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12月至1983年3月在广州地区分别在家庭喂养鸡及托儿所3岁以下正常儿童和儿童医院腹泻门诊患儿粪便中首次分离出空肠弯曲菌,分离率鸡为29.7%,正常儿童和患儿分别为7.98%和18.7%。根据形态染色、菌落特点、动力、生化反应及有关耐受性试验,确定为空肠弯曲菌。并对分离方法和培养条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2010年广州某医疗中心儿童夏季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小儿夏季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方法采集2010年5~7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腹泻患儿的大便标本进行常规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通过生化反应和血清凝集试验进行鉴定和分型,并使用金标法对空肠弯曲菌抗原进行检测。结果从110份标本中检出44株病原菌,检出率为40.0%。其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17株,2岁以下患儿检出15株;空肠弯曲菌12株,2岁以下患儿检出10株;沙门菌6株;念珠菌纯生长6株;产气荚膜杆菌3株。结论广州地区夏季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及空肠弯曲菌,两者的易感人群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  相似文献   

3.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下称弯曲菌),1972年首次从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出,又称相关弧菌(Related Vibrio)。自1977年Skirrow提出采用较高选择性培养基后,提高了本菌分离率,约有5~14%腹泻病例为此菌引起,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我国自1981年以来,相继在上海、苏州、福建、北京分别从鸡群和腹泻病人分离出此菌。1982年12月~1983年3月,我们在广州地区分别对家庭喂养鸡及托儿所3岁以下正常儿童和儿童医院腹泻门诊粪便中,首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中山地区儿童空肠弯曲菌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865例腹泻患儿的粪便进行空肠弯曲菌的分离培养,同时对分离菌进行质粒分型实验。结果在这1865份样本中,一共检测出127株空肠菌,分离率为6.81%。其中儿童的空肠菌检出率最高,特别是0~3岁,占总数的86.0%。结论导致婴幼儿发生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空肠弯曲菌,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 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Campylobacter fetus subsp jejuni简称空肠弯曲菌)是引起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1972年Dekeyser等从腹泻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到该菌,1977年,Skirrow应用选择培养基在儿童和成人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到此病原体,以后世界各地报道了本菌约占腹泻病例分离率的5—14%;上海市卫生防疫站等单位于1981年7至9月在O—3岁婴幼儿腹泻病例中检出率为14—15%。为了探索空肠弯曲菌在我省的流行情况,我们从1983年3月16日以来从鸡粪便中分离出11株,从腹泻患儿粪便中分离出10株,现将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并分析深圳市龙岗区腹泻患者粪便、禽肉类等样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流行状况及同源性。方法对2016年5—12月深圳市龙岗区某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或肛拭子样品和来自养鸡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地的禽畜类等样品进行空肠弯曲菌分离培养,菌株经镜检和生化鉴定后再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分子分型。最后应用Bio 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41份腹泻患者样品分离出5株空肠弯曲菌,分离率为12.2%,全部阳性样品均来自11岁以下儿童。53份来自食品和外环境样品分离出14株空肠弯曲菌,分离率为26.4%,其中来自农贸市场的分离率为57.1%(8/14),来自不同超市样品空肠弯曲菌的分离率为11.1%(4/36)。18株菌呈现15种PFGE带型,其中来自市场1的3株菌株带型完全一致,且与病例1只有一条带的差异;来自市场2与病例5的带型完全一致且与病例4的带型只有一条带的差异。结论深圳市龙岗区腹泻患者空肠弯曲菌感染率较高,感染可能是由于食用了来自市场未煮熟的食物或接触了来自市场被空肠弯曲菌污染的食物,农贸市场存在空肠弯曲菌的交叉污染,该地区空肠弯曲菌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从南宁市学龄前儿童急性腹泻70例和健康儿童567例的粪便分离、鉴定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简称空肠弯曲菌)的技术、感染状态、带菌状况及年龄分布。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建立了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检测由空肠弯曲菌释放的一种细胞毒素的技术。30株分别从急性腹泻患儿、家禽和健康儿童粪便中分离的空肠弯曲菌,在微需氧42℃条件下布氏液体培养基培养72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通地区婴幼儿腹泻患者空肠弯曲菌感染和耐药性状况。方法:采集2013-2016年南通地区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样品1 257份,采用荧光定量PCR对粪便样品进行空肠弯曲菌检测,同时参照GB4789.9-2014对空肠弯曲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分离株的耐药性。结果:1 257份腹泻患儿粪便中42份空肠弯曲菌核酸阳性,阳性率为3.34%。共分离鉴定出32株空肠弯曲菌,对临床常用的8大类19种抗生素均耐药,从4耐至11耐不等,其中11耐菌株最多,占31.25%。对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哌酮、头孢克罗、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萘啶酸、复方新诺明耐药严重,耐药率达80%以上。结论:南通地区婴幼儿存在空肠弯曲菌病流行风险,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存在严重的耐药现象。为更好地控制空肠弯曲菌的感染与流行,有必要建立空肠弯曲菌的长期监测系统,并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正> 空肠弯曲菌肠炎是近年来引起重视的感染性腹泻。其病原为空肠弯曲菌。许多国家的研究资料证明,空肠弯曲菌是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此菌对于培养基的要求高,分离技术上尚存在一定困难。自Butzef、Skirrow等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后,有关空肠弯曲菌肠炎的报道日益增多。我国也有少数报道。我省尚未见有报道。1983年3月至6月从一腹泻小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第一株空肠弯曲菌,继之又从门诊急性  相似文献   

11.
腹泻患者空肠弯曲菌检出结果和药敏试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Campylobacter fetus subsp jejuni,简称空肠弯曲菌),目前已被认为是人类肠道感染的一种常见和重要的病原体,在急性腹泻患者中与其他检出的肠道致病菌相比占首位。为了解空肠弯曲菌对不同年龄、性别腹泻患者的致病力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现将398例急性腹泻患者新鲜粪便分离出的41株空肠弯曲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河南、新疆三地HIV/AIDS相关性慢性腹泻患者空肠弯曲菌的感染状况.方法 对北京、河南、新疆三地253例HIV/AIDS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微需氧培养,根据菌落的形态、菌体的革兰染色及生化反应进行鉴定.结果 从253例HIV/AIDS相关性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中共检出2株空肠弯曲菌,感染率为0.8%.结论 加强空肠弯曲菌的监测是预防和控制空肠弯曲菌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腹泻人群中空肠弯曲菌的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3月深圳市龙岗区某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或肛拭子样品和来自龙岗中心城养鸡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地的活禽与肉类等样品进行空肠弯曲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51份腹泻患者样品分离出6株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11.76%,全部阳性样品均来自11岁以下儿童。60份食品和外环境的样品分离出21株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35.00%,其中来自农贸市场的阳性率为57.14%(8/14),来自不同超市的阳性率为25.58%(11/43)。空肠弯曲菌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在90%以上,食品来源和人源的阳性菌株对萘啶酸、环丙沙星或四环素全部耐药。人源菌株对5种抗生素产生耐药的占16.67%。食品来源菌株中有47.62%对6种抗生素产生耐药作用,其中有9.52%的菌株对11种抗生素全部耐药。结论深圳市龙岗区空肠弯曲菌感染率较高,所分离的菌株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且均具有多重耐药性,人源和食品来源的耐药谱相一致,应对抗生素在临床治疗和禽畜类养殖中的使用进行长期系统的监测,并加强用药管理。  相似文献   

14.
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CampylobacterFetus Subspecies jejuni,简称空肠弯曲菌)为人类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目前已为世界各地所重视。自1972年比利时学者Dekeyser及Butzler从急性肠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本菌后,世界各国许多学者作了类似报道。我国1979年首先于安徽芜湖从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该菌,此后,在上海、苏州、福建、北京、广州等省市相继分离成功。据Scan报道,在急性腹泻患者中,空肠弯曲菌的分离率已超过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及耶尔森氏菌的分离率,足见空肠弯曲菌的致病作用在急性腹泻疾病中占  相似文献   

15.
<正> 空肠弯曲菌肠炎是由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简称弯曲菌)所引起的急性腹泻,早在1944年已有报告。1957年King首先叙述此菌可引起人类感染。1972年Dekeyser首次从急性肠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空肠弯曲菌,并证实为腹泻病原体。1982年国内上海、山东等相继报道,引起临床工作者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区食品分离空肠弯曲菌的病原及分子分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食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及菌株分子型别特征。方法采用传统生化鉴定、荧光免疫分析及PCR方法分离和鉴定所分离的菌株,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分析。结果从100份检材中分离到10株空肠弯曲菌,不同方法得到一致的鉴定结果。10株菌经PFGE分析共得到3个聚类群。结论传统生化鉴定与PCR方法相结合能有效地从食品中进行空肠弯曲菌的分离和鉴定,食品分离的空肠弯曲菌中存在PFGE型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7.
近十几年来,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被认为是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在发达国家就诊的腹泻病人粪便中3~14%可检出此菌,发展中国家则检出率更高。本文就我院1984年10月至1985年6月分离的34株空肠弯曲菌对常用抗生素及中草药等敏感试验结果作一报告,旨在为临床治疗选用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fetus subspecies jejuni)作为常见的肠道致病菌,尤其是小儿肠炎的常见病原菌,愈来愈引起重视。为了解空肠弯曲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对该菌所致肠炎的治疗,我们于1982年对20株空肠弯曲菌分别进行了8种药物的敏感试验,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试验用菌株系1982年6月~7月由我院的门诊腹泻患儿粪便分离所得。患儿年龄最小67天,最大13岁。所有菌株均经生化试验鉴定为空肠弯曲菌。 试验用药物及方法:试验用药物见附表:  相似文献   

19.
空肠/结肠弯曲菌主要引起人类急性肠炎,它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本文报道了1988年1~10月在西德汉诺威地区对9845份肠道感染患者大便标本的弯曲菌检查,共分离出271株弯曲菌(2.8%)。对其中115株用马尿酸水解试验鉴定亚种,空肠弯曲菌为73株,结肠弯曲菌为42株,检出率仅次于沙门氏菌感染。发病年龄以21~30岁为主。儿童感染症状较重,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及含有大量白细胞的粘液血便。用微量稀释法对100株空肠/结肠弯曲菌的抗生素药敏测定,结果是多数菌株对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耐药,对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均敏感。  相似文献   

20.
一、弯曲菌(Campylobacter)属螺菌科。包括3种:1.胎儿弯曲菌(C.fetus);2.痰液弯曲菌(c.sputorum);3.粪便弯曲菌(C.fecalis)。胎儿弯曲菌分3个亚种:胎儿亚种、肠道亚种和空肠亚种。所谓空肠弯曲菌,就是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之简称。痰液弯曲菌分2个亚种,痰液亚种及牛亚种。弯曲菌为革兰氏阴性弯曲状细小杆菌,偶而呈螺旋状,无芽胞,无荚膜,有活动力,一端或两端有单鞭毛,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