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血液细胞化学技术用于先天性代谢缺陷的检查与诊断,本文研究了血细胞中与代谢缺陷有关的酶.并对各种酶的显示方法.反应物的形态、分布,进行了观察与记述,同时还应用半定量技术对酶反应强度进行分级,取得了各种酶活性的正常值,从而为实际应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本文首先报告下列一些酶:(1)过氧化氢酶,(2)髓性过氧化物酶,(3)黄嘌呤氧化酶,(4)乳酸脱氢酶,(5)谷氨酸脱氢酶,(6)NADH脱氢酶,(7)NADPH脱氢酶,(8)醇脱氢酶,(9)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10)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11)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酸,(12)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13)木糖醇脱氢酶,(14)醛缩酶,(15)发酸酐酶,(1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相似文献   

2.
粘脂病Ⅱ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往其产前诊断主要依靠培养的羊水细胞和羊水中多种酶的测定,比如测定羊水中α-甘露糖酶同工酶的变化,还有依据母血中已糖胺同工酶是否升高进行诊断,以后发展到用新鲜绒毛通过测定β-半乳糖苷酶水平是否降低来诊断。而本实验,将通过对绒毛的N-乙酰葡萄糖胺-1-磷酸转移酶的测定进行粘脂病Ⅱ型的产前诊断。本实验所取材料为一名再次妊娠(9周)的30岁妇女(杂合子),其丈夫(杂合子),第一胎患病女儿(纯合子)以及由5例妊娠(9~10周)的志愿者组成的对照组(正常)。对N-乙酰葡萄糖胺-1-磷酸转移酶的测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代谢缺陷是指遗传性的酶缺陷所致的疾病。迄今已发现一千多种,绝大多数是稀有疾病。先天性代谢缺陷的概念是在本世纪初由Garrod提出的,他通过对黑酸尿症、白化病、胱氨酸尿症和戊糖尿症的观察,指出这些疾病是由于控制某一代谢步骤的酶活力减退或缺失,导致代谢阻滞的结果。1952年,Cori等发现了一种糖元累积病(von Gierke氏病)的病人肝脏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第一次证实了先天性代谢缺陷是由于某种酶生物合成的遗传缺陷所致。以后对酶缺陷的研究日趋深入,至今有130多种先天性代谢缺陷已弄清了酶缺陷的情况。通过对先天性代谢缺陷的研究,可以  相似文献   

4.
已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又称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是乳糖代谢中Leloir途径的一个关键酶。其活性中心的两个组氨酸(his~(164)和his~(166))上的咪唑环为亲核催化基团,催化葡萄糖-1-磷酸(G-1-P)与UDP-半乳糖形成半乳糖-1-磷酸(Gal-1-P)和UDP-葡萄糖、,反应中转移的是5-磷酸尿苷基团。反应方程式如下:  相似文献   

5.
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侵犯关节滑膜,致残率极高,但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近年来,随着免疫代谢研究领域的兴起,RA发病与细胞代谢的关系正被广泛研究。文章主要概括了葡萄糖代谢异常参与RA发病的研究进展,以关节滑膜细胞与CD4~+T细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糖酵解和磷酸戊糖2个主要代谢途径分别展开分析。这一研究进展的归纳有利于从免疫代谢角度认识RA的发病机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西西里岛G6PD缺乏病的发病率、类型和临床意义。作者检查了3,347个男学生(年龄范围6—14岁),其中56人患有G6PD缺乏病。这些病人遍布全岛。红细胞中G6PD水平几乎为零;在白细胞、血小板和唾液中的G6PD水平分别为对照者的26%、18%和16%。G6PD和NADP米氏常数比正常人低。与此相反,对于类似物半乳糖-6-磷酸和2-脱氧葡萄糖-6磷酸的利用却较高。酶的热稳定性较低,最适pH也与对照者不同(6.5和9.5)。正常人和G6PD缺乏病患者的电泳图型是相同的。这种图型与地中海型的相重叠。为了解临床意义,作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代中期Carson和Waller分别证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缺乏可引起溶血性贫血之后,又陆续发现十多种与红细胞代谢有关的酶缺陷所导致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见表1)。一、G6PD缺乏症1926年Cordes等首次发现一名巴拿马种植园工人服用抗疟药8—氨基喹啉后产生急性溶血性贫血。五十年代初Dern等用~(51)Cr  相似文献   

8.
应用毛根分析法可以鉴定X-连锁的遗传性酶缺乏雌性杂合子,如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α-半乳糖苷酶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这一方法似乎可得到可靠结果。可是,要用毛根分析法准确地鉴定杂合子雌性携带者必须X-连锁的酶缺  相似文献   

9.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预后较差。目前研究表明,儿童孤独症与遗传等多种生物学因素有关,还有报道部分孤独症患儿存在某种代谢病,包括:苯丙酮尿症、组氨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缺乏症、二氢嘧啶脱氰酶缺乏症、5’-核苷酸酶超活性、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缺乏症等。但是,这些代谢病在孤独症患儿中发生率如何?孤独症患儿是否还存在其他代谢病?代谢病在儿童孤独症的发生中起着何种作用?  相似文献   

10.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简称G6PD)是催化磷酸戊糖旁路代谢第一步反应的关键(?)。G6PD缺乏症是一种与药物性溶血,新生儿黄疸,慢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有关的遗??传性酶缺陷病。至今,全世界已有300多种G6PD变异型通过生化指标得到鉴定。近年来,已测定出GP(?)的整个氨基酸序列,并用不同的方法相继克隆出G6P(?)基因,通过序列分析,阐明了G6P(?)的基因结构,对一些常见的G6P(?)变异型基因编码序列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变异型与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证明基因编码序列中单个或多个碱基置换,是变异型产生的原因,也是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的主要方式。作为一个典型的“看家基因”(housekeepinggene),G6PD基因的研究为探讨遗传性酶病的基因改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体外人肝肠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大黄素的葡萄糖醛酸化代谢情况,并找出参与大黄素葡萄糖醛酸化代谢的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亚型。方法: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检测大黄素的葡萄糖醛酸化代谢情况,将代谢产物进行纯化后,用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法进一步鉴定其结构。用人的重组化表达的UGT单酶,鉴定可能参与大黄素葡萄糖醛酸化代谢反应的UGT亚型。结果:大黄素葡萄糖醛酸代谢仅产生大黄素-氧-单葡萄糖醛酸这一个代谢产物。大黄素在人的肝、肠微粒体中的代谢属经典的米氏方程动力学行为,除 UGT1A4和UGT2B17外,其它10种UGT亚型均参与了大黄素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结论:大黄素在人肝肠微粒体孵育体系中会被代谢成为一个单葡萄糖醛酸化产物。大黄素的主要代谢部位是肠道。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诊断剂量超声波经腹部辐照宫内胚胎后,取绒毛进行生化、酶和遗传学研究,以探讨超声剂量对胚胎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诊断剂量的超声波对绒毛染色体无致畸作用,亦不改变绒毛组织的酶代谢变化,但可引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大鼠视网膜酶组织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糖和能量代谢酶在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应用光镜定量酶组织化学方法对WKY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视网膜的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三磷酸腺苷酶的分布和活性进行了定量观察。结果表明:琥珀酸脱氢酶和三磷酸腺苷酶在视网膜组织中主要分布杆锥层内节,而乳酸脱氢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内核层、内网层、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在高血压大鼠视网膜组织内琥珀酸脱氢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正常成年豚鼠胃肠壁内神经丛神经元(简称肠神经元)的镁激活的三磷酸腺苷酶(Mg~(++)-ATPase)、钙激活的三磷酸腺芏酶(Ca~(++)-ATPase)、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 PDH)和葡萄糖-6-磷酸酶(G 6Pase),并对糖类、蛋白质、脂类和核酸做了观察。除光镜的半定量观察外,并用显微光度计对两种ATPase做了定量测量。光镜的半定量结果和显微光度计测得的数据经计算机做了统计学处理。本文的结果表明,肠神经元具有上述各种酶活性,提示神经元与这些酶有关的代谢活跃。但粘膜下丛与肠肌丛酶活性差异显著,前者SDH活性较强,后者LDH、G6 PDH和两种ATPase活性较强。据此推测,两神经丛神经元的主要糖代谢方式、能量代谢以及机能活跃程度有明显的差别。此外,胃肠各段肠肌丛酶活性强度不一,十二指肠和近端结肠各种酶活性最强,盲肠最弱。本文的结果表明,肠神经元的代谢和功能确有相当的差别,但酶活性的差异同神经元类型的关系如何,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抗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的单克隆抗体和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五种亚型(1,1α,2/3,5)的4种抗体,研究了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三叉神经半月节内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和终末以及五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分布,同时结合HRP逆标技术对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内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样阳性终末的来源进行了观察.发现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样阳性胞体和终末主要集中在三叉尾侧亚核的Ⅰ、Ⅱ层;半月节内仅有它的阳性胞体。半月节内HRP逆标神经元中呈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样阳性者占71.4%,这些双重反应阳性神经元占半月节内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样阳性神经元的33.2%.五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中,只有5型密集地分布于三叉尾侧亚核的Ⅰ、Ⅱ层。以上结果说明:(1)三叉尾侧亚核内的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样阳性终末主要位于其浅层,它们主要来源于三叉神经的初级传入;(2)三叉尾侧亚核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五种亚型中,只有5型可能参与西口部伤害性刺激信息的传递;(3)三叉尾侧亚核内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样阳性终末的分布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型的分布互相匹配。  相似文献   

16.
Gaucher′s病是一种常色体隐性遗传的溶酶体贮积病,病因为葡萄糖脑苷脂酶功能缺陷,由此导致糖鞘脂在单核—巨噬细胞中沉积。该病主要累及骨髓、肝、脾、骨骼,严重的也累及到脑。对Gaucher′s病葡萄糖脑苷脂酶的分子分析提示:相关基因的某些突变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另外,已确诊神经系统受累或葡萄糖脑苷酶激活因子缺乏的患者,使用酶替代疗法无效。因此,需要一种准确简便的基因分析方法。使该病的诊断和筛查较为容易,并可以检出对治疗有效的个体。由于存在多个突变的等位基因,以及在靠近染色体1q21处结构基因位置有一个可转录  相似文献   

17.
Ⅰ-细胞病或粘脂贮积病Ⅱ型(MLⅡ)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贮积病,具有骨骼异常,精神运动性阻滞,面容粗糙,某些溶酶体酶的血清水平升高,而在细胞外活性降低的特征。此病的病因是N-乙酰葡萄糖胺磷酸转移酶缺乏。通常是根据溶酶体水解酶血清水平的显著升高及培养的细胞中多数酶缺乏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8.
α-甘露糖苷贮积症是由于溶酶体内α-甘露糖苷酶(α-Man)缺乏导致的遗传性代谢病,伴有富含甘露糖的寡聚糖在患者组织中累积。诊断该病必须确认患儿的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α-Man活性下降或缺失,同时有双亲的该酶活性下降。这里报道一例孕早期诊断的罕见的α-甘露糖苷贮积症,除了测定绒毛组织中的α-Man活性,我们还测定了缺乏酶的酶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肿瘤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也会通过糖酵解方式来进行代谢,消耗大量葡萄糖并最终生成乳酸,这种现象被称为肿瘤的有氧糖酵解,也叫做Warburg效应.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即M2型丙酮酸激酶(PKM2),该酶催化其上游底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生成丙酮酸.PKM2在增殖的细胞尤其是肿瘤细胞中高表达.PKM2经常在四聚体和二聚体的形式之间变换以决定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后是用于供能还是参与生物合成过程.在肿瘤细胞中PKM2通常以二聚体形式存在.EDTA血浆和粪便中的PKM2含量检测可作为一些癌症的诊断标记物.PKM2是一个磷酸酪氨酸(pTyr)结合蛋白,受多种转录因子如HIF1α和一些代谢中间产物如FBP的调节.随着对其调节机制越来越深入的研究,PKM2在肿瘤代谢和发生中的重要作用使它成为临床上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Pompe氏病(即糖原贮积病Ⅱ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酸性1,4-α-葡萄糖苷酶缺乏,糖元降解受阻,婴儿型患儿常在1岁内死亡,在妊娠中三月进行羊膜穿刺培养羊水细胞可产前诊断,近来用绒毛膜绒毛标本可在孕早期对该病进行诊断。本文报道一妇女,其第一胎娩出一Pompe病患儿,在她怀孕第二胎时,取妊娠第10周的绒毛膜绒毛直接进行酶检测,在妊娠18周时取羊水细胞分析验证以上结果,并在怀孕7~13周用抗人肝酸性α-葡萄糖苷酶抗体进一步分析绒毛膜绒毛的1,4-α-葡萄糖苷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