙肝疫苗接种很重要。1987年WHO提出要在全世界推行本疫苗计划免疫,到2010年时控制其流行。  相似文献   

2.
近10多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致力于乙肝疫苗的研制,已取得肯定的效果。本文就有关情况作一简介。一、血源乙肝疫苗 (一)制备:现在使用的血源乙肝疫苗即纯化灭活血源HBsAg疫苗,又称血源乙肝亚单位疫苗,系从富含HBsAg的血清或血浆,经浓缩、纯化,再经胃酶处理,加热和加1:1000~1:4000甲醛等  相似文献   

3.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目前严重威胁我国劳动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由于缺乏对乙肝病毒特异的病原治疗,所以用疫苗预防的意义更加重要。尽管已经有血源乙肝疫苗,但血源疫苗费用昂贵、来源紧张,且有潜在的危险,因此迫切需要用基因工程手段制备乙肝疫苗。我们前一阶段工作已经建立了能够表达HBsAg的工程细胞株MT-5细胞,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乙型肝炎是我国重大传染病,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和传播最有效措施,“九五”期间“乙肝疫苗预防效果研究”证实:我国低剂量单纯乙肝血源疫苗的长期预防效果(新生儿免疫后15年内)持续为90%,新生儿完成全程免疫后无需加强免疫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而终生受益;乙肝疫苗明显具有免疫选择表面抗原基因变异析泊作用;表面抗原基因变异株在未免疫携带者中主要是弱势准种;中国乙肝病毒基因型和血清型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我国乙肝基因工程育苗(酵母、CHO)大面积推广使用安全、有效和可行;乙肝基因苗表面抗体阳转率和近期保护效果与相当剂量的血源疫苗效果相似;乙肝基因工程疫苗与50IU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可将母婴阻断效果提高到90%;我国目前推广乙肝疫苗的成本效益至少为1:35。  相似文献   

5.
大量观察资料证实,乙肝血源疫苗在人群接种安全、有效,大大减少了乙肝母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机率。目前,新一代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研制成功,替代乙肝血源疫苗已成为必然趋势。为了解不同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及不同剂量疫苗在不同人群中的免疫效果,我们于1996~1998年在我市部分地区进行了新生儿、中学生接种效果研究,结果如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是我国重大传染病,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和传播最有效措施."九五"期间"乙肝疫苗预防效果研究"证实我国低剂量单纯乙肝血源疫苗的长期预防效果(新生儿免疫后15年内)持续为90%,新生儿完成全程免疫后无需加强免疫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而终生受益;乙肝疫苗明显具有免疫选择表面抗原基因变异株的作用;表面抗原基因变异株在未免疫携带者中主要是弱势准种;中国乙肝病毒基因型和血清型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我国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酵母、CHO)大面积推广使用安全、有效和可行;乙肝基因苗表面抗体阳转率和近期保护效果与相当剂量的血源疫苗效果相似;乙肝基因工程疫苗与50IU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可将母婴阻断效果提高到90%;我国目前推广乙肝疫苗的成本效益至少为135.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疫苗(下简称乙肝疫苗)的诞生,保护了乙肝易感人群。目前,我国已具备在一部分人群中进行乙肝免疫预防的必要条件。鉴于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相当常见,需接受免疫保护人较多,乙肝疫苗的供应尚难满足要求,人群普种既不合理,也不实际,因此,有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预防方案。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是保护性抗体,可中和 HBV 的感染力。正常人接受HBsAg 的刺激后,使体内产生免疫应答,出现抗—HBs,获得了对 HBV 感染的免疫力。疫苗接种产生主动免疫的作用,主要适用于乙肝易感者暴露前的免疫保护。重点保护人群的确定:根据对产前检查孕妇的 HBsAg 的测定发现阳性率为11.0%。没有接受乙肝疫苗的 HBsAg 阳性母亲所生的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向乙肝高发的我国人群来说,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乙肝疫苗预防效果研究”所获结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喜讯。在200万人口地区长达15年的此项研究观察显示,新生儿降生后及时进行全程乙肝疫苗免疫接种,能终身受益。 80年代中期,我国成功地研制出乙肝血源疫苗后,即迅速在部分地区试点接种观察。“七五”、“八五”、“九五”均将乙肝疫苗预防效果研究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以湖南湘潭市、广西隆安县、上海南市区、河北正定县为科研现场,对所覆盖的200万人口地区连续展开新生儿免疫接种观察。免疫前调查显示,4个试点地区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10.57%~17.25%,平均为15.88%。而经过14~15年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其阳性率降为0.2%~1.9%,平均为1%。 领衔该课题研究的中国预防医科院病毒所肝炎研究室有关负责人日前告诉记者,大规模的现场观察表明,在乙肝血源疫苗免疫接种14~15年后,尽管免疫人群的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从免疫初期的90%降至35%,抗体水平也明显下降,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并没有随免疫年 限的延长而增加。免疫后5~14年几乎没有观察到新的表面抗原阳转者,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率也低于8%。专项调查发现,免疫失败者主要出现在免疫接种前3年内,且90%为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新生儿,或出生后未及时于24 h内免疫接种者。1997~1999年,科研人员于河北、湖南、广西及新辟的浙江试点区,对50万名免疫儿童展开乙肝发病调查,结果在15岁以下免疫儿童中末观察到急性乙肝新发病例。“九五”期间,湖南、广西试点地区还对乙肝血源疫苗免疫9年的300名儿童用乙肝酵母疫苗加强免疫,结果免疫儿童保护性抗体水平较加强免疫前成倍增加,从而证明了乙肝疫苗长期免疫后抗体回忆反应良好。同时在浙江进行的研究,则进一步印证了人体乙肝血源疫苗免疫后有细胞免疫回忆。 从1996年开始,湖南、广西、河北试点地区用乙肝基因疫苗取代血源疫苗,并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试点地区新生儿接种率95%以上。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其近期保护和免疫人群抗体阳转率效果,与血源疫苗相似。 (摘自《健康报》2000年10月4日第1版)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能够阻断母婴哺乳传播乙肝病毒的途径,又可用于健康人群的预防,此类章早有报道。本主要讨论400名新生儿采用乙肝疫苗单独接种和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这两种不同免疫方法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全国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海南省现阶段人群乙型病毒(HBV)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感染状况,评价1992年我国乙肝疫苗推广接种和2002年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5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标本,标本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检测乙肝感染标识物。结果海南省1—59岁人群HBV感染率为40.8%,HBsAg携带率为8.4%,分另0较1992年前自然感染期下降了43.6个和9.4百分点。人群中有乙肝疫苗免疫史者占45.4%。1—4岁和5~14岁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7.3%和65.4%,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4.0%和41.1%,HBV感染率为3.7%和20.6%,HBsAg携带率分别为1.1%和4.04%。15~59岁人群HBV感染率和HBsAg携带率分别为65.9%和13.5%,HBV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除1~4岁组外,城市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农村,人群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远低于农村。农民、工人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高于其它职业人群,人群感染率和HBsAg携带率有随文化程度提高而下降趋势。人群乙肝感染存在家庭聚集性,聚集率为44.1%。结论海南省自1992年推广应用乙肝疫苗后,特别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行免费接种后,有效控制了乙肝的传播,15岁以下儿童乙肝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大幅提高,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大幅下降,母婴垂直传播导致的家庭聚集感染是海南省人群乙肝感染率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 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能够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又可用于健康人群的预防早有报道。本文主要对400名新生儿采用乙肝疫苗单纯注射和乙肝疫苗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注射的两种不同免疫方法进行效果对比。1 接种对象1991年2月~1992年10月在我院出生的400名新生儿为免疫接种对象。2 检测试剂及免疫按种物2.1 上海科欣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检测HBsAg和抗-HBs酶标试剂盒,批号分别为910822和950710。2.2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乙肝疫苗(10μg/ml)和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U/ml),批号分别为910320和901224。  相似文献   

12.
(一)预防医学研究 1.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和预防效果研究湘潭市卫生防疫站自1985年起实施了以新生儿接种血源乙型肝炎疫苗为主的预防乙肝措施。以1984年10岁儿童HBsAg阳性率作为流行病学本底,经10年的接种,在10岁以下儿童中HBsAg阳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新生儿又是乙肝高发区重要的易感人群。所以,新生儿接种乙肝血源疫苗(简称乙苗),做好母婴传播阻断,是保护新生儿、降低乙肝发病率、减少HBsAg携带者、控制乙肝传播的最有效措施。下面就牡丹江地区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实施管理作一浅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贫困地区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为制定贫困地区乙肝疫免疫应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儿童用标准组群抽样(PPS)方法,检测HBsAg用ELISA方法。结果: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39.9%,HBsAg携带率为9.4%,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降低HBsAg携带率,接种疫苗较未接种儿童的HBsAg携带率低72.5%,不同接种率地区的HBsAg携带率不同,两个市县间,城镇与农村间的接种率及HBsAg携带率均存在显性差异,导致乙肝疫苗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收费过高和不知道要接种。结论:给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地降低儿童的HBsAg携带率,降低乙肝疫苗接种费用,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是提高贫困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收集7451名中小学生免疫接种证查阅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和1993年、1994年乙肝疫苗普种记录,现场调查该人群的乙肝血清学流行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和抗-HBs,并与未接种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柳钢中小学生乙肝疫苗覆盖率为82.58%,HBsAg携带率为2.71%,接种组HBsAg携带率为1.28%,未接种组HBsAg携带率为9.48%,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001)。结论中小学生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自1981年乙型肝炎疫苗(简称乙肝疫苗)在美国获准使用以来,至今世界上已有300多万人接种了疫苗。使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由于乙肝疫苗使用于临床为时尚短,且血源疫苗来源有限。故如何。充分利用目前有限的疫苗,更广泛、更有效地保护易感人群,以及利用基因工程研制新一代的疫苗,将成为今后研究的课题之一。现就近年来乙肝疫苗临床使用上的某些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HBsAg携带率的关系及海南农垦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为制定海南垦区乙肝疫苗免疫应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接种史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HBsAg和抗-HBs用ELISA检测法。结果:调查1-18岁人群6669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1.2%,HBsAg携带率为9.2%。其中全程接种者HBsAg携带率为2.4%,未接种者HBsAg携带率为14.0%,两者差别有显著性,疫苗接种保护率为82.9%。HBsAg携带率随着接种率的而降低。抗-HBs检测843人,抗-HBs阳性率为62.8%,其中全 程接种者抗-HBs阳性率为85.7%,未接种者抗-HBs阳性率为36.9%。结论:乙肝疫苗的接种有效地降低了人群HBsAg的携带率,削平了5岁以下儿童的高峰。说明海南垦区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取得显著成果,但因大龄组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不同, 目前仍处于高HBsAg携带率范围。本区应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加强青少年中易感人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乙型肝炎的感染率为60%,HBsAg携带者占人群的8.83%。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HBV)后,50%以上成为HBsAg携带者,其中1/4会发展成为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世界各地已把新生儿免疫作为预防乙肝的根本策略。我国自1992年1月起在我国范围内推广新生儿乙肝疫苗普种工作。并逐步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达到控制乙肝的目标。现将乙肝疫苗接种等有关问题作以简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本院2004-2008年出生,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且完成乙肝疫苗联合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的儿童85人,电话调查出生后是否母乳喂养以及HBsAg、HBsAb阳性情况.结果 调查儿童中HBsAg阳性1人,HBsAg阳性率为1.18%;HBsAb阳性36人,HBsAb阳性率为42.35%.阻断成功率为98.82%,调查儿童中母乳喂养儿童44人,母乳喂养儿童HBSAg阳性率为0%.结论 儿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降低HBV垂直传播率;阻断效果与母亲是否患“大三阳”有关,母乳喂养不会增加儿童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通市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评价南通市从1992年在新生儿中推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的效果,探索乙肝综合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59岁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共采集4 535例血清进行检测,收集4 513份调查表,1~59岁人群HBsAg?抗-HBs?HBV的标化阳性率分别为5.88%?42.34%?11.54%;其中5岁以下HBsAg标化阳性率为0.91%?HBV阳性率在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乙肝疫苗免疫史人群的HBV感染标志物阳性率均低于无免疫史者?结论:南通市5岁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1~59岁人群HBsAg和HBV阳性率均已经达到控制目标,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抗-HBs阳性率也低于全国水平,表明南通市在实践乙肝疫苗接种策略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成人乙肝控制方面仍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